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16 10:15:00

导语: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大事,是“三大战役”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带领全体教育工作者,紧扣“建设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突出发展主题,全面实施“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大力推进“促均衡,提质量,强队伍,创特色,树形象”五大重点项目,圆满完成了半年工作任务,开创了教育发展新局面。

一、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反思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1.认真反思,查找差距。针对去年“规范行政行为评议”社会测评结果,局党委、行政迅速部署,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全面、深刻的反思活动。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反思大会,人人都写了深刻的反思材料,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在大会上逐一作了反思发言,查摆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各地各单位将反思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科学谋划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提振信心,焕发激情,用实际行动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塑造教育新形象。

2.深入调研,摸清底子。今年伊始,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各相关科室抽调专人参与调研,历时三个月,采取走访、座谈、现场录像、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22场,实地考察学校111所,发放调查问卷2500份,对教育事业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形成近4万字的调研报告。

3.集中智慧,形成思路。针对存在的小学学位紧张、公办初中不强、直属学校装备老化、债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召开了专题务虚会,出台了《市建设教育强市行动计划》和《2010年工作思路和要点》,形成了“1353”基本工作思路:“1”即紧扣一个目标: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一批建成教育强市。“3”即强化三育理念: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5”即突出五大重点:促均衡、提质量、创特色、强队伍、树形象。“3”即采取“项目管理、团队攻坚、文化引领”的行动路径和工作方式。同时明确了各重点项目的联系领导、责任领导和牵头科室,集中优势,重点攻坚,用最短的时间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提升教育的内涵和品位。

(二)突出重点,落实发展措施

1.促均衡,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

——成功办会,深化均衡理念。成功承办了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充分展示了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醴陵市、天元区被评为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区),醴陵市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通过办会,推进了学校建设,各现场点校一校一品位,一校一特色;通过办会,深化了均衡理念,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

——加强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合格学校建设。今年计划投入20975万元,建设合格学校135所。上半年已完成投资3394万元。大力推进初中工程项目。截止5月底,我市初中工程项目中央到位投资4351万元,完成投资3760.3万元,完成土建总建筑面积51031平米,完成设备购置486.7万元,完成投资计划的98%。继续建设城区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已完成8个运动场的前期勘探、设计等相关工作。

——强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一是选派14名教育特派员赴炎陵、茶陵、攸县支教。二是争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项目17个,总投资2458万元,获中央奖励资金420万元。三是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构建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服务网络。加大助学工作宣传,推介出何新建、陈自绪等助学典型。进一步加大对200多名特困学生的扶持力度。四是指导和鼓励各县市区深入创建湖南省学前三年教育先进县(市、区),进一步加大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力度。

2.提质量,进一步推进三育工程。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快乐德育。全面推广市中等职业学校“快乐德育”经验,启动了中小学“快乐德育”实施方案。全面整合德育工作内容,整体构建德育工作体系,改革德育途径与方法,在落实德育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全市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调研,指导全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全力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资源建设和管理。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人文智育。全面启动“人文智育”和教育质量监控实施方案。加强了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监控与评价,大力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与教学常规管理,提高了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与课程实施的理解力。对市直学校开展全面视导评价与常规工作评估,为全面提高学校常规管理质量和水平构建了有效的平台。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创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制定了《质量评估监控方法(草案)》。进一步加强高中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调研指导,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等各项考试工作圆满完成。

——加强学校体卫艺和国防教育,推广阳光体育。制定并下发了《市2010年学生阳光体育工程实施方案》,省教育厅充分肯定并推介以工程方式推进阳光体育的做法。全面推广阳光体育手语操。举办“艺术之星”歌舞演奏比赛和近6000名中小学生和幼儿参加的“十八中杯”中小幼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大赛。

3.强队伍,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若干规定》及相关配套文件起草工作。启动教师节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师德典型和优秀教师。开展“马安健教育奖”和“百优老师”“十佳校长”评选工作,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推进教育人才培训。制定了《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参加国家级培训14人、省级培训323人、市级培训班53人。认定具备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人员203人。完善了《市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完成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库建设。推动建设名师培训基地和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开设校长论坛,聘请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等来株讲学,促进校长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确定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小学公费定向培养计划。直属单位公开招聘教师21名。主动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办4期GYB、8期SYB创业培训,累计培训3141人次,编印创业典型案例。

4.创特色,进一步促成教育品牌。

——基础教育特色呈现。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市开展以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和学生作品上墙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一上墙”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的多样发展。启动全市“书香校园”创建活动,重点培植银海学校、白鹤小学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示范学校。启动特色高中学校建设,制定了特色学校建设方案,鼓励各普通高中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实行特色发展,提升内涵和品质,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提高学生家长对教育的选择性和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

——职业教育改革深化。大力支持职教科技园建设,推进园区建设进程。全市六个中职大项、三个高职大项接受了省职业教育“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评估专家组的年度评估检查,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北汽控股集团分公司等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首批173名乘用车事业新员工培训已经完成。全面开展中职课程改革,推行项目教学和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改革试点。参加全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我市获10个金奖,20个银奖,20个铜奖的好成绩。团体总分第二,并获优秀组织奖。21名选手入选省集训队,将代表湖南参加全国技能竞赛。

——教育督导切实加强。成功承办了2010年湖南省市州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暨全省教育督导研究常务理事会议工作。完成了第二轮首批县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和教育强县市区视导。组织开展2009年市直部门履行教育职责年度考评。

5.树形象,进一步改善教育生态。

——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下大力气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与城市四区教育局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整治30个无证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依法打击了两起违规招生考试行为,维护了我市教育教学的稳定和学生的身心健康。5月份,联合市纠风办、市物价局等七部门下发了《关于对全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重拳出击,全面净化民办教育市场。

——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启动“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和“五型”机关创建。组织教育系统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积极组织实施局领导做好“五个一”联系活动。召开了局直单位党政负责人例会及县市区教育局长、书记联席会。召开了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阳光工程工作会议。组建了教育阳光服务中心,扎实做好信访投诉、举报工作,接访近民办教师等300多人次,答复有关上访件50多件,维护了教育系统的稳定。完成了市九方中学等4个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和46个基建审计,审计核减233.2万元,核减率为16%。

——大力加强教育宣传。成立综合调研室,加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加强了专兼职骨干通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市教育系统的信息宣传工作网络。修订了教育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办法。加强与媒体合作和交流。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对全市的成功经验、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进行重点报道,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刊发有关宣传报道400多篇,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多管齐下,破解发展难题

1.努力改善教育发展环境。

建立市领导联系学校制度,45位市级领导每人联系了一所学校。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成立优化教育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出台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成立了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领导。针对年初校园安全严峻形势,先后五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并争取政府支持落实了校舍改造和人防、技防、物防建设经费530多万元。全市未发生一起校园安全事故。积极支持神农城建设,按规定时限完成了教育系统神农城拆迁户签约工作。

2.着手解决城区基础教育突出问题。

城区基础教育遭遇四大难题。一是小学学位紧缺;二是公办初中缺乏吸引力;三是直属高中装备亟待更新;四是直属学校负债沉重。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了深入调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启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督促区政府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新建扩建学校步伐,解决小学学位紧张问题。采取对口帮扶、捆绑式发展、建立分校、委托管理的模式,提升公办初中办学质量。4月份开始对市直十三所学校债务进行了专项摸底调查,在各学校自查的基础上就银行贷款和基建、维修欠款以及其他负债等方面进行了审计调查,形成了《关于市直属学校债务情况调查报告》,提出了化解债务的建议与方法。争取政府加大投入,解决高中教育装备问题。

3.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多种原因,教育历史遗留问题繁多复杂。主要有淞南中学、师专附中的校址问题,民办老师和企业办中小学非教学人员及原在学校工作后又调离学校人员要求落实待遇问题,调整下区教师的第13个月工资及奖金问题等,都是关乎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组织专门班子进行了调研、协调,按政府要求做好了维稳工作和情况摸底工作,并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处置。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义务教育资源亟待进一步优化。城市扩容,人口增加,加上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区学龄人口陡增,而学校建设却未跟上,导致城区小学学位紧缺,大班额和择校现象比较严重。合格学校建设推进缓慢,至2009年末,全市合格学校建设仅完成规划总数的32.65%,长沙已完成80.74%。全市中小学尚有D级危房743栋28.88万平方米,C级危房1018栋82.34万平方米。城区初中学校下区时计划配套的设施设备尚未完全到位,公办初中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与承袭了省示范高中品牌资源的民办初中相比存在差距,不能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直属学校事业发展经费未能有效保障。多年来,财政优先保障了教师人头经费,但事业发展经费不足。一是高中教学设施设备超过使用年限,老化严重,亟需更新;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设施设备没有添置,《通用技术》课程要求的设施设备和其它学科需要的功能用房没有装备,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二是中职学校的实训设施简陋,无法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三是直属学校债务沉重,负债总额高达10010.69万元。至2009年底,学校支付债务利息2286.26万元。三者严重制约学校质量提升、特色发展。

(三)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2009年底统计,全市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7%,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提高率为73%,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矛盾也比较突出,个别教师的师德素养有待提高。这些均与教育强市要求有较大差距。

(四)学前教育亟待进一步发展。据2009年12月份统计,全市有注册幼儿园696所,其中民办幼儿园670所,公办幼儿园比例小。幼儿园布局随意,条件参差不齐,收费偏高。全市幼儿毛入园率为83.94%,只有4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大多数乡镇没有中心幼儿园,与教育强市要求有差距。

(五)教育外部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有的部门对学校的检查、收费和摊派过多。校园周边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社会对教育价值的认识需要舆论的正确引导。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继续贯彻“1353”工作思路,重点工作有:

(一)启动推进教育强市七大工程。我们正在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力争三年投入一个亿,实施推进教育强市七大工程。

1.“百校达标”工程。每年新建、扩建、改建100所合格学校,3年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规划数,5年全市666所中小学校全部达到合格学校标准。加快城区新校建设步伐,逐步解决城区小学学位紧缺问题。

2.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按教育强市评估要求,用3年时间分批配齐配好直属学校的教学和实训装备,达到国家规定的新课程教学标准和省级示范专业的配备标准。

3.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年内建立中小学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创建50个课改样板校,在城区通过省示范性高中托管或对口帮扶的模式,建成10所优质公办初中。

4.特色学校建设工程。3-5年内,培育2所国家级特色高中和2所国家级示范职业学校,建成5所省级特色高中和5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创建50所市级特色学校和10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全面推动学校提质,打造教育品牌。

5.队伍提质工程。3年内,建设30个名校长工作室、50个名师工作室、50个校本研训示范校,培养、推介一批全省全国知名的校长、教师。公务员之家:

6.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工程。调整现有社会资源,改造闲置资源,3年建成1个市级、5个区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在社区建设100个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免费向少年儿童开放。

7.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开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督促县市区政府落实好举办基础教育职责,有效遏止大班额和择校风,将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各乡镇建成公办中心幼儿园,提升老百姓对幼儿教育的满意度。

(二)全面落实教育民生实事。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大力推进合格学校建设,又好又快建设城区塑胶运动场,争取超额完成年初计划指标。

(三)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四)大力推进“五型机关”建设。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营造“教育强市当表率,教书育人争先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