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农业经济活动半年总结
时间:2022-12-26 11:03:00
导语:农业局农业经济活动半年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去年8月以来,我市持续高温干旱少雨,遭遇了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情,是全区干旱等级最高、受灾面积最大、抗旱救灾任务最为艰巨的区域。3月4日、18日、30日先后启动干旱灾害III、II、I级应急响应。在此情况下,农业部门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区、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力促大旱之年农业经济不出现大波动、农民收入不锐减。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产业发展情况
受严重干旱影响,在投产的九大类作物中,水果、糖料蔗、鲜茶、烟叶、木薯产量同比减少,杂粮、蔬菜、桑蚕、食用菌产量同比保持增长。
1.粮食作物完成种植面积157.12万亩,同比增4%;预计总产37.79万吨,同比减5.13%。上半年有收成的小麦、马铃薯等杂粮产量4.63万吨。
2.水果完成新种面积2.55万亩,投产面积94.07万亩,产量16.67万吨,同比减16.5%。
3.蔬菜投产面积67万亩,同比增8.1%;产量110.85万吨,同比增4.8%。
4.糖料蔗面积135.44万亩,同比增1.3%;进厂原料蔗437.19万吨,同比减19.8%。
5.鲜茶投产面积21.92万亩,产干茶2535.55吨,同比减27.82%。
6.烟叶已完成全年中央调控任务9.82万亩,同比调减33.8%;预计上半年完成收购24.5万担,同比减34.2%。
7.桑蚕投产面积5万亩,产量4万担,同比增49.8%。
8.木薯投产面积12.37万亩,同比减31.9%;产量13.88万吨,同比减54.6%。
9.食用菌面积0.25万亩(167万平方米),同比增108.3%,产量1万吨。
二、主要亮点
虽然遭遇大旱,但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仍然涌现不少亮点,主要有以下五大亮点:
(一)大旱之年农民收入不锐减。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农民总收入94.18亿元,同比增8.06%;农民人均纯收入1626元,同比增8.45%;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亿元,同比增2.14%。主要指标均没有出现负增长,好于心理预期。
(二)大旱之年仍然能够超额完成春耕粮食生产计划任务。据5月19日(春耕统计最后一天)统计,全市已种早稻44.04万亩,占计划任务43万亩的102.42%;春玉米已种87.72万亩,占计划任务85万亩的103.2%。杂粮、蔬菜、桑蚕、食用菌产量与上年比均有所增长。
(三)抗旱保春耕实用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大旱之年更加注重实用先进适用抗旱技术的推广普及。据统计,全市推广春玉米免耕种植41.65万亩,同比增44.72%;推广地膜玉米26.11万亩,同比增加7.95万亩;春玉米杂交良种面积75.05万亩,同比增9.9万亩;超级稻推广面积达到26万亩,同比增13.7%。推广间套种技术,推广甘蔗、玉米间套种技术面积60万亩,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明显增加。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达到390万亩,平均每亩增产3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节本增收35元以上。
(四)切实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全市上半年落实粮食良种补贴、农村低保救助、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新农村合作医疗、退耕还林等政策性补贴总额7.69亿元,同比增48%,预计全年可达到13亿元。
(五)农业技术人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在抗旱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中,各级农业技术人员组成工作队,深入灾区第一线,指导群众开展恢复生产工作,为全市抗旱救灾工作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涌现出了罗伟杰、陆昌永、黄立兴等先进个人,仅市农业局就有6人获得全市抗旱救灾突出贡献个人荣誉、20人获得全市抗旱救灾先进个人荣誉,市农业局也获得了全市抗旱救灾工作突出贡献集体荣誉、市农业局机关党支部被评为2008-2010年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农业部门的自身形象又一次获得提升。
三、主要经验
大旱之年能够确保农业经济不出现大波动、农民收入不锐减,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条经验:
(一)加强领导,及早部署,确保抗旱保春耕工作落到实处
1、切实加强领导。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抗旱保春耕工作。一是早行动,市农业局早在2月25日春节长假收假后就实行“一线上班”,组织16个工作组80名技术骨干,由局领导班子分别率队深入到县乡、村屯抗旱第一线,指导基层开展技术抗旱保春耕工作。二是及时请示汇报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全市抗旱保春耕工作机构,推动市县乡抗旱保春耕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结合万名工作队员深入农村开展强基惠农大行动,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千名工作队员深入农村开展抗旱保春耕工作。截止目前,全市派出技术人员下乡1.74万人次。四是层层召开抗旱保春耕工作会议,分析旱情,具体部署各项抗旱工作,2010年4月8日至9日,全市农业系统召开抗旱保春耕生产现场会,参观了右江区、田阳、田东、德保和靖西县抗旱保春耕生产现场,进行分片指导,掀起了抗旱保春耕热潮。
2、加大宣传力度。抗旱救灾中,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宣传车、横幅、标语等手段,结合网络、手机、信息等现代媒介,大张旗鼓地宣传旱情、抗旱形势,营造浓厚抗旱保春耕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积极参与抗旱保春耕的局面。右江日报、百色电视台、百色电台等开设抗旱保春耕专栏,旱情和抗旱工作形势,宣传抗旱保春耕中涌现出来的新亮点、新典型、新办法、新经验,和示范样板建设的成功经验,推进全市抗旱保春耕。农业局通过媒体各类抗旱保春耕信息近300条,编写抗旱保春耕工作简报6期;各级先后出动宣传车1355辆次,张贴宣传标语3.24万条。
3、加强抗旱减灾示范项目申报。农业部门加强示范点项目申报力度。已经收集并上报连片粮田抗旱保春耕项目等10批次。到目前,全市获得自治区和市财政安排农业项目资金2274万元,其中,抗旱救灾经费就达1290万元。
(二)依靠科技,强化指导,切实推进抗旱保春耕工作
各级农业部门根据作物受旱程度、生长发育和旱情发展趋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多渠道开展抗旱保春耕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等工作,强化生产指导。
1、加强技术指导。一是提出“改、选、育、保、抢、管”六字抗旱技术指导措施,并加强示范建设,千方百计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组织制作了《抗旱保春耕科技促增收》和《大灾之年粮食安全有新招》两辑抗旱技术光碟5000套,分发至各县区、乡镇和村屯,为旱灾时期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加大培训力度。加大培训是贯彻“改、选、育、保、抢、管”六字抗旱技术指导措施的重要手段。截止4月30日,全市开展针对抗旱保春耕技术培训4381期,参加培训40.42万人次,印发水稻、玉米、水果、蔬菜、甘蔗、桑蚕、茶叶、烟草等抗旱技术资料43.17万份,出墙报806期,组织3.38万人次收看农技培训录像。
3、加强抗旱示范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建设抗旱减灾技术示范典型,为全市农业生产抗灾减灾提供榜样和力量。一是在旱情高峰期指导各县(区)建设了一批示范点,如田阳县那坡镇那驮村由双季稻改为“超级稻+再生稻+冬种”,示范面积1000亩;田林县八渡乡新寨村水稻田改种辣椒,示范面积300亩;靖西县新甲乡峒平村玉米地改种西瓜,示范面积1000亩,田东县林逢镇英和村500亩水稻改种玉米;平果县坡造镇多敬村由甘蔗改种为“甜瓜-玉米”,面积500亩;平果县坡造镇敬村村500亩甘蔗改种甜瓜和黑皮冬瓜;田东祥周镇模范村由玉米改种为香蕉,面积500亩;田阳县头塘镇百坡村玉米营养杯育苗示范点面积1亩,可移栽大田30亩等等,很好的指导了各县的抗旱保生产工作。二是目前得到专门抗旱救灾经费支持,落实了抗旱保春耕、抗旱减灾增粮工程等示范点24个,每县(区)两个,各示范点集中推广旱地育秧、软盘育秧、地膜覆盖、聚土深耕、节水灌溉等抗旱保水技术,推广耐旱新品种,带领群众以技术抗旱。三是通过市政府下文,实施抗旱增粮工程4类增粮模式,即“超级稻—再生稻—秋冬种”模式、“中玉米套种晚玉米”模式、粮食农作物间套种模式和改种模式等。
4、抓住雨后有利时机开展春耕抢插抢种抢管指导工作。4月1日以来,我市陆续出现降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农业部门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春耕抢插抢种抢管指导工作。一是4月1日当晚就代市委拟写了《中共百色市委办公室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抓住雨后有利时机开展春耕抢插抢种抢管工作的通知》,翌日市委办以百办发〔2010〕37号文件印发各县(区)指导生产。二是农业部门工作队充实人员后于4月2日上午再次深入县乡、村屯,与县(区)农业局工作队进村入户发动群众开展春耕抢插抢种抢管工作,据统计,4月1日到5月7日,全市春耕抢插抢种抢管玉米、水稻、甘蔗等208.76万亩,占春季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4.22%;抢播早稻种13.52万公斤。三是4月8-9日组织召开全市农业系统抗旱促春耕现场会,推动春耕抢插抢种抢管;4月21日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筹备召开了全市重旱区抗旱促春耕现场会,深入推动春耕生产。
(三)加强监管,强化督查,确保不出现“灾上灾”
农业部门高度防范在大灾之年出现人为的“灾上灾”,重点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农业部门联合工商、农机等部门加强合作,深入开展“护农保春耕”行动,打击坑农害农和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截止目前,各级农业执法部门出动执法人员4343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067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9.21万份,检查各类农资生产和经营企业6443个次,整顿农资市场688个次,查获农资违法案件54起,受理群众举报案件18件,立案查处各类农资案件49起,查处结案40起,罚没金额10.197万元;查获违法农资数量17.83万公斤,货值146.69万元。查获主要违法的农资有:种子44151公斤;肥料13.12万公斤;农药2933公斤(其中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数量320.68公斤),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30.33万元。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由于干旱无雨,病虫害发生严重,蔬菜等农产品农药使用量增加,同时农药降解更加缓慢,导致3月份在南宁市连续检出来自我市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市农业局于3月31日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专项工作会议,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全面整顿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百色蔬菜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继续扩散,防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危害。上半年,全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8.98%,与上年持平,尤为不易。
3、强化督查。为加强对农业抗旱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的指导,我局选派12名同志参加市委、市政府督查组;同时每个县区还派驻一个督导组,深入基层检查了解旱情,指导开展抗旱救灾各项工作;各县(区)农业部门也相应组织农业技术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动员、发动群众开展抗旱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大旱对农业农村经济的严重影响进一步显现:截止2010年4月底,全市12个县(区)、135个乡镇、4121个村屯受旱,受旱农业人口223.1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大牲畜53.56万头,因旱未能播种面积56.61万亩,全市农业经济损失7.62亿元,其中,种植业经济损失6.13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33.94万亩,因灾减收1.94万吨,成灾面积73.9万亩,绝收面积28.61万亩;粮食作物受灾面积52.77万亩,成灾面积28.69万亩,绝收面积8.46万亩;经济作物受灾面积81.17万亩,成灾面积45.21万亩,绝收面积20.15万亩。预计上半年种植业全市种植业农民收入37.15亿元,同比减2%,其中早稻、春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同比减2.04万吨,减幅5.13%;水果产量、收入分别减16.5%、5.6%;甘蔗产量、收入分别减21%、2.34%;鲜茶产量、收入分别减27.82%、14.52%;烟叶面积、产量、收入分别减33.8%、34.2%、22.7%。
(二)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仍需加强。以农业部门为例,据市农业局6月24日统计,2010年自治区农业厅农业专项经费总体到位率仅53%,近一半还在财政户头中,甚至还有5个县一分都没有划转到县(区)农业部门户头;此外,自治区划拨的2010年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连片受旱粮田抗旱保春耕项目)划转到县(区)农业部门的仅80%,还有两个县一分未动;市财政划拨的2010年第六批抗旱救灾捐赠资金划转到县(区)农业部门的仅60%,还有4个县一分未动;县(区)财政专项安排支持农业部门产业发展资金的仅有6个县(区),共639.13万元,其中西林县258万元、靖西县155.85万元、那坡县117万元等。由此可见,在县区财政支农力度不够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及时、不足额拨付上级项目经费、救灾经费等现象,这些都需要各工作组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督促各县(区)农业局加强与县(区)领导、财政部门的沟通,力求农业项目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三)工作亮点不多。创新不足、亮点不多是本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创新是推动工作向前进的最大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亮点。回顾上半年,甚至往前几年,有的科站工作平平过,没有大项目,也没有大成绩;有的领导碌碌无为,没有得到表扬也没有受到批评。这些都需要反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四)农作物病虫害爆发的压力仍然存在。严重的旱灾、水灾过后,极易暴发农作物病虫害,全市上半年水稻“两迁”害虫发生面积为98万亩次,7月下旬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出水稻“两迁”害虫重大发生红色预警,预计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害、鼠害等总的发生趋势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这有可能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又一个不利因素。
同时,由于受资源禀赋、农民素质、发展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市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土地流转相对困难、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缺口大、农业产业化政策落后等难题,仍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农业部门将按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要求,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落实年活动等,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加快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全力以赴保障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重点抓好九项工作:
(一)扎实推进抗旱减灾增粮工程建设。推广四类抗旱救灾增粮模式。一是“超级稻—再生稻—秋冬种”模式,二是“中玉米套种晚玉米”模式,三是粮食农作物间套种模式,四是改种模式,如“早稻+玉米”调整为“玉米+中稻+冬菜”等模式,全市建设示范片24个,每县(区)要建成两个以上。
(二)继续强力开发秋冬种生产。以南百二级公路沿线区域为重点,大力开发国道、省道和主要公路沿线周边地区秋冬种生产,全年全市要建立30个秋冬种生产示范片,示范面积1.47万亩,通过示范推动面上秋冬种开发面积28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3.5万亩,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138万亩,食用菌500万平方米,绿肥20万亩,水果8万亩。力争实现秋冬种作物种植效益助农增收农民人均增加30元以上。
(三)继续深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继续扎实推进“十个百万亩”工程建设,做好该工程的工作总结、验收等相关工作,并形成专门的工作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二是加快推进芒果产业“两扩两改两提”工程,即在原有种植区域的基础上扩大种植和超出原种植区域进行扩大种植,实施果园基础设施改造和芒果品种改良,提高芒果产量和商品率,达到快速推进我市芒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目的。
(四)大力推广农作物综合间套种技术。主推甘蔗、木薯、果园、玉米间套种大豆、花生、西瓜等技术模式,每个大宗作物建立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模式的示范基地30个,创建5个间套种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年推广农作物间套种面积100万亩,其中木薯套种7万亩,甘蔗套种30万亩,玉米套种34万亩,水果套种3万亩,其它经济作物套种26万亩。力争实现全市农作物间套种平均亩增加效益在400元以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30元以上。
(五)深入实施右江河谷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增收工程和两翼山区人均纯收入超5000元增收工程。今年是右江河谷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增收工程的最后一年,全市要新完成74个村屯;同时向两翼山区延伸,每个县建设人均纯收入超5000元村屯3-5个,相关科站要做好验收、总结的准备工作。
(六)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狠抓技术培训工作。继续派出下乡服务工作组,组织有关深入生产一线,开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技术培训班,发放田间管理技术资料,提高农民生产自救水平。各级农业部门继续派出下乡服务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生产自救水平,下半年全市力争完成技术培训20万人次。
(七)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要突出抓好种子种苗、农膜、化肥、农药、饲料等灾后恢复生产农用物资的调运供应。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行为,加强种子、化肥、农膜和养殖业生产资料等价格监管,防止哄抬生产资料价格。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实施专项整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开展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确保灾后农业恢复生产迅速有序。
(八)抓好植物重大病虫害疫情防控工作。针对灾后动植物抗病能力下降,部分病虫害易发的特点,加强植物疫病的监控工作,及时分析灾后病虫害、动物疫情发生趋势,及早提出防治对策,严防各种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严防出现“灾上灾”。
(九)精心组织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一是抓好自治区农业厅2011年项目的规划修编工作,提早做好设计和论证,充实项目库,根据2011年项目指南组织力量抓好项目筛选、申报及追踪等工作。二是开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农业综合规划的编修工作,成立工作组,抽调人员,加快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 上一篇:信息技术对幼儿园礼仪课的影响探究论文
- 下一篇:农业局发展山地农业上半年总结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