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教育价值取向理性审思
时间:2023-01-28 08:58:46
导语:武术文化教育价值取向理性审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史料,采用逻辑分析法对新疆“武文化”教育价值取向嬗变的历时性、共时性进行梳理审视和思考。文章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思想,立足边疆治理方略以“武文化”价值意蕴解读“文化润疆”思想,为推进新疆武术文化教育进程提供借鉴和启示。坚持推广新疆“武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尚武精神,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为核心价值取向是当前“文化戍边”时代使命;坚持国家治疆思想为导向,推进学校武术教育和丰富全民健身内容,激发新疆武术文化教育活力,维护边疆(文化)安全是对“文化戍边”治疆思维的积极回应。
1尚武遗风的新疆武术文化教育价值形态演变
1.1秦汉时期文化差异下的军事武艺秦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凭借强大的军事手段攻占西域,成为横亘在东西交通要道上最强政权。其民族战力强悍,坐拥“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匈奴骑兵“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弯弓和马刀的配合在作战中相得益彰,突出其灵活的作战风格,中原“剑戟交接”的地斗武艺相比于匈奴的马战骑射劣势尽显。匈奴骑兵战力强悍且规模庞大,得益于其发达的畜牧业和严格的军事教育,其部族专门设有骑射教官教授骑兵如何在骑行中精准的射靶和马上格杀技术,而且平时军事训练十分严格。西汉统一西域后,先进的汉族文化与异族文化不断融汇,步、骑兵配合作战模式及内地先进铸造兵器技术传入西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军事武艺的升级。
1.2唐时期文化结合的娱乐武术唐时期,政治、军事高度统一,极大促进了丝路繁荣及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形态的对话和融合。中西民族体育文化相互影响激发了西域人能歌善舞的天赋,游牧民族军旅武艺逐渐褪显为娱乐化的体育性特征。乐舞百戏中武术格斗动作与舞蹈、杂技等相结合,以武舞的形式出现[3]且丰富多彩。剑舞、胡腾舞就是武术结合西域舞蹈的产物。剑舞,舞者手持长、短剑,随着玄妙音乐婆娑起舞。“胡腾舞”腾踏跳跃,跌扑翻滚的武术动作和似醉非醉的艺术形态极似现代的醉拳,又被称为“醉胡腾”。唐代诗人刘言史描写胡腾舞“跳身转毂宝带鸣”再现舞蹈中类似旋子、侧空翻或者后手翻等难度较高武术技巧。西域武舞还出现了模仿动物形态的苏摩遮,[4]舞者头戴兽面演练形象武伎。因此,西域武舞的兴盛和传播与后来的武术套路具有源流的递承关系。
1.3宋元明清时期文化融汇的传统武术北宋时期,回鹘迁至西域,受北方草原影响呈现的文化本源性特征造就了回鹘多元体育文化形态,如射箭、赛马、达瓦孜、武术等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11世纪,通晓汉辽文化的耶律大石率契丹人“整旅而西”统一西域后不断传播中原汉儒文化,倡导“射猎”“射柳”等北方传统射俗。元时期的蒙古统一西域后不仅将摔跤、射箭、赛马带入西域,而且蒙古军队中的回族力量强悍且精于武术钻研和推演,[5]后世还创立了以汤瓶七式、心意六合拳、天启棍等为核心的回族武术体系。清王朝推行军府制度,大量军民迁入新疆屯垦戍边。锡伯族、索伦族、厄鲁特等八旗兵及绿营兵入疆戍守,担负起“箭守国门”的重任。明、清时期的武术流派、拳种、器械更加丰富,内地许多拳师为躲避战乱或灾荒迁居西域。正是各民族渐次迁入使西域经历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从而促进了传统武术的广泛传播,传统武术的主体形态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定型。
1.4民国时期文化抗争的学校武术清末民初,武术与学校教育的联姻在时代挤压下所迸发的国粹民族主义思潮与西方体育的文化抗争就此揭开了近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序幕。随着1904年《奏定全国学堂章程》的颁布,驻疆大吏遵照教育指示兴办新学校开展新式教育,各级学校规定“体操是学生必修之课”,[6]体操课“编队操练,习练武术”。1928年,国民政府褚民谊来疆考察,迪化一中和第一师范学生在迪化市西公园进行了队列及武术表演,及后蔡宗贤和张毓英参加1933年在南京举办的全运会国术比赛分别荣获一面锦旗和一枚铜牌,这是新疆历史上第一次派出运动员参加全国性比赛。[7]1940年前后,奇台县的两所高等小学聘当地拳师陈一善、马绩勋等教授武术,[8]晨操练习小洪拳,每周安排两个课时学习长拳、武术操等。基于这样的社会危机和教育思潮,学校武术在中西文化抗争中逐渐兴起,奠定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地位。
1.51949年后文化迸发的竞技武术1952年,“国术”更名为“武术”,武术与骑马、射箭、摔跤等民族体育项目分化开来并行发展。1978年兵团第七师体育教师王长青依托学校武术队开始教授王氏三门拳,先后在兵团、自治区武术比赛中获得佳绩并代表新疆赴内地参加全国武术交流赛,后于1990年成立“武医馆”,寓意“习武行医、强身健体”。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武术热”兴起的业余体校、武校、武培中心等促进了新疆竞技武术的繁荣发展。1986年,自治区首届高校武术比赛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七所高校的70多名运动员参与比赛。1989年,首届大、中专文化艺术节武术表演赛在乌鲁木齐南门体育馆举行,来自9所院校的70多名运动员参赛。多年以来,自治区各地、州及兵团不仅开设各种类型的武术比赛,还举办了国际性武术邀请赛,渐趋成为推广中华武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2三长时段新疆武术教育价值取向的文化解读
2.11840年以前,武术教育价值取向的文化镌刻自古以来,西域便有多个民族在这里游牧安居。民族体育正是基于人类对地理和环境的依存得以孕育和发展。匈奴人以迁徙游牧为生。因此,游牧、狩猎、战争成为匈奴民族生活方式的共同特征,西域游牧民族为维持族群生存发展,牧猎生产和技战术训练便成为民族发展主要的心理倾向和价值诉求,如匈奴、突厥等民族崇尚军事教育,匈奴“贵壮贱弱”、突厥“重兵死而耻病终”的民族思想养成了游牧民族强健野蛮的体格及穷兵黩武的尚武精神。蒙古族的摔跤、马术和射箭,哈萨克族的叼羊,柯尔克孜族的马上角力,回族的武术等体育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军事特征。明清时期火器广泛应用使武术的军事价值逐渐被遮蔽,逐渐弱化的军事武艺开始转化为以健身、娱乐、审美为情趣的民间武术形态。因此,正是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价值观念及思想行为的历史传承形成了各民族文化,族群秩序维持并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民族文化的镌刻以及民族精神的激励,每个群体或者个体都会持有一套共同的心理程序,[9]这套心理程序构成了这些人的文化。
2.21840年至1949年,武术教育价值取向的时代呼唤新疆在18世纪建立行省,但固有的封建桎梏和宗教色彩致使清时期新疆学堂教育起步较晚且表现出强烈的滞后性。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期许下的“新政”教育把新疆强行拉入近代化发展轨道,西方先进科学不断挤压和挑战中国的民族文化。随着学校体育制度、思想确立,新疆政府提倡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比赛,西方近代体育项目及各种体育比赛开始广泛传播。晚清时期,以军事体操为主国术参与的尚武思潮在新疆蔓延,强调“体操科”对青少年德、智、体的价值规训,培育健全品性的国民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价值期待。这一阶段“为国防而体育”的抗战思潮成为新疆武术文化教育重要时代特征。这一时期体育课程设置的“国防体育”从价值取向上来说是有别于晚清的“军国民”体育,亡国危机迫切需求社会总动员以增强军事力量,抗战救国色彩愈发浓重而降低了对武术文化教育的关注和诉求。军事教育目的是表达一种民族主义的家国情怀,将国家兴亡荣辱当作军事教育优先考量标准,将民族危机意识与“强种卫国”纳入国家话语体系,军事教育成为那个时期“御侮救国”的主要价值目标。
2.31949年以后,武术教育价值取向的人学反思1949年,朱德副主席在中国第一次体育会议上提出:“中国体育事业要为人民服务,为国防和国民健康服务”。在此背景下,增强体质和服务国防成为武术文化教育发展的宏大基调。1954年,国家实施《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1958年,武术被国家列为体育学院必修或选修课;1961年,教育部修改《中小学体育大纲》,把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上述举措标志着武术教学逐渐步入正轨,渐趋转变为国家本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社会氤氲的生物体育观加快了国家体育建设除旧布新的步伐,一方面加强对旧式教育改造,另一方面仿照苏联“劳卫制”希冀借助苏联经验提高学生体质从而服务于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社会结构变革和经济转型,武术文化也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被重新审视。武术工具角色逐渐淡化不再是衡量身体发展唯一价值标准,而是从文化视角探寻武术蕴含的价值意蕴。新时代人们对武术运动的价值追求日益多元化,自卫与强身、职业与兴趣等早已转化为点燃生活激情的社会需求。武术文化教育在“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下以强大的文化释放力不断满足人们教育、养生、娱乐等多种价值需求。
3发掘边疆武术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拓展戍边文化的张力
3.1培育边疆地区青少年“尚武精神”推动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中国武术文化在长期历史实践中不断吐故纳新,积淀着中华民族儒释道优秀传统文化,是健身教育及思想倡导的典范。新时代武术“教育与文化”已然超出武道的身体教化,并已成为彰显道德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尚武精神”是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及主流思想,青少年主体通过武术教育的理论、实践逐渐感悟精神内涵体悟修身养性并指导于行为规范进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念。新疆处于西部边防要塞,境外“三股势力”煽风点火,民族分裂主义者进行极端思想渗透和武力袭击破坏对我国边境(文化)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武术文化教育作为民族文化基础工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武术涵摄技击、健身、文化等多元体育功能赋予青少年国防技能、身心健康、崇勇尚武等丰富的物质资源;另一方面,作为“民族符号”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及民族认同感对于激发各民族青少年的家国意识及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强大固化作用。因此,在边疆地区推动武术文化教育弘扬“尚武精神”既有利身心,又能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不断促进边疆稳定、社会和谐。
3.2推广学校武术文化教育,提升新时期“文化戍边”治边成效历史经验是一种财富。古代屯垦戍边虽绵延不绝却往往“一代而终”,其原因皆是缺少一种扎根边疆的文化理念,未能形成一种爱疆建疆、以疆为家的文化氛围。因此,新形势下的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其根本在于文化戍边。新疆位于中亚腹地,民族、宗教、文化多元并存致使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全球化裹挟而来的文化殖民和文化侵略致使我国民族文化价值被误导和消解。因此,特殊的边疆环境以及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亟需科学有效的边疆治理手段。“文化润疆”战略思想就是通过文化营造过程将文化作为独特的柔性治疆手段绵绵用力转化为一种凝心聚力的扎根文化,在固疆、稳疆、兴疆中发挥其独特优势,从而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基于当前“文化润疆”思想的时代诉求,新疆武术文化教育的价值理性愈发凸显逐渐摆脱工具理性的桎梏。学校武术文化教育作为国家权力的微观表达,武术技能的言传身教、行为的道德约束和思想的启示引领,其价值取向必然与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所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一致。新时代的文化戍边是从文化精神层面深度拓展边疆治理张力,阐发武术文化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理念。
3.3倡导全民健身武术文化教育,构建固边稳疆的思想屏障武术运动追求和谐,注重技术礼仪、精神气质与道德伦理和谐统一,引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社会风尚和谐,是民族文化意识形态最佳载体;武术文化所蕴含的“和合”之力对于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抑制社会冲突有积极的润化作用;其蕴含的尚武精神、民族精神对于提高各民族文化素养和促进国家、民族、文化认同具有积极的内化作用。我们国家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期,全民健身作用价值也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潮流化发生改变,倡导武术运动将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这也将是构建和谐新疆、稳定新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武术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抵抗外倭的民族精神,涵摄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精髓。通过武术文化“光合作用”深层次、多维度推进武术文化健康、思想、道德、精神等方面价值导向,塑造中华民族行健不息的精神品格和完整的道德体系,牢牢构筑新疆人民固边稳疆的思想屏障,从而激发中华武术的文化戍边使命和普世价值。
4结语
当前,新疆武术文化教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仅契合国家“体教融合”的教育改革更是附加了国家构建“健康中国”的教育期待和“文化润疆”的战略构思。新时期新疆正处于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全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武术文化教育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把文化润疆工程真正转化为铸魂育人工程,为新疆各族人民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和文化导向。
作者:董艳芳 杨飞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新疆政法学院司法警官学院警体教研室
- 上一篇:传统武术文化抽象继承探讨
- 下一篇:东北地区传统冰雪文化传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