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陶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3-03-24 08:45:50
导语:荣昌陶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荣昌陶在历史上曾作为国礼畅销海内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昌陶,如何实现其纵深向度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一个时代课题。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对荣昌陶的历史及存续现状进行探究,发现其在传承人、产品市场以及影响范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并从政府加强宏观指导,传承人守正创新、运用的各种技术手段以及借鉴“非遗”保护成功经验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荣昌陶;传承;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自2005年6月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便踏上了行程,在我国十余年对“非遗”研究和保护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实践、理论和研究成果,各个学科诸如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也对其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同步进行的是相关学科的理论构建,早在2003年曹兵武就曾提出要构建文化遗产学,认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综合、整体的研究,并不是单一学科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科整合。近年来,大理大学教师潘宝认为文化遗产在人类学中也应该建立专门的分支学科称为遗产人类学,“遗产人类学的学理意义在于将遗产从原有的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物质与非物质、自然与文化等理论研究范式中转移至人与社会自身的存在中,并重新思考遗产产生的现代性基础与发展动力,探寻遗产存在的社会化背景与转化机制,从而通过过遗产的视角审视和批判现代性社会发展对‘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1]。在这学科构建的关键节点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个案研究并找到现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解决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法,对作为工艺美术的荣昌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使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尤其是其中的观察法和访谈法,对荣昌当地安陶展示和传承的场所进行调查,对拥有安陶制作技艺的手艺人进行访谈,以期了解荣昌安陶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现今的发展现状,并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活态传承的人的真实生活样态。在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后总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的发展过程,现今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二、荣昌陶的历史与发展
荣昌陶源于重庆市荣昌区安富镇鸦屿山一带,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而该地降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满足了制陶对水的要求。当地鸦屿山脉有近一百平方千米的陶土带,陶土资源丰富,便于开采制陶。另外,这里还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煤炭资源,作为制陶时烧造的燃料。在诸多有利的条件下,荣昌陶形成了以当地红泥和白泥制作和造型的独特风格,且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用荣昌陶制作的陶俑。荣昌陶的传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其过程几经波折。自汉代出现荣昌陶之后,这项技艺就一直在器具种类、装饰纹样等方面不断发展,明末清初因长时间战乱致使这项技艺一度衰败,后因“湖广填四川”,移民大量涌入,对制陶有所了解的移民修缮了陶窑才使得这项技艺再次兴盛。清代至民国时期当地制陶业十分繁荣,民国时期陶厂多达三十多座,陶器不仅本身造型多样、数量可观,而且产品在国内外畅销,最远曾销售至英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了国营性质的荣昌陶器厂,培养了大量技术人员,这批从业人员中不少人后来都成为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在1978年改革开放大潮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制陶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数量大幅减少,一些商家为了应对当时的状况转做白酒包装瓶,因而存活了下来。当地伴随制陶业产生的还有祭窑王的习俗。祭窑王的仪式可简单也可复杂,但是每次都需要杀鸡宰羊进行祭拜,以求窑里烧出的陶制品成色好,合格率高。传统的仪式除了要用特定的纸钱、香、蜡之外,还要杀鸡鸣炮,“将九根鸡毛贴在第三仓窑门上”[2]。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制成品改用气窑、电窑或瓦斯窑等来进行烧制,但是当地对手工艺的尊重,对制陶手艺的虔敬心情还深深植根于民众内心。2011年5月“荣昌陶器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Ⅷ-98)①,荣昌陶的发展逐渐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荣昌陶的传承和发展方式也与历史中相比展现出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家庭作坊和现代制陶厂多为有组织的工作室所替代,并且新的工作室层出不穷。传统的荣昌陶制品多为泡菜坛、水缸等日用陶器具,现今随着市场需求的转移,生产出的陶制品进一步升级,化身大众艺术品,成为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在政府的支持下,荣昌当地建有安陶博物馆、安陶小镇、安陶大师园、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为荣昌陶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3]。安陶博物馆和安陶大师园中有手艺精湛的陶艺师在其中开设工作室,为荣昌陶的存续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安陶小镇中开设有各式各样的陶艺成品店以及陶吧,可供游人参观和体验,为当地游客视觉和触觉上感受荣昌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国家级示范综合实践基地为当地中小学研学创造了条件,在基地中可以充分体验和感受荣昌陶的魅力。基地中的课程按照学生的年级区分开来,而且还设计了一天的课程和多天的课程,以便不同学生进行研学[4]。
三、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荣昌陶现今在荣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有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并且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欢迎。但是也要看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背后也暗含危机,其困境主要集中于传承人青黄不接、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影响范围有限三方面。
(一)传承人青黄不接
荣昌陶的代表性传承人很多都在原国营荣昌陶器厂工作过,现在利用自己开设的工作室进行传承活动。钟鸣和梁先才使用师徒相授的方式在传承,但是现今愿意在工作室学习陶艺制作的年轻人却还是很少。制陶是一件需长时间工作并极需耐心的事情,学徒出来往往要三年时间,在这期间可能没有生活来源,也不能见识纷繁复杂的世界,只能与陶艺相伴,因此当中很多人也就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而且对于未来的就业问题不少人也有担忧,一些年轻人认为学习它没有出路,不能养家糊口,原本考虑致力于此的年轻人大多在现实面前妥协。“荣昌陶要有新鲜的血液加入才有未来,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荣昌陶的传承发展队伍中来。”[5]梁先才作为非遗传承人在看到现今非遗传承现状之后如此期许。虽然近年来随着“非遗热”的兴起,不少原国营荣昌陶器厂的工人也重开了工作室,其中能进行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的工作室却是屈指可数。从国内各地请来的工艺美术大师利用荣昌当地丰富的陶土资源,以自身掌握的技艺对荣昌的陶器进行加工,形成了不少优秀的陶艺制品,尽管如此,对于本土荣昌陶制作技术的传承和发展而言影响仍然相对较小。
(二)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荣昌陶在日用陶和工艺陶两个领域的竞争中都出现了一定的弱势倾向。荣昌陶原先的陶窑均属民窑,制成品以日用陶为主,现今与当地人谈起荣昌陶时,他们往往会说出泡菜坛子或者酒缸这样较为具象的日用陶产品,现在的匠人们制作的荣昌陶制成品里也有较大比例是日用陶。但是荣昌陶传统的制作方法从拉坯到最后制成的全部工序都要手工完成,制作出一件制成品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很大,价格自然相较机器生产要高。然而人们日益生活在一个互联共生的信息化社会之中,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依托便捷的网络买到更多低价日用陶替代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文化消费成为了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文化、创意、个性成为了人们新的追求。荣昌陶也积极从日用陶向工艺陶转型,突出以陶为主题的展示、体验、销售服务,但是将荣昌陶传统工艺制作方法与人们的审美追求更好结合从而促进制作出更适应时代需求、更受大众喜爱的陶产品还需要一定时间。
(三)影响范围有限
荣昌陶转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但是现今的影响范围还比较有限。影响范围有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从产品销售范围来看,虽已进入网络时代但是购买产品的还是以当地人为主。进入消费时代后,随着民众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的提升,对艺术品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多数处在大众消费品市场中的人,期望得到价廉物美、性价比高的艺术产品。但实际上知道荣昌陶和购买荣昌陶的人仍然以当地人为主。近年来荣昌当地政府也积极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淘宝上开设了网店,以便全国其他地区喜爱安陶的人们品鉴和购买。有了网店的存在,当地工艺品应当可以销往更远的地区,但是网店的销量并不高,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在线下进行购买或是在线下购买过之后在线上直接与相关工作室联系,从而以在微信上付款,快递到买家地址的方式来实现重复多次购买。第二,从当地荣昌陶的制作体验设施的使用情况来看,实际上进行使用的还是以当地人及周边一定范围的人群为主。荣昌当地建有各类设施可供游客进行体验,供学生进行研学,实际参与这些活动的往往只是荣昌当地的中小学以及企业,有些是来自重庆其他区县以及临近四川的部分地区。
四、荣昌陶传承的对策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长期过程,政府、传承人、社会等各层面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积极保护,然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存续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如何守正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地方文化如何在信息化发展的现在更好的传播,这是现阶段要努力思考的,仍旧要从政府、传承人和市场环境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政府对荣昌陶的宏观指导作用,从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两个方面凸显。一方面,从政策引导来看,政府要强化顶层设计,引导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促进荣昌陶文化的繁荣。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当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之后,可能带来其原真性的减弱或消失,对此,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应当进一步凸显。不仅要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发展,更要从荣昌陶的长远发展考虑,倡导荣昌陶的传承和其市场化发展的相互平衡,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从项目扶持来看,荣昌陶的传承与发展现今早已不再限于师徒之间或是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传承,政府也要在安陶技艺的校园传承方面积极支持,为其发展创造条件。“节庆活动是审美与文化的结合体,节庆活动承载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6]。在校园传承过程中要积极利用节庆活动、传承活动等重要节点,尽可能让荣昌陶的传承人为学员上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员体味到原汁原味的制作流程,而且可以让学员领会到有关的多方面知识。当然,这二者并非截然区分,有些项目就是根据政策来实施的,有些政策中也包括直接的项目支持。
(二)促进传承主体的守正创新
传承主体的守正创新作用也要积极凸显出来,这就要从传承人、工艺路线、组织结构等方面来进行考量。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众艺术品消费市场有丰富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要。用好这些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成为了更加重要的命题。传承人拥有当地传统技艺作为技术支撑,同时也要积极和其他手艺人积极进行技艺的探讨,以达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荣昌当地建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基地可供荣昌陶传承与发展,其工艺路线也要发生与时俱进发生变化。不仅要传承人以传统制陶方式对荣昌当地的文化进行表现,还需要在校学生、工艺美术师和制陶爱好者都参与其中,学习工艺文化,从而促进荣昌陶在守正的基础上蓬勃发展,拥有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组织结构上,原先荣昌陶是以家庭作坊或制陶厂为单位进行生产的但是现在成为了更具灵活性的工作室,组织结构更为现代化,不同工作室也应该更加突出自身特色,兼顾作品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体验。除了在陶艺制品本身下功夫之外,也可以考虑为衍生产品赋值,在常见的服装、玩具等物上加上荣昌陶独有的元素。荣昌陶产品若能更多取材于题材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熔铸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精神,购买和消费这些产品将提升民众思想文化素质从而进一步增强民众文化软实力。
(三)注重各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
荣昌陶发展潜力巨大,在现今信息化的当下,需要积极与现今最新的发展技术结合,多渠道、多途径拓宽其发展路径,寻找传承的可能性。荣昌陶在抖音、快手或是微信视频等这一类自媒体视频中有着不少的传播量,尤其是在微信视频当中,但是其拍摄的质量却并没有很大提升,在这一方面,自媒体工作室的专业人员可以和荣昌当地的陶艺工作者进行沟通,为荣昌陶拍摄短视频合集,同时也可以加入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引导民众的兴趣,从而达到传播量和观看量同步增长的双赢局面。对荣昌陶的体验与制作也可以和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让观众在展厅中身临其境,在没有到达荣昌当地的情况下对这一艺术有基础的了解,从而引起民众自发探究、自发欣赏的兴趣。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网页和展示平台,修建数据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记录。现在有相关网页对于荣昌陶的新闻资讯、作品欣赏、传承人进行介绍,其美观程度、可视化程度还应进一步提高,这样可以提升观者想要进一步了解荣昌陶的可能,促进荣昌陶知名度和传播度的增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荣昌陶的传承过程中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促进传承人的守正创新,多渠道、多途径促进荣昌陶文化的传播。各个层级协同配合,共同发展有利于荣昌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更能为实现荣昌陶的系统性保护实践增添助力。
五、结语
荣昌陶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良好的传习场所以及多层级的保护措施使得荣昌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仍然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提高传承和发展的综合水平。当地传承人对于荣昌陶今后的发展趋势较为看好,他们认为荣昌当地有深厚的制陶文化,以及丰富的陶土原料和独特的釉色,在今后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如能用好优势资源,假以时日,一定能复兴荣昌陶在历史上的盛况。用好非遗资源,讲好成渝双圈经济的中国故事,使得当地的地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使荣昌陶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在新时代实现自身价值,在中华的多元文化中体现当地独有的文化价值,实现一和多的有机结合,需要一代代人接续传承,不断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潘宝.遗产人类学:概念、理论与方法[J].青海民族研究,2018,29(04):84-90.
[2]荣昌:夏兴窑遗址留存百年古陶遗风[DB/OL].
[3]荣昌:持续守正创新千年陶产业焕发新活力[DB/OL].
[4]温佳馨.文旅融合背景下重庆荣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1.
[5]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先才:用一生来做好陶罐匠[DB/OL].
[6]胡牧.民族节庆进校园的教育价值与功能——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考察[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4):30-39+75.
作者:史聪玲 普玲 单位:宁夏大学 民族与历史学院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上一篇:新媒体技术下非遗传统舞蹈的发展
- 下一篇: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