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2-09-04 06:59:00
导语:农牧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全面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和**委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为核心,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创新农牧业服务体制机制,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强化农牧业发展基础,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推进土地草牧场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牧业建设步伐,促进全**农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将“目标、任务、责任、措施、人员”做到五落实五到位,在各镇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与配合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使农牧业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主要经济指标
预计:全**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3.7万亩,其中饲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1.2万亩,发展以蔬菜、马铃薯为主的特色种植业3.5万亩;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92.5万头只,大小畜186.9万头只,牲畜改良率达99%以上。
二、主要业务工作及采取的措施
(一)保护生态,创新机制,推动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不折不扣的执行禁休牧政策。坚持“**、镇、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原则,采取“领导包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落实更加严密的监管措施。加大禁牧、休牧政策的宣传力度,尽最大力量争取农牧民对草畜平衡基础上的禁牧、休牧、以草定畜、划区轮牧政策的理解、支持和认同。从各镇抽调16名禁牧工作人员,在**草原综合办公室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加大了夜牧、偷牧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农区、各类生态建设项目区,严重沙化、退化等三等一级以下草场实行全年禁牧。其它地区实行3个月休牧,暖季7-10月份实行严格的以草定畜、划区轮牧、限时放牧,对超载的牲畜进行出栏,冷季实行半放牧半舍饲或舍饲。同时,我们对休牧时间进行了科学、合理地调整,休牧时间调整为3月20日至6月20日,并在季节性休牧期间,对休牧户准备落实1.5元/亩的休牧补贴,使广大农牧民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其次,退牧还草工程稳步推进。我**今年实施2009年退牧还草工程项目,总规模120万亩,其中禁牧70万亩,休牧50万亩,补播30万亩。一是进行了工程材料招投标,择优选定了中标企业,签订了工程材料的采购合同。二是完成了苗条补播工作。严格按照苗条收购管理办法,由招标企业派出收购人员与我局技术人员组成苗条收购领导小组,在监理公司的现场监理下完成了苗条收购任务,为补播工作的开展打好了基础。我**在4月10日展开了苗条补播工作,共调用6辆大型拖拉机、植苗机,36名机主及点苗人员深入补播区展开补播,同时我局抽调3名技术人员进行巡回督查、检查、协调和随车指导,严把补植质量关。对不便于机播的零散地块组织项目户进行了穴播。完成苗条补播20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种子补播重点在上海庙镇实施,所需的6.25万公斤的种子已全部到位。现在开始补播,以完成种子补播3万亩。三是围栏工程现在已开工建设,完成禁、休牧围栏27万亩,预计项目在9月初可完成任务。第三,全力开展了草原植保和防火工作。无鼠害示范区建设,我局紧紧围绕全国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县要求和目标,从3月20日—5月10日对我**草原鼠害进行了全面防治,我**主要害鼠为长爪沙鼠,防治面积40万亩,其中生物防治37万亩,物理防治3万亩。项目区巩固面积27万,新增面积13万亩,至此我**草原“无鼠害示范区”项目总面积达246万亩,二次扫残和巩固面积达204万亩,占项目建设总规模的82%。为了更准确掌握灭鼠效果,共布置了20个样点,经调查平均灭鼠效果为99.78%。至5月中旬我**“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已结束。在草地螟、蝗虫等草原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方面,根据草原类型,我**设立了3个野外观测点,配备2名专职草原植保员、16名农牧民测报员,从6月1日开始启动草原虫害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计划到8月30日结束。到目前为止,我**未发生草原虫害。在草原防火方面,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森林草原防火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锻练和提高森林草原防火组织指挥和队伍的战斗能力,促进防扑火队尽快熟练掌握防扑火技战术,4月17日,鄂托克前**草原防火与森林防火办公室、武警消防支队联合行动,在上海庙镇特布德嘎查举行了森林草原防扑火实战演练,**草原监理所全体工作人员与森林防火、武警消防支队30多人参加了实战演练。这次联合演练,得到了**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府领导亲临演练现场指导、观摩了实战演练。在春季草原防火重要时期,严格执行了草原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在“清明”、“五一”期间,加大巡查力度,严加防范,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做好了草原防火工作,确保我**无一起草原火灾事故发生。第四是大力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牧区生态循环经济。推广“养殖业—沼气—种植业”的生态种养业模式,促进畜牧业、沼气与种植业的良性发展。我**建设2005-2009年项目已建成10570余户,项目的建设合格率达98%,利用率在85%以上,综合利用率达80%,建池农牧民得到了很好的效益,农牧民对沼气的生产和应用已有了深刻的认识。2010年,我们要加强管护,认真完善2008-2009年新增沼气项目,提高利用率。并围绕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养殖园区等建设,在我**2个镇的6个村嘎查建设户用沼气池1000个,目前已完成213户。
(二)调整优化结构,培育形成主导产业,推动全**农牧业稳步发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提高质量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形成了以肉羊、绒山羊、肉牛为主的畜牧业主导产业。肉羊产业,推行“宝日套亥”商品三元杂交羔羊标准化养殖模式,以现有的蒙古羊、低生产性能的鄂尔多斯细毛羊为母本,导入小尾寒羊血缘,提高其杂交后代的多胎性能、早成熟性能和四季发情的“三性”优势,利用杂交一代为母本,导入道赛特等纯种肉羊血缘,生产“宝日套亥”商品三元杂交羔羊,提高后代产肉性能、肉的品质及饲料报酬率。这种模式较传统百母百羔时基础母羊一年一胎一羔出栏一次的模式实现提高收入300%,减轻生态压力约66%。全**形成了以马鞍桥村、昂素嘎查、巴音希里嘎查等地为代表的肉羊养殖基地,约占全**肉羊养殖户的60%。绒山羊产业,推行人工暖季限制日照长绒饲养模式,显著保护生态、大幅度提高产绒量,可在减轻生态压力50%的基础上增加产绒量71.11%(绒山羊增绒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目前,重点在伊克乌素、巴音什里等绒山羊核心群区域内普遍推广。肉牛产业,以冷配改良现有基础母牛为主,以调购优质纯种肉牛基础母牛为辅,加强肉牛品种改良,全面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品质,重点在哈日色日、阿日勒、城川、巴彦希里等地集中打造无定河流域肉牛养殖基地。同时,针对草畜矛盾、生态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我们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突出“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生产经营理念,引导农牧民加大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饲草料种植,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通过不断强化畜种改良,依托市场组织生产,普遍推行商品肉羊标准化养殖模式、三元杂交技术、荒漠化草原生态养羊模式(其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0810173437.X)、良种肉牛繁育模式和绒山羊增绒技术(专利号ZL200710142975.8,),加快建设无定河流域十万头良种肉牛养殖基地和百万只羔羊育肥基地,发展生态型效益型农牧业的新格局。种植业,打造以“马兰花”牌全营养蔬菜和“碧玉”牌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特色种植业,通过市场拉动、合作组织运作发展以蔬菜、马铃薯为主的特色种植业3.5万亩,带动2100多户农牧民增收。同时,围绕种植业实施了测土配方、良种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项目,其中主要农作物进行良种补贴覆盖**,玉米、小麦、大豆按照10元/亩的标准,由**财政“一卡通”直接补贴给农牧民,现正在申报核实阶段。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全**投保面积26.2万亩。继续实施测土配方项目,顺利完成2010年新增500个土样的采集,化验测试工作正在开展,开展了31个玉米施肥试验的种植、观察、采样、考种工作,全**推广配方肥200吨,覆盖1万亩,指导配方覆盖20万亩。通过落实这些惠农项目,增加对农牧业生产投入力度,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同时,我局实施了大沟湾网箱养鱼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共启动80个网箱,总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网箱与水库共投放鱼苗70万尾、鱼种7.5吨,水产养殖效益显著提高。
(三)配备现代装备,集成先进要素,推动现代农牧业生产力形成
根据农牧业经济“三区”规划产业定位,紧扣发展规模化经营的思路,建立现代经营机制,装备现代生产要素,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养殖园区、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和设施农业基地,构建投入与回报、产出与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基地:重点在无定河流域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全年计划发展现代农业基地1万亩,其中敖勒召其镇6200亩,城川镇3800亩,共涉及9个嘎查240户900多人。采取合作组织运作,集中投入各类项目资金,科技人员包村入户等措施,目前,已经平整土地4500亩,打井43眼,安装水泵52台,铺设地埋管道17公里,安装喷灌设备50台。通过推广统一作物、统一品种、模式化栽培、机械化耕作、测土配方施肥、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综合农艺措施,对耕种收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提高了现代农业基地科技含量。同时,根据《鄂尔多斯市现代畜牧业养殖园区建设标准》,按照园区布局合理、集成饲养管理技术得到全面应用、生产管理基本实现机械化、环境卫生整洁、人工劳动强度减轻的目标,采取合作组织、公司等性质的运作方式,围绕现代农业基地,在巩固2009年6个养殖园区建设的基础上,2010年全**计划新建养殖园区10个。分别是敖镇亿蒙农业20万头生猪养殖园区、科惠肉羊养殖园区、博得肉羊养殖园区、丰园生猪养殖园区、三段地科丰养殖园区、众利奶牛养殖园区等6个养殖园区;城川镇德勒索养殖园区;昂素巴图青克勒养殖园区、阿日赖养殖园区等2个养殖园区。目前,共已建成羊棚8200平方米、牛棚2800平方米,丰园生猪养殖园区已建成达标,其他园区正在建设中。
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依水、傍电、靠路和相对集中的农牧户,通过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有效整合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草牧场,推行牧区舍饲养殖模式,按照沙区每户经营水地300亩、草场5000亩,软梁区每户经营水地200亩、草场7000亩,硬梁区每户经营水地100亩、草场10000亩,户均饲养量达到1200只的标准,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建设。2009年,我**在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筛选,确定了200户(沙区51户,软梁区149户)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其中昂素镇110户,城川镇58户,敖勒召其镇32户。对选定示范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准确统计,逐户逐项进行了规划。今年3月份完成了工程招标工作,市级投资547万元已经全部拨付到建设户,展开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通过转包等方式整合草牧场19.536万亩,拥有5000亩以上的示范户达到77户,发放喷灌机135台,新购进发放拖拉机210台,配套农机具230台套。
今年,我们计划建设200户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目前,已经完成了161户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统计,建立了示范户档案,逐户进行GPS定位,并绘制了建设户现状图、发展规划图、草场图,并完成了示范户规划设计,上报市农牧业局,待批复。正在进行其他39户建设户的选户工作。力争通过三年的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目标,提高草原畜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目前,草牧场和水浇地均达到标准的户子32户,现已开始棚圈建设。
设施农业:按照“企业建设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的原则,以解决转移农牧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集中人力、财力、科技投入,全力推广三段地农牧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农牧业集成技术,应用全日光节能温室、超大行距高低套高产、有机生物菌肥和全营养有机蔬菜种植技术,推进设施农业基地建设。今年,计划在上海庙镇建设设施农业基地500亩。目前,已经引进了建设企业内蒙古华阳农业公司,完成了土地征地工作,正在进行土地平整。预计8月份前建成300栋,并投入使用。
(四)加快人口转移力度,集中打造生态自然恢复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部署,我们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强化各项措施,全面推进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2010年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已完成35万亩,转移151户、557人。生态恢复区农牧民生活补贴发放方面,2010年发放生态恢复区农牧民生活补贴资金34311673.64元,涉及农牧户2269户、7966人,其中敖镇292户、829人,昂素镇133户、491人,上海庙镇1844户、6646人。转移农牧民培训工作方面,截至六月底,完成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614人,引导性培训1285人,理论性培训500人。农牧民转移住宅小区建设方面,为切实解决转移农牧民的住房,我们启动建设转移农牧民住房1439套,其中上海庙839套,敖镇600套。目前,敖镇转移农牧民住宅小区已交付使用204户,分给敖镇和上海庙镇转移农牧民各102套。敖镇转移农牧民住宅小区一期余留工程已于2010年1月28日开工,现已进入验收阶段。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筹备阶段。转移农牧民方面,2010年继续按照《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鄂府发〔2008〕43号)文件要求转移农牧民,截止目前,转移农牧民4355人,其中劳动力2730人。
(五)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社会服务,为全**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牲畜良繁体系建设,绒山羊、细毛羊选育提高工作,绒山羊整群鉴定选育群20群,鉴定合格基础母羊2000只。细毛羊整群鉴定组建核心群8群,鉴定合格基础母羊400只,合格基础母羊统一建档立卡、佩戴耳标,建立系谱。共采集绒山羊样品133只,其中成年公羊21只,育成公羊42只,成年母羊35只,育成母羊35只,现已送达市里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毛(绒)样的采集,为我**掌握绒山羊和细毛羊生产性能及今后选育提高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我**被市里确定为2010年鄂尔多斯市绒山羊胚胎移植项目实施基地之一,现已准备了供体羊35只,受体羊250,并选定了场地、新建了设施、购齐了设备,下一步将进行胚胎移植;在各镇乡村兽医的大力协作下,对全**境内种公畜进行拉网式普查鉴定工作,全**共普查鉴定种公畜6300头(只、口),合格5875头(只、口),合格率达93%,淘汰劣质种公畜248头(只、口),同时,做好了合格种公畜的建档立卡,佩戴耳标工作;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2008年缺口3口以下能繁母猪补贴发放工作于2010年6月末全部结束,共涉及55个嘎查村,补贴养殖户2000户,补贴能繁母猪2878口,补贴金额287800元,并实行“一卡通”和张榜公示方式发放补贴;按照《鄂尔多斯市2009年肉羊种公羊补贴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各镇农牧服务中心及村干部的配合下,按村民小组为单位,待鉴定的肉羊种公羊集中一起,进行统一鉴定。不合格种公羊当场淘汰,合格种公羊进行登记造册、佩戴耳标。目前为止,采取“一卡通”发放鉴定合格的肉羊种公畜补贴600只,按每只羊800元的补贴标准,发放补贴金额48万元。第二批合格种公畜已鉴定300只,正在准备发放中。同时,已鉴定合格种公畜养殖户名单,进行了张榜公示。继续扶持查干特格白绒山羊合作社、蒙可农牧业专业服务合作社、大场则村养猪合作社等,全面推进家畜改良。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据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24字方针,继续坚持“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到了“**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免疫密度、免疫台账填写、免疫档案发放率均达到了100%。继续贯彻执行“补免日”制度,奶牛一年三免工作,保证免疫质量和密度,达到免疫抗体效价保护率,上半年共采集了510份血清,分别在市兽医站实验室和我**疫控中心实验室做了抗体效价监测试验;从5月28日至6月3日全面展开奶牛两病监测工作,将工作人员分四个组分别进行,全**奶牛健康普查工作共做了100个养殖场(户),总检测头数1242,其中布病阳性共有229头、结核病阳性共有5头、双阳性牛共有3头,对病牛及时进行隔离、消毒。加强对2008年奶牛“两病”阳性牛进行淘汰监督,严格做到2名以上工作人员到场,经查对档案、照片,确认病牛淘汰后,建立阳性牛淘汰档案,目前“两病”阳性牛全部淘汰,确保了监测成果,净化了奶牛养殖环境;积极开展了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炭疽、疯牛病等十余种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调查动物数量达到11.9014万头只口,指定专人按时报送调查结果;进一步规范了定点屠场(厂)宰检疫工作,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做到2名以上执法人员上岗检疫,调整了屠宰场的屠宰和作息时间,规范了屠宰检疫程序,共开展屠宰检疫7475头只口,使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出证率达到100%,做到了定点屠宰场无病害动物及产品上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办法》的要求,设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报检点,向社会公布了报检点名称、地点、检疫员及电话等,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按照检疫操作规程,对本地区动物的免疫、流行病学调查有详细的记录,必须对在免疫有效期内和健康的动物出具有效检疫合格证明。目前,完成产地检疫10.23万头只口,免疫标识和产地检疫证明索取率均达到100%;全面对屠宰场、肉食品市场、饮食行业、牲畜交易市场等场所进行检查,屠宰场进行了10次检查,肉食品市场、饮食行业进行了18次监督检查,牲畜交易市场进行了6次检查,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未发现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持证率达100%,有效维护了我**良好的肉食品经营秩序;为了做好养殖环节监管工作,我**对养殖场(户)进行了12次监督检查,涉及养殖场(户)150余户,对养殖场(户)档案、防疫消毒、兽药使用情况登记造册,同时,进行了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户对牲畜疫病的防范意识。进一步完善植物保护体系,对全**麻黄、甘草商品和各类牧草种子、农产品实施了调运检疫,上半年共签发检疫证76份。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工作,上半年对各种子经销点和集贸市场检查3次,重点检查种子是否具有农作物种子检疫证明编号,编号的真伪,是否重复使用编号,是否有植物阶段检疫证书等,未发现重大违规现象。加强重大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预报体系建设,逐步提高防控生物灾害的能力。市场体系建设,几年来,我**突出发展了“1.5次”产业,引导部分农牧民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为平台,进行农畜产品深加工,加工资源增值上市,解决农牧民的再就业,提高一产的增加值,开创转移农牧民的再就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的新空间。打造了“熹里”牌有机羊肉、“宝日套亥”三元杂交羔羊、“三段地”土鸡等13个重点农畜产品品牌。并加大有机草场认证力度,总面积达到697.6万亩,使我**“熹里”牌有机羊肉、牛肉的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展,也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已发展鄂尔多斯市熹里农牧业开发公司等10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年加工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建成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流通企业10家,辐射带动农牧户9000多户。2004年以来,我**新建、扩建了三段地、城川、布拉格三大牲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到80万头只以上,全**80%以上的牲畜通过市场交易,交易额3亿元以上,集市交易成为全**农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同时,扩建了三段地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将原有的日光温室全部栽植了果树苗,新增了10栋全日光温室,其中1栋已播种,并在基地示范种植了紫花苜蓿、科多4号、科饲1号、高丹草、苏丹草等20多种生长快、产量高、耐刈割的禾本科牧草,进一步扩大了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牧户组织起来,对内开展统一服务,对外进行统一经营,可以扩大经营规模,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降低农牧户生产成本,促进农牧民增收。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如鄂前**城川辣椒经纪人协会、上海庙熹里羊产业合作社、三段地蔬菜协会等,由合作组织将农牧户养殖或生产的农副产品,按照订单或契约形式实行保护价收购或经组织销往各地;二是“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如鄂前**乌兰新区奶牛养殖协会、鄂前**可汗苏力迪农牧业经济合作商社等,以农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凭借龙头企业的市场优势,经合作组织将农牧户生产的农副产品按照保护价收购,由龙头企业加工成各类产成品销往各地,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共有43个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会员3000多人,带动农牧户9000多户。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等,切实加强对农牧民科技、法制、先进经营模式的培训力度,引导农牧民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着力提升农牧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牧民。大力引进和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重点推广绒山羊增绒技术、肉羊三元杂交技术、超大行距高低套种栽培技术、限时放牧、测土配方施肥、农村能源沼气新模式等。开展了新品种展示试验,积极引进先玉335、康地3564、大民5号等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对比试验,全**布品种试验展示点3个,建立试验田30亩。同时,积极通过电台、网络等媒体,加大农牧业适用技术、法律法规等的宣传,与文化广播局共同协办每月一期的《希望田野》栏目,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科技宣传资料4万份,培训农牧民1万多人次。
(六)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全力提供便民高效、优质服务
今年,为了确实加强我**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食品安全**,建设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农产品质量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并根据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关于下发《2010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重点对种子、农药、兽药、肉食品、水产品、饲料、奶源进行整治。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共发放畜禽养殖、动物疫病防治、种植技术、施肥技术、水产养殖等方面各类宣传资料3.5万余份,对全**30个农药、农资经销店,2个奶站、1家饲料生产企业和36家饲料经销店、28家兽药经销店和兽药门诊及肉食品经营店进行了全面检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依法打击了各种坑农害农行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公务员之家:
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农业部《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照法定的程序办理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及相关手续,并跟踪调查用地过程,对未经批准或不按法定程序审核审批而征占用草原的行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进行查处。目前,我**境内地质勘探部门进行了二维、打井等一系列勘探工作共计临时占用草原2100亩。并依法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54起,其中草原承包经营权纠纷3起,违反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案件51起。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牧民整体素质还不高。受文化水平的影响,我**农牧民整体素质较低,他们接受新观念、索取新信息、参与市场竞争、学习、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还不够。农村劳动力缺乏进取心和创业精神,满足现状,跳不出小农经济的圈子。需要加大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素质。
二是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环节薄弱,未形成完整产业链,还以销售原料为主。需要发展1.5次产业,逐步扶持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是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与农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还需要加强。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加强对农畜产品质量和投入品的监督工作,不断强化农畜产品安全监控,认真开展认定基地和主要认证产品检测与送检工作,对全**范围内生产的认证产品有全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和保障制度,全力提升农畜产品品位。
四是全**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建立生态良好长效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仍需要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以生态为代价的农牧业生产格局依然存在,部分农牧民在生产中依然存在超载、偷牧等以生态为代价的行为,需要引导农牧民改变观念,发展生态型效益型现代农牧业。
五是农牧业投入水平还不够。由于我**财政收入低,对农牧业的投入不足。需要多渠道整合资金,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牧业基础水平。
六是服务机制不健全,需要合理划分科技人员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职能,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农牧业发展水平。
七是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人口密集,需要加大转移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整合土地、草牧场,积极发展多种层次的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牧民实行优化组合,进而克服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对农牧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制约,推进规模经营。
- 上一篇:农业局和谐新农村构建半年总结
- 下一篇:急诊医学质控会议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