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时间:2022-02-24 08:18:00

导语: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一、会议概况 2002年2月3日—4日,省旅游局组织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1年旅游工作,探讨当前旅游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部署2002年旅游工作。全省各市州、林区、直管市、先进旅游县区和重点旅游县市的旅游局长,旅游明星乡镇负责人,部分旅游集团公司的负责人,省直有关部门、新闻单位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旅游局局长杜云生主持,副省长韩忠学、省计委副主任肖安明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来自全省的19个先进单位作了书面交流,并表彰了一批“先进旅游县区”、“旅游明星乡镇”、“县区级旅游局优秀局长”。我们襄樊市作为19个先进单位之一交流了经验,我市的谷城县、南漳县薛坪镇等分别作为全省第二批旅游先进县区、旅游明星乡镇受到了表彰。 二、会议主要精神 会议指出,2001年,是实施“十五”旅游计划的第一年。尽管有美国“9·11事件”影响,全球旅游业总体上呈下滑趋势,但我省入境旅游仍出现超历史增长,国内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旅游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66.78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48.14%,创汇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1%,都超过了1997年我省历史上的最好水平,国内旅游606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7亿元;旅游总收入达352.55亿元,同比增长25.3%。会议同时指出了2001年全省旅游发展的一些主要变化:一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全省各地形成了关注旅游、支持旅游的整体氛围。从各级地方政府到各相关部门,从新闻媒体到社会各界,都普遍增强了对旅游业的关注度、支持度和参与度。许多地方政府研究提出了发展政策和措施,增加了旅游专项资金和促销经费,在机构改革中加强了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农业、林业、文化、宗教、体育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延伸了旅游产业链;二是旅游品牌形象开始凸现。去年对照国家标准,全省共评定4A级旅游区8家,3A级旅游区3家,2A级旅游区23家,推动了旅游区点的标准化建设。武汉、宜昌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设施大为改善,旅游功能有所增强,旅游形象有所提升;三是旅游市场有所拓宽。全省各级各地普遍加大了联合促销、节庆促销、横向促销、媒体推介的促销力度,加强了横向组团联系,共外联组织海外游客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5.5%。特别是武汉、宜昌、襄樊、神农架等地出现在中央媒体的密度,在我省历史上是少有的,促进了省内旅游的发展;四是旅游行业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坚持行业建设和管理两手抓,促进了旅游行业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启动了襄樊、荆门、鄂州、丹江口4个城市的创优工作。组织评定了全省第二批“先进旅游县区”5个和“旅游星级乡镇”10个。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行业管理。落实了全省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旅游行政执法制度。全省旅游质量投诉比上年有明显减少。五是旅游产业发展更显生机。中小企业改制有了新的进展,景区转让工作有了好的开头。一些旅游企业积极开展与国内知名旅行社的合作,为保持去年海外市场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引进外资和社会资金5.73亿元,其中引进外资项目2个,引进资金超过1500万美元。 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加快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会议指出,我省旅游业与外省发展水平和自身发展潜力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从行业整体发展上讲,全省旅游业仍处在粗放型发展阶段。尽管全省旅游行业总量在大幅增长,但供给结构不合理,购物和娱乐消费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较低。从行业结构来讲,全省旅游主题形象不鲜明,整体吸引力不强,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比较差,缺乏竞争优势。会议认为,美国“9·11事件”,世界三大经济体的萎缩,对今年的世界旅游业肯定会有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井然,可以在国际上树立起安全旅游的形象。可以成为招徕国际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国家提出的培育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的政策,既会促进国内旅游的繁荣,也会引起省际间市场竞争的加剧。因此,要对形势有一个足够估计、准确把握、及时应对。 为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会议要求,切实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旅游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一是增强市场观念,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的关系。强调市场主导,并不是否定“政府主导”的作用,而是根据职能转变,更恰当提出政府在发展旅游中的推动作用,强调市场主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重组优化;强调政府推动,就是政府要履行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下大力解决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和市场环境;二是增强开放观念,处理好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的关系。要勇于改革我们旅游行业不适应形势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推动旅游业对外开放;三是增强全局观念,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的关系。一方面要增强全局意识,全力支持全省旅游精品名牌建设,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各地、各有关方面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壮大我省旅游产业;四是增强务实观念,处理好环境营造与狠抓落实的关系。要继续巩固和发展近年来取得的旅游环境,抓好借势造势、氛围营造工作,推动旅游发展环境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工作求发展。

会议提出,2002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主线,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在继续扩大旅游产业规模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在全面推进旅游建设过程中重点突破,努力实现旅游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使我省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全省力争接待海外旅游者73.5万人次,同比增长10%,创汇2亿美元,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391亿元,增长11%。 为顺利实现2002年全省旅游发展目标,会议要求,必须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精品名牌形象,大力开展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是要加快武汉由集散地向目的地城市的转变。要增强武汉城市旅游集散地功能,加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加强国际化航空口岸建设,提高入鄂旅游的便捷性。要以滨江滨湖、文物景观为特色,大力发展商贸会展型、文化休闲型旅游产品。二是集中力量,抓好以三峡坝区为中心的宜昌旅游区域建设。要加快三峡工程周边辐射景区的论证与建设,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加强特色游览项目的组织升级工作。积极支持三峡工程总公司开发建设与三峡大坝配套的旅游项目、葛洲坝集团“中华鲟鱼馆”的改造扩建、清江水电公司的清江旅游开发以及宜昌黄牛岩景区的主题景观建设,搞好区域规划协调与配合。要通过项目的创意、策划和论证,加快宜昌周边辅助性景区的改造升级,提高宜昌城区旅游购物场所和特色文化表演场所的档次。三是以十堰、襄樊为依托,加快武当山区域旅游建设。一方面要积极申报将武当山列入“世界自然、非物质遗产”两大目录,借以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要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增加景区的旅游项目,提高品位和参与性,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尽快使景区上档次、接待上规模、管理上水平。四是加快神农架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要坚持生态旅游的永恒主题,在发展观光旅游、保持一定增长的同时,要精心策划、组织一批专项和特种旅游项目,以吸引特定层次的旅游群体,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五是适应市场需要,开发建设不同层面的旅游目的地景区。要针对省外和省内周边市场,大力开发适合1—3日行程的旅游景区,抓好襄樊隆中、九宫山、大别山、梁子湖、洪湖、明显陵等国内旅游景区建设。六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要与省计委一道,继续抓住发行国债项目的政策机遇,保持我省在中部地区争取国债项目的领先位置。要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投资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大公司、大集团、民营资本等进入旅游行业。要实行旅游发展规划向项目规划的转变,策划、编制一批有规模、有品位、有市场的旅游项目计划,为招商引资开发奠定基础。 (二)围绕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提高旅游行业供给水平。要重点在“行、吃、购、娱”四个字上做好文章,通过挖掘整理、配套完善,使之成为我省旅游主题形象的有力支撑:第一,进一步抓好旅游畅通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几次旅游现场办公会精神,狠抓公路建设项目的落实,使神农架、九宫山景区旅游公路有明显改观,宜昌三峡、武当山、大别山景区的可进入性有所提高。要加强武汉、宜昌的航空口岸建设,加快襄樊、恩施机场的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旅游车辆的更新换代,增强旅游汽车的运力。第二,抓好特色饮食工程。要坚持“老字号”传统与新品牌创意相结合,发扬名品的传统特色,鼓励研制适合现代潮流的美味佳肴,发展光大湖北特色饮食文化。在“吃”字上实现一地一个特色、一店一个风味的目标。第三,抓好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工作。要积极支持农业、工业、林业、文物、体育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开发,丰富旅游商品市场。要鼓励和支持旅游商品有特色的地方,加强与客源比较集中的城市或景区联合,增强旅游商品的整体供应能力。第四,抓好特色娱乐项目开发工作。要把武汉、宜昌、武当山、神农架、大别山等地特色娱乐项目开发工作提到重要日程,加快场所改造和项目升级步伐,使之尽快见成效。其他各地根据各自的实际,也要做好特色娱乐项目的开发整理工作。 (三)围绕旅游主形象,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一是增强区域联动意识,加大产品整合力度。全省上下要统一认识,协调一致,共同抓好重点旅游市场、重要促销活动,以提升湖北整体形象,增强湖北旅游的形象竞争力。地也要根据自己的客源市场情况,认真策划好、组织好有针对性的市场促销工作。二是针对不同的海外市场采取相应的产品策略。要针对远近市场、不同客源国市场,抓好三峡旅游产品的重新组合与包装,推出“世界遗产·三国文化”组合型产品线路;要以三峡旅游为依托,继续丰富产品内容,编排、延伸、重组长江游船产品;要针对“汉文化圈”近距离海外市场,以武汉为集散地,设计、组合武当山、古隆中、关陵、荆州古城等文化旅游线路。三是大力开发国内旅游市场。要针对国内市场的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和市场策略。重点抓好三峡、武当山、神农架与武汉、宜昌、十堰、襄樊等城市的产品组合和创新;精心组织赴北京、山东等地的促销活动,组织好省外媒体入鄂采访工作。继续组织好“湖北人游湖北”活动,积极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开发省内周边客源市场,特别是周边的城市市场。针对旅游旺季和三个黄金周,提高媒体对湖北旅游关注度,增强旅游新闻报道和专版宣传的密度,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四是继续举办好旅游节庆活动。把“中国湖北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作为我省旅游节庆活动的重点,把“神农架生态旅游节”作为配套活动,以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名义举办好、组织好,力争取得综合效应,为打造我省旅游精品名牌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五是抓住三峡工程蓄水发电的机遇,提前策划组织好2003年宣传促销活动。要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局在宜昌举办2003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纪念活动,争取尽快在武汉举办“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要主动配合三峡工程在2003年以前连续发生的一些大事,研究具体方案,借机开展宣传促销,树立湖北新三峡旅游形象,力争保持三峡旅游业增长的势头。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四)进一步扩大旅游行业对外开放。一是要支持旅行社行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积极支持旅行社对外寻求合资与合作,在引资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鼓励和支持旅行社在现有条件下,加强与国内知名旅行社的合资与合作,支持省内旅行社在省内实施连锁经营,向一体化方面发展。鼓励旅行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业内的网络合作和横向交流,尽力实现旅游业务的“双赢”。二是加快旅游景区对外开放步伐。要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内外资金和先进管理方式,扩大引资规模,拓宽引资领域,在引进外资内资、参与景区经营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加快国内大企业、民营资本进入旅游行业的步伐。要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内资金、管理和技术,加快旅游开发步伐,特别是要在加强与大型民营旅游企业、与旅游关联度高的上市公司、金融、交通、网络企业的合作上寻找突破。四是不断拓宽旅游行业对外开放的领域。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境外、省外及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对外开放水平。 (五)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一是抓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推动襄樊、荆门、赤壁、丹江口等5个城市增强旅游功能,改善基础环境,提升产业地位,尽快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要对现有的优秀旅游城市进行复核检查,积极支持宜昌市瞄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目标,组织实施各项创建达标活动。二是推动星级饭店实现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开展星级饭店、星级游船的复核工作。开展“全省十佳旅游星级饭店”创建评比活动,树立起行业标杆。三要积极开展国家“三区”创建工作。扎扎实实地抓好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创建工作。以“三区”标准化创建活动推动旅游精品的开发建设。继续推进旅游区(点)创A达标工作,促进精品名牌景区建设。四要开展“中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力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昌坛子岭、梁子湖、洪湖蓝田等4个示范点,今年年底获得首批“中国工业、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同时,启动“湖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湖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评比活动。五是全面推行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适应入世的要求,指导和推动旅游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和ISO18000的认证工作,全面推行行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加快我省旅游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 (六)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一是要统一认识。按照国家旅游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抓好旅游市场秩序整顿规范工作,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二是要突出重点。要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其参创城市为重点,大力开展旅游市场整顿规范工作;要清理整顿旅行社市场,坚决查处一批违纪的旅行社;要依法规范出境旅游市场。加强出境旅游质量保证金、领队、广告、门市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要针对导游、领队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清除政治、道德、业务素质不合格的导游和领队,净化导游和领队队伍,提高其素质。三是要加强地方法规规章建设。尽快修改出台《湖北省旅游管理条例》,有关旅行社门市管理、广告管理以及旅游行政执法规范等规章,制定出台全省行社审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导游人员管理法规、规章。四是要加大旅游行政执法力度。要加强旅游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能力。旅游部门要与公安、工商、税务、物价、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联合检查执法,提高旅游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督机制的建设,形成行政、社会、新闻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逐步完善旅游投诉受理制度,疏通投诉受理渠道,不断提高投诉受理和处理水平。

(七)围绕旅游主题形象,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一是要加强旅游人才的教育培养。适应地方机构改革的需要,组织县区级旅游局长培训研讨班。加强管理人才培养。选派一批管理人员赴省外或出国深造。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国外和省外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以此提高我省旅游管理的整体水平。二是要加强导游队伍的素质培养。从制度上、方式上、管理上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从思想上知识上和趣味上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和讲解水平。三是要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建设。继续开展“文明风景旅游区”、“青年文明号”、“文明导游员”和“文明行业示范点”活动,大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为旅游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奠定基础。四是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努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建设,树立全省良好的旅游行业形象。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八)转变职能,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一是要转变管理职能,抓紧清理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事务。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努力提高组织和管理旅游经济工作的能力。二是要注重发挥旅游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行使好行业自律、服务、沟通和自我保护职能。 三、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初步打算 (一)迅速组织召开一次全市旅游经济发展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迎检动员大会,消化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1年工作,安排、部署2002年全市旅游及创优迎检工作。 (二)配合市委、市政府指导各部门优质高效地完成创优目标。通过创优,促进城市旅游环境的改善、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确保5月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三)加紧组建旅游监察大队、配齐配强人员,提供必要的装备,为治理旅游市场提供人员准备。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旅行社的经营和导游管理上,进一步清理、净化我市旅游市场,坚决改变我市旅游市场长期以来的无序状态、在全省“销号”。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一是完善我市城市旅游资讯网建设,加快政府热线,旅游网页的上档升级,建立起旅游宣传的信息平台;二是有选择地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针对性地开发广东、河南市场,力争这些地区入樊旅游人数有较大实破;三是坚持上大台、登大报、搞大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目光。配合“一节一会”,邀请名人、专家策划一些经典活动,逐步完成节会中旅游充当主角的转变。四是积极支持、扶持一批县(市)级、甚至民间的节庆活动,如桃花节、梨花节、庙会等,为培植襄樊旅游节庆品牌打下基础。 (五)在旅游总规的框架范围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支持、组织相关单位启动一批旅游区点或旅游项目的前期开发准备和论证工作,确定10大重点旅游景区或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配合、支持项目主体单位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成一批游客中心和旅游厕所;抢抓国家实施“三区”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有一批景点成为全省、全国的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和旅游度假区;进一步落实“一江两山”办公会支持项目,争取在为襄樊机场以及道路建设改造上争取、落实部分项目资金,改善旅游的交通环境。 (六)落实旅游饭店的星级复核、旅游景区的A级评定、旅游企业的ISO9000、ISO14000的认证工作,坚持推进旅游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促进旅游企业实现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提高其内在竞争力,积极应对入世带来的冲击。 (七)联合有关部门启动“文明风景旅游区”、“青年文明号”、“文明导游点”和“文明行业示范点”活动,大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信用道德教育,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旅游市场的整顿规范提供思想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