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林业站争创人民满意站所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11-01 08:24:00
导语:乡林业站争创人民满意站所先进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清平林业站、林管所人员实行一班人员两块牌子。现有职工5人,男同志4人,女同志1人;党员3人;民族结构:景颇族1人、白族1人、汉族3人;平均年龄36岁,中级工1人、高级工4人;文化程度:大专2人、高中2人,初中1人。是一支班子团结,决策民主,办事高效的队伍。
近年来,陇川县清平乡林业工作紧紧围绕“绿色经济强省总体战略目标”及建设地方绿色基地支柱的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服务“三农”,以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新理念为指针,以弘扬“献身、务实、高效”的林业精神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大力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以实实在在的业务实绩,务实廉洁的外在形象,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踏实勤奋的内在素质得到了党委、政府的信任,赢得了人民满意,有力促进了该站工作的全面进步和全乡林竹事业的发展。在争创活动的激发下,目前该站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全体干部职工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将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一、发展高效林业,积极服务“三农”。
清平乡是集“寒、山、边、少、贫”为一体的多民族杂居山区乡。全乡总面积19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62.4%,最高海拔2618米,耕地面积31818亩,其中水田13809亩,农业人口13109人。由于受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清平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70元,人均口粮165公斤;群众文化素质低,观念陈旧,市场经济意识淡薄,自然资源优势没有很好的转化为经济优势,全乡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收支缺口大,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林业站的党员同志们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无不打量着献计献策。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麻栗坝水库的建设,清平大部分的良田被淹,清平人民吃什么?今后靠什么发展、发展什么?给全乡人民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淹了坝子还有山,可山又要发展什么?危难之处显身手,林业站的党员同志们大胆的提出了“林业富乡”的发展思路,以资源为依托,以实施“云岭先峰”工程为契机,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绿特经济框架,大力发展林竹产业,实现“两个一”工程,即在三年内实现农民人均1亩西楠桦、1亩麻竹的奋斗目标,逐步形成“林竹上山,甘蔗下坝,林果进家”的经济布局,很好的带动山区综合开发和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清平乡又一项具有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的新兴产业。
谋全局,画好林业建设规划一张蓝图。该站深刻认识到,要建设,规划上报是关键,时不待我。为了一个目标,在站长苏培禄的的带领下,他们充分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出每天宁可少吃一餐饭、少睡一小时觉,也要抓紧编制完成全乡林业规划的口号。在赴实地调查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跋山涉水,足迹踏遍全乡70多个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为节省时间,中午大多用面包、方便面充饥,晚上,加班加点将白天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汇总。在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他们马不停蹄,立马投入规划编制之中。全乡林业规划初稿完成后,经过乡、村、组两上两下,反复征求意见,顺利修改完善了清平乡十年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描绘了全乡十年林业蓝图。《规划》科学合理、符合乡情,得到了群众及上级部门的充分认可和赞扬。
建苗圃,育希望,抓住退耕政策永不放。通过宣传,群众虽然表现出极高的种植积极性,但也有不少人对麻竹的适应性抱有凝心。为了打牢基础,该站把全部的心血放在了育苗上,及时安排技术人员长期扎根在苗圃基地现场,抓好试验示范育苗工作,种苗一天不长,技术人员就一天吃不饱、睡不暖。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过后苗圃长势喜人,给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群众可以近地取苗,保证了造林质量。针对部分特困群众,该站还为他们免费提供种苗,并为他们运送到基地。退耕政策是富民、安民的好政策,该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多次向上级反映情况、作保证、争取项目,力争得到更多的扶持政策。扎实的工作实绩为全乡争取退耕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省、州、县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扶持,使清平一跃成为全州麻竹种植最多的乡之一。
重抓落实,造福一方百姓。作为新兴的产业,农户没有一点种植管理经验,根据这个实情。一方面,该站及时开展科技上门服务,对党员技术骨干实行分片挂钩指导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结对党员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一带十、十带百,逐步推广。另一方面,广泛采取召开现场会的形式,实现政策宣传指导和技术服务双到位。自2002年来,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和林业站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乡林竹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乡西楠桦种植面积达9334.3亩,人均0.72亩;麻竹种植达1780户842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5%,种植面积达16410亩,全乡人均达1.25亩,其中:享受退耕还林政策的8927.3亩,人均0.68亩。经省、州、县多次验收,合格率均在95%以上,群众安心的领到了退耕补助粮食。该乡新兴产业逐步形成,结构布局趋于合理,经济效益与日俱增。今年,仅麻竹一项可实现产值达888.5万元,直接增加农民人民纯收入600元,解决了1002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8年中仅国家退耕补助纯收入就达1856.88万元,麻竹达到丰产期后每年收入达600元/亩以上,年可增加农民总收入984.6万元。西楠桦生长周期到15年后,亩产值达到1万元以上。林竹产业的发展,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清平乡林业站扎实的工作实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满意,群众誉“稻米香、甘蔗甜、林竹项目好赚钱”。
在做好生态建设的同时,该站还进一步加强能源建设工作,扶持引导街道、折高、芒帮、芒来、弄相等村组农户建设沼气池215口。为全乡节约能源、封山育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冲锋在前,视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已任。森林防火是一项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无可估量的。该站认真抓好护林防火工作,时刻不敢疏忽,几年来,全乡没有发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灾。
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在充实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巡山管护,全面掌握林区情况,及时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案件。在做好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积极做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严格执行手续审批制度,工作人员跟踪督察到位,有效杜绝了“少批多砍,少办多拉”的不良现象,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谱写形象工程新篇章,以务实廉洁的外在形象争得人民群众满意
基层林业站长期与农民打交道,形象好与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效益。为此,清平乡林业站视形象为生命,以行风建设为旗帜。结合林业部门实际,提出了自身形象建设的目标,即树立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班子形象;树立忠于职守,公开公正的执法形象;树立勤政高效,文明礼貌的服务形象;树立务实廉洁,勇于奉献的林业人形象。
为树立好班子形象,他们提出了“三个第一”,即干部职工上班第一眼看到的是站领导;急难险重任务走在前面第一个的是站领导;工作受到批评承担第一责任的是站领导。站领导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
为树立好的执法形象,他们制订了考核标准,将站里的执法形象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奖惩。他们还从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入手,先后制定了工作人员“九不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社会监督制、办事限时制、站长工作职责制度等规章制度,公布在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收到较好效果。清平乡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一些农户只顾眼前利益,在国有林内滥砍乱伐,危及森林资源安全。针对这一情况,该站没有采取罚款、没收工具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上门宣传《森林法》为主的林业法律法规。对这些农民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使其明白了滥砍乱伐产生的严重后果,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有效的执法艺术,很快遏制了全乡林木滥砍乱伐的现象。
为树立务实廉洁、勇于奉献的林业人形象,他们开展了“四教育、四增强”活动。“四教育、四增强”即:进行思想教育,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意识;进行宗旨教育,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进行理想教育,增强热爱本职的自尊、自重意识;进行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教育,增强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进行“四有”教育,触及灵魂,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教育整顿焕发了全站干事业的热情,端正了行风,促进了工作。
四、增强宗旨意识,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赢得人民满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是清平乡林业站各项工作取得骄人成绩的力量之源,关键所在。该站以加快林业发展为已任,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以优质高效地服务赢得了人民满意。该站变管理为服务,树立林业人新形象。林业站是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担负着全乡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他们推出了“四时”为主要内容的“五一、四时、两少、一满意”的服务举措。即对来林业站办事的群众坚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暖心,一片真诚办事,一句好话送行;随时、定时、限时、延时服务;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钟;让群众满意。该站还把送技术上门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每年3-9月份,正是麻竹种植、采笋旺季,林业站工作人员就要冒着高温酷暑、风吹雨打,走村串户,帮助群众进行选地、地块勘测、指导打塘、种植、采笋等一整配的技术指导,通常是天刚蒙蒙亮就出门,直到深夜才回到站里,甚至一去就是几个星期,家人抱怨已习于为常。2005年,该乡遭遇了罕见的大旱,人畜饮水发生困难,该站工作人员全部深入基层,起早贪黑,与群众一起找水源,打抗旱井,无偿提供抽水机。短短半个月时间打井2口,抽水灌溉240多亩,解决了40多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把全乡的旱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当群众得知他们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时候,许多村民眼眶湿润了,由衷地说:“真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好干部。”该站党员同志两年来还结对帮扶贫困群众无偿种植麻竹360亩,结对户36户,使13户农户脱离了贫困。
工作中他们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他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是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与赞扬,从而使得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五、狠抓素质教育,以过硬精湛的内在素质赢得群众满意。
素质过硬,业务精良是清平乡林业站对干部职工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科技兴林的基本标准,更是实现人民满意的基础工程。
一是着眼于全站综合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育人工程。他们结合实际,在全站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当“学习型”林业人活动。推出了“两抓两学一促进”举措。即:抓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抓业务素质的提高;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促进全站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提高。
该站把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开展林业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来抓,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是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的先决条件。该站个别工作人员由于刚开始对这次争创活动认识不足,导致群众观念不强,办事拖拉。该站及时召开座谈会,通过“一人提,大家帮”的办法,毫不遮掩地对这位同志进行了批评帮助,实现了争创活动不让一人落后的目标。为了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质,该站在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干部职工订阅了《云南林业科技》、《中国林业》、《中国林业报》、《云南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同时,该站还要求干部职工多向群众学习,多向实践学习,学中干、干中学,全面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目前,全站干部职工都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能独立完成各项本职工作。
二是着眼于凝聚力的增强,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该站坚持理论灌输,强化动力效应,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干部职工的思想,用科学的观点分析问题,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坚持“双向教育”,强化共振效应,运用“一帮一谈心”、“一帮一进步”和“三问一帮”(问思想、问工作、问家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等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及时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因素,形成了共图奋进,上下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着眼于向心力的提高,坚持不懈搞好“从忧待人”。“有求必应、有难必帮”这是该站领导对全站干部职工的承诺。一年来,该站先后为干部职工解决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件事,使干部职工感到站里就是自己的家,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今年4月,他们还着眼于增强干部职工争先创优意识,开展“双优”(优化环境、优质服务)教育活动。把本职岗位与全乡经济发展融为一体,胸怀大局,为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清平乡林业站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也赢得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优化了林业执法环境,加快了全乡林业建设步伐。连续多年,被州、县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站长苏培禄连续几年被县政府授予林业系统先进个人。面对成绩和荣誉,该站深刻认识到,“争创人民满意无止境”。他们决心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林业资源保护、产业开发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实现全乡林业跨越式发展,从而以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