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组织部部务会上的汇报

时间:2022-01-30 10:42:00

导语:在市委组织部部务会上的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市委组织部部务会上的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牢牢抓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重点,着眼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深入贯彻“细节管理”理念,努力把各项组织工作打造成精品工程。下面,简要汇报××县委组织部2005年开展的几项亮点工作及2006年的主要工作打算:

2005年亮点工作

一、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我们调整优化了领导班子,加强了干部队伍的管理监督,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干事创业、经得住考验的干部队伍。一是结合年度考核,调整优化了部分领导班子。根据去年年度考核结果,结合乡镇、县直部门领导班子调整,选拔了一批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进班子,进一步改善了领导班子的年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了整体功能,充分体现了县委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调动了广大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年共提拔科级干部74人,其中正科30人,副科44人,乡镇交流县直任职的10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人,县直交流到乡镇任职的6人。二是积极拓宽干部实践锻炼渠道。选拔了6名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选派了40名优秀年轻干部组成专业招商队伍,到经济发达地区招商,让干部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干部监督机制。设立了副科级干部监督员岗位,具体负责干部监督工作;在离退休老干部中选聘了25名义务监督员,定期走访或召开座谈会,听取对干部作风的反映、意见和建议;坚持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纪检、审计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相互通报交流,增强了监督的实效性。

二、建立干部实绩量化考核制度,完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为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工作实绩,引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探索制定了《科级领导班子和科级领导干部量化考核暂行办法》。一是坚持分类指导,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针对干部考核存在的“一刀切”问题,充分考虑不同级别、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差异,分别制定“领导班子、单位正职和其他干部”三种类型的考核指标体系。二是细化考核目标,“量分”定绩效。考核内容既设置经济指标,也设置党的建设等非经济指标,每个测评要素分为a、b、c、d四个等次,其对应分值分别为10分、7.5分、5分、2.5分。民主测评得分由3个评价主体构成,县领导民主评价分占10%、本单位民主评价分占70%、考核组分占20%,将参加测评人评分加权平均后,即为该项测评得分。三是运用考核结果,引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连续两年量化考核前20名的正职干部,县委优先考虑作为县级后备干部推荐人选;连续两年量化考核居前10名的其它科级干部,县委优先考虑作为提拔重用人选。因主观因素造成连续两年量化考核正职排名末位和副职排名后两位,在工作中有重大失误或造成重大损失及恶劣影响的,按干部管理有关规定予以免职;量化考核中正职排名后2至3位、副职排名后3至5位且经考察存在突出问题的,根据情况予以诫勉或组织谈话;评为基本称职的下年度不作为提拔对象。当年被评为“不称职”或连续两年被评为“基本称职”者,予以降免职。

三、延伸干部培训成果,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为解决干部队伍中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相对紧缺的问题,今年年初,我们公开选拔40名干部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培训。在运作时注重细节,有效解决了以往干部培训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一是明确条件待遇,解决骨干力量“调训难”的问题。为打消干部中存有的“学习培训耽误工作、影响进步”等疑虑,县委在《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参加培训成绩优异的可优先提拔重用,培训期间学员在原单位的各项待遇不变,学费由县财政负担,有效增强了干部培训的吸引力。二是公开考试选拔,解决素质不齐“统一施教难”的问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分为闭卷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了40名素质好、年纪轻的优秀干部作为培训对象,有效解决了单纯以干部级别圈定培训范围,导致参训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统一施教难以取得实效的问题。三是学习实践相结合,解决“训用脱节”的问题。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挂职锻炼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在中国人民大学集中培训4个月,按照mba课程设置学习内容。集中学习结束后,40名学员分别被安排到16个企业担任总经理(厂长)助理,进行了6个月的挂职锻炼,让他们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效提高了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规范村民代表会议运行机制,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为解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容易出现“一言堂”的问题,我们重点抓了规范村民代表会议运行机制工作,重点抓好代表和召集人的推选、议题提出、会议程序、决议的执行和监督等环节。

推选村民代表会议召集人,解决“无人召集”的难题。实践中,村民代表会议因为无人召集而常年不能召开。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规范村民代表会议运行机制规则》中规定,由村民代表推选村民代表会议召集人,负责召集会议并主持村民代表会议的日常工作。村民代表会议每月召开一次,遇有临时议题召集人可另行召集。鼓励村党支部书记积极竞选村民代表会议召集人;为加强对村委会的监督,明确规定村委会成员不得兼任村民代表会议召集人。

规范议题提出程序,解决“无事可议”的难题。以往村民代表会议议题的提出没有成文规定,一般是由村委会提出。但是村委会出于规避监督的考虑,往往不会提出实质性的议题。为此,我们在《规范村民代表会议运行机制规则》中规定,除村“两委”有权提出议题外,三名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也可以提出议题。召集人负责收集议题,在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审议通过后,及时召集村民代表会议决策。

村民代表会议运行机制规范后,真正把村民对村务大事的决策权落到了实处,使村民代表会议由虚变实,初步建立了党支部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决策监督、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村级民主政治格局。

五、实行村级事务“三监管”,大力规范村级工作

为解决农村公章使用混乱、合同不规范、村财务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我们完善了农村“公章、合同、财务”三监管制度,有力推动了村级规范化建设。一是村公章监管。各乡镇成立专门的公章管理办公室,各村公章统一存放在办公室的公章专用柜。制定《公章使用统一管理办法》,用章由当事人提出申请,在监管人员监督下办理。二是农村合同乡镇监管。县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实行农村合同乡镇监管的意见》和《农村合同监督管理办法》,各乡镇普遍成立了“农村合同监管中心”,落实了经费和办公场所,全程参与合同的起草、审查、签订等工作,现场协助办理公证或见证手续。三是财务民主监管。每月村干部到农经站报账前,实行集体会审,由村民理财小组成员、乡镇农经站会计、村“两委”干部对当月财务收支帐目逐笔审查。凡符合规定的支出单据,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后方可入帐;不合理的开支,村民主理财小组否决后不得入帐。监管制度实施以来,有效解决了违规使用公章现象,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合同和经济行为,大幅降低了村级非生产性开支。

六、大力整合远程教育资源,推动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为切实发挥好远程教育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服务推动功能,我们针对农村党员实际情况,大力整合各方面资源,有力推动了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一是发挥部门优势,加大课件开发力度。组织党校、教育、农林水等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议,根据各部门的业务职能、行业特点和制作能力,对课件开发内容进行了分解,明确制作内容、时限、责任人及要求。各部门总结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结合农村党员实际,已制作完成各类课件13部,为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储备了充足的课件资源。目前,已在省远程教育专用频道播出《新时代、新航程—利津县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纪实》、《堡垒》等专题片6部。二是依托广播电视网,扩大远程教育覆盖范围。为实现远程教育节目由“进村”到“入户”的延伸,在县广播电视局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开播了远程教育电视频道。以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每天8:00—21:00不间断播出,实现了远程教育节目“户户通”,让党员干部足不出户也能接受教育。通过电视滚动字幕、节目通知单等多种形式,提前发放节目预告,通知党员干部及时收看。三是与互联网对接,增强信息节目的针对性。全县510个终端接收站点都接上了互联网,县远程办与信息产业局联合开办了“利农信息服务超市”网站,设置了先进性教育、党员风采、信息服务等子栏目。县远程办收集先进性教育活动相关信息、典型事迹、指示精神等材料后,及时更新先进性教育活动专栏。县信息产业局搜集整理农村急需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市场供求等方面的信息,定期更新到网站,使农村党员干部依靠灵活的市场信息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基础。

七、构筑“三级帮扶”体系,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为统筹城乡发展,消除贫富差距,我们在市直部门帮扶村的基础上,开展县直单位(部门)帮扶乡、领导干部“进百村入百户帮民富”活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向农村及弱势群体倾斜力度。

借助外力,配合市直部门帮扶村。市直下派工作队以“部门包村、干部蹲点”的方式,选派市直部门对33个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我们积极为市直部门开展帮扶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多方协调解决好吃住行等实际问题,为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提供坚强保障。激发活力,选派县直部门帮扶乡。从县里选派36个综合实力较强的单位(部门),用三年时间重点对明集、北岭、虎滩等3个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乡进行集中帮扶。通过项目帮扶、资金帮扶、产业帮扶等具体措施,力争使被帮扶乡财政有明显好转、基层组织建设有明显加强。启动内力,领导干部帮扶贫困户。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开展“进百村入百户帮民富”活动,32名县级领导干部、145名部门领导及正科级干部结对帮扶209户贫困群众,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帮扶对象脱贫致富。一年来,各级领导干部共为基层群众捐助现金、农资等17万余元,帮助新上养殖等致富项目16个;帮扶部门为乡镇协调资金400余万元,已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30个,投入资金600余万元。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有的工作抓落实的力度不大,措施还不到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组工干部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促进组织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两点启示:

第一,创新工作思路,是推动组织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的不竭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工作要上台阶、上水平,首先必须要创新工作思路。过去不少人认为创新与组织工作联系不紧、关系不大。事实上,无论是干部队伍建设还是基层党组织建设,都与社会形势的发展紧密相联,组织工作搞好了能出生产力,也能出大效益。今年,我们围绕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组织工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际,在干部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实行了干部层次量化考核办法;开展了赴高校培训和到企业挂职锻炼工作;在农村建立了“三监管一规范”机制;探索了整合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这一系列成绩,都离不开工作思路的创新,都充分体现出创新是推动工作的内在动力。

第二,紧密联系中心工作,是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组织工作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必须坚持把促进发展这一第一要务作为组织工作最基本的着力点。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转变领导干部思想观念,提高执政能力,开展了“进百村入百户帮民富”活动;为响应全县“全民创业富民兴县”活动,深入挖掘党员干部带头领办创办企业和实体、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典型,并在机关刊物《利津党建》上刊发,供各级领导干部借鉴,掀起了全民创业的高潮。

2006年重点工作

明年组织工作任务更重,标准更高,我们将在总结工作获得启示的基础上,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学习提高年”活动为载体,扎实提高组工干部整体素质。

一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把年度量化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调整的主要依据,努力在全县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二是进一步加大干部实践锻炼力度。选派第五批上挂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选派优秀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认真做好上挂干部的联系、管理和服务工作,力争在挂职干部数量、挂职工作成效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三是扎实开展好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党员数量多、情况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因此,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为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效果,我们在按照上级指示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将在农村党员的管理、考核上有所创新,结合实际探索量化积分考核办法,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四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在农村专业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扎实推进“三监管一规范”机制,不断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以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三级联创”活动,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五是开展“学习提高年”活动,建立组工干部长效教育机制。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针对部内年轻同志多、能力素质亟待提高的实际,决定明年在部内开展以“当表率部门,做模范党员”为主题的“学习提高年”活动。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组工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搭建“周末课堂”、“组工论坛”等活动载体,通过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建立学习积分制度,把每名干部的总积分作为检验教育活动成效、评先树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用制度保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