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社团思想教育
时间:2023-03-30 14:45:44
导语: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社团思想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为价值引领、凝聚激励、文化浸润三个方面。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高校没能认识到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指导工作不到位,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存在较强的随意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缺乏灵活性,内容与形式单一。从文化自信视域来看,需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确保社团建设的正确方向;完善社团组织规范,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激活社团实践活动,丰富实践内容与形式;培育社团文化,凸显育人内在优势。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价值导向
一、引言:
高校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传承、发扬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校园内,社团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团体,随着校园文化不断丰富多彩,社团的组织形式、队伍结构、构成成员等越来越多元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越来越突显,尤其在思想价值引领、校园文化浸润、团体力量凝聚、实践活动育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这就需要高校高度重视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意味着高校要加强社团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加大在社团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团、参与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中深入领会和切身体验社团活动及其所在的校园文化,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感受和体验,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视域来看,我国高校社团具有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重要意义?当前高校社团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改进?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团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传播与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从文化自信视域来看,高校社团拥价值引领功能、凝聚激励功能、文化浸润功能等三个功能。文化自信视域下强化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价值引领功能与
基础教育阶段相比,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通常通过自律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许多大学生往往因自律能力较低而产生思想、行为偏差。高校通过社团活动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社团具有辐射性和发展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引领学生群集的价值取向,使其朝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并产生一种较为普遍的影响力。因为社团在运行中传递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能以某种稳定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其与社会所期待的相一致。[2]也就是说,高校社团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通过自身辐射出更大范围的作用与功能,从而对整个大学生群体产生价值观引领,这是高校社团与各种类型组织所不同的鲜明特征。因此,作为大学生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高校社团,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的社团活动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状态及行为特长等。
2.凝聚激励功能学
生社团有着自己的规章制度与宗旨,其宗旨决定了社团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社团的中心任务。从文化自信视域来看,高校社团具有凝聚激励功能。社团中的成员虽然有着不同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政治素养、生活方式等,但由于其参加方式多为自愿,,因此社团成员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即为实现社团的使命与宗旨服务,这使得学生社团及其开展的活动对成员产生一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相互激励的作用,并且社团的宗旨与章程也会激励成员锐意进取、奋发向上,使成员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团队竞争意识与协作精神。大学生社团以兴趣、爱好为纽带,开展的活动对其成员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各成员在社团及其活动中能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与主人翁地位,他们会为社团的发展壮大不断艰苦奋斗,并贡献自己的力量与聪明才智。[3]高校社团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在该文化氛围中各成员都确立了较强的文化自信理念。从文化自信视域来看,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所有成员在领导者与组织者的指挥下齐心协力、分工协作共同实现社团的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社团文化及实现目标带来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3.文化浸润功能高
校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是一种精神氛围和团体意识,它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高校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重要意义有以下四方面:第一,是反映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第二,展现校园特色与风格,第三,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第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程。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社团反映校园文化,发挥文化浸润功能。从育人功能来看,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往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类型多元的相关文化主题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发扬现代文化品质、传承优秀文化精髓,为激发大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创造良好环境氛围,为青年学生搭建弘扬国家情怀、增强文化观念的重要平台。[4]作为学生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社团每年或每学期、甚至每个月都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校园“文化”系列活动,通过文化知识竞赛、相关文化主题讲座、观看传统文化电影等多种形式活动为全校师生提供凝聚力量、沟通感情、拓展素质的平台,让师生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深受文化陶冶,并塑造和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强化高校社团思想政治
教育功能的重要意义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高校在传承、发展和创新文化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社团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还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落实,还有利于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促进立德树人与社团育人有机融合。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参与社团的过程中学生深受制度约束、享受团队福利、耐受挫折失败、感受集体力量、增长才干,这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培育了学生认同校园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5]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社团管理实际上就是对社团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即就是不断充实大学生学习生活、丰富经验、积累知识的过程,让青年大学生在深层接触校园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学习更多优秀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三、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还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社团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遭遇了诸多困境。一是高校对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重视不够,指导工作不到位;二是高校社团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存在较强的随意性;三是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缺乏灵活性,内容与形式单一。
(一)高校对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中的地位重视不够,指导工作不到位作为学校团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社团在推进校园文化发展、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拓展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课外活动重视程度的提高,高校不断提高社团工作的经济投入与扶持力度。但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看,高校对学生党员、学生会、共青团等正式学生团体的重视程度更高,对学生社团的政治教育功能重视程度不够,如在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社团思政教育功能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够深入;对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作用和学生社团本身发展特点的理论研究不足;对学生社团文化功能的挖掘不够充分等等。高校社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类型多元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校园生活,拓宽学生的交流渠道和互动空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但从现实来看,许多高校学生社团因骨干成员存在社会经验不足、实践能力缺乏、认识有局限、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导致在社团工作中缺乏整体规划与具体安排,开展的活动有效性与持续性不足。[6]虽然绝大多数学生社团都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大多无限顾及学生社团,缺乏对社团文化的深入理解,导致学生社团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在这种情景下,许多高校社团活动都是学生自发组织和开展的,学生无论在认识、经验还是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法得到有效发挥。
(二)高校社团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存在较强的随意性
高校社团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具有自我管理的功能,其民主、的管理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我价值。但从现实来看,虽然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发挥高校社团思政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但许多高校社团在建立之初就已经有自己的管理规范与制度章程,但在运行过程和具体操作中因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而出现自发性、随意性等现象,再加上社团内部结构松散,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时存在管理混乱、甚至无人管理的局面,更不用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情况。另一方面,在高校扩招与发展过程中,学生社团的类型、数量、规模不断增多,社团的管理难度不断提升,许多学生社团在运行中存在管理不善、组织混乱、执行不力、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7]还有一些社团因缺少健全的制度与规范的规章,对社团成员的约束力、规范性不足,使得学生开展的活动缺乏规划性与计划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困难,如:缺少固定的活动场所、在遇到冲突时不断改变活动地点或时间,缺乏自身值得信赖的文化,不仅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影响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缺乏灵活性,内容与形式单一
学生社团是有效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从当前来看,我国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够灵活,其内容与形式都相对比较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难以有效发挥。首先,实践主体缺乏灵活性。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看,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主体,在思政教育中扮演双重身份,高校社团在组织团体活动或引导学生参与团体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团体活动的主人。但从现实来看,社团成员无论在参与各项活动、加入社团,还是考核评价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一些社团负责人能力较低、后期人员流失严重、部分成员入社动机功利化、入社目的随意等,严重影响实践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破坏社团向心力与凝聚力,制约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其次,实践内容比较单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形成自身独有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素养,还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思想品质、政治信念等,对青年大学生来说,拥有理性和判断能力,能够以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进行事实判断是非常重要的。高校社团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其实践活动具有随意性。从内容安排来看,许多社团实践活动在内容安排上重娱乐、轻思想,重形式、轻内容,重消遣、轻文化,未能将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使得活动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深度不够,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8]再次,实践形式灵活性不足。高校社团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校团体,在丰富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看,当前许多高校社团思政教育实践形式缺乏灵活性,如过于注重“理论灌输”“显性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或过于追求活动形式;活动目的功利化、浮于表面等,严重影响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四、文化自信视域下强化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从文化自信视域来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要坚持正确思想导向,确保社团建设的正确方向,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入社的目的与意义;二要完善社团组织规范,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确保社团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三要激活社团实践活动,丰富实践内容与形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四要培育社团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凸显育人内在优势。
(一)坚持正确思想导向,确保社团建设的正确方向
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看,社团成员入社的动机与目的影响其参与社团活动和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当前部分学生在入社目的与入社动机方面存在盲目性与功利性,这就需要社团指导教师与负责人做好学生入社前的宣传与引导工作。健全的党团组织有助于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视域下,注重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党团组织作用,确保正确思想方向。在一些活动比较丰富、影响力比较大、发展相对成熟的社团中建立党团支部,将社团自身建设与发展和党团支部建设有效结合,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高校要有效发挥学生社团中党团支部的重要作用,引导其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成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用同一标准对学生社团中的党团支部和其他基层党团组织进行考核,鼓励广大优秀社团成员积极加入党团组织,使其成为党团组织的得力助手与可靠后备军。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团中党团组织的思政教育功能和带头引导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9]通过入社前的动员大会、学姐学长经验交流会、心理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入社的目的与意义。
(二)完善社团组织规范,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落实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大学生社团在规模与数量上不断增加,成长态势持续增强,并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但与此同时,很多学生社团在建设与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现实看,我国高校社团无论在参与社团活动、入社动机还是考核评价、组织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随意性,其成员波动较大。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社团组织规范,借鉴其他社团先进管理经验,营造良好社团环境,强化社团建设与管理,加强社团管理力度,增强社团的组织性、纪律性与约束力,防止成员盲目开展社团活动。首先,制定完善的社团相关规章制度与规范章程,建立健全社团管理运行机制,为社团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确保各项社团活动及其其他相关工作的有效运行。其次,构建完善的社团激励与考评制度。作为高校校园里一个独立的团体,大学生社团不仅要有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还要有健全的考评与激励机制。即社团指导教师和负责人等要根据学校要求和社团发展实际,制定适合本社团发展的、完善的社团奖惩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及准入机制等,对社员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及参与情况进行记录,并将其与奖学金评定、推优入党等挂钩。[10]再次,建立健全社团监督机制。高校社团作为一种校园团体,各项事务的进行都需要进行监督管理,具体可以实行社团联合会从宏观上对社团进行管理,学生会社团部则从微观上对社团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三)激活社团实践活动,丰富实践内容与形式
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主体,学生社团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从文化自信视域来看,激活社团实践活动,丰富实践内容与形式,有助于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要激活实践主体。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学生社团,加大资金投入与监管力度,增强对学生社团的支持,在确保学生参与主体性的同时,还有加强对社团干部与成员的认可。另一方面,社团自身要加强建设,增强社团吸引力和凝聚力,创办品质化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社团中找到适合的位置,并在交流、讨论、实践和体验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11]其次,要丰富社团实践内容。要把握社团活动内容的方向性、思想性与政治性,审查实践活动内容与主题,融入科学理论与先进文化。在选择和处理社团活动内容时,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与发展期待,并围绕、关注和服务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性信念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再次,丰富社团实践活动形式。高校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选择恰当的教育形式,不仅要进行理论教育,还要开展实践教育,丰富实践活动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结合。
(四)培育社团文化,凸显育人内在优势大学生
社团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高校学生团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和校园文化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高校着力培育社团文化,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凸显育人内在优势。首先,高校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社团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社团文化内涵。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正面的社团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社团文化的建设和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社团成员向心力的增强和社团活动影响力的提升。高校在创建学生社团时应明确其规划目标和发展主旨,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团发展,用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丰厚的文化素养,培育学生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其次,高校要打造社团特色文化,创建自身品牌。高校社团在运行过程中要充分各成员专业优势,有效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向外延伸“第一课堂”,为深化知识理论提供实践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再次,注重“以人为本”,营造民主、和谐的社团文化氛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社团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12]因此,高校要营造和谐的社团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社团成员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邢梦潺.大职教观视域下的思政教育重点与路径探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2(1):63-67.
[2]周纯,吴仲明.论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76-78.
[3]赵雷.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理论观察,2012(2):139-141.
[4]杨增岽,汤明月,李晓雪.高校国防类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提升———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8(Z1):74-77.
[5]李之团.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教育观察,2019(35):33-35.
[6]黎进.关于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12(1):111-114.
[7]孔宪巍.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J].长江丛刊,2018(12):239-240.
[8]任虹静.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职业技术,2019(8):50-53.
[9]于扬.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基本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49-150.
[10]周纯.高校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与融合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9(2):45-48.
[11]周贤君.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7(2):44-47.
[12]顾海燕,郭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构建策略[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1(1):39-42+23.
作者:夏成龙 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 上一篇: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下一篇:新时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