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争创区十佳职业道德单位申报材料

时间:2022-07-20 10:02:00

导语:区教育局争创区十佳职业道德单位申报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教育局争创区十佳职业道德单位申报材料

以打造服务品牌为抓手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区教育局争创区“十佳职业道德单位申报材料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全体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多年来,**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打造教育服务品牌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坚持以打造服务品牌为抓手,完善职业道德建设机制,创新职业道德建设手段,有力促进了全区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优化了全区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软环境。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工作中,我局十分重视职业道德建设,把职业道德的创建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廉洁从教,是为师立教之根本;德高身正,是教书育人之基石,只有切实搞好教育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我区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教育作为国家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行业,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既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基于这个认识,我局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创建“十佳职业道德单位”作为外树形象、内抓质量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其列入党建责任目标、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和校长任期责任目标,使创建“十佳职业道德单位”工作与行政工作和改革措施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由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各分管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全局的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建章立制,完善体系,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一是建立健全职业道德建设评价奖惩体系。我局于2002年制定了《教师师德评估细则》和《教师评价手册》,原创:将教师的师德状况与晋职、评优、定岗等直接挂钩,对出现师德问题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进一步促进了职业道德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是建立健全职业道德建设监督体系。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自99年起,**区教育局就开始聘请局、校两级“教育行风建设社会监督员”。目前已有监察、宣传、街道等部门人员以及家长代表100多人担任了监督员。学校也定期走访周边社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居委会,征求意见,听取对教育行风的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是建立健全职业道德建设监督反馈体系。教育局专门设立了2部举报电话(办公室、纪委),建立了意见箱。定期邀请教育行风建设社会监督员召开座谈会,各校也设立了“公开栏”和意见箱,随时听取师生和家长的反映,对出现的师德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三、拓宽途径,创新手段,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质量保证

1、打造“****”品牌,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为进一步加大教育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2003年我们以加强机关作风为契机,在全局广泛开展了“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打造教育服务品牌”活动,并结合工作实际,酝酿推出了“****”服务品牌,注重用品牌的理念、意识和标准来提高职业道德建设水平,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服务宗旨,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载体,规范服务程序,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为突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这一服务品牌细化为四个服务载体,一是以真情激发真心,促使机关人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外树形象,内抓质量。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和政务公开制,在工作实践中强调一个“快”字,在工作作风上抓住一个“实”字,在服务质量上突出一个“优”字,进一步完善面向社会承诺的服务内容、服务程序和服务标准,扎扎实实地“提效能、办实事、解民忧”;二是以真情激发同心,促使干部教师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加快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水平;三是以真情激发爱心,促使学生(幼儿)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四是以真情激发热心,促使干部教师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热情服务,努力实现教育服务的延伸和拓展。

2003年我们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残疾儿童就学“零拒绝”制度,组建教师爱心奉献志愿者队伍,为全区无法继续接受正常教育的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在今年的一年级招生工作中,全区30多所小学为全区2226名一年级新生送去了“入学欢迎卡”,变以往被动等待学生家长到校咨询报到为主动上门服务,进一步强化了优质服务意识,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中国教育报》在头版给予了报道,市教育局也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我区的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区教体局还在全区30多所幼儿园中广泛开展了“无围墙幼儿园”活动,实现了校(园)教育资源共享。在机关层面,我们以创建“四型机关”为抓手,制订并下发了《关于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机关的实施方案》,有力地促进了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在确定全局教育服务品牌的同时,我们还在全区小学、幼儿园中广泛开展了服务品牌创建活动,要求学校、教研组和教师结合实际,层层确定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其中**小学教师创出的“***”服务品牌,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市教育服务品牌”。在2003年的全区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我们对此教师及其创建的服务品牌进行了隆重表彰。通过层层发动和宣树典型,在全局营造了浓厚的优质服务氛围。

2、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们结合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注重从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三个层面加大培训力度,重点提高干部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技能、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教育能力。先后举办了“校长培训班”、“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脱产培训班”和教师基本功、电化教学、信息技术教育等培训班20多期,接受培训的干部教师达1000多人次,基本实现了对全区教职员工轮训一遍。组织全区教师进行“三考三评”,即:对4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教育素质”和“课堂教学英语口语”考核达标;在全局教职工中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奖”、“社区教育贡献奖”和“现代教育技能人才奖”评选,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现代教育综合素质。

为促使广大干部教师尽快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区教育局开阔思路,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省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了现代教育理论强化培训班,利用双休日对全区干部教师进行强化培训。特别是与北师大联合举办的“小学教育与心理发展”研究生课程班,授课内容切合教师工作实际,深入浅出,讲求实效,对广大干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促使教师对照现代教育理念,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充实自我、更新观念的机会。

目前,全区已有60%以上的在职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15%的教师具备了本科学历,40%的教师成为各级各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或先进个人,全区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提升教师职业形象。多年来,我局一直坚持开展“我做学生良师益友”和“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在广大学生及家长中树立了我区教师的良好形象。在此基础上,2003年我局推出了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全区80%的干部教师参与了此项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有1108人与特困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结成了对子,许多学校的校长也亲自参与了结对帮扶活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活动中,干部教师主动走访结对学生,向他们伸出援助的手,从经济上帮助他们,从学习上指导他们,从情感上温暖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产生了许多感人的典型事例。本年度全区干部教师共走访学生家庭12383户,其中特困家庭、单亲家庭和后进生2328户,教师义务辅导学习后进生26968人次,为特困学生捐款捐物价值45495元。

4、创新师德教育手段,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我局在注重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通过创新师德教育手段,拓宽师德教育途径,大力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使教师在成长为业务骨干的同时也成为师德标兵。首先,我局建立了《师爱助你成长手册》。在发动全区教师自已设计“手册”的基础上,综合编印了《师爱助你成长手册》,发至每一位教职工手中,原创:并提出了使用的具体要求,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全区教师“手册”使用率达到了98%,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我局在全区教师中开展了人人撰写“爱生寄语”活动。要求教师从关爱每一位学生出发,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一位学生撰写一条教师爱生寄语,搭建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连心桥”。通过撰写“爱生寄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第三,我局广泛开展了师德报告会、演讲会及教师宣誓活动,在社会和学校中宣传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事例。2003年,我区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了青岛市优秀教师报告团,于教师节期间在全市进行了巡回演讲,我区**小学也在全市师德教育经验交流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这些典型的优秀事迹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树立了我区教育行业的良好职业形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区2003年共举行师德报告会、演讲会106场次,参与的教师达1150余人次;教师宣誓35场,参与教师1380余人次。

通过开展创建“十佳职业道德单位”活动,全区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的师德状况和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得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近年来,四方区先后荣获全国托幼工作先进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示范等级区、山东省“两基”工作先进区、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区、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我区还先后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联合国儿基会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课题实验区”,全区教育工作总体水平已迈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