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转载)儿童诗创作的委婉曲折技法
时间:2024-06-06 11:10:46
导语:(全文转载)儿童诗创作的委婉曲折技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儿童格律诗和现代儿童自由诗的创作,大多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但诗是心灵之歌,是情感的艺术品,是诗人心思的写照,是真情燃烧后留下的舍利。由于诗人包括儿童诗人个性、气质、素养、学识,特别是童趣、童意、童味、童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心思是千变万化、漫无边际的。加之当今社会儿童智力发达,见识较多,我们要培养和引导儿童独立思维,深层次思维,尤其是成人创作儿童诗更要深入思索,由外向内、由表及里,发现艺术规律,探索委婉曲折含蓄圆环表达诗意,创新和丰富儿童诗创作技法,写出个性化突出和创新性丰富的儿童诗歌作品。作者归纳、提炼、研究和总结出了16种技法,加上子目21个,共计37个方法。
第01法:借用点化
即借前人诗文中的成语、熟语、诗语或典故(包括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灵活应用于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中,并赋予新的含义,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通过点化,丰富了读者的联想,增加了诗词的容量,扩充了诗歌的内涵,表达某些不便正面明示的诗中旨意。
借用点化可分为用事点化、借言点化和化意点化三种。
(1)用事点化
即从正面借用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典故,进行点化。
例如当代·王殊《断想》:“(一)白色的沉寂,/蓝色的安宁,/把我带入美妙的遐想:/银河上架起了一座桥。//桥头上,/牛郎织女欢快的笑声,/传到人间,/徘徊在我的梦乡。//(二)奔腾的江水,/呼啸的浪花,/把我带入古老的沉思:/江上多了一只救生船。//船身上,/屈原不屈的身影,/伴着岸边春天的绿意,/摇荡在翻滚的汩罗江。”这是作者王殊13岁时写的一首儿童诗。第一章借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以优美的诗句“牛郎织女欢快的笑声/传到人间/徘徊在我的梦乡”,表达了作者在宁静平和的夜晚,悠悠进入梦乡。第二章在汩罗江的小船,化用了屈原怀石投江的历史故事,以丰富的想像,写出了“屈原不屈的身影”,“摇荡在翻滚的汩罗江”上,表达了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怀念。
(2)借言点化
即借用前人诗文中现存的语句、成语等,借旧瓶装新酒,为我所用。有的整句借来,融合在自己作品中;有的经过改造加工,再放在自己的诗词中,别出新意。
例如当代·任寰《牛年·致老牛》:“老牛,老牛,/你是力气的象征/——“力大如牛”。//老牛,老牛,/你是勇敢的象征/——“胆大如牛”。//老牛,老牛,/你是公仆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也是一头牛,/(因为我属牛)今年,/老牛过年了,/我也过年了。/来吧!老牛,/“小牛”会长大的,/和你一起/为明天播种,/为他人丰收。”此诗是作者任寰10岁时写的一首儿童诗。第一、二节借用了熟语“力大如牛”、“胆大如牛”,第三节借用了鲁迅《自嘲》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成句,为第四节打下良好基石,即“我”(小牛)和老牛一起,“为明天播种/为他人丰收”。在牛年表达了“我”的心愿、“我”的理想,深化了主题。
(3)化意点化
即化用原作的意境、意象,不露痕迹地移植到自己诗作中。化用技法高超,难分彼此,只有博学多闻的方家才能辨出,知其底细。
例如当代·郁奉《香与火》:“骄傲,象火。/人,象香。/如果谁沾上骄傲的火,/他的知识就会象香一样,/被火燃光。”历史上因骄傲而失败的故事比比皆是。此诗是作者郁奉(姚奉)11岁时写的一首儿童诗,化用了“骄傲使人落后”,更进一步发挥,用形象的诗句“如果谁沾上/骄傲的火/他的知识/就会象香一样/被火燃光”生动表达了“骄傲使人灭亡”,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第02法:翻叠出新
即将前人诗文中的定论反其意而用之,或者在自己的诗作中,以后意否前意,这种逆向思维方法,往往能别开生面地发现和开掘出新意,足以启迪人们新的思路,对历史和传统进行新的反思,令人耳目一新。
翻叠出新技法可分为翻叠前人、翻叠自己两种。
(1)翻叠前人
例如当代·高洪波《我喜欢你,狐狸》,这首儿童诗翻叠了前人对小狐狸的看法,将它的缺点和可恶翻叠成了优点,如将“骗取乌鸦嘴中肉”看成为“聪明有心计”,将“狡猾”视为“机智”,将“欺骗”视为“有趣”,最终将前人对它的评价“可恶”变为了“喜欢”。开掘出了另一番新意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再如当代·闫妮《鼠年·致老鼠》:“我喜欢你们——/一双机灵的眼睛,/粉红的耳朵。/虽然爱做坏事/可我还是喜欢你们。//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一定要你们/洗脸、洗手、洗澡、刷牙。/还要教会你们/自己劳动,/干事不要偷偷摸摸。//我还要给你们/介绍个朋友——/它的名字叫猫。”这是作者闫妮10岁时写的一首儿童诗。诗的第一节翻叠了人们历来对老鼠的看法,由“憎恶”到“喜欢”,因此第二节,“一定要你们/洗脸、洗手、洗澡、刷牙”,“还要教会你们/自己劳动/干事不要偷偷摸摸”。第三节翻叠了“猫”和“老鼠”的关系,由原来的“天敌”到“朋友”。作者这种超拔的想像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作者一切向善、干净卫生、勤奋劳动、自给自足、和平相处的理念,我们更应赞赏作者宽阔的胸怀,那种改变常规现实、化丑为美的创造力和自信力。
(2)翻叠自己
例如汉代《桓灵时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上下句翻叠]/举孝廉,父别居。[上下句翻叠]/寒素清白浊如泥,[当句翻叠]/高第良将怯如鸡。[当句翻叠]”这是东汉末年的一首民谣。全诗纯用口语,通俗易懂,全摆事实,不着述评。最妙的是全用反复翻叠和对比技法,并且是一句一比一翻,句中自比自翻,致使“秀才”不才,“孝廉”不孝,“清官”不清,“良将”不良等,更显出名实不符的巨大反差,强烈地表达了广大人民对此弊端的深恶痛绝,社会批判意义十分深刻。
再如当代·圣野《等一下》,这首儿童诗从第二节到第四节,均为上下句翻叠技法,第五节“胡子等白了/等成大傻瓜/还说等一下”,终于一辈子什么也没有干成,甚至要酿成许多事故,如饭烧焦了要迅速关掉煤气,奶奶生病要抓紧买药医治,都因为这句口头禅和这种性格给耽误。此诗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当引起大家的借鉴。
第03法:此消彼长
即在诗歌中,一种意象刚刚消失,另一种意象随即出现,一消一长,此起彼伏,很有节奏。诗人的思索和情态,通过眼、耳、鼻、舌、心等器官,寄托在诗中的物象、声象、味象、心象上,所寄托的一种意象消失,马上过度到与之关联的另一种意象上去。在表象上是一种感觉转移,实则是诗人感情的深化,诗意的深化,给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审美价值明显提高。
此法可分为视线消转、声象消转和心象消转三类。
(1)视线消转
即诗中在视线上此消彼长。
例如当代·汪洋《青蛙》:“傍晚,/我在院里地上,/画了一只青蛙,/希望它跑到池塘。/早上,我走出屋一看:/果然没有了!/原来是雨水爷爷/把它带走了!”这是作者汪洋10岁时写的一首儿童短诗。诗的下半节运用了视线消转技法,在地上画的青蛙,第二天早上没有了,“原来是雨水爷爷/把它带走了”,童趣盎然而出,并希望带到池塘,可以听取蛙声一片了。
(2)声象消转
即声音意象的此消彼长、转移。
例如当代·罗紫嫣《蝉》:“喧闹/是用语言写下/夏日记录。”这是作者罗紫嫣在湖南师大附小六(3)班上学时写的一首精短童诗。她应用了声象消转技法:蝉鸣是喧闹,却变成语言写下夏日的记录,声音消失,转变成语言。开阔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增添了诗味。
(3)心象消转
即诗的心灵意象的此消彼长、转移。
例如当代·汪洋《诗意跑到哪儿去了》:“我正在写诗,/小猫突然跳进怀里!/我吓了一跳:/诗再也写不下去。/我打小猫,/我抓头皮,/诗意再也找不回,/它是否被小猫叼了去?”这也是作者汪洋10岁前写的一首儿童短诗。他运用了心象消转技法,因小猫突然跳进怀里而吓了一跳,将正在写诗的诗思吓跑了,转移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他抓耳挠腮,再也找不回来,怀疑“它是否被小猫叼了去”?活脱脱的童趣,童年的特殊诗情,不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吗?
第04法:跳脱旁插
在诗中将上文之意放开,并从中脱离出来,从旁边插入似乎与正题毫不相干的他意,或者拐了一道弯,游离于主题之外,且多用于结尾处,但实际上是赋于它更为丰富的内涵,更深一层耐人寻味的新意。跳脱是关键,旁插就是为了跳脱。
跳脱旁插可以分为看透世相和自相解脱两种。
(1)看透世相
即诗中看透世间的真相,表明主旨。
例如当代·江南《我要当个好妈妈》:“妈妈问,你长大想当什么?/我说:当个好妈妈。/不打娃娃,/也不骂娃娃。”这是作者江南9岁前写的一首儿童短诗。她在诗的最后两行运用了跳脱旁插技法,在家里或者在她的周围,她肯定看到有的妈妈打小孩、骂小孩,因此她要当一个“不打娃娃/也不骂娃娃”的“好妈妈”。开阔了诗的意境,并对当今社会暴力家庭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2)自相解脱
即诗中采用旁插,跳脱出来,帮助解脱。
例如当代·林诗佳《正方形》:“真荣幸,/你的一生都与方正有缘。/真遗憾,/你的一生却与圆满无份。”这是作者林诗佳在湖南师大附小六(3)班上学时写的一首精短童诗。后两句是跳脱旁插,相与解脱:宁可方正做人,也不愿圆滑处世。教育意义深刻。
第05法:归谬讽喻
在诗歌中,摒弃抽象推理,运用艺术形象,从某种反常事象出发,通过大胆联想,推导出某种荒谬的事态结局来。归谬,即沿着某种不良事件发展下去,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讽喻,即通过夸张式的深刻揭露,冷嘲热讽某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使人感到触目惊心,反思悔恨。
例如当代·高洪波《懒的辩护》,作者在此诗中运用了归谬讽喻技法:以荒谬的逻辑夸张式地归纳了多种“懒”的好处,并“向亲爱的爸爸申辩”,却赢得“勤快的巴掌/对我的屁股进行磨练”,辛辣地讽喻了从小“偷懒”的坏习惯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足以引起广大孩童的借鉴。好在最后两句开始反思,征求朋友们的正确答案,回头是岸。
第06法:巧合天成
南宋·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巧合天成就是表达新奇意境、碰巧遇奇的那种心灵感应的妙趣。
巧合天成法可以分为粘连巧合、离合巧合和心灵巧合三种。
(1)粘连巧合
例如明·吴伟《题骑驴饮水图》:“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这首诗第一、二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第三、四句运用了粘连巧合技法,第一个“蹄”即后蹄,第二个“蹄”即前蹄印;第一个“嘴”即驴嘴,第二个“嘴”即映在水中的嘴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融为一个整体,重现了一幅饮驴图,驴同水中的倒影活灵活现,诗句活泼自然,妙趣横生。
(2)离合巧合
即分离式巧合与合成式巧合。
例如当代·张馨《比赛胆大》:“大大和洋洋,好胜又争强。/精力超旺盛,半夜比胆大。/“灰熊我不怕!”“胡狼我敢耍!”/“狮子我敢骑!”“老虎我敢打!”/书架掉节玩具蛇,两人惊吓闪墙角。/大大吓出屎,洋洋吓出尿。/妈听惊吓声,推门一看笑:/胆大谁第一?见蛇屎尿流。/名字不符实,我来改试试:/大大叫太太,洋洋叫羊羊。”这首儿歌中,两个小孩比赛争谁胆大,结果呢?一条玩具蛇从书架掉下来,就吓出屎尿来了。“妈”听见后,将他们俩名字改了:“大”加一小堆屎就成了“太”,这是合成式巧合;“洋”撒掉一泡尿水就成了“羊”,这是分离式巧合。在幽默中领略了童趣,在学习中得到了欢乐。
(3)心灵巧合
就是具有深厚友谊的两人心心相印,在同一时间、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相互思念。
例如宋·胡朝颖《旅夜书怀》:“十日春光九日阴,故关千里未归心。遥怜儿女寒窗底,指点灯花语夜深。”故关:指故乡。灯花:灯心余烬,爆成花形。古代以灯爆为喜事之兆。俗谚云:“灯芯结花,远客归家。”这首诗写诗人春夜旅宿怀归情景。首句写时令与气候,虽为春光满地,但连日阴云笼罩。“九日阴”为窗寒伏笔。次句写怀归,切合题中“旅”字。乡关遥远,思归而未得归,见出羁旅乡愁。前两句从正面写怀归。后两句运用心灵巧合技法,转笔写想象中家里儿女对自己的思念。“遥”字将旅舍与千里乡关连接起来。家中儿女在寒窗底,夜深不眠,指点灯花,思盼亲人之情宛然如见,更加衬托了旅人怀归之情,深刻地表达了主题。
第07法:佯装掩饰
就是诗中主人翁在某种特定情况下,通过特意假装动作或者语言来掩饰内心复杂的、微妙的、不便表露的隐情。也可分析其内心思想的痕踪。
佯装掩饰法可分为怯羞情感、心恋萌芽和凄苦情愫三种。
(1)怯羞情感
例如明·毛铉《幼女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此诗写情窦初开的少女的情态,别具一格。尤其是后两句摹写幼女初学“小姑”(此指新嫁娘)成婚拜堂时的含羞心态,巧妙自然,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态之感。“双手结裙带”,写少女以双手扎缚、抚弄裙带来掩饰其含羞之情。而要“结裙带”,就得“低头”,其不自然的心理就被自然的动作所掩饰了。
(2)心恋萌芽
例如当代·张馨《茶花和蜜蜂》:“山上的茶花小姐姐/在春三月亭亭玉立/含苞欲放/蜜蜂哥哥说要和她约会/她总是牵着风拿叶子遮挡/一只蜻蜓飞过来/把我引走/刚移两小步我一回头/蜜蜂哥哥就到了她的花房/甜言蜜语尽献殷勤/茶花小姐姐脸上泛起片片红晕。”作者这首诗中,“她总是牵着风拿叶子遮挡”表现出羞涩情感,“小姐姐脸上泛起红晕一片”表现的是心恋萌芽。此诗将蜜蜂来采茶花的过程描写得很有童趣意味。
(3)凄苦情愫
例如当代·张馨《孙子的勇敢》:“小孙子得了感冒,/爷爷告诉他有两种办法治疗:/打针好得快,/不耽误明天公园玩;/吃药味道苦,/要一周时间才能好。/小孙子选择打针。/爷爷告诉他不能哭,/必须要特别坚强。/待到医院打完针后,/孙子虽然没有哭,/但两行眼泪挂在了腮边。/爷爷问怎么哭了?/孙子用双手擦眼泪,/说,我没有哭,/但不想再坚强了,/大夫下手太狠了,/赶明我也要给她打一针。”作为一个孩童,打针肯定是痛苦的,他“用双手擦眼泪”,告诉爷爷没有哭,是在掩饰痛苦。还说“不想再坚强了”,“太夫下手太狠”,要给大夫也打一针,看她痛不痛?童趣盎然而生。
第08法:三远透视
是指作者从视点、视线、视角来透视山水的美感而创作诗歌。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有三远,自山下来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色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即高远是仰望,深远是俯瞰,平远是平视,将“三远”结合起来,构成视线多角度和视点的移动感,产生物象景观的立体感。
(1)平远前视
例如明·刘博《沟水诗》:“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此诗是他8岁时作,人皆叹赏,呼为“圣童”。沧溟:指大海。住头:归宿之处。诗中以平视的眼光透望门前沟水,看似弱小,却川流不息,东流入海,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
(2)高远仰视
例如明·王士嘉《古塔诗》:“浮屠何代建?峭拔入云端。绝顶登临处,摩挲星斗寒。”其诗意是:这佛塔是哪个朝代建成?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即便站在塔尖上,也是仰视高远天空,想像着伸手抚摩着冰凉的星辰。
再如当代·聪善《彩虹》,在诗人的眼里,从高远仰视中,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造境彩虹的诗意形成,表现了太阳公公不愧为一个好家长,调解矛盾、劝慰家人的方法十分高明,经验特别老到。此诗还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的童趣。
(3)深远俯视
例如清·齐次风《登巾子山》:“江水连天白,人烟满地浮。巾山山上望,一览小东瓯。”这首诗是作者12岁时作。巾子山:可能在今温州境内。东瓯:即温州。此诗运用了俯视透视技法,登上高高的巾子山往下俯视,偌大的东瓯却像个小村一般。显然,小作者很好地学习和运用了唐·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技法。
第09法:借题自嘲
诗人将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经受打击、穷困潦倒的遭遇和幽默调侃、愤世嫉俗的情愫,通过自嘲的方式表现、发泄出来,这就是自嘲。实际上是颇有隐衷、不便明言,所以借题发挥,寓意另寄,一吐为快,一泄为尽。
例如明·施槃《落水诗》:“脚踏船头船便开,天公为我洗尘埃。诸君莫笑衣衫湿,才向龙门跳出来。”施槃幼时家里很穷,5岁时,他与父亲历游淮、扬,送客时,不慎失足落水,幸得众人救起。登船后,施槃长吟了这首诗。诗幽默风趣,借此事自我解嘲,预示了他考取状元的前程。龙门:古代科举考场的正门,后喻考取进士为登龙门。此诗意思是:脚刚踏上船头船便驶开,翻身落水是天公为我洗尘埃。诸君莫笑我的衣衫湿透,我刚从龙门中跳出来。
再如当代·高吉平《骂苍蝇》:“你,可真狠呀!/居然,在食物里投炸弹/我们吃下食物/它就在体内/爆炸/你,不可恨吗?”这是作者高吉平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写的一首儿童诗。此诗比喻贴切,生动有力地责骂苍蝇传播病菌,骂得有情有趣,骂得诗意盎然。
第10法:分解入微
就是诗人为了表达某种低回婉转、细腻入微的情思,将原本难分难解,甚至无由分解的事物和诗思,人为地把它分解开来表达的一种艺术技法。此处的情思、诗思,即在通常情况下,难以言状、无法表明的微妙心态,只有借助特殊技法方可表达,大体有景色分解、情思分解两种。
(1)景色分解
例如宋·危拱辰《新月》:“未审初三月,嫦娥怨阿谁?懒开十分镜,只画一边眉。”未审:不知。怨阿谁:怨哪一个。十分镜:比喻满月。此诗是作者15岁时作,运用了景色分解技法(暗分),写新月像一弯秀眉,掺入了神话传说故事,加上作者天真的幻想:是嫦娥生气了懒得把镜全打开,因而只画了一边的娥眉。全诗充满了盎然的童趣。
(2)情思分解
例如福建省长汀师范附属小学四年级·范伊芩《调皮的小辫子》:“我说小辫子呀/你可真调皮/刷牙时/你跑到我牙杯来垂钓/睡觉时/你伸进我的脖子挠痒痒/吃饭时/你直往我饭碗里凑/小辫子呀/你怎么老来捣乱。”这是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儿童诗。此诗运用了情思分解和欲擒故纵两种技法,作者将那种不可明言的情思分解成了看似厌烦的三个小方面,真实地表现了小辫子的可爱,令读者阅读后,会发出嘻嘻的怜爱和内心的欣喜。
第11法:时空交错
就是在诗歌作品中,对时空具象的描述参差交互而错落有致,以增强或扩展诗中意象或意境的立体感与层次感,充实与开拓诗歌旨趣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鼓动和托起读者想像的翅膀,放纵激情,宛如天马行空于广阔的艺术空间。
例如当代·任寰《写在春节》其一《点燃一个爆竹》:“点燃一个爆竹/升到天上/一颗星/千万颗星星/组成,节日的天空/地上的我们/睁大星星样的眼睛/在天空中寻找/我们的星星/天上的星星/也在地上的星海里/寻找自己的小主人。”这首诗中,在短时间内四次转换空间:地上点燃爆竹→升到天上,组成节日的天空→地上的我们睁大星星样的眼睛→在天上寻找我们的星星→天上的星星,也在地上寻找小主人。错落有致,意境开阔,表现了春节欢快浪漫的心情。
第12法:推己度人
就是诗人或代言体诗中主人公不是从正面直接抒发对所思念的对方深切怀念之情,而是变换一个角度或者位置,设身处地以自己的感受推导揣度对方在此时此刻的行为,或者深切地思念自己,从对方着想写来,表达效果倍增。
例如现代·郭沫若《舟中偶成》其三:“呜咽东流水,江头泣送行。帆圆离恨满,柁转别愁萦。对酒怀难畅,思家梦不成。遥怜闺阁夜,屈指计舟程。”这是郭沫若1912年正月二十日从故乡沙湾辞别父母到乐山的船中所写,时年19岁。这首五律尾联“遥怜闺阁夜,屈指计舟程”运用了推己度人的创作技法,想像在遥远的闺阁之夜,有心痛、思念自己的人,在屈指计算舟程到了哪里?增强了双方关心和思念的强烈效果。
再如当代·金波《电车上的遐想》,作者在这首儿童诗中,借坐电车这个场景,写了一个孩童自觉给一位有身孕的阿姨让座,并由此产生遐想,表现了世界充满了关怀和友情的主题。特别是最后一段,运用了推己度人技法,想像阿姨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后长大,也会和“我”一样,给有身孕的阿姨让座。
第13法:先声夺人
即在诗歌中由某种声象(如琴声、笛声、歌声、动物叫声、风声、雨声等)先导于前,引发出某种物象、事象于后,以唤起某种情思,烘托渲染某种气氛,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声象是一种很容易调动情绪的触媒,诗人和读者的感情与思绪一受触发而调动,并产生强烈的共鸣。
例如当代·金波《叶笛》:“一片小小的、薄薄的树叶,/就能吹出那么动听的音乐!//象树上小鸟的啁啾,/那样宛转、亲切;/象树下小溪的流淌,/那样柔美、明澈;/象林中微风的唿哨,/那样欢跃、轻捷。//这叶笛的音乐,/比小鸟更欢欣,/比小溪更深情,/比微风更活泼。//满山满树都是这样的绿叶,/我的家乡,一个音乐的世界。”开头两句就以先声夺人技法将读者的心情勾住,引起读者迫不及待地阅读下一节。果然,连用排比将叶笛吹出来的音乐进行反复比拟,引人入胜。结尾告诉读者:“我的家乡,一个音乐的世界。”表现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第14法:移动换景
又称移步换景,就是在动中写景,给被描写的景观物象以动感,同时融进了诗人的动中的感受。通常按诗人或诗中主人公活动的行踪,充分调动各个审美器官的感知能力,多视点、多角度、多方向地进行散点透视,摄取具有诗意的物象、物境和感受,根据题旨的需要加以提炼、组合,贯穿于活动行踪中,使画面更加活跃,吸引读者眼球,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现代·郭沫若《晨发嘉州返乡舟中赋此》:“睡起忽闻欸乃声,惟看两岸芦花行。岭头日出红绡裹,江面烟浮白练横。远树毵毵疑路断,家山隐隐向舟迎。可怜还是故乡水,呜咽诉予久别情。”1907年秋季,郭沫若14岁,在乐山高等小学堂毕业,乘船返家度暑假,在舟中咏成此诗。通过舟行移动换景:岭头、江面、远树、家山,即沿途如画景色的生动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热爱,倾诉对家乡久别的情怀。
再如当代·金波《小水洼》,这首儿童诗中,运用了眼睛移动换景技法,在雨后最为常见的小水洼里,深看,“欣赏蓝天、白云、燕子的倒影”;浅看,“自己的一张脸映入水中”,“皱皱眉,瞪瞪眼,张张嘴/做一个鬼脸/我笑了/小水洼里盛着我的快乐”。其实,小水洼就是映照世界的一面镜子,更是承载孩童们欢乐的一片“海洋”,蕴含丰富的难以忘怀的诗情画意。
第15法:数词入诗
诗人将数词引入诗中,不仅表现出量化功能,而且具有对照功能,造成巨大反差,形成鲜明对比,还有关锁功能(表现两种事物的数字有内在的联系)、豪放功能、婉约功能等。数词用在诗歌中,就象宝玉镶嵌在金银首饰里,熠熠闪亮,光彩照人。
例如唐·白居易《观儿戏》:“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这是一首描写富家儿童游戏玩耍的诗,运用数词入诗,引出场面。前两句写群儿的年龄、服饰。三四个七八岁上下的儿童,穿着华美的服装,在一起游戏。后两句写游戏内容与人物情态:只见他们玩兴浓烈,忘乎所以,一会儿在尘土里斗乐,一会儿又玩起了斗草的游戏。整天乐滋滋,笑嘻嘻,十分开心。本诗以朴实平易的语言,通过对富家儿童无忧无虑的戏乐活动的描写,既表现了他们优裕的物质生活基础,又突出了他们和一般儿童一样贪玩的天性。
再如唐·杜甫《百忧集行》:“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回忆起童年情景时写的。杜甫“少小多病”,本不是一个健壮的孩子。但他生长的时代,是一个政治统一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的时代,这给杜甫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果然从身体到思想都很快成长起来,不断地作诗、写字、学习,但同时却并未失去童心。诗中运用数字入诗技法,表现童年时期玩性十足:到十五岁快长成大人时,竟还是一股幼小的孩子味儿,身体健壮的像一头小牛犊,整天跑来跑去。到了农历八月间,当庭院前的梨枣都成熟的时候,他嘴里直痒痒,实在憋不住劲儿,每天都要无数次地爬上树去摘取品尝。短短四句诗,把小时候那股猴味儿和淘气劲儿刻画得活灵活现,充分说明诗人从小就不是一个所谓“坐不垂堂”的千金之子。人人都有年幼的时候,吟诵着这样的诗篇,极易产生共鸣和联想,并为诗人这饶有趣味的生活写真而拍案叫绝。
第16法:辩证趋同
在诗词曲作品中,为了表现某种深刻的思辨力量或刻骨铭心的情感,通过不同对象、不同表达,达到相同的效应,这就是辩证趋同法。其基础是历史和现实均有种种相似;古今有情人,均是心心相印;世界各国诗人的艺术思维情感,都相类似。
例如明代民歌《汴省时曲·锁南枝》:“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捏咱两个。/捏一个你,捏一个我,/捏得来一似活托;捏得来同床歇卧。/将泥人儿摔破,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有妹妹,妹妹身上有哥哥。”这首民歌构思特别新奇巧妙,爽朗明快,情感交融,大胆泼辣,尤其是最后两句“哥哥身上有妹妹,妹妹身上有哥哥”,运用了辩证趋同技法,达到了情投意合、殊途同归的审美境界,足以令读者耳目一新。
再如现代·臧克家《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这首短诗概括出了中国人与土地的关系:洗澡、流汗、葬埋,既形象又高度凝练。其深层意味是:那个旧时代的农民世世代代在土地上耕种劳作,生命在换代,但生活却停留在一个循环往复没有变化的模式中。此诗运用了辩证趋同技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不同的意蕴。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8
[2]方卫平选评,时光的钟摆:给孩子的100首童诗,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05
[3]黄培需编著,中国神童诗,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12第1版,2019.01第2次印刷
[4]张其俊,诗歌创作与品赏百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05
[5]姜允儒主编,摇篮儿歌365,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05
[6]聪善,谁偷了小熊的梦——聪善儿童诗选,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06
[7]佟希仁选评,世界儿童诗名篇精选(外国儿童文学系列),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02第1版,1995.05第3次印刷
[8]张思绪,诗法概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0第1版本,1988.12第2次印刷
[9]尹高洁,有个少女走过我的梦——尹高洁少年诗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03
[10]本社编,趣味童诗150首,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01
[11]余俊,做诗意的孩子:让孩子爱上写作的100首童诗,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10
[12]薛瑞萍,薛瑞萍教童诗(大教育书系·看云读书系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10
[13]蒋风,中国创作儿歌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06
[14]金波主编,中国小诗人诗选,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01
[15]汪习麟、樊发稼编,儿童诗十家(中国儿童文学艺术丛书),郑州:海燕出版社,1989.05
[16]金波选评,金波教你读诗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06第1版,2013.05第7次印刷
作者:张湘平
- 上一篇:一个《揭露生命秘密面纱》的实验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