从农民之子到科界精英

时间:2022-12-04 04:50:00

导语:从农民之子到科界精英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从农民之子到科界精英

在国内交通规划研究领域,有一位学者可谓无人不晓。他30岁时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交通学科博士,34岁时就在我国交通工程界第一位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40岁时成为我国交通工程界第一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就是我国交通领域的著名学科带头人、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教授。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6月28日,在省委举行的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表彰大会上,王炜朴素而发自肺腑的获奖感言感染了每一位与会者。

“教育科技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该表现在努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多出科研成果,并尽快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面对记者,王炜坦陈心声。

他亲身践行着这句话。自1985年留校任教以来,王炜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先后开设了4门本科生课程、5门研究生课程。现在虽然是一院之长,又是博士生导师,但仍然坚持为本科生开设专业基础课。“不为学生上课,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他说。

这方面有两件事给他感触最深:1996年他去德国访问时遇到一位教授,他虽已是非常著名的国际级大师,但每学期都亲自给本科生上课,这令王炜十分惊讶。回国后,有一次和毕业生座谈,他问他们认识几个教授,同学们回答都不认识,因为4年中没有一个教授给他们上过课,这更令王炜吃惊。

“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王炜1998年担任院长后,第一件事就是立下这样的规矩,这在全校也是创新之举。“本科生还没有入门,需要经验丰富的教授给予正确的引导,这关系到能否引起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并把它作为终身的事业追求。”王炜认为。

10多年来,王炜还指导博士后4名、博士生50名、硕士生52名,其中已有29人获得博士学位,38人获得硕士学位,并成为我国交通领域的科研教学骨干。由他主讲的《交通规划》课程被评为我国交通工程领域唯一的一门国家精品课程。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这是王炜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自己科研工作的写照。20年来,他瞄准学科最前沿,潜心钻研,不断进取。带着一瓶牛奶、一袋面包,清晨进机房,深夜才出来,多少个日出黄昏就这样度过。在英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有一次他去给家人寄信,在路上他边吃香蕉边思考着一个科研问题,由于思考得太投入了,结果他把信扔进了垃圾箱,而把香蕉皮塞进了不远处的邮筒。

耐得寂寞者成就大事业。在交通规划与管理领域,王炜负责过3项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30余项省部级基金与国际合作项目。交通工程学科本来只是东南大学的一个小课题组,王炜担任负责人后,短短10年时间,这一学科发展成国家重点学科,并且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排名第一。

业内人都知道,规划属于软科学,这一领域拿国家奖非常难。而由王炜为第一完成人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成套技术”荣获了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国家奖励政策改革后全国交通规划领域的第一个国家大奖。此外,他为第二完成人的另一项研究成果也获得了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的达70多篇次。“王炜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以前定性的、拍脑袋式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模式,上升到定量的、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科学化程度。”同行这样评价。现在,王炜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外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国内50多个城市的交通规划、40多个区域交通规划,都直接应用了王炜的研究成果。他开发的“交运之星”,是国内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与国外软件抗衡的国产交通分析软件,直接用户已有100多个。

由公安部和建设部联合发起的全国“畅通工程”,旨在提高全国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水平,目前已有600多个城市参加,王炜一直担任“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炜教授的研究成果对城市道路建设、道路交通科学化管理和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等方面具有指导性,得到技术支持及应用的城市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是公安部的高度评价。

“为党、为国家努力工作,是我的本分。”王炜说。有一件事在交通学院传为美谈:为了学院的发展,王炜不计个人得失,放弃了学院已有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的申报机会,而是开辟新岗位。

在他的努力下,新岗位申报成功,但他又一次放弃了新岗位的特聘教授而极力推荐另一学者。要知道,做一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即意味着知名度和影响力,个人每年还有10万元的津贴,因而成为许多学者的渴求。一弃一让,王炜直到2004年才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由于王炜在国内交通界声名远扬,很多单位慕名前来洽谈横向课题,若他不当院长,完全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但为了交通学院事业的发展,他谢绝了一个又一个“发财”的机会。

王炜常说:“比起老教师来,我们幸运得多,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我们应该感谢党和国家给予的发展机遇,为党勤奋工作,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