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时间:2022-02-21 09:33:00

导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5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大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和投入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要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建设、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专项资金以及国有土地出让金中的一定比例资金,搞好土地整治,提高土地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今年计划实施土地整理4万亩,建设标准农田0.8万亩、商品粮基地3.5万亩。加大地力培育,改善耕作条件,提高土地产出水平。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六千”水利工程建设,做好乡村供水、险病水库除险加固、水毁修复、山地水利和堤防建设,搞好渠系配套改造和节水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今年要争取建成260个村级供水工程,完成24座病险水库保安工程,建设2座小型水库和3万立方米容积的山地水利工程,新增3万亩节水灌溉,整治15公里河道,治理21.8万亩水土流失。加大筹资力度,推进农村公路网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和路面硬化800公里,并管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三要建立健全农业防灾抗灾体系。加快沙溪、金溪、尤溪等流域防洪设施和县(市)城区防洪堤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洪水预警网络体系,加强抗旱设施建设。发挥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的作用,增强城乡灾害性气候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保证农作物和林业生产安全和高产优质。加强动植物疫病监测和防治,确保免疫密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加强森林火灾监控和群众农事用火的疏导,减少火灾发生。四要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继续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强化农科教结合,鼓励和支持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到我市从事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切实增强农业和农村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搞好12个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和32个农业科技示范片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培育500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万户农户,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加大农业良种繁育和新技术推广力度,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引进推广工作。继续实施百万农民技术员培训、绿色证书、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和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五要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对绿化造林、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实行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继续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抓好生态农业试点县、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大力推广“猪-沼-果”等农业生态能源建设模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要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围绕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增加单产和总产、提高粮食品质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和粮食安全体系。继续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加大粮食“种子工程”建设力度,推广优质高产抗病粮食品种(组合)及配套栽培技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产量达129万吨。二要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林业要加快“生态建设、森林资源培育、山地综合开发、林产工业集群、新兴产业”五大工程的实施,鼓励青山纸业、永安林业、大亚木业等林业龙头骨干企业延伸开发下游产品和建设原料林基地。畜禽业要重点发展15个万头猪场、20个5千头猪场的规模养殖和一批生猪养殖专业户;建设出栏达百万只的肉鸡基地和25万套种鸡场10个,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增长8%。果茶业要继续加快老果园改造,加大优质水果品种的推广力度,力争全市水果产量增长6%,水果优质率达50%;抓好十大优质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力争茶叶产量增长10%,优质茶产量占总量的20%左右。食用菌业要大力推广以草代木食用菌,抓好以竹屑取代木屑发展食用菌的试点工作,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全市食用菌鲜品产量增长10%。三要突出抓好农业特色产业。继续贯彻“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烟叶工作重点,切实提高烟叶整体生产水平,全市计划种烟45.29万亩,收购烟叶105万担。加快肉牛养殖基地、肉牛种源繁育、牧草种植和肉牛加工企业的发展,全市计划出栏肉牛5.7万头,种植牧草8万亩,屠宰加工肉牛3万头。加强肉羊种苗基地建设,加大科学养羊培训及技术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肉羊产业开发,全市计划出栏肉羊21万只。全市计划改造低产竹林28万亩,建设3-5个现代竹业科技示范园,实现竹业总产值32.2亿元。加快红豆杉基地建设,计划新植红豆杉1万亩;开发紫杉醇新项目,实现产值8000万元。稳步推进建莲产业基地建设,计划种植5.3万亩,示范推广“建选17号”1.06万亩;加快年产10万吨"闽江源"绿色食品二期工程和年产万吨系列产品项目建设,力争莲业总产值达2.7亿元。四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符合区域布局、能发挥产业优势、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努力培育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不断创新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服务方式,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积极推行“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新模式,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中介组织,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把订单农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的突破口来抓,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提供服务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11个亿元产业化龙头企业和20个市级中介组织作用,带动优质肉牛肉羊、粮食、笋竹、建莲、烤烟、水果、茶叶等一批高效优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种养规模,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五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标准化进程,继续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扩大绿色、无公害、有机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继续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和控制体系,建设多层次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严防疫情传入和扩散蔓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申报无公害农产品20个,力争累计达到100个,绿色食品达到20个。六要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巩固和发展农产品综合和专业市场,加快推行农产品连锁、配送、超市、电子商务、交易等现代物流方式。继续推进各类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收集、质量安全检测和场地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深化供销社改革,加强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积极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订货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赴省外、境外参加产品展销(博览)会。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品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依法规范和整顿农产品市场秩序,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减免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道路、桥梁通行费,切实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

3、着力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改革创新力度。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原有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不变,给农民的实惠不减,支农的力度不断加大。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完善粮食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执行全面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取消除烟叶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的政策。强化农业投资管理,对乡村投资和补助项目,实行公开公示制度,通过招投标、资金跟踪监督和项目评估等办法,确保管好用好资金。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对支农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禁挤占、挪用、克扣农业专项资金,确保各项扶持农业政策落到实处。二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首先,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围绕“明晰所有权,落实经营权;开展林权登记发证,发放林权证;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三项任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同时,积极推进森林资源流转、林权证质押贷款、林木采伐、资源保护、科技服务、林业投融资体制、生态公益林补偿等配套改革,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林权制度。其次,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完善税费改革配套措施,加大对困难乡镇、村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重视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大力推广清欠还债、核销化债、降息减债、拍卖还债、划转清债等有效办法,逐年化解乡村不良债务。第三,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重视发挥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在支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的金融创新产品,加快落实林权证质押以及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第四,要稳步推进水利改革。继续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调动农民参加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扎实做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体制保障。推行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以“卖、股、租、包”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民营经济股份合作办水办电。三要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严格执行涉农税收价格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和涉及农民负担案件、事件“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措施,加大督查力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四要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推广“农业155”,整合涉农和科技部门服务网,建立健全集农业实用信息、市场营销、科技示范、资金融通、政务服务五大服务为一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联动网。搞好乡镇“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加强“969155”、“96355”等农业网络服务建设,尽快建立县、乡(镇)、村的社会服务联动网。加强乡镇农技队伍建设,并为每个村配备3名农技员,形成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深化“村会协作”活动,办好现有中介组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创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4、着力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一要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用工业理念组织农业生产、营销和管理,推动工业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以壮大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引进品牌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资产,并从大亚木业、肉牛产业等有影响大项目入手,打破“一县一域”利益格局,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农村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要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率先发展县城区,做大做强做优城区所在镇,不断增强县城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县域次中心,着力推进5个县域次中心试点工作,使其朝着功能完善、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小城镇方向迈进。搞好小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确保小城镇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三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证、推荐上岗“一条龙”服务试点工作,做好劳务派遣与跟踪服务工作,举办全市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今年全市力争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全市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3.5万人。充分挖掘本地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当地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小型加工经营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全面清理进城就业不合理收费和限制性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良好环境。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和用工管理,严禁随意清退、限制农民工就业的做法,集中力量解决拖欠和克扣工资、劳动安全、职业病防治等突出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竞赛活动为抓手,突出抓好一批能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项目,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区外客商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市场,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重点特色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山海协作,精心组织筹办农业专场招商会、林业专场招商会两场大型农业招商会,广泛开展以项目为纽带的山海经贸协作,着力抓好一批山海协作示范工程骨干项目,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突出抓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规划与建设,大力促进明台农业交流与合作,有重点地建立一批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创办一批外向型农业实体,形成水煮笋、烤鳗、鲜莲、速冻蔬菜等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出口预警体系建设,主动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五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组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重点帮扶32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31个少数民族村和老区基点村建设,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项目开发。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对少数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农户实施异地搬迁。积极探索产业化扶贫,把国家扶贫信贷资金与发展龙头企业结合起来,搞好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对接。以选派干部到相对后进、薄弱村驻村任职为载体,加大挂钩扶持力度,把更多的人才资源、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其他各种社会资源自上而下向贫困乡村倾斜。加大科技扶贫力度,鼓励我市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广大科技人员深入贫困乡村传播科技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使每个贫困户掌握1-2门生产技术,提高科技对脱贫致富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