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镇村和谐共建  农村基层彰显活力

时间:2022-06-14 05:23:00

导语:市镇村和谐共建  农村基层彰显活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镇村和谐共建  农村基层彰显活力

市镇和谐共建农村基层彰显活力

——XX市固本强基工程创新内容全面推进成效显著

作者:徐桂锋

中共XX市委组织部

(2007年4月)

2003年4月至今,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的精神,视固本强基工程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紧密结合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使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各项制度贯穿其中,全面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坚定、组织坚强、作风务实、制度完善,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立足长远,健全长效机制

为使固本强基工程顺利开展,我市强化领导、完善制度、细分目标,做到有机构、有制度、有领导、有目标,形成层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现全市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组织活力增强。

(一)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我市成立了市委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专职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和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农村工作的副主任担任,建立健全了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制定了《中共XX市委关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意见》和《中共XX市委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工作进度一览表》,使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市委承担主要的领导责任,切实加强了对“三级联创”活动的领导,建立了市镇(街)村“三级联创”目标管理机制,抓好了“五个好”镇(街)、村党组织的创建,把“三级联创”贯穿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全过程。各级党组织把党建的成果服务于经济建设,重点规划建设了广州东部(XX)汽车产业基地、市东区高科技工业基地等工业基地,培育起汽车、摩托车和牛仔服装三大支柱产业,还培育了“先科农业”、合利菜场等一批上规模、有特色、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让群众享受到固本强基带来的成果。

(二)建立了基层组织建设“六大机制”。针对以往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难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发挥、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村级管理不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稳定问题不乐观等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近年来,我市坚持抓“双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大力实施“三级联创”活动(县、乡、村三级联动,创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建立六大机制(镇街党(工)委目标管理责任机制、村“两委”工作机制、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农村民主监督机制、村“两委”干部考核评议机制和激励促进机制),固执政之本,强富民之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村干部队伍基本实现了“双强型(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后备干部人才库不断充实,“两委”运作实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发展党员实行了“一体化”制度,党务、村务、财务实行了“三公开”……农村基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突出重点,创新活动载体

在深化和拓展固本强基工程中,我市积极开展以“集群联创、活力基层”为主题的“三级联创”活动,把先锋工程、素质工程、示范工程、信息工程、保障工程等五大工程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子工程,丰富内涵,创新载体,全市基层组织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一)实施“先锋工程”。“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我市着重从发展党员抓起,建立“双强型”党员队伍。我市把发展农村党员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头号工程”,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建立和落实发展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入党申请书登记台帐、发展党员培养跟踪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发展党员检查通报制度、村党支部书记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和发展党员工作年报制度。XX镇建立了“农村发展党员预警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库,进行动态监测,全面监控各党支部发展党员过程;对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将视其情节轻重,采取口头告知、书面警告、黄牌警告等三种方式进行预警,要求立即整改;对受到“黄牌警告”的党支部将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党支部主要负责人的相关责任,同时取消当年度先进党支部评选资格,取消党支部书记及分管同志党务工作先进评选资格,情节严重的,作出党纪处分,直至免职处理。为了保证基层班子后备有人,我市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即每村都有一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计划,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不断拓宽选人渠道,打破了地域、身份、行业和职业等界限,采取内举、下派、外聘、回请和备用等多种形式,注重从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回乡青年、退伍军人、个体私营企业主等中选强人、选能人,按照村级干部1∶1的比例进行培养锻炼,每个村保持后备干部1—3名的常数,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从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完善民主管理、规范办事程序、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行发展党员“一体化”制度、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考核评议村“两委”干部等方面,完善村“两委”工作机制,把党员锻造为时代先锋,把基层班子建设为农村的带头人。

(二)实施“素质工程”。我市创新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模式,每年都分层次、分类别、分专题培训干部,市每年集中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轮训一次,各镇街集中其他“两委”干部轮训一次,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我市注意发展劳务经济,注重培训农民,大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市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大力实施农民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推荐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扎实有效。2006年全年免费培训农民8728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7279人,转移就业率84.6%,5年来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次。2006年农民年人均工资性收入3581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3.02%。2006年,我市投入3.46亿元,大力推进教育强市创建工作。初步完成了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新撤并中小学38所,新增广东省一级学校6所、广州市一级学校15所,新增初中和小学优质学位26946个、高中学位8500个,XX、XX、XX三个中心镇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的督导验收。农村基础教育“五项工程”扎实推进。从去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了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机制和新教师准入机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录用了352名优秀教师。高考再创佳绩,高考本科上线率居广州四个郊县市(区)第一。民办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全市高等院校7所,在校大学生近3万人。

(三)实施“示范工程”。我市以“万亩绿色观光长廊”为载体,建设党员培训示范基地。紧紧围绕我市发展北部生态旅游业和都市农业圈的战略部署,选取XX镇作为试点,充分发挥当地发展生态旅游业和都市型农业的丰富资源优势,整合8条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和都市型农业基础良好的行政村的资源,将该8条村近2万亩田园建设成一条融品牌农业培育、都市型农业观光、田园风情休闲、村风民俗体验、农家住宿餐饮、农耕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万亩绿色农业观光长廊,使其成为“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好销的、好价的”的“五好”都市农业示范基地。我市还积极争取落实农村基层建设专项资金,2006年申报农村基层建设项目11大项,资金投入总额1198万元,申请项目资金434万元,自筹764万元。一批示范点已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心工程”得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四)实施“信息工程”。近年来,我市加大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力度,创新电教工作载体,市委组织部争取各方支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100多万元在增城广场建设了一个可用于循环播放各类党员电教片、记录片,收看电视电影、有关信息的大屏幕,实现了“电教进广场”。该电教平台辐射整个XX地区,每年受教育党员达30万人次,受教育群众达300万人次。我市把农村党员电教作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农村党员和村民素质,推广农业科技的有效途径,结合新农村建设主题,选取XX街XX村和XX镇XX村为试点,建设大型党员电教视屏。今年3月初,XX镇XX村的大型电子影视平台亦建成投入使用。由于党员电教工作成果突出,2006年6月,我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被广东省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我市还在部分农村建立了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在网络进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营造了公开透明、风清气正的民主氛围。

(五)实施“保障工程”。我市为了调动村级“两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断调整村级“两委”干部的工资待遇,从市补贴300元上升到700元。今年,我市又出台各镇(街)所辖的农村基层(居委)干部,即纳入财政补贴的在编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委)男性未满60周岁、女性未满50周岁的人员,建立养老补贴制度,符合规定条件的可按月申领养老补贴待遇,全面地调动了村级“两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我市实行了村级财政转移支付,凡集体年收入未达到6万元的村,不足部分由广州市、XXX、镇街三级财政补贴,并不断提高补贴标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日常运作问题,促进农村基层实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我市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力度,各镇街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组织工作人员逐村宣传发动,去年全市有48.85万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5.28%,住院费用报销最高金额从5000元增至8000元,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因病返贫”等问题。另外,我市在之前已经投入1500多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筹集530多万元,通过新建、购买、改造等方式,改善余下80多条村的办公环境,在规划时,把村级活动场所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广播电视、文化、卫生、计生站(所)的建设等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了活动场所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效益。同时,我市全面实行“村账镇管”,逐步推广“社账村管或社账镇管”,建立和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实行村级组织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统一了模版样式,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三务”公开栏,有条件的村还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民主听证会等其他形式进行公开,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民主监督机制。

三、和谐共建,推动科学发展

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过程中,我市把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把基层组织的党建责任和发展责任融合起来,把发展现代化工业、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创新了中心镇、村建设模式,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县域经济连续4年领跑广东67个县,推动了XX科学和谐发展。

(一)县域经济连续4年领跑广东67县。我市紧紧抓住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和重新整合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广州“东进”战略主战场的作用,通过整合土地资源,规划建设了广州东部(XX)汽车产业基地、东区高科技工业园等工业基地,培育了汽车、摩托车和牛仔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同时,我市紧紧围绕都市圈的需求,大胆调整发展思路,将发展农业经济与发展城市经济并举,在北部地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就业,拉动了农产品流通,增加了农民收入。2006年,我市共实现生产总值321.39亿元,增长14.21%;工农业总产值725.34亿元,增长16.21%;财政总收入46.15亿元,增长36.89%,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5862元,增长8.91%。其中农民年人均工资性收入3581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3.02%。在县域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三大主要经济指标上,从2003年以来都位居全省第一,稳居全国第19位,连续4年领跑广东省67个县,成为广东省县域经济的领头羊。

(二)中心镇、村建设创新模式。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市新农村规划建设办公室,加强对全市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制定了《XX市村庄规划指引》,加强旧村整治和新村建设规划编制,规范了农村建房行为。我市高起点修编《广州XX片区发展规划》、《XX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提出“两城三中心”的城镇发展格局,确定XX、XX、XX、XX为中心镇,完成了XX市区和XX、XX、XX、XX等中心城镇的总体规划。XX镇经过规划,彻底摆脱贴牌生产,2002年开始开始打品牌,办起了热热闹闹的“中国牛仔服装节”,成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牛仔服装的产量占全国一半,年产值150亿元,出口8亿美元,康威等一批民族品牌茁壮成长起来,实现了产业的优化升级。在中心村建设方面,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地创新中心村建设经验,有实施穿衣戴帽工程,保留自然村的生态特点和传统风貌,又充分体现岭南水乡的朴实、自然特点,营造出适合居住的人文环境的XX村模式;有形成了“三养”(养鱼、养鸡、养猪)、“两种”(种果、种菜)五业并进的农业生产格局和劳务经济特色的XX村模式;有以健身休闲和乡村生态农家乐游为发展特色的XXX村模式;有农民新村既承接传统文化又融合时尚风格的XX村模式。大力推进文明示范村建设,树立了XX村、XX村、X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等先进典型,2004年以来全市共有6个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19个村被评为“广州市卫生村”。

(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市实施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面向都市的蔬菜、花卉、水果、水产等优质高效农业。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建设和推进了“先科农业”、合利菜场等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培育广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产值2亿多元,带动农户2万多户。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无公害产地及产品认证工作,有27家种植业生产基地和10家渔业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完成了21个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建设了增城名优特产直销店和直销中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顺利推进,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2006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9.54亿元,增长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