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局年度改革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15 05:40:00
导语:国土资源局年度改革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今年是国内外经济环境激烈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调整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的一年,也是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全面履行管理职责,着力探索建立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了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市国土资源工作得到了来通调研部领导的高度肯定,依法行政、基本农田保护、测绘管理、政务信息、财务管理、地籍管理等工作受到省厅表彰;服务重大项目江海开发、服务民营经济、创建文明城市等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一、科学有序调控,服务又好又快发展卓有成效
主动策应变化,保障重点高效有力。全力抓好各类用地计划指标的预测和筹措,对关系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大跑部跑省力度,积极争取独立选址和省点供计划指标。对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实行直供制度。崇启大桥北段、滨江大桥桥头公园、北城大桥、钟秀大桥等重点基础设施,王子造纸、蓝星化工二期、振华锻造、华能电厂三期等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完成了用地预审和报批,基本满足了全市经济发展合理的用地需求。
发挥规划龙头,服务发展持续有序。全面完成市(县)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各项前期和基础工作。克服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零乱、农民住宅楼房比例高、年代近、整理地块选择和实施难度大等困难,高质量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组织县(市)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完成2009年度县(市)挂钩试点规划实施方案并通过省厅审查。
优化供应结构,供地节奏有效把握。及时掌握建设用地供应及建设情况,正确把握土地供求关系。与往年相比,全市土地供应总量增幅明显,基础设施用地、工业仓储用地、经营性用地供应总量全面增加。优先重点保证低价位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市区共供应此类用地15宗,面积2235亩,占市区居住类经营性用地总量的60%。
二、突出长效管理,耕地资源保护开发互赢并进
基本农田保护开创新局面。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落实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和责任要求。各级政府、国土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保护目标、权利义务、保护措施和具体要求,并把基本农田保护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对28万亩基本农田进行了综合整治。
耕地占补平衡实现新突破。克服内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项目地块多而分散、实施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切实开展好占补项目库建设工作。在全市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全面摸清可用于土地复垦开发整理的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和权属情况。全年共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356个,项目区规模1.7万亩,新增耕地1.15万亩,连续17年实现了全市耕地占补平衡,继续保持了占补平衡工作全国领先地位。
土地开发整理取得新成效。对11个已下达项目预算资金的省以上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情况逐个进行了督查。对已完成项目审计和县级验收的项目,及时组织财政、农业、水利等方面专家组成验收组进行市级验收。全市7个省以上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通过竣工验收,项目总规模6.4万亩,新增耕地面积5019亩,完成投资7695万元。累计争取资金8.64亿元,列全省第二、苏中第一。
三、创新监管手段,国土资源依法行政纵深推进
“片警式”监管实现全覆盖。按照“片警式”监管的工作要求,全市所有耕地分成了9个一级监管片、152个二级监管片和2003个三级监管片,共设立“片警”1664人,采取“定区域、定职责、定人员”的办法,将监管片内的地块分到每一个国土系统人员,建立健全土地执法分区监管、包案查处、责任到人机制。
查案息访突出严肃性。进一步强化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各项措施,及早发现和解决各种信访矛盾,努力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市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1247件,比上年减少13.16%;来访681批1070人次,比上年分别减少7.35%、23.46%。全年未发生一起省市信访联席会议交办的重特大的涉地信访案件。深入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海门市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海安县被省厅表彰为争创“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先进集体。
维护权益体现长远化。配合市政府起草印发了《市政府关于增调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根据物价上涨等因素,建议市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增调一次,市区生活补助费标准和养老金标准分别提高25%和19%。各县(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全面实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对市区征地流程进行了调整完善,明确了职能分工,对各类征地公告文本格式进一步作了规范。
四、规范出让方式,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不断推进。南通市继续全面实行工业项目用地招拍挂方式出让,新上工业项目全部招拍挂,以竞价出让方式确定土地使用企业。
节约集约利用机制不断完善。按照规定的定额指标和投资额度审查各类项目用地,坚决核减超指标用地。开发区分局对入区项目的总投资额、投资强度、竣工投产后的产值税收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评。
五、注重科技引领,国土基础服务平台夯实有力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对规划系统、县乡级地籍远程发证模块、堪丈定界模块以及网上报批接口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丰富和完善了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功能。在全省率先开发了《土地储备管理系统》,市区土地储备实现实时查询和动态管理。《大通道建设与区域土地资源调控研究》科技课题成果获得国土资源部科技奖二等奖,填补了我市国土资源科技研究国家级奖励的空白。国土局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建设政务公开测评获得省级国土资源系统第一名。
地籍、测绘基础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市完成1:5000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查、内业建库工作。全市农村土地调查全部提交省厅预检。组织实施了二等水准网的复测改造工程,成果被省测绘局验收评定优秀。对全市地图市场进行突击检查,进一步巩固专项治理整顿成果。与市城管局、地震局、红十字救护中心签定了《基础地理信息空间信息数据使用和共享协议》,为全市经济建设做好基础测绘保障。
地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各项工作任务。在前两年推广砖瓦企业使用淤泥制砖的基础上,重点支持砖瓦企业向长江要泥源。对五山地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隐患点进行排查,在全省率先统一建立“一点一档”制度。南通市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成果评定为全国领先地位。
六、深化精细管理,国土资源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保姆式”服务争先创优。在全省首家提出在全系统推行“保姆式”服务,出台了《南通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保姆式”服务的意见》。各地在贯彻落实“保姆式”服务中,根据服务需求确定服务时限,将服务成效纳入工作考核,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服务举措,提高“保姆式”服务质量。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全年系统副科级以上干部横向交流7人次,纵向交流4人次,其中单位(部门)“一把手”交流6人次,从地方选任4人到系统内任职。有36名国土资源所正、副所长进行了异地交流。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科级后备干部推荐,建立了一支拥有39人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宣教培训深入开展。扎实推进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全市共投入培训经费240多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130期,培训11000多人次,实现了“全面覆盖,应培尽培”目标。积极组织系统内未取得本科学历的人员报名参加与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专升本学历教育,创新开展国土系统应知应会知识在线学习与测试活动。新闻宣传、政务信息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国土系统领先地位。公务员之家:
国土所建设进一步夯实。深入开展“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创建活动,全市有6家国土所被省厅评为优秀国土所,全系统达到良好、优秀标准的国土所分别占80%和30%。积极推进国土所硬件建设,全年对全市14家国土资源所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办公面积18884平方米,办公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全面开展档案达标升级活动。41家国土所通过了省二级验收,23家国土所通过了省一级验收,海门局和启东局通过了省特一级验收,全系统达标率由去年的22%上升到63%。
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和反腐倡廉展览,赴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淮安纪念馆、体育会展中心等地进行革命传统和形势教育等。不断加强国土文化,成功举办了全系统首届体育运动会,组织开展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活动,干部职工积极捐款,缴纳特殊党费。全系统被省文明委表彰为“江苏省文明行业”。
- 上一篇:国土局五五普法验收工作总结
- 下一篇:国土资源局民主评议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