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工作方案6篇

时间:2022-03-04 10:15:56

导语:民政局工作方案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政局工作方案6篇

第一篇: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我县今冬明春火灾防控会议的精神以及《县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为切实加强民政系统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从现在至2015年全国“两会”结束期间消防安全,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地县今冬明春火灾防控(视频)会议的精神火灾防控工作部署,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广泛深入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全力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努力预防和杜绝亡人火灾,确保今冬明春,尤其是“两会”以及重要节日期间,全县民政系统不发生亡人和重特大火灾事故。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民政系统今冬明春防火安全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今冬明春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总支副书记任组长,副局长、总支书记任副组长,行政办、医疗救助办、低保办、福利院和殡葬所负责人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指导和落实全系统开展冬春季防火安全工作。局属儿童福利、敬老院、殡葬所等各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单位负责人要亲自安排,迅速动员部署此项工作。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工作措施,强化责任,全面落实今冬明春火灾防控视频会议的精神。

三、工作时间

2014年12月1日底起至2015年全国“两会”结束。

四、工作任务

(一)传达部署,制定计划,宣传发动。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要认真按照本方案的工作要求,认真分析本单位消防工作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召开专门会议对今冬明春防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动员。

(二)突出重点,加强检查,落实措施。各单位要全面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工作,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局今冬明春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下属事业单位和行业监管单位开展专项督查。突出抓好春节、元旦和“两会”期间的消防安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1.集中开展隐患整治行动。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要开展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通过清查治理,消除各场所的火灾隐患。要针对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相应防火措施。

2.做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重点针对重大节日和“两会”期间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场所开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火灾隐患,要抓住不放,严格进行整改。要明确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安全员”防火责任,建立每日巡查、宣传任务。严厉查处锁闭安全出口等行为,严防任何火灾事故发生。

3.2014年12月2日前局今冬明春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系统的今冬明春防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隐患整治复查。建立本单位工作台账;对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迅速落实整改措施。福利院、敬老院要加强对儿童、老人的和工作人员预防火灾知识的教育和逃生演练;每周开展2次防火检查,负责领导亲自督查;每月开展1次消防教育培训;殡葬所要严格加强丧户燃烧灵纸和炮竹燃放的管理,杜绝乱烧乱放行为。各单位做好火灾应急物资的准备。凡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单位,责令重新进行隐患整治。对于工作不力、消极懈怠甚至失职渎职的,将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消防安全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局系统各单位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增强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今冬明火灾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二)研判形势,及早部署。要结合本系统、单位工作特点和隐患突出问题,将今冬明春防火工作落实到位。在每个场所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设置消防宣传专栏,保证重大节日期间形势稳定。

(三)积极宣传、加强培训。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防安全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加宣传频次和密度,提升宣传效果。要建立健全消防宣传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主题宣传、建立消防宣传固定阵地,丰富消防安全宣传载体。使广大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掌握必要的消防常识、逃生知识和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民政系统防控火灾的综合能力。

(四)畅通渠道,及时反馈。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信息反馈,及时上报县火控办(县公安消防大队)、民政局重要情况和突出问题。为全面准确掌握今冬明春防火工作开展情况。每月20前上报当月工作总结暨附件2、附加3.2015年全国“两会”结束后2日内上报工作总结。

第二篇:创建和谐社区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地、县关于创建和谐社区的有关部署要求,决定在全县开展创建和谐社区示范区活动。对照民政部《关于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领导,完善措施,营造氛围,整体推进,通过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为构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和谐社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注重统筹社区发展,促进社区社会和谐、就业充分、生活幸福、环境良好、风气文明、服务优质、管理优良,立足符合时代潮流的社区发展趋势,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始终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

3、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不断推进的整体合力。

4、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使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发挥基础作用。

二、基本目标和总体要求

(一)基本目标

2014年建成1个以上和谐社区示范区;2015年建成2个以上和谐社区示范区,其中一个新建居住小区。

(二)总体要求

围绕加强班子建设、建设“班子好”社区;强力推进居民自治、建设“自治好”社区;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风尚好”社区;美化社区环境、建设“环境好”社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治安好”社区的“五好”社区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社区基层组织,探索成立适用于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模式,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完善,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居民精神风貌良好,社区凝聚力强,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大局稳定,居民有比较强烈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努力建设成为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居民自治。有健全、规范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其他重要公共事务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居委会的主持下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形成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

管理有序。社区内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民间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和活动;民主协商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共建机制、民情民意反映机制健全;社区民间组织搭建沟通人际关系的平台,较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服务完善。有社区服务站点等服务设施,有为社区不同群体服务的项目和服务组织,志愿服务、网络服务、上门服务等服务内容和措施齐全,有扶贫帮困载体和促进慈善、公益事业机制,能够为社区居民需要提供满意服务。

治安良好。有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队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完善,有安全监控网络和设施,社区发案没有或者基本没有,生活秩序良好,居民群众安全感强,社区社会稳定,宗教事务管理到位。

环境优美。社区内建筑、设施、绿化、垃圾分类等符合环保要求,社区环境整洁,物品存放有序。

文明祥和。居民崇尚科学、热爱学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遍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院等学习型组织普遍建立,有图书室、阅报栏(科普宣传栏、黑板报)并定期更换内容,社区居民遵纪守法,明礼诚信,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社会主义荣辱观得以树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倡导和推行,社区居民邻里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三、重点任务

(一)深化拓展居民自治,构筑自主家园。一是按照“两委一室三中心”的社区工作模式,加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二是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居务公开、财务公开。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和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权利;三是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协会等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作用,组织和动员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身到和谐社区建设事业,定期开展活动;四是积极动员社区驻区单位、企业和外来人口参与社区管理有服务;五是形成社区工作机制,完善社区工作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开展社区工作。

(二)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筑宜居家园。结合城镇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要以办公场地最小化,服务设施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为目标,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就近、快捷的生产生活服务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社区办公用房不少于120平米、公益性公共服务用房不少于400平米,有满足于室外活动的公共场地。

(三)加强社区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构筑温馨家园。一是政府服务以社区“两委”班子为主体建立村社区综合性为民服务窗口平台,各服务窗口按照“因需设窗,因事服务,动态调整”的工作原则,根据群众需求和工作需要将社会保障、民政救助、计生、教育、文体、卫生、科技、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延伸到基层,实行“一站式办公”,负责办理权限范围内的各类服务事项,帮助群众联系和社区权限范围外的各类服务事项;二是互助救助服务。面向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因人员开展以扶贫帮因、互助互济和生活扶助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和社区人员捐款款捐物、互帮互助;三是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栏、居民大会、黑板报等社区信息平台,为居民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就业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四是开展养老日间照料服务。免费开放老年人活动中心,采取兼取或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五是建立未成年保护站,开展面向留守流动、失学缀学、流浪、监护缺失未成年的救助、就养、就业培训和心理辅导,签订未成年流浪儿童保护救助协议,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促进未成年儿童身心健康。

(四)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构筑健康家园。加强社区卫生工作。一是对社区计生卫生服务站实行政策倾斜,降低城镇居民的医疗负担;二是积极培养卫生技术人才,通过招录充实、进修深造等措施,提高卫生站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定期组织免费义诊活动和城乡卫生组织联建活动,加强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建立老年健康档案。

(五)加强优美环境建设,构筑绿色家园。一是抓好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教育居民树立卫生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二是结合市政建设,进行改水、改灶、改厕,改善城镇社区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群众的环境保障意识,逐步消灭脏、乱、差,净化、绿化、美化社区,建设干净、整洁、美丽的社区环境;三是从地方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在辖区内设置垃圾箱、垃圾点,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建立辖区内道路清扫制度;四是开展“整治家园”行动,对楼院、平房院墙、栅栏、柴垛、畜禽舍进行整治;五是开展“绿化家园”行动,教育引导保护植被,在院内空地植树绿化。

(六)加强文体活动建设,构筑文化家园。借助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室外活动广场等文体场地,根据居民文体生活需要和民间传统文化,开展读书会、诗歌朗诵会、歌曲大赛、山歌会、麦西来甫、秧歌、广场舞等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利用党员之家、文化书屋等场所,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居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七)加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筑平安家园。一是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实现流动警务执勤联防,建立长效的警民联系制度;二是社区依托民兵组织、“十户长”等队伍建立联防队或护楼队,做好重点区域、场所防控工作;三是不断完善居民民间纠纷调解组织,化解群众矛盾,消除治安隐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四是加强对刑释人员、监外执行罪犯及违法人员的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贯彻宗教事务管理方针政策,严打暴力恐怖犯罪;五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扎扎实实据推进社区平安建设。

(八)加强社区经济建设,构筑富裕家园。一是面向居民提供生活服务,提供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服务,帮助社区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协助政府做好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居民收入,帮助居民发家致富,发展经济;二是开展结亲帮扶活动。制定相应政策,对具有干事创业积极性、自愿接受帮扶的贫困户,动员有爱心,乐于奉献,具有较强帮扶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行政企事业单位党员,开展结亲帮扶活动,帮肋“结亲”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为“结亲”贫困户提供致富信息、科技知识及实用技术,帮助贫困户改善居住条件,帮助增加贫困户收入,资助贫困户就医、就学等,做好低收入家庭的帮扶助困工作。

四、工作时间及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20日前)

按照县委、政府要求,镇政府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组织社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关于创建和谐社区的相关文件精神。要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内容。在社区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局面。宣传部门集中宣传报道和谐社区创建中的工作进展,形成全社会共筑共创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二)查摆差距阶段(3月20日至5月31日)

对照国家、自治区有关部署要求和我县创建方案,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镇政府各社区认真查摆在创建和谐社区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三)整改提高阶段(6月1日至9月25日)

针对创建和谐社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各相关责任部门要密切配合,从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创建整改工作。

(四)检查验收阶段(9月26日至10月10日)

县成立由政法、统战、民政、社保、卫生、教育、计生、文化、科技、金融和群团组织等相关部门、单位组成的验收工作组,对照创建目标任务,对镇政府各社区进行督察验收,形成验收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是深化社区建设工作、推动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以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政法、统战、民政、社保、卫生、教育、计生、文化、科技、金融和群团组织等相关部门、单位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靠前指导、密切配合,主动解决实际问题;镇政府要成立“创建和谐社区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辖区内社区创建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区实施、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宣传力度。社区要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内容,积极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创建活动,在社区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局面。要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社区服务全覆盖建设的良好论氛围。宣传部门积极主动采集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中的信息,大力宣传和谐社区创建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弘扬热心社区事业、支持社区建设的精神,形成全社会共筑共创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分类指导。镇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选择一些不同条件的社区作为示范点,培育多类型的典型。既要抓工作基础好的社区,也要抓基础薄弱的社区;既要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推动和谐社区建设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要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创建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不断充实创建活动内容,丰富创建活动形式,整合资源和力量,发挥创建活动的整体效应,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在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就业再就业服务、社区救助、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尤其是要将新增财力进一步向社区倾斜,向社区困难群众倾斜,让广大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篇:人情保关系保立查立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水平为抓手,以“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解难题、转作风、促发展”为主要任务,以狠刹“四风”为切入点,积极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整改事项办理落实力度,强化民生保障工作,提升民政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推进民政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依照《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地区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和县关于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立查立改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当前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发挥民政局牵头作用,建立民政低保复核专项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核查工作,对是否存在低保工作中的人情保、关系保、优亲厚友现象进行全面调查。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管理机制,实现让人民群众满意,实现“阳光低保、公平低保”的工作目标。

三、基本原则

(一)严格标准,动态管理。以有效保障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把符合办理低保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把不符合办理条件的低保对象坚决清退,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二)客观公正,阳光操作。明确工作程序,严明工作纪律,切实做到核查清理客观规范、公平公开,全面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稳妥推进,确保稳定。认真做好相关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切实防范和化解工作中的矛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组织领导

为保证城乡低保制度的公正实施,决定成立民政局加强城乡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立查立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五、工作步骤

开展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立查立改工作从2014年4月8日起至2014年6月25日止。总体分为宣传动员、业务培训、调查审核、专项治理、建章立制、验收总结6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4月8日—4月10日)

民政局召开由局机关干部、基层民政干事参加的动员会议,印发工作方案,安排布置工作,明确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立查立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动员各乡镇(场)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制定《低保对象摸底核查公告》,由乡镇(场)负责张贴到乡镇(场)驻地、村组人群集中的地方;利用广播站、宣传单积极营造宣传氛围。

第二阶段:业务培训阶段(4月11日—4月12日)

民政局组织低保办、救助办等科室就相关政策业务开展授课,重点培训低保申请、低保标准、低保审批审核、民主评议、部门联审、现金发放和责任追究等业务知识。参加培训人员局机关干部、基层民政干事、低保干部。

第三阶段:调查审核(4月13日-5月10日)

民政工作组依托村“两委”、住村工作组(含地区派驻工作队)对所辖村的村民逐户进行核查,重点核查家庭状况、家庭收入情况、家庭户籍成员等信息,并填写《县城乡低保对象核查登记表》,核查人员在登记表上签字,并在村民小组人员较为集中地段予以公示。工作组深入村组、社区开展征求意见,以面对面、背靠背的方式向群众征求意见。

第四阶段:专项治理(5月11日—5月23日)

对征求到的村干部违反工作程序办低保、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属朋友办低保、对符合低保条件而拒绝低保申请、给好处办低保、截留挪用低保资金、对符合退保条件的仍保留低保的、以他人名义骗保的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开展问题调查,提出处理建议。

第五阶段:建章立制(5月23日—6月15日)

民政局结合立查立改和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形成各项低保政策制度有效衔接。各乡镇(场)要以此次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低保工作经验,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对薄弱环节认真整改,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第六阶段:验收总结(6月16日—6月25日)

民政低保工作组会同各乡镇(场)将规范低保金发放立查立改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总结评议,形成综合汇报材料。

六、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集中开展规范城乡低保金发放专项治理工作,是县委、政府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落实民生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有效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各级民政干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开展城乡低保入户核查的重要意义。在入户核查过程中,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必须逐户进行核查,坚决杜绝漏保、错保、保人不保户、“人情保”、“关系保”及优亲厚友、工作程序不规范、资料不健全等问题。

(二)加强组织领导。城乡低保金发放专项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各乡镇(场)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精心谋划,统筹协调,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局牵头、村(居)具体负责、干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工作中,既不能放宽政策将不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又不能限制符合条件的应保家庭享受低保。对矛盾突出的问题,要积极引导,妥善处理,防止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要逐级建立责任制度,明确工作责任,落实职责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序工作局面。

(三)把握工作重点。民政局工作组要指导各乡镇(场)对规范城乡低保金发放立查立改工作的要求,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宣传发动到位,通过电视、广播、公开栏、宣传单等进行宣传;二是全面核查到位,组织核查人员深入每户逐一核查,不留盲区,并认真做好记录;三是程序把关到位,入户过程中,要实地了解低保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坚持“三评议、三公示”的原则,做到核查工作公开透明。

(四)严肃工作纪律。民政工作组要严格落实核查工作责任制,做到“谁调查、谁审核、谁负责”,把好入口关。在立查立改工作中对核查清理工作不重视、组织领导不力、工作敷衍了事、该清退未清退、整顿效果不明显的,对违背政策规定搞“人情保”、“关系保”的,对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低保待遇、干扰低保管理秩序的,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规范清理工作要接受社各族群众的监督。

第四篇:乡镇婚姻登记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和民政部《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方便群众的意识,充分发挥乡(镇)婚姻登记处为民、便民、利民的作用,完善婚姻登记机关设置,依法加强婚姻登记管理,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推进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要真正树立为当事人服务的意识,使婚姻登记机关成为政府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窗口。

(二)依法登记原则。要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婚姻登记的法定程序,依法办理婚姻登记,维护婚姻法律的严肃性,保障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

(三)公平公开原则。要严格依照工作程序,公平对待婚姻当事人。切实履行政务公开,公开办理婚姻登记事项的依据和流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窗口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四)属地管理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对婚姻登记处依法监督与管理责任,确保婚姻登记规范有序,工作人员队伍稳定,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的违法行为。

(五)就近便利原则。第一批合理选定2个离县城较远、人口密度较大、可覆盖周边的乡(镇)设立婚姻登记处。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婚姻登记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和民政部《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等法律法规要求,乡(镇)婚姻登记处设置务必是行政执法机构。

(二)配强婚姻登记员。婚姻登记员应为专职人员,每个乡(镇)婚姻登记处配备2—3名婚姻登记员。坚决杜绝婚姻登记乱收费现象,执行办理结婚证一对9元的收费标准。

(三)落实办公经费。乡(镇)婚姻登记处工作经费要有制度保障,确保满足工作和服务需求,可将此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四)开通信息网络。乡(镇)婚姻登记处必须在4月份完成申请中国电信宽带接入,严格按照《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操作手册》要求进行操作,使全县民政系统联网工作顺畅、安全,确保民政部门婚姻登记系统正常操作,有效服务各族群众申请婚姻登记。

(五)进一步改善现有的设施环境。乡(镇)婚姻登记处办公设施和办公环境要体现“便民、温馨、服务”的理念,力求在细节上实现质的跨越。其中候等区面积不低于30㎡;要分别设置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窗口,维护群众隐私权;档案室要配齐档案柜、防盗装置等设施,便于查阅和保管工作档案。

(六)强化婚姻文化宣传。要充分挖掘现有场所、设施的资源,通过电子媒体、公示栏、宣传栏、文字图片、箴言等形式,不拘一格地宣传婚姻文化。要拓展宣传渠道,组织开展“婚姻家庭大讲堂”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普及婚姻家庭知识,宣传婚姻文化,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婚姻观和婚俗观。

(七)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各乡(镇)要结合自身情况,整合扩大办公场所,建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并通过招募社会志愿者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等专业人员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免费咨询或心理、法律援助等服务。

(八)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规范服务流程,量化服务标准。

四、工作步骤

我县规范乡镇婚姻登记处设立工作从2014年3月8日起至2014年6月30日止。分为摸底调查、审核上报、专项检查和总结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摸底调查(3月8日—3月31日)

1.调查核实。县民政部门要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农村,入户与各族群众了解交谈,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科学合理的提交有条件设立婚姻登记处的乡(镇)。

2.业务培训。为进一步加强婚姻领域违法行为的综合治理,打击宗教干涉婚姻登记工作,提高婚姻登记员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县民政部门要尽快部署对新增设婚姻登记处登记员业务培训工作,做到婚姻登记员在短时间内熟知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更好服务各族群众。

第二阶段:审核上报阶段(4月1日—4月30日)

1.乡(镇)申报。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婚姻登记条例》和民政部《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将符合条件设立婚姻登记处的乡(镇),向县民政部门申报。

2.县(市)审批。县民政部门收到乡(镇)申请后,对乡(镇)所具备条件进行核查,将符合条件的予以汇总,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地区民政局申报。

3.地区复核。地区民政局对县民政部门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乡(镇)进行复核,形成复核意见,上报地区行署同意后,向自治区民政厅申报。

4.自治区民政厅审批。自治区民政厅将对符合办理婚姻登记条件的乡(镇)予以审批,并授权确定为婚姻登记机关。

第三阶段:专项检查阶段(5月1日—5月30日)

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婚姻登记难问题,我县决定成立督查乡(镇)婚姻登记处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局局长达尼牙孜同志兼任。主要职责负责对乡(镇)婚姻登记处总体规划和各方面协调工作,并进行检查、督导。

县民政局成立督查小组,督查小组将于2014年5月中旬对乡镇婚姻登记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验收。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6月1日—6月30日)

各乡(镇)于2014年6月18日前,将乡(镇)新增设的婚姻登记处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材料报县民政局,县人民政府将根据工作进展实际,部署下一阶段婚姻登记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充分认识设立乡(镇)婚姻登记处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乡(镇)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加强检查和指导,确保申报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能够依法登记,确保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优质婚姻登记服务。

(二)配备专职人员。乡(镇)应从在岗在编人员中选配责任心强、会使用计算机的2—3名干部担任婚姻登记员,经考核合格后,负责婚姻登记工作,并确保人员的相对稳定性。

(三)完善办公设施。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完善乡(镇)婚姻登记工作所需的电脑、打印机、档案柜、办公桌椅、制度牌等基本设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四)增强基层婚检能力。各相关单位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将妇幼保健院等卫生部门婚检职能和财政经费下放到相关乡(镇)卫生院,便于开展婚前体检工作。对暂不具备开展婚检工作条件的卫生院,要加大资金投入,尽快配齐配全婚检所需医疗设备,做好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改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条件,满足乡(镇)婚姻登记处工作需要。

(五)经费保障管理。为确保婚姻登记工作顺利进行,县财政要安排专项启动经费,将乡(镇)婚姻登记处办公经费列入当地财政年度预算。乡(镇)婚姻登记处办理婚姻登记,除按标准向当事人收取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或者附加其他义务。

第五篇:民政局计划生育工作方案

1、加强对《婚姻法》的宣传工作

《婚姻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作为婚姻登记主管机关,贯彻执行《婚姻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民政部门要通过广泛深入宣传,使广大群众更全面细致地了解新《婚姻法》的内容,提高人民群众的婚姻法制观念。

各乡镇街道要协助做好未婚青年婚前教育工作,严禁早婚和近亲结婚。局婚姻登记处要按照《婚姻登记条例》做好婚姻登记工作,使婚姻登记合格率达到百分百。并及时与计划生育部门通报有关婚姻、收养登记工作情况。

2、严格执法,规范社会收养工作

加大对“收养法”、“收养登记办法”的宣传。规范社会收养工作,在办理收养手续前,应责成收养人到户籍所在地计生部门接受计划生育审查。收养登记工作在县民政局申请登记办证,但是各乡镇(街道)民政办要积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为无子女的收养当事人提供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收养人在办理收养工作中,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并协助计生部门把好计划生育政策关。

3、认真制定和落实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救助政策

在救济、救灾款物发放中优先向计生“两户”家庭倾斜,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基本生产生活。各乡镇(街道)要在同等的条件下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优先给予社会救济和生活补助,对违反计划生育人员原则上不给予补助。根据《拜政办发【2013】9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意见中差额救助对象领取计划生育光荣证,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其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原基础上提高10%。

4、发挥民政职能,落实优惠政策

在同等条件下,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优先纳入低保。当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优先扶助,在生产、生活上给予照顾,优先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对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在“结对帮扶”时,给予重点安排照顾。将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和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女儿无赡养能力的老人(男60岁、女55岁)纳入五保供养范围,落实五保供养待遇。对计划生育先进村,在符合扶贫政策的前提下,修路、打井等项目需要扶贫资金时,给予重点倾斜。敬老院、养老院优先安排60岁以上的计划生育户入住。

第六篇:婚姻领域违法行为治理工作方案

根据地区“社会治理年”活动的总体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强对婚姻领域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精神,依法治理婚姻领域违法行为,禁止利用宗教干涉婚姻,维护合法婚姻关系,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婚姻家庭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国家婚姻管理政策及自治区相关配套制度措施为指导,坚持宣传与引导、服务与管理、教育与惩治并重,禁止利用宗教干涉婚姻.依法治理婚姻领域违法行为,保障婚姻自由,坚持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二、工作任务

(一)依法治理婚姻领域违法行为。按照“村(社区)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对照“婚姻领域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附件)开展调查摸排、登记造册工作,准确掌握婚姻领域违法人员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针对排查掌握的婚姻领域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及社会危害程度,区分情况.分类施策。对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社会危害程度小,尚不够行政处罚和不构成犯罪的,以教育、批评方式为主。对违反《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宗教事务条例》和《自治匹民委(宗教局)等八部门关于非法宗教活动的处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违反《刑法》、相关司法解释和自治区《关于依法办理“三股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新高法[20l3]76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特别是对利用宗教干涉婚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充刑事责任。

(二)严格执行婚姻登记法律法规。民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婚姻登记工作人员开展《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明确工作纪律要求、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婚姻登记岗位配行业务技求精、政治观念强的专业人员上岗,严格审查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严把登记关。要争取与公安部门管理的人口信息实现联网.有效杜绝当事人骗婚、重婚等现象,保障婚姻登记的合法性。对因失职渎职,为不符合婚姻登记条件的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的,或者以谋取私利为目的,违反《婚姻登记条例》而办理婚姻登记,对直接负责的主管领导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纪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强对受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审判机关在处理婚姻领域违法行为造成的离婚案件的财产处理、子女抚养和对无过错方经济赔偿等问题上,应当坚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维护婚姻当事人和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依法加大对过错方的惩治力度。对没有经济能力的非法婚姻受害人,司法行政部门应给予必要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悖于公序良俗,依附于对方,不愿诉、不敢诉的非法婚姻问题,共青团、妇联组织和基层组织可依法向司法机关进行检举控告。

(四)深入持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由宣传部门牵头,民政、民宗、司法、计生、文化、广电、教育、工商、妇联、团委等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密切协作配合,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婚姻法律法规主题宣传活动,筛选出一批婚姻领域违法仃为的典型案例、将以案说法常态化,通过形象、直观的形式,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明辨什么是合法婚姻关系、什么是婚姻领域的违法行勾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文明进步的恋爱、婚姻、家睚、生育观念,做崇尚文明、情操高尚、遵纪守法的公民。政法各部门要依法公开处理一批婚姻领域违法行为典型案件,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跟进加大宣传力度,形成震慑犯罪、惩治违法、教育群众、净化环境的强大声势。司法行政部门要将《婚姻法》作为“六五”普法的重点内容,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统战、民宗部门、伊斯兰协会和基层组织要在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中广泛开展以《婚姻法》、《宗教事务条例》等为主的宣传教育活动,禁止利用宗教干涉婚姻。教育、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在校学生、职工、青少年、妇女的宣传教育和合法权益保障工作。

(五)加大对妇女就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人社、妇联等部门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妇女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摸清妇女就业创业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开展各类妇女就业技能免费培训和“双语”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妇女社会地位,营造妇女干事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妇女走出家门实现就业。进一步放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手续,延长周期,促进妇女通过创业实现就业。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妇女就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要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太局出发,充分认识婚姻领域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将婚姻领域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工作列为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和整治“三非”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相关部门会商解决问题,研究部署工作。

(二)强化部门联动。各乡镇(场)、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常态化地组织开展婚姻领域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工作,坚持长期抓、抓长期,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将宣传引导工作贯穿始终,全面摸清底数,强化教育转化,实施分类处理,依法严惩宗教极端犯罪分子,切实遏制宗教干涉婚姻的现象。

(三)加强督促检查。乡镇(场)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婚姻领域追法行为综合治理工作人员、措施、责任和效果“四落实”。

(四)加强信息报送。乡镇(场)、各有关单位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将工作动态、典型经验、创新做法及工作成效,形成信息简报,每周报送一次,工作开展情况每月20日上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