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时间:2022-12-04 04:41:00
导语:“豁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记全国劳动模范、治沙英雄石述柱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处处都是绿树、青草和田地。可是50年前,这里还是个“沙上墙,羊上房”,饱受风沙肆虐的风沙村。为了在这片贫瘠的沙地上播下一片绿洲,宋和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石述柱带领村民们奋斗了整整50年。
宋和村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汇处,东、西、南三面环沙。解放初期,村西近10公里的风沙线上,只有8棵沙枣树。一遇大风,沙尘铺天盖地,每年有近150天处在沙尘天气中。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有时甚至颗粒无收。那时候宋和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全村200户人家,有30多户举家外迁。
1955年,年仅19岁的石述柱组建了全县第一支“青年治沙突击队”,决心抗击风沙,保护家乡。然而8年的时间里,他们年年栽树,树苗却年年被风沙吞噬。1963年的腊月,石述柱每天顶着狂风沙暴,在沙窝里奔走,寻找新的治沙方向。十几天过去了,石述柱累得发起了高烧,但他的心里亮堂了:要彻底治住风沙,要从西面的风口着手!第二年一开春,石述柱带领他的青年突击队转战村西建起了林场,肆虐的风沙终于开始低头了。
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石述柱创造出了一套科学的治沙模式,将粘土压沙与林木封育相结合,在草方格围成的沙窝边上种上树木,中间种上庄稼,这种模式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抱娃娃”,也被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命名为“宋和样板”。正是这套科学的治沙模式,让宋和村从沙地里刨出来2400亩良田。
49年来,从村团支书到村党支书,石述柱以全部的精力带领群众压沙治沙、种草植树,硬是在沙海里建成了1万多亩的富饶林场。昔日风沙肆虐的荒沙地变成了林茂粮丰、瓜果飘香的小康村,宋和村更是成为民勤县的第一个“吨粮田村”。
治沙离不开水。在治沙过程中,石述柱清楚地看到了水的关键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他们靠的是井水,挖的是土井,三四米深的地方就能见到水。后来,随着水位的下降,宋和村人挖起了厢井、锅锥井,此时的地下水位已经在10米以下。到了现在,连20米深的地方都见不到水的影子,无奈之下,宋和村人只好打起了百米冲井。地下水逐年减少,土地越来越干涸。
1995年,甘肃省在张掖市、武威市开始搞以渠道衬砌为主的节水样板工程,民勤县水利局想在全县选择一个村作为试点。消息传出,老百姓都嫌这项工程费时费力,还不见得有效,没有一个村愿意接受。石述柱觉得这是个节水的好方法。他先后9次上水利局争取项目,最终将试点安在了宋和村。村里人一听他费劲拉来的项目竟是其他村都不要的渠道衬砌,立即炸了锅:“治沙就已经把人累半死了,咋还要修渠道?”
面对村民的责难,石述柱二话不说,带领着村干部首先干了起来。年近六旬的他冬天半夜起床,穿上皮袄,带着两个儿子不声不响地拉回来粗沙和石头。看看老支书,村民们服了。
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宋和村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渠路林田宅“五配套”的节水样板工程。节水效能也出来了,全村水的利用率达到空前的98%。看着清冽的河水哗哗地流进了从前只能浇灌苦涩井水的农田,宋和村人又一次把钦佩的目光送给了他们的老支书。原先看不上渠道衬砌的其他村也纷纷效仿。
如今宋和村已经从当年的人均收入不足5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人均收入3100元,实现了初级小康的目标。而石述柱带领乡亲们建起的万亩林场,不仅保护了全村的耕地,每年还能创造经济效益250多万元。从19岁开始治沙,到如今已经69岁的石述柱仍然活跃在风沙线上,义无反顾地实践着自己《入党申请书》上的誓言———“豁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