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委关于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指导计划

时间:2022-12-23 09:53:00

导语:计生委关于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指导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计生委关于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指导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市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为指针,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苏州市人口计生委悉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狠抓落实,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1~5月,全市出生2060人,计划生育率为99.95%,依法行政规范落实率98%,出生缺陷干预率达92.8%,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率97%,随访服务率达96%,信息网络覆盖率100%。上半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围绕中心任务,营造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的环境。

半年来,围绕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抓住时机,一着不让,及时展开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氛围,大力传播知识,倾力传承文明,全力推进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先后围绕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计生干部先进事迹报告会、非户籍人口管理服务卡制度和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等中心工作组织宣传报道,着力反映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工作推进的情况。在省人口计生委向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时,及时在《日报》出版头条文章宣传我市的人口计生工作。并从婚育新风吹进万家、办好实事服务百姓和“四同”惠及新人等方面作了系列长篇报道。启动了创作节目汇编,开展了婚育道德与家庭幸福征文、欢乐宝宝动漫创作、计生干部PPT制作和幸福家庭DV拍摄。《中国人口报》、《江苏人口信息》专版,分别宣传报道了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编发《同心携手战胜震灾》文章,并以黑头发刊,以志哀悼及动员赈灾。为营造“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氛围,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围绕优质服务,扎实推进“世代服务”品牌建设工程。

今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服务理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快“世代服务”机构的改造建设步伐,依托各级服务阵地,开展以知情选择、随访服务、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出生缺陷干预及青少年生殖健康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市应建12个世代服务机构,已建成11个,在建1个。上半年,各镇依托计生技术服务阵地,为19.76万名已婚育龄群众提供了国家规定项目的免费技术服务,有效地保护了妇女的身心健康。积极开展优生咨询指导、孕前保健、围产期保健、产前筛查等技术服务,全面实施干预工程,不断满足群众生育健康孩子、建设和谐家庭的需求,并取得了较好成效。1-5月,全市婚检率95.3%,围产期保健服务率99.13%,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5.84%,产前筛查率达96.03%,优生优育疾病险参保率95.9%,全市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5年的8.74‰,下降到目前的6.05‰。

(三)围绕依法行政,充分体现民生计生的国策形象。

严守“八项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行政职责,强化法制宣传,严格依法办事。一是严格把关,按照《省条例》规定依法审批,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做好528个符合条件再生育一个孩子的审批工作。二是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好了979名“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像”扶助金的发放工作;开展了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的相关工作,至6月30日,为19621人办理登记手续,目前已进入初审对比阶段;对各镇2007年度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兑付情况进行了督查,确保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兑付率达98%以上;规范申报公益基金救助手续,做好了116个计划生育公益基金享受对象的审核工作,并督促基层做好发放工作,合计发放总额18.15万元;按照有关规定为87个家庭办理了有无子女的相关证明;对335个不符合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的对象的信息进行了变更审核。三是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半年来,对往年18例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生育的对象征收社会抚养费,征收社会抚养费24.7万余元。在征收过程中始终做到征收对象明确,调查材料真实,告知当事人权利清楚,征收程序规范,适用条款恰当,做到既能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又依法办事,未产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四是畅通渠道,依法做好来信来访的查处、接待工作。充分利用电子信箱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开通“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语音咨询系统”,有效地将宣传政策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今年来,共受理各类信访100余件(其中来信12件),目前已全部结案,结案率达100%。同时争取公安部门的支持,出台了《关于在市户籍准入登记中出具计划生育相关证明的意见》,规范出证办理手续。

(四)围绕数字计生,着力发挥统计数据作用。

一是继续实施完善“四五六”工程,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开展人口计生信息网络整理改造、性能提升工作,提高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安全等级,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为我市《非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卡》、特别扶助试点工作、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等新制度的实施以及世代服务机构开展优质服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二是积极推进人口计生统计改革,按照《省人口计生事业统计制度实施方案》,制订下发了《市人口计生统计工作规范》,积极开展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统计工作。走访公安、卫生等部门,对2006年以来的出生人口数据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我市人口形势分析报告,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得到了市领导的好评。三是着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改进人口计生统计考核、督查方式,加强对统计质量的跟踪核实力度,落实统计数据责任追究,每季抽查各镇统计信息变更正确率,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程度。

(五)围绕属地管理,全面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春风行动”。今年1-3月份,市、镇两级计生部门以落实流动人口便民维权措施,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为目标,专门设立宣传点,全程参与劳动部门29场“春风行动”招聘专场,为流动人口发放《苏州市计划生育定点服务机构分布图》1000份,《致新人折页》、《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汇编》等各类宣传材料3万多份,现场共为1.4万育龄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免费发放避孕药具1万多盒。二是全面推行《管理服务卡》制度。按照苏州市建立城乡统一的“非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卡制度”要求,制订出台《市实施〈苏州市非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卡〉制度的意见》,并以服装城为试点单位,探索、总结《管理服务卡》办理和发放办法。4月28日,《管理服务卡》制度在全市全面推行。为提高办证率,全市共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张挂横幅147条,张贴《办理使用告知》6238张,发放《办理使用须知》宣传折页15049份。海虞、辛庄等镇联合外管办进入大型企业,提供办理暂住证、发放《管理服务卡》一条龙服务。尚湖镇专门编写了小品《计生绿卡》,到流入人口较集中的村、企业进行宣传演出。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符合条件的6912名已婚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办理了《管理服务卡》,已提供了3265人次的同城待遇服务。三是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监管方案。今年,市政府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监管列入依法治市十大实事之一。为把这一实事落到实处,各镇场依据《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监管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工作。半年来,全市共查验婚育证明3808人,发现无婚育证明830人,发现流动人口怀孕333人,及时将涉嫌违法怀孕215例信息通过全国信息平台全部通报到户籍地,发《限期补办婚育证明告知书》265份,落实补救措施11人。联合卫生部门,处罚、取缔开展“两非”的地下诊所两家。同时,我们加强与户籍地的双向协作,同河南永城市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服务管理协议》,协助流动人口户籍地办案,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六)围绕释放活力,扎实提高计生协会建设水平。

一是稳步推进早教工作,成立了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委员会。各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早教基地建设,认真选址,落实师资。辛庄、董浜、海虞、服装城邀请上海市及市妇保所的早教专家为本镇的0-3岁婴幼儿家长举办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欢迎。目前,虞山镇方塔管理区、大义管理区,碧溪镇江枫苑社区和浒浦集镇社区,沙家浜镇的科学育儿指导基地已经开班。二是顺利完成市级协会换届,回顾总结了市计生协会过去五年的工作,明确了今后五年计生协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对五年来全市各级协会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副会长,聘任了秘书长和协会名誉会长。全市各基层组织推荐的146名会员代表参加了大会,创了历次换届到会率之最。三是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建立生育关怀对象家庭档案,各地充分发挥基层协会的作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生育关怀主题活动。虞山镇邀请市新区医院妇产科医生,开展生殖保健知识培训;古里镇联合镇妇联、团委慰问独生子女贫困学生45名,送上5000多元慰问金及文具用品、玩具等;辛庄镇组织40位退休老计生干部“逛园区,喜看家乡新面貌”活动;市、镇计生协会发动计生会员和志愿者开展“情系灾区抗震救灾”爱心捐款行动,累计捐款达15万多元。

(七)围绕作风效能,狠抓机关的全面建设。

今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行政管理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规范行政管理秩序,我委继续对人口计生工作实施了项目化管理,市审计局对我委的的这一做法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另外,为进一步强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头”的人口计生作风,开创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的新局面,我们以据中共市委《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工作意见》,就强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的意见》,并推荐市指导站、市计划生育协会参加市级“双十佳”评比。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下半年,我委将继续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指导,深化优质服务,规范依法行政,维护群众权益,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注重人口发展研究,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努力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做好“十一五”人口计生中期评估工作,在促进事业发展上见实效。省“十一五”人口计生工作中期评估,实质上就是创建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中期评估。全市各级计生干部务必高度重视,要全面理解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创建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各个责任指标的概念,并扎扎实实按照指标体系抓好落实,确保每一个评估指标都能按要求完成,确保顺利通过省“十一五”中期评估,为“十一五”期末创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继续加强基础建设,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上见实效。半年来,各镇按照年初全市工作会议精神,想方设法,积极落实相关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绝大部分镇场通过出台相关文件,制订了对村(居)党政一把手、计生干部和信息员的考核奖惩办法,配齐配强信息员队伍,健全信息网络,实行计生干部分片包干制度,落实信息员例会制度,提高信息员待遇,加强知识技能培训等方式方法夯实基础,取得了一定效果。表现在信息员工作主动性得到加强,发现的孕情信息比较及时。但打基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各镇还是要从“抓计划生育率、抓计生队伍建设、抓信息管理、抓能力培训、抓工作主动”五个方面入手,尽最大的努力,稳固基层基础,依法做好社会扶养费征收工作,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三)落实利益导向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在注重民生计生上见实效。继续实施和完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公益金等制度,组织开展企业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落实情况专题调查,加大对企业兑现奖励政策的督促力度,及时兑现企业持证退休职工的一性次奖励,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计划生育生育合法权益。公务员之家

(四)拓展优质服务内涵,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见实效。全面完成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三年工作目标,继续开展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做好优生健康险的推广工作,提高孕前保健的服务量,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快步伐,全市年内要全面完成世代服务品牌改造建设任务,力争率先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建成世代服务体系。召开全市0-3岁科学育儿工作现场推进会,全力推动0-3岁科学育儿工作深入开展,全面完成“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中心(市欢乐宝宝活动中心)——各镇世代服务中心(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分中心)、幼托机构活动点——村委会、居委会(社区)为一体的三级网络”的目标任务。提倡开展秋季服务,尽力为全市育龄群众提供一年二次的优质服务,切实提高育龄群众的健康水平。

(五)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新体制上见实效。继续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监管方案,深入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力度,提高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持证率,联合卫生部门坚决取缔开展“两非”的医疗机构和地下诊所,努力降低流动人口性别比。继续推进《非户籍人口管理服务卡》制度的实施,提高《非户籍人口管理服务卡》办卡率,提高为持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量,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研究计卫联手有效通报制度,与浙江、安徽等经常性协作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六)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上见实效。加快推进生育文化园建设,完成宝岩生态园、蒋巷村等重点区域的生育文化园建设。以婚育道德和家庭幸福为主题,组织开展市第五届生育文化节。通过文艺演出、幸福家庭才艺展、婚育道德征文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广泛宣传在婚、育、性方面的道德规范,弘扬新的道德风尚,积极推动人口文化和婚育文化发展。

(七)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在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上见实效。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提高《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利用率,通过这一平台,加强与流动人口户籍地沟通协作。开发完善世代服务软件建设,努力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市人口与计生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进程,力争在在明年初投入运行,形成人口计生“以房管人”的新格局,解决人户分离、人员流动对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带来的难题,为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八)加强人口发展研究,在提供决策支持上见实效。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针对人口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展探索性、前瞻性的研究。目前这项工作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由于合作对象的身体健康原因,被迫改变原有的合作研究计划,改变研究课题。下一步要加强与华东师大的合作力度,尽早开展《市人口城市化和城乡协调发展》课题研究,尽心做精做好研究课题,尽力早日形成课题成果,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