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移动微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3-01-29 09:19:24

导语:高校移动微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移动微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疫情防控期间,原有的授课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发展。将互联网技术与原有的线下授课相结合,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移动学习的新教学模式。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应用于移动微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应用,实践证明,移动微学习方便且高效,弥补了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微学习;学习理论

1移动微学习概念

微学习是由奥地利学者林德纳(Lindner)于2004年提出的概念,将其表述为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媒介的新型学习[1]。我国学者朱智庭认为,微学习不仅指的是学习内容中知识量的微和小,还指出微学习为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1]。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微学习的定义和解释,微学习是一种充分利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让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短小内容的学习资源,并且能够实现良好交互的学习形式。移动微学习充分利用微学习和移动学习的优势,随时随地推送具有片段化、微型化的学习内容,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移动微学习的组成来看,移动微学习包括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媒介和学习环境。学习者在移动微学习的生态环境中主动索取微学习的内容,充分利用微学习资源,通过微学习媒介构建的微学习环境来实现移动微学习。

2学习理论的支撑

2.1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加拿大学者西门思(GeorgeSiemens)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知识的重新联合,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1]。移动微学习就是在移动互联的媒介支持下实现对微学习内容的联结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联结和再造能力”。因此,在移动微学习教学模式设计中,不仅要提供微小的碎片化的知识资源,还要通过联结让碎片化的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脉络,让学习者从中构建符合个性化学习的知识网络。

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先验知识对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行选择和处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意义建构,强调“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移动微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过程,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安排自己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自己的学习节奏。在学生和教师以及互联网平台构成的学习生态中,通过交互和协作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

2.3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成功学习所需的动机模型是ARCS模型,即注意力(Attention)、关联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2]。由于移动微学习对学习者自律性的要求比较高,不是学完就结束,而是要学会、理解透彻,学习者一般很难坚持,因此要从学习动机着手,开发移动微学习资源,保证学习效果[3-5]。

3移动微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基础上,制订移动微学习的设计原则。

3.1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微学习资源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互联、协作、情境和学习动机等方面设计学习资源,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先验基础上,以图文并茂的信息化形式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参与、及时反馈。这样设计既遵循学习规律,又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微学习资源,通过有效连接微学习资源让知识系统化。

3.2以目标为导向移动微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针对高等教育对高校的发展定位,结合专业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在移动微学习的设计中融入综合技能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规划移动微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移动微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自学能力,也要培养学生查找文献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生态化的学习环境,强调“情境”与“协作学习”。通过交互和协作完成各项学习内容和教学环节,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3对学习效果进行过程化考核为引导和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并参与互动交流,移动微学习的综合评价采用过程化考核办法。过程化考核综合参考学生线上学习时长、学习效果、互动讨论、实践环节等情况以及最后笔试成绩,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分配不同的比重。过程化考核不仅要体现在对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还要考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表达能力、团队精神等。

4移动微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移动微学习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过程化考核四个方面来落实。

4.1教学内容根据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拆分,按照移动微学习的特点进行设计,实现教学内容的网络资源化。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结合课程内容制作微学习内容。线上课程教学资源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资源保障,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线上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件库、习题库、案例库等。微学习内容强调微型化,考虑到微学习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一个视频的学习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学习资源强调个性化,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分层次分阶段地设计。注重资源的多元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学习内容,可以是专业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也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客座教授讲座,也可以是视频或者图文形式,或者广泛收集网络视频,以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分享好的课外资源。

4.2教学方法采用课前预习—教师引导—课中讨论—课后巩固的教学流程,教师梳理知识点和课后总结归纳,形成思维导图。因为在互联网教学环境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学活动。课前,教师根据移动微学习资源列出要学习内容的纲要,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教师在线查看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反馈意见,并归纳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课中,教师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建成知识树,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和要求,讨论结束后回答学生疑问,并重新梳理概念,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反馈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解决了学生的疑惑,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后,移动微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源和课程作业,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巩固课程知识内容。教师定期查看学习记录和学习效果,进一步总结学习难点和重点,制订下一个学习计划。

4.3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学过程也有所不同,但对于移动微学习来说,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课教学:教学活动有移动微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课后归纳总结等环节,并通过互联网开展的交互环节进行答疑和交流。实践教学:教学活动有移动微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课后仿真和线下操作环节、撰写报告,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互动。将虚拟仿真和实物验证有机结合,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移动微学习教学模式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进行设计、组织和实施移动微学习。

4.4过程化考核通过移动微学习,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很多,以往一门课程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模式不适用于移动微学习的考核,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化考核方法。过程化考核要求:课前预习(线上)10%、课中小组讨论(线下)30%、课后巩固练习(线上)10%、教学实践(线上线下结合)10%、期末考试(线下)40%。根据过程化考核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移动微学习的各个教学环节,学习热情高涨。通过移动微学习的过程化考核,降低了不及格学生人数和不及格率,这充分证明移动微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了良好的学习方法。

5移动微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教师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教学的每个环节分配不一样比例,对视频学习、网络测验、考勤、作业、课内实验、课外仿真等进行评价。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统计汇总,通过课程群进行学生问题和错误的收集和记录,并在线下授课时有针对性地解答和讲解;对于学生掌握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在线下授课时重点讲解和引导。过程性评价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借助移动微学习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通过移动微学习的改革,学生普遍反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实现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环境下的按需学习,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经过实践,学生成绩由原来不及格率15%降为8%;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通过仿真作业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6结语

移动微学习因其具有移动的方便性和内容的微型性而将成为未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流形式。教师通过微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为学生的移动微学习提供帮助,实现个性化指导和拓展学习;学生通过手持终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自主探究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持终端的更新换代,移动微学习平台的学习方式会更加灵活,学生的学习模式会更丰富,学习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张振虹,杨庆英,韩智.微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J].中国电话教育,2013(11):12-20.

[2]陈彭.《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微学习设计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5.

[3]胡蓉.“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移动微学习模式探索[J].丝路视野,2017(28):33-34.

[4]吴淑妤.“互联网+”背景下微学习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与平台建构[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4):16-19.

[5]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7-15.

作者:郑英 王迷迷 郁佳佳 左梅 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