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经贸政府的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2-04-23 07:38:00

导语:市外经贸政府的半年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外经贸政府的半年工作总结

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外经贸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外经贸工作围绕推进*重要增长极建设,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谋发展”的实践主题、“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主动顺应形势变化,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外经贸工作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对我市*重要增长极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进一步明显。

一、20*年全市外经贸发展情况

20*年,全市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4家,新增总投资51617万美元;新增合同外资26128万美元,比增19%,完成计划的109%;历史可比口径实际到资37*2万美元,比增54%,完成计划的103%;验资口径实际到资12672万美元,比增55%,完成计划的141%。全年累计完成进出口额27112万美元,比增38%。其中,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达24435万美元,比增57%,完成计划的116%。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家,总投资1.*亿美元,中方投资2100万美元。外派国际劳务480人。

回顾20*年的全市外经贸工作,主要运行特点有:

1、外资来源地有效拓展。在全年新批的64家企业中,港资企业30家,合同外资7482万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29%;台资企业16家,合同外资1867万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7%。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资大幅增加,其中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和菲律宾的投资增幅较大,分别新批企业7家和5家,合同外资12171万美元和1234万美元,占合同外资的比重分别达47%和5%;此外,澳门、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新西兰、萨摩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企业投资我市。

2、主导产业利用外资成效明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10+3”产业利用外资成效逐步显现。20*年新批的64家企业主要集中投向机械、纺织服装、建材、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其中机械制造企业18家,纺织服装企业14家,电子企业7家,农副产品企业5家,建材企业1家,投向“10+3”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占新批企业总数的70.3%。此外,商业领域利用外资有所突破,新批外资国际贸易公司2家,合同外资1037万美元。

3、外资增资、到资形势较好。我市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外商投资信心增加,企业增资形势较好。全市共有20家企业增资,新增合同外资11825万美元,其中,增资额较大的有:龙工(福建)铸锻有限公司增资3510万美元、金龙能源(福建)有限公司增资2000万美元、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增资1280万美元、龙工(福建)机械有限公司增资1*9万美元等。验资口径实际到资发展势头良好,全年达12672万美元,比增55%,为我省南平、三明、宁德三市的总和,居全省山区市首位。

4、外贸出口高速增长。我市外贸出口在经历流通型企业20*、20*连续两年出口大幅度下降后,20*年开始明显回升,全年出口比增57%,出口重新跃上2亿美元大关,达24435万美元,创下历史最好成绩。永定县出口首次突破1千万美元,长汀县出口首次突破5千万美元,新罗区出口首次突破8千万美元。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县(市、区)达5个(新罗、长汀、漳平、永定、上杭),超5千万美元的县、区有2个(新罗、长汀),分别比20*年增加1个。

5、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种类增多,产品结构更趋优化,出口上千万美元的产品有:纺织品7435万美元,比增35%,化工产品4658万美元,比增58%,家具2613万美元,比增112%,鞋帽伞类2176万美元,比增180%,纸类1*7万美元,比增31%,机电、音像及其零件1832万美元,比增148%,对主要出口国别(地区)欧盟、美国、日本、中东、台湾等的出口增加明显。对日本和台湾的出口分别达2421万美元和1415万美元,分别比增14%和15%;对欧盟出口4216万美元,比增40%;对美国出口27*万美元,比增70%;对中东出口3537万美元,比增85%。

6、出口主体结构更趋合理。从企业类型来看,流通型企业和生产性企业出口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年生产性企业出口16485万美元,占全市出口的67%,比增47%;流通型企业出口7950万美元,占全市出口的33%,比增82%。从企业性质来看,内外资企业出口均衡发展,外资企业出口10179万美元,占全市出口的41%,比增33%,内资企业出口14487万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9%,比增64%。在内资企业中,民营企业出口达12490万美元,比增68%。

7、“走出去”持续走在全省山区地市前列。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家,总投资1.*亿美元,中方投资2100万美元。总投资、中方实际投资持续走在全省山区地市前列。全市企业在境外投资的形式呈多样化发展,有合资、独资、要约收购、直接控股等多种形式。投资领域向多元化转变,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纺织服装及其辅料加工销售、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观光等。利用和抢占国外矿产资源继续成为我市境外投资的最大亮点。紫金矿业集团境外收购、投资势头不减,项目规模持续扩大,到20*年其境外投资规模已达1.49亿美元,中方实际投资6018万美元。长汀县针纺企业走出去势头良好,已成为全省重点扶持发展的“走出去”基地之一。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经贸形势,全市各级外经贸部门克服困难、奋力拼搏、积极进取,根据不同工作业务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因势制宜,分类推进,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工作举措是:

1、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更加优惠。20*年,我们积极研究出台促进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着力营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积极落实新修订出台的《*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投资与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推动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市引进外资奖励办法》,简化奖励审核程序,增强可操作性,有效激发各级各部门开展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环境更加优质。目前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可以直接受理市、区两级69个部门(单位)的595项(1213细项)审批事项,占市、区两级各部门审批事项的97.7%,窗口有权办理事项比率达78.5%,窗口直接办结率达90.3%,行政审批办结时间实现大提速,平均每项办理时间为4.6天,比对外承诺时间缩短4.1天,比法定时限缩短16.3天。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其中永定县的行政服务中心已经建成投入使用。20*年下半年起,市政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在全市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中央和省垂直管理单位、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公共事物管理行政审批职能的事业单位中,全面开展了全市部门内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职能改革,把凡是面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审批事项(含年检、年审事项)和与这些行政审批事项相关的服务事项、环节、行政事业收费等,通过设立行政审批科,统一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审批办理。我局也依托外资科成立审批科,把原由3个科室承担的23项行政审批职能集中统一审批办理,此举有效提高了我市行政审批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和改善了我市的投资环境。20*年以来,在全省投资环境监测评价中,我市的投资环境总得分连续第三年居于厦门之后位列全省第二,继续成为全省投资环境最优的设区市之一。

2、拓展平台,强化招商,稳妥推进利用外资。一是园区建设不断完善。20*年,我市有效开展了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水、电、路、通讯、标准厂房、工业用地报批等各项事业建设,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园区招商强势推进,产业集聚更加明显,纺织服装、机械、铜、电子、建材、化工等产业集群初步凸显规模集聚效应,工业园区正日益成为我市吸引外资的重要平台。据统计,20*年新批的外资项目90%以上都落户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二是招商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加快构建“产业、基础设施、城市”三大体系,针对“10+3”产业发展需求,把握利用各种机会,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有序组织到台港澳、东南亚和长三角、珠三角、我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等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招商活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主要招商活动有:5月份的建市10周年项目招商活动;“5·18”、“6·18”平台招商活动;7月份赴泉州开展招商活动;8月份赴东南亚国家和香港的招商活动;9月份组团参加第十一届“9·8”投洽会;9月下旬赴广东佛山市开展的招商活动;10月份赴浙江温州市、上海市的招商活动;11月18日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投资项目洽谈会”等。在赴外招商活动中,根据不同招商地域的产业发展情况和我市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我市分别在当地举办*市情说明会、投资项目推介会等各种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各级领导根据各地情况不同,分别走访拜会了当地知名企业和工商界、政界有关人士,达成一系列推进经贸合作的协议文件,效果良好。其中,第十一届“9.8”投洽会共签约外资合同项目40项,总投资3.94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拟利用外资2.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8%;第四届“11.18”共签约外资合同项目30项,总投资4.54亿美元,拟利用外资2.46亿美元。三是项目跟踪不断加强。我们始终注意密切跟踪在谈项目。重点跟踪20*年我市两场大型招商活动和20*年“9·8”投洽会中签约的合同外资项目,并对*年以来的签约外资项目进行梳理,对尚未报批的项目进行通报,促报批、促落地,取得较好效果。20*年全市签约外资项目的报批率保持了持续攀高的良好态势。

3、围绕目标,落实举措,全力壮大出口总量。继续完善外贸政策支持服务体系……………。有效开展政策宣传和应对指导…………。鼓励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出口积极性,有效壮大了出口总量。20*年7月1日,国家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我市传统出口商品如纺织品、竹木制品、纸制品、鞋类制品等受到直接影响,减少出口退税额约1800万元人民币,出口效益明显下降。面对形势变化,我们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应对政策调整,深度开发市场,拓宽出口渠道,改进销售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把退税的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到20*年下半年,全市出口开始大幅上升,实现50%以上增幅的高位运行,全年出口目标任务超额完成,超出年初任务16个百分点。积极组织参加展会。全年共组织21家企业参加参加部、省举办的华交会、广交会、商交会、台湾展等各种境内外展会共计7场次,组织3家企业参加我省在台湾高雄市举办的“20*海峡两岸(福建)健康家庭用品博览会”,有效开拓我市主要出口市场,取得良好效果。加快培育出口新增长点。鼓励民营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加强对获得进出口经营权企业的外贸业务知识培训。全年通过商务部平台审批对外贸易经营权备案登记48家,组织获权企业的业务员进行外贸知识培训100余人次。全年有出口业绩的企业1*家,其中新增出口企业25家,其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量的11%。全市出口千万美元以上企业7家,比增3家,出口500万美元以上企业17家,出口300万美元以上企业22家,出口200万美元以上企业30家。推动自主出口品牌建设。深入指导喜鹊公司在成功获得“福建省出口名牌”后,继续申报商务部的“中国出口名牌”。到20*年,全市已经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国家免检产品9个,福建省名牌产品43个。一系列具有自主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为我市提升自主出口品牌的整体水平,扩大自主品牌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了积极推进作用。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一年来,我们始终注意研究国外特别是我市重点出口国别的反倾销政策和立法等,注意收集欧美“两反一保”的有关信息,了解国外最新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指导企业及时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严格按照出口标准组织生产,加强产品质量认证,增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举办了一期应对欧盟REACH法规和EuP指令培训班,受益企业60家。

4、强化服务,突出特色,有效实施“走出去”。

一年来,我们着力营造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发展的氛围,努力推动市内企业用足用活国家和省有关“走出去”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20*年是我市“走出去”企业获得各级资金扶持最多的一年,累计帮助紫金矿业集团、云顶茶园等5家企业7个境外投资网点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扶持资金213.1万元,为我市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在工作重点上,我们充分发挥紫金矿业集团等企业的矿业开采优势,持续探索开展收购、勘探国外矿产资源,抢占国际矿业发展制高点,取得较好成效。20*年紫金矿业集团依托厦门子公司出资1.8亿美元以全面要约方式成功收购了英国蒙特瑞科公司79.9%的股权,进而全资拥有了秘鲁白河铜钼矿;依托新疆子公司出资5510万美元成功收购了塔吉克斯坦ZGC公司75%的股权,目前累计生产黄金500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圆满完成*国际公司的改革改制工作,落实公司职工身份置换资金27.6万元。为充分利用好国际公司原有的经营渠道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有效解决改制后的职工生活出路,积极帮助该公司改制后依法注册成立新的外派劳务承办权公司,继续开展外派劳务业务。

5、凝聚合力,拓宽载体,机关各项事业有序有效开展。一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机关效能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关各项事业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加强效能建设,促进作风转变。以完善绩效评估为载体,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以提高工作透明度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以改革审批制度为重点,努力推进依法行政;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抓手,严格规范服务行为,使机关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服务意识、效率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商工程”。配合省外经贸厅和市委组织部,对市、县两级外经贸部门领导和机关干部有序开展培训教育,全年累计选送各级领导和干部参加学习培训15人次,使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系列规定,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强化党风和勤政廉政的教育学习,本局未发生任何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人和事。为继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深入开展,20*年我局又积极开展了争创全省口岸系统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并已通过了检查验收。20*年12月,我局被省人事厅、省外经贸厅、省经贸委三家联合授予全省商务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二、2008年的目标任务和面临的形势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国对外开放30周年,做好2008年的全市外经贸工作,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外经贸工作会议、省委八届三次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的要求,围绕我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总体布局,主动呼应“两个先行区”和我市产业、基础设施、城市“三大体系”建设,坚持以改革创新驱动,坚持以项目和品牌带动,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壮大外贸出口总量,持续“走出去”领先地位,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持续实干,推进我市外经贸事业在速度、质量、效益方面持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我市20*年外经贸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和200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今年我市外经贸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合同利用外资确保同比增长20%,达2.9亿美元,力争增长30%,达3.1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确保同比增长20%,达4.3亿美元,力争增长30%,达4.7亿美元;

——外贸出口确保同比增长20%,达2.5亿美元,力争增长30%,达2.7亿美元;

——“走出去”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山区地市前列,新批境外企业4家,外派劳务300人。

展望2008年的外经贸发展态势,总体上仍然较好。世界经济贸易仍处于增长期,经济全球化还在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还在不断推进。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支持海峡西岸及台商投资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商务部、海关总署、国检总局等中央部委纷纷出台支持*建设的意见和措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凸显。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推进“三个平台”和“两个先行区”建设,市委、市政府更加关心重视外经贸工作,市委关于建设海峡西岸重要增长极的决策持续向纵深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产业”三大体系建设和“10+3”产业持续向纵深发展,全市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条件更加便捷,政府服务更加高效,全市上下共同推进外经贸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但是,从具体的因素分析,外经贸的发展环境仍然复杂。从国际看,外经贸的外部环境趋紧。由于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领域产生了一些不平衡和矛盾,特别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可能危及全球经济的稳定,普遍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将有所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进一步抬头,贸易摩擦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反倾销等传统领域向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新的形式延伸,从具体产品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层面发展,从而严重影响贸易和投资的健康发展。国际市场能源和资源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对制造业的发展形成较大压力。从国内看,国家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将进一步深化,对外经贸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更加紧迫。利用外资方面:“两税合一”的影响将在今年显现;钢铁、水泥、造船等临港工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国家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强化,都将给新项目的进入带来更大困难;国家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出台以及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对外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不断走高、工业用地“招拍挂”的实施和土地使用税的征收,更增加了外资进入和经营的成本。在对外贸易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在顺差没有大幅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外贸政策仍然是不确定因素。

从我市外经贸发展的状况看,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后劲仍然不足。利用外资方面:一是全市现有合同外资存量显得不足。目前,我市在手已签约未报批的合同外资存量不足2亿美元,这种局面可能导致2008年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总量后劲乏力。二是利用外资来源地仍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一方面我市侨民主要集中在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另一方面我们对欧州、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引资工作依然薄弱。这种客观上的因素,将会影响我市外资来源地向更多更广的范围拓展。三是签约项目报批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这几年我市的“9.8”和“11.18”签约外资项目的履约情况看,虽然项目履约率逐年提高,但是还存在项目签约与报批不一致的情况,如有的项目签约资金大,报批资金小,有的项目甚至无法报批。这个问题将影响今年我市利用外资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我市外商投资领域还不够宽,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利用外资还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性进展。外贸出口方面:一是人民币升值和预期的再升值导致部分企业原辅材料价格一路攀高,产品出口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我市部分企业出口积极性下降甚至由于运行成本因素的影响将退出出口行列。二是国家出口退税率还有可能继续下调的政策因素和各种国际贸易壁垒、国际贸易纠纷此起彼伏。导致我市纺织、服装等出口企业迟疑、观望、甚至减少出口以求企业平稳发展。这也将影响明年我市出口总量的进一步持续做大。三是出口结构性矛盾制约我市出口发展。特别是加工贸易发展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仅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左右,尚未培育形成出口支柱产业、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四是缺少大出口企业的支撑。20*年我市出口额上千万美元的企业只有7家,超过3000万美元的仍然没有。今年我市外贸出口预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预计出口上千万美元的企业数应该在10家上下,超过3000千万美元的只会增加龙工1家。五是一批流通型贸易企业的出口伸缩性大。这些企业出口量的决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还是看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市明年出口总量的壮大。六是新增长点还需大力培育。迄今,我市有300余家企业进行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有出口实绩的1*家,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大部分新备案企业完全没有出口业务。此外,还存在出口商品档次较低,受政策影响较大;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受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影响较大;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偏慢等问题。

三、2008年的主要工作举措

实现2008年的工作目标,我们的主要工作举措是:

一、持续运作,狠抓落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完善政策体系,拓宽利用外资载体。一是完善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广泛宣传《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扶持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的若干意见》和我市修订后的《*市促进投资与企业发展的规定》,积极推动制定出台鼓励台商来我市投资的扶持政策,继续出台《*市引进外资奖励办法》,落实重大外资项目的洽谈签约、推动报批等前期工作。以中央鼓励和支持*、老区和东部地区发展为契机,积极争取*(原中央苏区)享受国家中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二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利用我市开展部门内部职能集中审批制度改革的契机,进一步清理和减少我市外商投资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推进网络审批系统建设,为外商投资我市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审批服务。三是明确功能定位选准项目载体。根据目前我市8个开发区(工业园区)、1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特色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定位,从而确保各项招商活动有的放矢。根据我市中心城市发展总体部署和产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各类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进入各相应重点发展的产业园区,使之成为全市利用外资的重要载体。四是挖掘存量土地形成集聚优势。要注重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重点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对外商已经征用且逾期未开发的土地,要促其抓紧开发或依法依规收回进行二次招商。要逐步迁移与主导产业没有关联度的企业,为引进关联度高的企业腾出投资发展空间。要主攻大项目,拉长产业链,鼓励关联企业、配套项目向龙头企业所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

创新工作机制,搭建招商平台。一是创新外资项目生成机制。立足现有外资项目跟踪储备基础条件,建立实施动态管理的招商项目储备库。重点围绕我市“10+3”主导产业,找准上下游产业链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关联项目的开发,推出一批产业链龙头项目、配套项目、增资扩产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二是创新和拓展招商地域。围绕项目特点,根据境内外产业特色和转移的趋势,选择招商地域。今年我市的招商计划(初步方案)已经制定,计划从3月份开始,通过市组团17场招商以及推动以县(市、区)为主体的专项招商,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在继续抓好本省厦门、泉州等闽南沿海招商市场的同时,主要推动各县(市、区)有效巩固和深度挖掘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产业集聚地区和台港澳、东南亚地区等条件比较成熟的传统招商市场。进一步发挥我市客家祖地优势,重视做好重点台商的联宜联络,紧盯台湾大企业的投资动向,积极引进台湾机械、信息产业、光电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开发项目,积极争取赴台招商有新进展,努力实现台资引进有新突破。按照全年招商计划重点开拓欧洲、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新兴招商市场。三是创新招商方式。针对我市产业、基础设施和城市三大体系建设需求,进一步改进驻点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专业招商、网上招商、园区招商等各种招商形式,继续办好中国*投资项目洽谈会,积极参加“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5·18”、“6·18”、泛珠“9+2”等与我市关联度高、项目对接主题突出的省内外重大经贸平台招商。推出主导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项目,有效开展“10+3”产业专场对接。力争在引入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上有新突破。此外,还要努力加强与我国驻外机构、境外商协会的交流合作,实施委托招商。四是继续实行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实行重大项目的领导跟踪服务制度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机制,重点跟踪服务去年“9.8”和“11.18”两场重大招商活动中签约的23项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形成项目工作合力,为重大外资项目落户我市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五是规范外资项目动态监测体系。对列入省跟踪的在谈项目,主要依托省《外商投资项目编码管理系统》和《外资项目全过程跟踪系统》进行动态跟踪。对列入市重点跟踪的在谈项目,由市外资办组织序时跟踪,每月通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

突出工作重点,拓宽利用外资领域。要突出发展工业,以发展壮大我市“10+3”产业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立足存量优势,努力提升机械、纺织、电力、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二是依托矿产资源优势,重点推进一批资源精深加工重大项目建设,壮大钢铁、铜、建材、煤炭等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三是立足区位优势,主动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新型材料、光伏产业、旅游、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集群。四是放宽外商进入基础设施的准入条件,鼓励和支持外资以独资、控股、参股、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进入我市铁路、高速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城镇供水、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法律法规禁止以外的其他基础设施领域。五是抓住服务贸易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的机遇,加快商贸、物流、房地产、旅游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利用外资步伐,引进外资设立会计、审计、经纪、鉴证、评估等中介机构。力争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实现利用外资的突破性进展。

二、持续提升,加快发展,继续壮大外贸出口规模。

持续推进外贸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激发各类企业出口积极性。二是加强有关部门和出口企业的沟通协调。尤其要加强财政、国税、海关、国检、外管、银行等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协调联系,最大程度地支持、推进外贸出口。三是加强预警监测和摩擦应对。对全市出口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市场全面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企业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做好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和反倾销工作。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

着力培育外贸出口新增长点。一是继续鼓励民营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扩大经营者队伍,年内力争新增获权企业50家,全市发展到350家左右。有针对性的选择一批成长性强的企业,加以扶持培育。做好新获权企业的出口指导工作和业务员的培训工作,尽快形成出口力量。二是积极宣传发动更多的企业参加境内外的各种展览会,重点做好广交会、华交会的参展工作,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完善客商网络,巩固老客户,建立新客户。三是努力壮大出口主体。年内重点争取厦门建发、龙工国际销售公司等一批外项度较高、承载能力强,能拉动我市出口总量迅速壮大的企业落户我市,积极努力培育更多机制灵活、产权多元的股份制外贸企业,力争新增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0家,出口300万美元以上企业10家,超千万美元以上企业5家,扩大出口主体,提高出口总量。

突出重点扩大出口。一是加强重要市场的政策研究,特别是对重点国别的反倾销等政策和立法的研究,从而推进对重点县(市、区)、企业、产品的宏观预警监测,及时了解掌握和沟通出口企业情况、市场动态,尽可能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出口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继续深入研究欧盟化学品法规,指导企业了解国外最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严格按照合格标准组织生产,加强产品质量认证,及时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增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三是积极抓好出口百万美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和出口增幅达2位数以上的企业出口工作。重点抓好漳平木村、金鑫钨业、海通贸易、明源贸易等出口大户和龙工机械、斯迈特电子、龙物集团等出口潜力大的企业,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做大,提升出口总量。四是继续实行市、县两级领导和部门挂钩联系制度,推进重点县(市、区)扩大出口规模,年内力争实现新罗区出口突破亿美元,4个县市区出口超3000千万美元,7个县(市、区)出口均突破千万美元。

继续推动自主出口品牌建设。一是要推动企业参加各类质量、环保与社会责任认证,加快市场准入步伐,推动国内品牌走向国际市场。二是要推动出口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工作,加快技术升级与转化,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继续鼓励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参加“福建省重点培育与发展的出口名牌”的评选活动。四是加大出口品牌宣传,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扩大自主品牌出口,促进外贸发展方式改变。

构建高效快捷的“大通关”体系。一是强化口岸功能建设。加强口岸机构建设,健全口岸大通关工作机制,抓紧建设*进出口货物报验中心,早日完备进出口货物查验监管点的口岸功能,确保口岸通关快速、通畅、安全。二是积极推动查验部门创新查验监管模式,全面落实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支持*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出口通关A类企业和检验检疫一、二类企业的培育力度,努力推进“多点报关、口岸验放”口岸通关模式取得更大实效。三是发展口岸中介,完善通关服务机制。积极引进大型船代、货代中介企业,加快培育发展报关行、报检行等,为企业出口提供一条龙的优质服务。

三、持续优势,强化管理,积极稳妥推进“走出去”。

扩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充分发挥我市紫金矿业、金鑫钨业等企业的矿业开采优势,继续探索开展收购、勘探国外矿产资源,抢占国际矿业制高点。

积极引导优势企业“走出去”。鼓励和支持我市轻工、纺织、服装、建材、工艺品等制造企业走出去,实现原产地多元化。支持和引导出口量大、易受到贸易壁垒影响的行业主体到与主要出口市场有优惠安排的非洲、东盟、拉美、中东等国家投资建厂,减低企业出口风险,提升经济效益。

大力推动境外贸易网络建设。积极鼓励出口导向型生产企业及流通企业在已经有贸易基础的国家设立贸易营销网络,全面融入当地市场,构筑自主性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环节,有效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自主贸易附加值。

稳妥推进对外劳务合作。引导和扶持市内劳务承办公司与沿海劳务经营公司加强业务联系。深度开发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加强外派劳务培训,提高外派劳务素质。维护外派劳务合法权益。

四、持续实效,团结和谐,扎实推进保障机制建设

积极推进队伍建设,为外经贸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按照省“人才强商”实施方案的要求,继续组织市、县两级外经贸干部参加培训,争取在年内完成全市外经贸领导干部的轮训任务;继续支持选送市外经贸领导干部参加商务部举办的培训班;以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为阵地主体,积极选送市局中层干部参加各期学习培训;积极争取调整充实一批熟悉本地产业发展情况、了解国家法律和外经贸政策、精通外语、善于谈判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外经贸队伍。同时,积极督促各县(市、区)落实相应措施,共同推进外经贸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外经贸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外经贸系统党员干部的头脑,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认真开展第五届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注重新党员的发展工作,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外经贸发展相适应、与反腐倡廉工作相协调的制度体系,扎实推进行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促进局机关工作人员勤政廉政。

积极推进作风建设,为外经贸稳定发展提供工作保障。加强对外经贸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外经贸目标责任制的考核督查力度,持续外经贸发展合力。加强调查研究。重点研究事关外经贸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今年要重点研究解决供货转自主生产出口、外贸服务中介机构建设、流通型外贸企业培育等问题,力争尽早形成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外经贸、招商、协作、贸促、项目开发、商会等部门作用,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着力解决好基层、企业反映的实际困难、问题,推动工作开展、企业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报送,推进网络审批系统建设和外经贸网站建设,积极推动不同形式的电子商务应用工作,提高外经贸工作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