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工作具体任务6篇
时间:2022-06-28 10:07:13
导语:农业局工作具体任务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以十八大精神统领农业全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小县大城”的核心战略,以深入推进农业“8810”建设为抓手,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深入开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努力建成“粮食有增产,农业有增效,农民有增收”的现代农业体系。
一、注重农业生产全面建设
注重农产品安全建设。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3万亩,产量2.3万吨。创建单季晚稻千亩示范片2个,一是紧水滩镇石浦、乌弄坑村千亩示范片,面积1079亩,二是元和街道沈村千亩示范片,面积达1123亩。全年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分别为26745亩、33413吨、7351万元;加大全县水稻统防统治工作力度,实施水稻统防统治12768.08亩。
注重农业生产安全建设。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以20个“监控基地”为重点,开展蔬菜、水果、茶叶禁限用高毒农药检测例行活动,定量检测224批次,合格率达100%;开展食用菌产地准出示范,3家产地准出示范合作社顺利通过验收,今年又在种养殖环节确定3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单位;突出重点品种,开展种子、农药、肥料、食用菌原材料、饲料、兽药等“绿剑”执法检查活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20家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85人次,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13份,立案查处案件10个。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我们与县交警大队联合成立了“县警农联络室”后,结合上道路拖拉机专项治理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查纠无牌无证驾驶车辆、脱检审验、人货混装等违法违章行为,督促上道路拖拉机参加第三者责任保险。全年上路检查145人次,检查拖拉机台数183台次,查纠拖拉机台数47台次。
二、提升农业生态水平
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开展实施农业生态建设。实行菇棚改造、黑木耳标准、生态菇棚、集约化生产等,做好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工作,对规模生猪养殖场的联户建池安全使用进行检查,共走访800余户,继续开展农业“双清”、河道治理工作,设立“双清”监督。具体落实每年对全县畜牧实行强制免疫(猪口蹄疫、牛羊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工作,免疫完成率分别达125%、110%、119%和106%。植物检疫方面,全面布置落实了春秋季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开展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梨树疫病、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普查、防控工作;在安溪乡、元和街道、白龙街道、紧水滩镇等地设立了17个疫情监测点。
提高产业化生产水平:今年以来,崇云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省级以上财政投入980万元,市县财政投入895万元,业主自筹2855万元,今年投入资金47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累计投入14791万元。大力发展发展中药材、水果、茶叶、花卉等产业;推进生态精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产业提升,参加第六届“中国茶商大会”名茶展示展销活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南京绿茶博览会、香茶济南推介会及名茶评比等茶叶活动;注重技能、新技术,实行雪梨的新技术的培训、新技术试验推广。
三、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提高全县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水平。组织新型农民培训、科技队伍“进村入户”、农技人员结对服务指导、实施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等措施,加快推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全年完成了农技人员联系科技示范村52个,科技示范户633户,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结合“六五普法”加强农资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送科技下乡”、“上街便民投诉”等活动,共开展送法下乡4场,组织干部群众法制培训4期,共计520人次。
四、深化农村经营管理
顺利完成街道柘园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落实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对170个村社的村组织换届审计全面完成,审计涉及金额9364.58万元。新增土地(耕地)流转面积4032亩。新增省、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省级1家,市级3家),累计省级示范社17家、市级示范社21家;新增县级规范化(示范性)合作社14家,累计116家。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97家。争取省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600万元,惠及56个村。今年共计完成“一事一议”建设项目45个,拔付财政补助资金1180万元。
第二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法律赋于我们的工作职责,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各科室、各区域站要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以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安全意识,切实加强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年度监测计划,全面完成检测任务,全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
各科室、各区域站要根据省、市、县农业部门的工作要求,把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场等作为重点监测对象,特别是加强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溯源,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三、协调配合,加强合作
各科室、各区域站要以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为依托,协调配合,加强合作,加强检测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
第三篇
(一)致力“六个推进”,做好“集约农业”文章。
从粗放农业逐步转向集约农业,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业集约化经营,要重点抓好“六个推进”工作。一要推进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我县的生态优势,加快实施“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着力提升食用菌、茶叶、蔬菜、水果、畜禽及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围绕“中国生态黑木耳生产基地”和“生态绿茶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2014年,计划食用菌生产量稳定在7000万袋左右,新增标准化茶园2000亩左右,新增标准化中药材生产基地面积2000亩以上。二要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加快推进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崇云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继续用好支农资金整合大平台,争取财政支农资金、专项扶持资金,引导企业自有资金投入综合区建设。2014年,力争综合区投入4000万元以上,基本完成农业综合区建设任务;粮食生产功能区计划投入资金770万元,在崇头镇黄源、云丰区块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742亩。三要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加快实施“强龙兴农”工程,重点培育壮大一批与粮油高产创建、标准生产基地、生态养殖基地有效对接的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利用农业部门的技术优势和供销部门的市场优势,重点帮助一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提高生产经营服务能力,拓展产品销售网络,实现标准化生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计划发展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新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四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加快耕作制度创新,并做好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训工作。继续重点抓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争取推广以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国内发菌、国外出菇”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切实加强对农业“两区”和标准农田的科学管理。五要推进农业功能拓展。依托梯田和湖开发,借助梯田景区、童话乡村建设的平台优势,以及“梯田开犁节”、“湖垂钓节”、“天一农耕园”等活动载体,“接二连三”地把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生态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有机衔接起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原生态农业。六要推进农业基础夯实。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加强政策扶持和激励,兑现农地补助款,大力引导农民整体集中连片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提升,认真做好垦造耕地项目后续种植和地力培育工作;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目前“三资”监管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实现县、乡二级覆盖,下步计划在部分乡镇的行政村建立财务查询触摸屏,力争将“三资”网络系统延伸到村级。
(二)致力“五个确保”,做好“安全农业”文章。
一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粮食生产安全是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要进一步优化粮食品质结构和生产布局,积极示范推广粮食增产技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力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应对不良气候、市场波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提升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二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技术培训和推广,规范企业规范化经营和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全县15个主导产业农产品质量动态监控点管理,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确保农产品省级抽检合格率96%以上;突出食用菌、蔬菜、草莓、“瘦肉精”等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要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以净化农资市场为主线,以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开展春季“绿剑”集中执法活动,并做好做好抽检不合格农业投入品的禁销查处工作,维护农民利益;全面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进程,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四要确保动植物防疫安全。继续落实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动植物疫情防控措施和体系建设,2014年,继续做好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以网格化管理系统促进疫病防控工作,完善免疫程序,确保养殖大户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农村散养户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90%以上,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五要确保农机生产安全。组织实施“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计划新建市级农机安全乡1个、安全村5个;巩固拖拉机道路安全专项整治成果,事故指标要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之内;确保拖拉机年检率达
到90%。
(三)致力“三个强化”,做好“精深农业”文章。
一要强化生态农业发展做精品。充分发挥我县生态优势,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争发展更多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实施“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推广微蓄微灌技术、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和农牧结合生产模式,并把沼肥利用与种植业生产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有机结合,引导农民采用“猪—沼—果、菜、青饲料”等生态循环模式,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加大有机食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三品”认证力度,目前,已选择禾丰蔬菜、大田水果、梅源梯田农产品、农家宝农产品等专业合作社的10余个产品送检无公害,为2014年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作准备。二要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创精品。依托我县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农产品品质十分优越,但因品牌建设力度不够,生态优势仍难在农产品效益上体现出来。2014年,要继续大力推进以黑木耳、“仙宫雪毫”茶叶、“五德源”生态养殖为重点的农业品牌建设工作;鼓励农业企业通过强强联手,整合品牌;借助媒体平台,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具有我县特色的“金名片”;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农博会、名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精品农产品评比会,争取再创佳绩。三要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大发展。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与其他先进县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县政府为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已在工业园区杨柳河三期区块划出相对独立的500亩用于农业加工园区建设。2014年,我们要强化招商引资,重点做好企业入园条件等文件的起草和申请入园企业信息入库等前期工作,着力引导资金实力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营销前景好、经济社会效益高的企业入园,加大力度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注重品牌包装和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我县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四篇
(一)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打造“两区二基地”。围绕“两区”、“二基地”建设,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继续稳定粮食的基础性战略产业地位。优化粮食品质结构和生产布局,积极推广水稻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积极宣传粮食扶持政策,做好扶持资金兑现工作,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县粮食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2014年,计划推广优质超级稻良种4万亩左右,其中省主导品种2万亩以上,力争良种覆盖率达95%。二是做精做优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食用菌、茶叶、蔬菜、水果和畜禽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水平。2014年,计划建立菌棒工厂化生产厂家2-3家,年加工菌棒3000万袋,要做好原黄源、云丰区域内的夏菇主导产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沙溪新建大棚蔬菜基地、后洋黄花菜和黄源高山茭白基地建设;计划落实2000亩茶叶种植任务,抓好茶叶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两区”建设。2014年,现代农业综合区将重点推进水果精品园长田湾雪梨核心基地、食用菌良繁中心试验示范基地、园区管理房及标志性建筑、综合区农产品交易中心、梯田生态米精品园、食用菌加工示范场、秀珍菇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等七项建设任务,预计总投资3130万元。粮食生产功能区方面,将重点在元和街道、安溪乡的6个区块建立总面积2257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计划投资600万元。四是加快打造农业“二基地”。进一步提高代料黑木耳种植比例,整合茶叶品牌,发展集中连片茶园,全力打造“中国生态黑木耳生产基地”和“生态绿茶基地”。此外,要加强中药材的发展工作。2014年,要重点建设生态黑木耳示范基地建设200亩,继续做好黑木耳品牌建设工作,执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加强宣传展示,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要依托县茶产业协会组织申报集体商标,创建我县茶叶的公共品牌;要建设中药材基地1500亩。
(二)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突出区域资源优势。结合我县山水童话乡村创建,以生态和观光农业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开发带动农村全面提升。山水童话乡村建设是原生态农业、观光创意农业发展的引领,梯田等独有的资源优势为我县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要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提升为童话乡村的建设元素,注重设计创新,张扬个性美,开发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2014年,计划要从“我们养猪吧”高山农家猪认养活动延伸出去,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努力推进梯田内的“土猪、山羊、鸡、高山蔬菜、梯田稻米”等实行认养的栽培生产模式,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地农博会,大力提升我县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
(三)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推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大设施农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功能,严加管护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借助“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农牧结合等措施提高农田地力。2014年,要做好新增耕地后续耕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指导工作,努力完成新增耕地后续耕种农作物的验收工作。要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广微蓄微灌技术、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和农牧结合生产模式,引导农民更多采用先进设施装备。计划落实统防统治面积0.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8万亩。要把沼肥利用与种植业生产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猪—沼—果、菜、青饲料”生态循环模式。二是强化农业安全生产。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或食品,继续抓好农机隐患治理和“平安农机”创建工作。2014年,要力争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4个,通过认证面积0.3万亩;对已建立的3个“农机安全乡”、25个“农机安全村”进行规范,并计划新建市级农机安全乡1个、安全村5个。三是强化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继续稳定和强化县、乡、村三级动植物防疫体系,2014年,要加强植物检疫防控指导,继续做好有害生物普查等工作,并以网格化管理系统促进疫病防控工作,完善免疫程序,做到养殖大户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农村散养户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90%以上,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四)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手抓发展现代农业。一是继续开展“强龙兴农工程”。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促进规模经营。要重点培植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加工型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以大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促进农业与工业的整合。2014年,计划发展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新认定县级规范化合作社10家。二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要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和交流,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及加工设备的引进力度,提高企业外向发展能力。当前“汇源”果汁的入驻、镇和安溪乡两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引进等已为我县农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2014年,我县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农业跨越发展的重点。
(五)加强农业基础工作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2014年,要构建完善“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并继续抓好种养业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确保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布局,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科技队伍“进村入户”以及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等活动;加快实施农民信箱工程及“万村联网工程”建设,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二是加快土地流转。要坚持政策引导、规模经营的原则,加强政策扶持和激励,大力引导整体集中连片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带和特色区域产业的形成。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耕地抛荒,引导经营权流转。2014年,计划新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0.3万亩,力争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9万亩。三是加强农村集体经营管理。2014年,要进一步完善“三资”监管计算机网络系统,扎实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计划完成57个村的审计工作,力争实现85%以上的村达到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准,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5%以上。四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要号召我县农技干部向全市“十佳农技干部”学习,切实开展农技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强化事业心、责任心,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实施“农技干部联基地联大户”制度,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认真落实培育农业生产主体、联系科技示范户等工作。
第五篇
1、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两区”、“二基地”建设,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推进“两区”建设。至2014年底,要基本建成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以及建成崇头镇南山畈、下垟畈2265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5月份现代农业综合区已申报2014年省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项目4个,包括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2个,分别是杏鲍菇废菌糠资源化利用示范、隔溪寮梨山生猪养殖场资源化利用试点;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1个,即县生态精品葡萄科技示范园建设;产地准出规范化管理示范建设项目1个,即县食用菌产地准出规范化管理示范建设。下半年,待项目批复后将立即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计划开工建设,争取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内容。同时,下半年将拟报2014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590万元。粮食生产功能区方面,要加快完善沟、渠、路、电配套的农田基础设施,并通过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以及种植绿肥等措施培肥耕地地力,将功能区内农田肥力提高1个级别。通过实施重大粮食集成技术推广项目,计划年底前使功能区内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年粮食亩产达到450公斤,亩效益达到1000元。二是加快“二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中国生态黑木耳生产基地”、“生态绿茶基地”,下半年,计划在三望栏建立100万袋以上规模的黑木耳核心示范基地;在石浦、南山建立50万袋以上规模的黑木耳标准化基地。同时,要合理规划,发展集中连片茶园,组织成立县茶叶产业协会,为茶叶发展和品牌整合服务,拓宽茶叶销售渠道。
2、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实施“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加强业务技术创新,力争做出农业的特色。一是稳定农业生产。要认真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作任务,全年播种面积稳定在6.3万亩以上,粮食生产总产量稳定在2.1万吨以上,完成农作物种子储备2.5万公斤,推广水稻主导品种面积2万亩;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城郊设施叶菜基地面积增加10%以上。二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扎实推进标准化基地、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建设,今年计划新增菌茶果菜高效生态示范基地3个,发展茶树无性系良种4000亩,优化改造果园2500亩;着力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在今年已发展的600余亩基础上,力争全年发展2000亩;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农博会、(上海)名优新农产品展销会、新春农博会;继续深入实施农业企业“强龙工程”和农业合作社“提质工程”,今年计划新增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农业示范性合作社1家,培育规范化合作社9家,新增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1个。三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深入实施测土配方行动和农药减量增效控害工程,积极推进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技术、秸杆还田等土肥实用技术的推广。今年计划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8万亩(次),实施农作物统防统治0.8万亩,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3万亩。继续实施农户沼气净化工程,推广应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加快建立“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深入开展信息化大逢车培训,大力推进农民信箱村级网站规范建设。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进“五统一”水稻示范种植,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和以粮食为核心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力争今年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计划全年开展技术培训700人次。五是深化农村经营管理。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构建县、乡镇两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形成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信息服务、规范运作等管理服务机制;抓紧出台土地流转的政策意见;建立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继续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完善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大对涉农收费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加强安全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启动“六五”农业普法行动,深入推进农业依法行政工作,强化农业安全生产。一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下半年,要完成黑木耳标准的制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或食品,力争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农产品1个,通过认证无公害、绿色面积0.6万亩。制定设施农业扶持政策,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00亩,其中钢管大棚100亩。积极建设一批与国家、国际标准对接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计划建立100万袋以上规模的食用菌基地2个,生态黑木耳基地1个,100亩以上的中药材基地3个,300亩以上的中药材基地2个,完成石浦村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后续田间管理工作。二是进一步抓好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强制性免疫工作,确保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全年蔬菜、生猪省级抽检合格率96%以上,生鲜乳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达100%。规范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和调运检疫,有害生物普查等工作。三是着力加强农机安全和农机监理工作。继续抓好农机隐患治理和“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全年计划建立省级农机安全示范乡、省级农机安全示范村、市级农机安全示范乡各1个,建立市级农机安全示范村5个。
4、强化为“三农”服务水平,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推进“四个年”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致力于为“三农”服务。一是强化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进一步夯实机关党建的坚实基础。坚决摒弃“庸、懒、散”现象,切实推行“五办”工作法,把“为‘三农’服务,为党旗增辉”活动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党员的年度考核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深入基层结对帮扶。注重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基层、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深入了解农民之所需,切实做好农民之所想。深入开展对黄源乡大垟村、黄源乡叶垟村、朱村乡联合村、朱村乡张兰村、崇头镇三望栏村等5个行政村的结对帮扶活动。三是完善日常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健全完善考核监督体系,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有力的工作机制。按规定及时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强农惠农政策,贯彻省市有关会议精神、重大决策事项。严格贯彻《信访条例》和信访工作制度,把信访工作纳入全局重要工作议程,以“尊重、理解、关心、解难、高效”的原则,及时办理信访事件。
第六篇
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是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发展农业产业,特别是现代化的新型农业体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2014年着重从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农业生态、农业科技、现代农业、农业安全、农村经济这七个方面,打造特色农业。
1.稳定农业生产水平:农产品是消费的刚性需求,“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在任何时期都是头等大事,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农业生产水平,不仅仅是“种田”问题,关系社会长远安定。2014年落实粮食6.3万亩播种面积和2.1万吨粮食总产的生产任务,重点建设紧水滩镇778亩,石塘镇687亩,崇头镇150亩,共1615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完成种子储备任务2万公斤;建立省水稻千亩示范方4个,完成市下达新增旱粮1300亩任务,建设100亩以上旱粮生产基地一个,建设保障型蔬菜基地500亩,加强病虫害水稻统防统治12000亩任务,完成新增5000亩以上垦造耕地及质量评定,以及15000亩新增耕地后续耕种管理。
2.提高产业化生产水平:2014年力争建成崇云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并申请验收;大力发展中药材、水果、茶叶等产业;推进生态精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产业提升,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我们将以“仙宫雪毫”作为我县茶叶的公共品牌,进一步打响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黑木耳”、省级著名商标“山兰牌”、市级著名商标“颐养园”牌、省级绿色无公害“禾森”牌的建设,对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食用菌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加茶叶博览会、展销会,对我县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注重技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来”策略,对雪梨、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的农户进行新技术培训和新品种推广。
3.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开展农业生态化建设。实行标准菇棚改造、黑木耳标准化生产、生态菇棚推广、农业集约化普及,注重推广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清洁安全生产、发展生态循环农业。2014年,对已建成的31个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开展运行维护管理,建成县大田精品园太阳能杀虫灯应用示范建设项目,重点推广生猪排泄物治理技术、食用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
4.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的科技含量,尤其是农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对我们这样自然资源天生匮乏的山区县城的意义尤为重要,对农户的科技讯息传达不亚于资金的直接投入,科技是重要的生产力。为此我们积极提高全县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水平。2014年预计培育全县科技示范户650户,开展农民教育及培训,其中学历教育90人,技能鉴定40人。加强万村联网网站创建维护工作,集体对10个乡镇街道网站,130个行政村网站,3个村级示范网站,43个农业经济主体网站实行规范化建设。召开乡镇、街道业务工作会议及技能操练。
5.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做好农业信息、农民信箱和万村联网工作,运用农业信息平台及时农情信息,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361”工程,有效提升我县特色精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水平。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通过农机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筹备和组织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组织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销大户200家农业经营主体在网上农博会布展摊位,继续对400个名特优新农产品进行了专题宣传。扎实推进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制定了《县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收集“两区一田”各项属性数据用于上图入库工作。
6.加强农业生产安全。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机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着力做好动物、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监管检测工作,加大对我县主要农产品的例行和监督检测,2014年度农产品例行监督检测,定量215批次,定性2520批次,2014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日常监测、监督监测共7900份。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和乡镇(街道)基层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引导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2014年,计划3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制定生产标准和开展标准化生产。
7.深化农村经营管理:深化农村经营管理,能有效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2014年继续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作业柘园村的试点工作。落实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乡镇街道农村审计人员业务培训40人次,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县、乡、村三级联网的“三资”计算机监管网络完善提升,“三资”中心会计、出纳、农经员业务培训60人次。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3000亩以上。对家庭农场进行管理,对已注册的117家家庭农场主实行业务培训。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对在我局备案的220多家农专社进行日常监管,培育推荐上报省、市示范社各三家,县规范化15家以上。完成近100个农村“一事一议”建设项目。
- 上一篇:交通运输局工作思路5篇
-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研究10篇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