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队伍建设汇报范文
时间:2022-09-04 04:36:00
导语:教学系统队伍建设汇报范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心由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教授领衔,采取理论课教师,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生助教四位一体模式。建立起一支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服务意识坚定,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新型实验教学队伍。
1.相关政策措施如下
1)以老带新,交叉搭配,互教互学,互相促进
由于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例如:将原单一的无机实验,分析实验,有机实验合并成基础化学实验,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类基本实验技术,而且要扩充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实验水平,这在短时间内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矛盾,在具体实验教学安排上,我们把具有高度责任感,实验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安排在实验指导岗位上,以老带新,交叉搭配,互教互学,互相促进。教学中采用实验主讲负责制,严格遵循集体备课制度,开准备会,做预备实验,填写实验准备卡,规范实验操作,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掌握有关无机,分析,有机实验的全部内容。要求学生对所做实验要认真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讲授实验时任课教师可随时提问抽查;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正确安装仪器,严格实验操作;严格实验原料发放制度和实验结果,产品的验收制度。实验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随时征求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及实验室管理的意见,以便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2)建立完善的在岗培训机制
有计划地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充分依托院内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
3)加强外语培训,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依托教育部及学校基础课教师培训及其他相关项目,鼓励教师强化外语训练,提高口语及阅读能力,为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奠定基础。
4)强化岗前培训
凡新选留补充到我院任教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听课,实验教学能力训练,帮助实验主讲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
5)建立培训协作单位
已与英国,美国,香港和台湾的一些大学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机制,积极鼓励,帮助实验中心教师出国深造,目前有8位教师学成后回到实验中心工作,对于实验中心队伍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现有工作机制与业绩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出台新的工作规范,加强有针对性的日常考核;出台更科学,更具引导性的综合业绩考核办法,形成公平,公正,竞争向上的良好氛围。针对实验课多是在理论课空余时间安排,这样占用很多业余或公休日的特点,合理安排换休,减轻实验教师的负担。
7)建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机制
将同一课程群的理论课与实验课统一组织计划,让有能力的实验教师交替上理论课和实验课,参与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硕士研究生;让理论课主讲教师兼上实验课,组织安排实验课教师听理论课和安排理论课教师听实验课等,以使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
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
中心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专职实验教师与兼职实验教师相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
中心现有实验教师共46人,其中专职人员16人,兼职人员30人。设中心主任1名,负责全面工作;专职副主任2名,分管各分实验室的具体工作。
实验队伍组成层次结构科学,合理,全体人员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验能力。其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4人,高级实验师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1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68。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68。9%。
中心高度重视实验队伍建设,通过对教师进修培训,提高提高教学水平。先后派出教师培训学习18人次,同时以不定期专家讲座的形式,对教师的实验和使用最新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进行培训。已经逐步形成一支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服务意识坚定,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新型实验教学队伍。
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
1)教风
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中心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服务理念,并形成了优良的教风与学风。中心教师执教严谨,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引导思维,并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既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教书育人。多年来,中心良好的实验条件,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及严谨的学风,教风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在历次组织的评教活动中,中心的评估成绩均在优良以上。中心的教师在实验前,能认真备课,做好预实验;在实验中,提前到实验室,认真讲授实验理论和相关知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巡视,指导,并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良性互动。在实验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总结讨论,认真批改和及时返还实验报告,准确,科学地评定实验成绩。
2)科研
"中心"的教师坚持在教学改革的同时开展科研。在强化本科生实验基本技能以及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素养的同时,还大力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多层次多形式本科科研创新活动已成为实验室的鲜明特色。从2000年至今,承担并完成了84项科研项目:国家级19项,省部级30项,厅级24项,国际合作7项(见附表1-4),其中有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省科技转化特等奖,2项获海南省多媒体教材评比二等奖,5项获海南大学"吴乾齐,吴潘彩金"科研奖。发表科研论文329篇,其中被SCI,EI收录18篇,学术刊物250余篇,学术会议论文60余篇(见附表1-5)。出版学术专著16本(见附表1-6)。实验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各种条件,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形成了中心的鲜明特色。近3年,有1000多人次本科生参加了科研创新实验,完成开放项目300多项,取得了显著成果,有10人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见附表1-7)。
3)交流
"中心"注重加强对外交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共享实验教学和管理经验,取长补短。近三年来,与日本大学,台湾成功大学,泰国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等建立了合作协议,先后有80多人次作为访问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互派学生。在""期间有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 上一篇:村集体创优点评小结汇报范例
- 下一篇:个人所有制的内涵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