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片组户服务机制专题汇报材料
时间:2022-09-29 04:55:00
导语:乡镇片组户服务机制专题汇报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镇党委、人大、政府对各位领导能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镇的基本情况和“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机制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概况
镇地处钱塘江南岸,面积35.6平方公里,辖15个村、4个社区(新建新润社区),户籍人口5.6万。全镇现有企业7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152家,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六大行业(轻纺化纤、钢构装饰、羽绒刺绣、塑料箱包、机械五金、化工食品)齐头并进、花木产业蓬勃发展、三产服务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互进战略,先后获得“中国花木之乡”、“中国钢构名镇”、“杭州市农业产业状元镇”等称号。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镇财政可用资金达到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综合实力连续八年位列全区前三
09年,在市委、区委的有力领导下,镇党委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坚持“适应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农村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全镇15个村党支部中有4个村升格为党委,11个村升格为党总支,20个村属非公企业全部纳入村党委(总支)管理。通过组织调整,目前镇党委下辖47个党组织,2511名党员,其中下辖9个村、企业、机关、教育党委,13个党总支,25个支部。同时,镇党委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本镇实际,精心设计“优化结构促转型,科学发展保民生”的活动载体,通过“四征集四个百四问”、“五进五访五学”、“回头看”和“学先进、当先锋、促发展”大讨论等活动形式,坚持“一个深化”,严把“三个阶段”,全力推进活动有序开展,有效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使活动宗旨得到充分保障和广泛体现。
二、主要做法
去年12月以来,我镇根据省、市、区委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工作,目前已实现各村、社区网络全覆盖,“网格化”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体系已基本建成。
(一)抓组织,定人员,在“网格化”建设上下功夫。
作为构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一项新机制,镇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及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顾春晓同志为组长的民情联系服务机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的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实施;按照“五有”目标(有组织、有载体、有制度、有考核、有台帐),制订出台实施方案;及时召开了由各村(社区)书记、主任、联村干部参加的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建立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机制相关工作;印制工作指导手册,为村(社区)工作开展提供依据,答疑解惑。各村(社区)也及时召开会议,成立工作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确保制度上墙,促进此项工作有序有效有特色开展。
目前,我镇按照上级要求,划定了18个网络化片区,明确了联系户,全面实行以镇街领导班子成员为片长,村、社区“两委”干部为第一责任人,覆盖全体群众的民情联系服务制度,共建立网格100个,配套成立服务组100个,有806名党员干部定格进服务组,每个服务组均配备一名镇机关干部、村三委人员、连片民警、村小组长、党员代表和村民骨干,形成了“点面结合、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块状管理”工作格局。
(二)抓制度,讲方法,在“多元化”服务上下功夫。
1、落实制度。各片区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勾画一张网络图、制作一张民情联系卡、成立一个民情接待室、公开一条服务专线、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构筑党员群众“连心桥”;完善服务走访制度,定期对所在网格内各类人群实行分类重点走访;出台周一例会制度,通过交流、讨论,切实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
2、点面结合。本着“全面联系、重点服务”工作原则,在全面联户走访的基础上,要求对贫困家庭、职工、党员,孤寡老人等重点走访,深入了解具体状况,为今后因地因户制宜落实帮扶措施,切实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奠定基础。共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82人,发放慰问金8.2万元。
3、优化服务。各服务组成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化联系服务。如临近年关,100多名服务组成员分片到各类重点工程尚未安置的1270家征迁户中嘘寒问暖,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再如盛中村针对流动党员的特殊性,利用“农民信箱短信平台”推出“科学发展观每周一贴”,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为了在服务时间、空间和效率上得到更好的提升,服务组开展了全天候联系服务机制,借助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24小时服务热线,畅通了基层党员、群众互通信息、寻求帮助的绿色通道。
(三)抓监督,求实效,在“台账式”管理上下功夫。
为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到格、责任到人,建立了“一村(社区)一台帐”制度,及时记录管理片区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意见,做到“一事一记”、“一事一馈”,包括联系对象的基本情况、所需服务、解决的问题及心得体会等,作为定期交流时的基础资料;制订了工作监督制度,采取不定期抽样检查、自评互评等方式,对服务工作进行监督,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自觉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形成了过程评价制度和成效考核制度,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作为党员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内双评、村(社区)百分考核的重要依据;完善了问题限期交办制度,要求党员干部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对群众合理诉求要明确交办期限,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这项工作的开展,既加深了干群感情,深化了服务理念,又提高了镇村干部处理问题的能力,完善了村(社区)的基础资料,今后,我们将完善落实长效机制,注重分析总结,形成经验制度。
三、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拓宽沟通渠道。依托信息化技术拓宽联系渠道,提高服务效率。建立村(社区)“民意电子信箱”、“服务组QQ群”、“民情博客”等网上空间,实现“12小时内面对面接待、12小时外网络沟通”。
(二)进一步深化全民互动。坚持“以民为本、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注重发挥网格化片区内群众的“群体智慧”,引导广大群众以各种形式参与本村(社区)建设和管理。
(三)进一步强化激励引导。开展“先进片区”、“优秀民情联络员”等争创活动,充分挖掘先进典型,突出服务回馈;依托各类宣传媒介,大力宣传优秀事迹,突出精神引导,使活动开展更有力、更深入、更优化。
-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课材学习计划
- 下一篇:县构建基层党建考评体制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