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保农增收汇报材料

时间:2022-10-31 09:54:00

导语:科学发展保农增收汇报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保农增收汇报材料

2009年,我镇抓住政策扶持和烟叶调价机遇,以富民强镇为目的,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位效益、拓宽发展平台、加快富民进程,烤烟生产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共落实烤烟面积7000余亩,涌现出前湾、乡中、白树3个千亩烤烟专业示范村,烟叶收购可望达到200余万斤,总产值将达1000余万元。9月11日开秤以来已完成烟叶收购7万多斤,收购工作整体进展顺利。

回顾今年烤烟生产,我们主要作了如下工作: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晰产业发展思路。镇党委、政府围绕"强烟兴牧抓矿产,优果扩劳打基础"的镇域经济发展思路,咬定打造全县乃至全市万亩优质烤烟基地镇目标不放松,牢固树立起烤烟产业是富民强镇的新理念,全镇上下发展烤烟思想得到统一,认识更加深化,全面形成了领导干部包片抓规模、脱产干部包村抓落实、技术干部包点抓效益、村组干部包户抓发展的良好工作态势。

二、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构筑产业发展平台。我镇始终将烤烟生产作为兴镇富民的“头号工程”来抓,使全镇的烤烟生产形成以党政线为主导、以技术线为保障、以群众线为基础“三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新机制,保障了烟农的种植效益。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狠抓地块预留。镇村干部深入到村组,讲解烤烟发展前景,宣传扶持政策,进行算帐对比,逐户签订烤烟落实面积和购销合同。同时,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把适宜种烟的地块倾斜调整到烤烟大户手中,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二是狠抓科技服务。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烟战略,烤烟技术员积极做好烤烟育苗、烟苗子床假植和大田起垄、覆膜等环节的技术指导,帮助烟农进行科学种植,实现科学管理。三是狠抓技能培训。充分发挥15个党员电化、远程教育站点作用,积极组织烤烟大户参加县镇烤烟培训,先后举办烤烟技术培训班3期,培养烤烟技术骨干380名,占到烟农总数的50%,烟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三、创建载体,"双链"驱动,推进产业发展稳步进行。

扎实开展"双示范"、"双链条"等富民和谐党建活动,共创建党组织烤烟产业示范基地20个,培养党员烤烟科技示范户120户,成立烤烟产业协会11个,会员达2000余人,有效激活了党建工作与烤烟产业同步发展,实现了党建经济工作双赢。目前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前湾村通过认真开展"双示范"、"双链条"主题活动,建立百亩烤烟示范基地3处,培养党员科技户25户,户均兴烟10亩以上,带动全村发展烤烟1300亩,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千亩烤烟示范村,全村今年烤烟长势喜人,烤烟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将比去年进一步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引导作用,推进烤烟产业稳步发展。乡中村党员产业大户柯玉平年年发展烤烟18亩以上,致富后积极帮带乡邻发展烤烟,今年又帮助3户新户发展烤烟32亩,户均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四、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确保烤烟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我镇抢抓机遇,创新机制,做好了三个结合:一是将烤烟生产与村班子考核相结合。镇党委坚持把发展产业特别是烤烟产业作为选拔村主职干部的重要依据,纳入任期目标考核,力争面积年年跨越发展,否则,庸者下,能者上。二是将烤烟生产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利用前湾、白树、乡中等16个烤烟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其他各村烤烟产业健康发展。同时结合新村建设,加大对烟水烟路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今年我镇新铺烤烟基地专用供水管网1.1万余米,启动修建前湾、白树等主产区烟路1.6万余米,大大改善烟区设施条件,为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三是将烤烟生产和当前政策相结合。当前,市场烟价看好、外出劳动力返乡、农村农业扶持力度加大都为烤烟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创造了发展大环境。我们紧紧抓住机遇,加大宣传,积极动员,切实将烤烟产业这一富民兴镇的产业项目做大做强。

五、强化领导、严格奖惩,催生产业发展动力。我镇大力推行党政主要领导抓示范村、科级领导抓重点村、站所负责人抓推进村和镇村干部抓开辟村的“四抓”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将烤烟产业列入镇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首要内容,加大奖惩力度,在县政府奖励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决定每年将返还乡镇烟税的10%用于奖励村组干部和大户,20%用于镇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及时全部足额兑现08年烤烟面积奖和烤烟产业发展大户奖,有力增添了镇村干部发展烤烟产业的动力。

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影响大户经营、烟水烟路等烟基设施落后制约产业壮大、烟农技术水平不高导致效益偏低等不足。下一步我镇将以这次烤烟生产工作会为动力,围绕万亩优质烤烟基地镇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措施,强化督查,狠抓落实,确保2010年全镇种植烤烟面积突破8000亩,产值突破1200万,创税突破230万,烟农户均收入突破2.5万元,为打造镇安门户重镇、经济强镇而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