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
时间:2022-08-07 08:59:00
导语: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古称**国、**县,隋改为今名,是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大县,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大槐树移民遍及全国各地,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境内辖16个乡镇,463个行政村,73万人口,面积1563平方公里。1995年8月,县县曾以其骄人的文化工作业绩,被授予全国文化模范先进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城市扩张力度的加大,原有文化设施或被拆或被占,新建设施正在规划建设,没能及时到位投入使用。为此,2005年被摘掉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帽子。“将士知耻而后勇”。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迎难而上,快速行动,全方位出击,高起点赶超,尤其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下力用功,很快改变了整体工作面貌,完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大转换,县域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为县现代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今年4月,临汾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县现场会,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贾新田等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充分肯定了县的经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文化领导体制机制日趋健全
文化建设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源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县这一宏伟目标,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识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必须破解当前在一些城乡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工作地位低化、功能弱化、方法老化和阵地退化等现象,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立足乡情民意,反映时代特点,把握文化建设目标时代化、阵地现代化、活动经常化、内容品牌化、服务社会化的“五化”趋势要求,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坚持把建设文化强县作为构建和谐县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文化建设工作领导组,建立了书记、县长挂帅,分管领导协调,职能部门主抓,县、乡、村三级共建,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县县文化强县(2005-2008)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创建文化体育先进乡镇、村活动方案》、《关于乡镇综合文化站暨农村文化大院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文化建设统一纳入到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坚持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同步部署,调整经济结构与壮大文化产业同步规划,文化阵地建设与城乡基础建设同步推进,经济指标与文化建设同步考核。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研究一次文化工作,每年都要召开全县文化工作会议,由县政府领导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签订文化建设及发展目标责任书,同时兑现上一年度的责任书。文化工作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二、不断加大投入,文化事业经费持续增加
繁荣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是保障。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捐助为辅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了文化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县长办公会议,专门研究当年文化工作事宜,将确定的文化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据统计,2006年县财政收入132070万元,拨付文化事业经费1812万元,2007年县财政收入164735万元,拨付文化经费2007万元,2008年县财政收入190599万元,拨付文化事业经费2159万元,文化事业经费的增幅均高于县财政收入同期增长幅度,人均文化事业费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区别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全额、定额和差额财政补助,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及人员工资、业务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文化稽查队、电影公司、飞虹影剧院、大槐树蒲剧团则实行定额和差额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财政补贴。三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化公益事业,参与各项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各类社会力量捐助文化事业的资金都在1000万元以上。
三、重抓基础设施建设,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现已重构形成
基层文化阵地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2005年,在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中,我县被摘掉了这一荣誉称号,县委、县政府以此为戒,汲取教训,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连续三年,通过财政拿一点、乡镇筹一点、单位助一点、企业捐一点、农民集一点的资金投入办法,大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使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得以恢复重建。2006-2007年,由县财政出资800余万元,对原财政培训中心进行了改造装修,建起一流的文化活动中心,新建成的文化活动中心,包括文化馆、图书馆两部分,其中文化馆建筑面积达到1750平米,内有400平米的多功能演艺厅、350平米的休闲音乐厅、120多平米的老年书画室、200多平米的音乐培训教室、100多平米的舞蹈培训基地,配备钢琴、电脑、音响、投影等一流设备;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1750平米内有350平米的图书超市,300平米的图书报刊阅览室,300平米的图书藏书库和350平米的书画创作展示大厅,馆藏图书达到10万册,年入藏量达到1万余册,电子阅览室装备了60多台电脑,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同时,投资900余万元装修了飞虹影剧院,使之具备了举办大型演出活动的功能。2008年,县委、县政府又将建设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个农村文化大院列为全县百项重点工程和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拨专款120万元给予扶持。新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00平米和150平米以上,内设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室、特色文化室、多功能培训室、棋牌室等多种机构。配备了电脑、电视、音响、dv投影、数字电影放映机等多种设备,具有图书阅览、文化娱乐、科技培训,休闲健身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县有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初步形成以县文化活动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纽带,以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2009年,县委、县政府又作出新的决定,在原有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在县城再新建一处文化活动中心,其中包括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演艺中心、文体广场,新规划的活动中心建筑面积将达到22000多平米。
四、提供优质服务,群众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文化建设重在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近年来,我县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尽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一是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组,建起了县级支中心和380个基层服务站点,同时整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业科技培训教育网络、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网络,使文化信息资源网络的覆盖率达到100%。二是积极组织本县文艺团体和邀请外地文艺团体来洪演出,从2007年至2008年,每年戏曲晚会和文艺晚会都在1000场以上。三是紧密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广泛组织社会各界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仅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期间,全县开展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就达600多场。四是县电影公司,组织全县16支农民个体数字电影放映队,坚持长年下乡放映电影,2008年仅农村公益电影这一块就达到5500多场,这还不包括县城广场电影、学校教育电影,商业广告电影。五是坚持不断的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县图书馆每年的购书费均在10万元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加强公益服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我县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和阵地的作用,坚持常年开办舞蹈、器乐、书画艺术培训班,免费借阅报刊、书籍等,优惠提供上网查询资料浏览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大槐树蒲剧团、县道情剧社、老干部合唱团、天使少儿艺术团每年在县演出多达600余场。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突出老年人、未成年人和农民工三个重点,县老干部局于1999年创办了老年大学,至今已发展到一个总校,七个乡镇分校,学员长期保持在3000余人。县文化馆于2007年创办了老年艺术大学,坚持定期邀请县内外知名文化艺术专家,对老年朋友进行现场授课,多方面满足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累计参加文化艺术培训的老年朋友达5000余人次。县文明办、县关工委、县文体局每年都要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安排部署未成年人的文化教育工作,仅县关工委一家就成立起关工委组织机构1155个,配备起关工委成员3837人和625人的“五老”辅导队伍,创办图书室281个,藏书达358880册,创办家长学校453所,筹集资金1045500余元,资助803名青少年学生解决上学难题,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购买教育读本421898册,参加读书者达到719000人次,收集征文24034册,先后有60人受到省组委会表彰,41人受到全国组委会表彰。依托县工会俱乐部、县农业科技培训学校,全方位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2008年累计培训农民工29万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素质。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一是在丰富内容上突出特色。主要是立足县的历史人文资源,通过积极扶持和引导培育,着力塑造具有县特色的文化品牌。特别是从1991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县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一届比一届红火,一届比一届精彩,2007年第十七届寻根祭祖节由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进行了直播,向海内外报道了寻根祭祖节的盛况;2008年第十八届寻根祭祖节则突出“寻根文化”、“乡土文化”这一主题,精心安排了“地方名优小吃大赛”、“威风锣鼓大赛”、“民间艺人绝活表演大赛”等系列乡土气息浓郁的节目,今年第大槐树寻根祭祖节,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支持单位,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群艺馆和大槐树寻根祭祖节组委会联合举办了“全国鼓王邀请赛”,共组织了有10个省、16支全国一流的队伍参加了邀请赛,精彩的表演得到了现场观众的好评。此外还有三月三接姑姑送娘娘活动、三月十八广胜寺庙会、北羊农耕社祭文化活动、兴唐寺旅游观光节等,充分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形成了规模,打出了品牌,把群众文化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二是在节庆活动上做好文章。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县委、县政府都要组织开展春节民间文艺调演及焰火燃放活动,同时还邀请部分省外精彩文艺节目来洪展演;每年的七月至八月,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县广电中心都要组织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及学校举办广场消夏文化艺术节,艺术节期间,歌舞周、戏曲周、电影周、体育周,递次进行,倍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项活动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举办6届。
六、坚持“两手抓”,文化市场运行态势良好
我县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繁荣兴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初步形成。一方面,我们紧紧依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以根祖文化为品牌的文化产业。2008年,全县文化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门票收入1736万元,成为全县文化建设名符其实的龙头产业。在大力培植根祖文化品牌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支持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倡导成立了威风锣鼓协会,积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并充分发挥能人的示范辐射效应,使威风锣鼓迅速走上产业化的发展轨道。现在,全县有120多支威风锣鼓队,其中有18支威风锣鼓专业演出队,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业人员达8000多人,年综合经济收入达1500多万元。如今,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逐年增多,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大,正在成为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文化稽查大队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得到较好落实,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规章制度,积极培训上岗执法人员,大力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活动、新闻采访秩序整治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活动。县文化体育局被评为省级“扫黄打非”先进集体。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和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行为,建立了网吧行业协会,聘请了社会义务监督员,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特别是2006年以来,全面加强公共文化场所安全管理,逐家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全面排查安全工作隐患,不间断巡查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确保了辖区内公共文化单位和文化经营场所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七、大力弘扬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有效
县是山西省重点文物大县,全县现有文物古迹25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全部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文管所,做到了“四有”配套工作,一是有文保档案,二是有保护范围,三是有保护标志,四是有保护机构。县博物馆收藏的4800件文物,全部建有档案,并建立了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红外线电视监控设备,确保文物安全,组建了文物勘探队,配合县上的重点工程进行文物勘探,加大了对地下文物的保护力度,近三年来全县未发生文物被毁、被损的责任事故,馆藏文物也未发生被盗、丢失、损毁等安全责任事故。
县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饶的地方。县道情、三月三走亲习俗、大槐树祭祖习俗、县威风、县琴书、县金鼓乐、北羊农耕文化、县通背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别具魅力。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拨出专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463个行政村,逐村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工作,并积极申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4月,我县“三月三走亲习俗”、“大槐树祭祖习俗”、“县道情”三个项目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这三个项目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保护项目名录,县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拥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县,在临汾市申报成功的八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我县就占有三项。2008年7月,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召开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现场会,充分肯定了我县申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今年,经过我们的努力,县通背缠拳、县金鼓乐、县琴书、县北羊农耕社祭、县乾元山仙道奇观五个项目,已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另有十二个项目被列入临汾市市级保护项目名录。
八、稳步推进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活力增强
首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文件精神,在大槐树蒲剧团、县电影公司、县飞虹影剧院等单位进行了改革,扩大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实行面向市场、择优录用的办法,招聘人才,在保持财政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对这些单位经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大槐树蒲剧团年经营性收入达32万元,县飞虹影剧院年接待各种文艺演出100余场,创收15万元,县电影公司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一年演出5600场次,创收37.9万元。
其次,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以事设岗、一岗一薪的管理办法,适当拉开收入分配的差距,有效地激活了内部机制,工作责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公务员之家:
通过改革,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稳步提高,专业结构岗位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依托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大力发展音乐协会、舞蹈协会、书画协会、威风锣鼓协会、太极拳协会等18个民间团体组织,发展会员达5000多人,这些协会每年都坚持不断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成为城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当前,全县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这次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为契机,科学规划县文化发展的前景和蓝图,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毕业生就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作用论文
-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学结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