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工作方案

时间:2022-01-29 10:21:11

导语: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法治思想,着力推动全县各社区法治建设,按照依法治县办和县司法局《关于印发<县深化拓展“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着眼“法律进社区”在宣传、服务、治理上的转变升级,从建制落实、环境塑造、质效保障、成效辐射等方面入手,实现普法宣传与社会治理的一体化推进。为确保试点示范工作高效落实,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法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城乡居民法治素养,筑牢基层法治基础,引导全社会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为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建成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筑牢法治基础。

(二)试点示范目标

通过“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实现“法律进社区”向“服务”、“治理”和“整体”三个方向的提档升级,实现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依法治理和法治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的一脉贯通、整体推进,进一步筑牢全县基层社区法治基础,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三)工作思路

1.丰富“法律进社区”载体。进一步强化“法律进社区”在宣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营造法治氛围上的引领作用,拓展普法宣传载体,丰富普法活动形式,不断提升普法质效。

2.拓展“法律进社区”功能。注重“法律进社区”的成果转化和运用,将“法律进社区”作为引导开展法律服务和助推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推手,实现“普”“治”同步推进。

3.优化“法律进社区”实施。突出法治建设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的融合开展,摆脱过去法治建设工作“独角戏”的状况,结合其他中心工作的深化落实,达到法治扎根基层、助推发展的目标。

二、进度安排

(一)研究部署阶段

各乡镇(街道)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实施方案,部署试点示范工作。(完成时限:2021年1月15日前)

(二)组织实施阶段

各乡镇(街道)要立足实际,靠前指导,扎实推进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普治质效,确保试点示范工作落到实处,并每月向县民政局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完成时限:2021年5月30日前)

(三)总结推广阶段

各乡镇(街道)要在试点示范过程中,定期进行督导推进,并适时召开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试点示范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整合,对相关社区反馈需解决落实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解决,对探索的依法治理经验认真总结提炼,确保试点示范工作取得实效。(完成时限:2021年7月31日前)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普治队伍学法用法。以《宪法》、基层组织管理和群众生活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分部门分层级对司法人员、公安干警、综治队伍、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进行教育培训,扎实开展社区“两委”干部每月专题学法、会前学法和年度法律知识考试,把法治队伍首先培养成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明白人。深入开展以案说法、法律大讲堂等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实践活动,为居(村)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纠纷等服务,为社区依法建章立制把关,为居(村)民排忧解难。

(二)广泛开展社区普法活动。以群众关注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以身边案例为线索,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院坝会、大喇叭等形式普法。突出普法与群众工作相结合,把法治教育与劳务培训相结合,依托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等载体,在技术培训中过程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突出普法与群众娱乐相结合,大力培养基层法治文艺志愿者队伍,鼓励开展基层法治文艺活动,寓教于乐开展基层普法。

(三)推进“五会”纵深参与社区治理。要建立健全“五会”运行机制并发挥其作用。一是成立居民协商委员会,落实民主协商“十步”工作法,讨论决定涉及较多数或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提高民主决策水平;二是成立道德评议会,评议居(村)民道德行为,表扬先进、鞭策落后;三是成立调解委员会,协调和解决居(村)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促进居(村)民之间的和睦相处;四是成立禁毒禁赌会,引导广大群众远离赌博、禁绝;五是成立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在婚丧嫁娶中的作用,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移风易俗,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广泛开展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结合社区实际,利用村级阵地设置的LED、公开栏、广播等宣传土地管理、土地承包、劳动合同、法律援助等与基层生产生活较为紧密的法律法规;宣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公益广告、志愿服务等德治内容;宣传以居民公约、村务公开、村级监督等自治内容。结合各社区实际,完成法治文化大院、法治农家书屋、法治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文化建设融入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

(五)加快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建设。依托12348法网热线,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建设,把法律顾问责任纳入依法治社区年度考核,聘请优秀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社区法律顾问,积极为社区治理提供及时可靠的法律服务,助推基层产业发展。

(六)社区换届坚持依法民主选举。利用换届,以“一好双强”和能人治社区的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从法律知识、道德修养、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培训,把社区干部打造成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善干事、服务好、评价高的能人队伍。

(七)社区事务坚持民主决策。健全以居民会议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决策制度,凡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坚持“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模式进行办理落实,扩大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对社区民主协商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和运用,对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和协商程序进行再规范,解决好社区协商由谁来协商,怎么协商,协商什么的问题。

(八)社区事务坚持民主管理。按程序修订完善《居民公约》,把红白事宜、家风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通过“道德评议”、“十星文明户”、“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促进《居民公约》执行落实。

(九)社区事务坚持民主监督。深入推进居务公开工作的落地落实,对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形式进行再明确,对社区事务坚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强化落实自查。有效推动居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保障居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十)以德治引领社会风尚。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代表开展道德宣讲活动,讲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故事,营造乡风文明氛围,用身边典型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的人文环境。

(十一)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改变过去高柜台、小窗口、办事排队、服务态度冷漠办公格局,在办公服务区域增设党员示范岗、沙发、茶几,并提供热水、茶叶等,推行“前台受理、后台协同办理”办事格局,通过社区志愿服务站,开展助残、敬老、文艺、治安、医疗等志愿补充服务。

(十二)社区治理向小区拓展延伸。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相关规定,在符合条件的小区建立党支部,把党的领导延伸至小区,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通过打造,在相关小区展示管理、服务、治理工作过程,深厚小区治理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充分认识“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明确具体任务、落实专门人员、细化工作措施。协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相关责任,把“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创建与本单位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确保活动深入、具体、扎实开展。

(二)创新方法,选树典型。要集思广益,转变思维,积极创新,努力拓展“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新途径、新举措、新方法。要善于挖掘提炼活动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大力宣传、推广活动经验与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和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三)严格考核,务求实效。要建立“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创建责任机制,把“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将“法律进社区”试点示范纳入年终考核和日常暗访督查,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社区,在年终考核中给予适当加分,对于工作中进展不力的,在年终考核中予以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