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研究

时间:2023-01-13 08:38:03

导语: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本科教学效果,探究学业导师制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9、2020级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共141名作为研究对象。就选择导师的标准、导师制的作用、授课方式、授课频率、学生焦虑程度、满意度进行设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本科是导师制是有必要的,肯定了导师制在本科教学中专业技能、未来规划、临床及科研思维所起的积极作用,导师制可以明显改善学生面临实习、考研、工作时焦虑情绪,可以获得不错的学生满意度。同时学生对导师授课频率、授课方式及双向选择时机提出了一些问题及改进方法。关键词:导师制;口腔医学;实践分析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1],目前已经成为高校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师与学生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几教学模式,可以使师生关系密切,导师制的实施可以使现代教育理念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得以实现[2]。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及培养,针对学生学习、生活、思维差异因材施教。导师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第一任老师,导师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形成和研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医学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习大部分临床医学的科目,短时间内也要学习多门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科学。导师制应用于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导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引导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对不断保持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3]。为了更好地将导师制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实施,通过对两届学生进行现况问卷调查,为如何在口腔医学教育中有效、切实推进学业导师制提供一些意见。

1医学口腔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学生未来的职责和使命,这一职责和使命的实现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4]。医学生良好身心素质的塑造应当符合当前社会准则和未来职业的要求。口腔医学所学专业不仅包括医学基础方面课程,也包含专业性口腔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踏出校门具备成为国家需要的医学人才的素质。导师制培养模式既是对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医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5-6]。在21世纪,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崭新的经济形势,医学教育必须更加高度重视,寻求医学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医学教育更要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医学人才。因此导师制模式下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精湛的临床技术,而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全方位的知识智能结构型人才尤为重要。医学教学必须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使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要高度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加强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使医学生具有广泛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准则,同时具备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能力。实施导师制能够使最新理念得到更新,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自学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真正从学会转换为会学的思维模式。

2导师制对口腔本科教学的作用

2.1导师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及科研思维

导师在临床科研上都有一定的课题基础研究。导师可以为本科生提供多方面的条件开展学术研究。研究生导师在科研项目中的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可以使学生在研究中少走弯路。导师充分利用教师的口腔医学专业背景下,在科研中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有效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具体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及科研创新能力将决定中国的未来[7]。作为导师通过引导式的教育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培养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广泛地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8]。鼓励学生多渠道地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以使他们增加知识储备,开阔学术眼界,在此基础上能广开思路,形成敏锐的学术眼光和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教师不仅要传播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如何探索未知领域。有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师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题。用启发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给予学生在学业指导、科研指导,思想引领、职业规划等方面极大帮助。本科生导师制,引进初衷为保障本科生培养质量,最终落到实处的价值所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设置,不但改变了本科生“放养式管理”的局面,也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指导,借导师之力,助学生成才。相信在越来越多高校为本科生配置导师的大趋势下,我国的本科教育,一定会实现更高质量的突破,高校“导师制”有利于发掘科研人才。当下的科研人才的发掘渠道是竞赛和考研方向,更多是学生自发的意识。可现实社会中,部分学生本身具备较强的科研天赋,可是因为自身无意识,且对科研有距离感,未对科研产生了解及兴趣,从而丧失了成为科研人才的机会。而高校实行“导师制”,每个导师可以培养多个本科生,在大学学习及生活中,导师可以对每个学生的特质有足够的了解。导师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去认识科研及科研的意义,让他们把科研成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可能。

2.2导师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

口腔医学本科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多,学生在四年的时间里容易出现消极懈怠心理,会影响学生的本科临床及技能素质培养。导师通过不定期的与学生进行教学小授课,或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及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鼓励,可以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9]。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更容易接受每个月进行一次授课或交流。学生们更愿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授课。另外通过对导师的采访及问卷发现,本科生如果没有导师的鞭策和鼓励,在大学本科的教育中很难进行自主学习及对未来方向的把控。学生由高中进入大学,脱离了对父母的依附,但又不完全具备成年人处事能力,容易迷失自我。大学期间新的信念不能及时构建,在自我角色的探索过程中,他们往往处于混沌和孤独状态。而这种状态容易导致学生的“成年初显期”,本科高校实行“导师制”,在这方面显得意义更加重大。导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度过“成年初显期”,导师还可以通过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念来引导学生去成“人”,真正实现教育初衷。正因如此,本科高校实行“导师制”,在这方面显得意义更加重大。

2.3导师有助于降低学生焦虑等负面情绪

焦虑是患者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的紧张不安等状态[10]。口腔医学本科大学生大四阶段即将面临下临床见习实习又需要考研找工作,容易发生焦虑状态。研究认为焦虑会影响学生积极情绪,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学习[11-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导师制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导师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一旦发现学生有较高的心理焦虑,可以马上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及早地进行干预,会大大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及素质进行一些考研学校的建议,也可以给予就业学生就业专业及方法的建议,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还有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人脉为学生提供深造的机会。

3本科生对导师制的认识

首先,本科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多数由学生先进行选择。学生选择导师的标准侧重于导师的临床及科研能力,导师通过常规授课或临床试验带教给予学生的一些印象[13]。其次,导师的个人魅力多是学生通过身边的学长或朋友了解。学生更愿意选择一些性格温和容易相处的老师。此次研究发现多数学生不喜欢严肃的老师,即使老师的各方面能力突出也不容易被学生选为导师。导师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形成和研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所以导师要注意加强自我修养,用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做人做学问双方面都得以受益[14]。导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能力的不同,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给予对应的干预教学方法。导师的形象、情感、为人处世的方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行为艺术,导师制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高校可以为师生互动提供更多支持,比如鼓励学生加强信息搜索和数据分析,通过学业导师选择会等途径让所有导师与学生展示机会,为师生提供更长时间的观察和适应,以用来帮助本科生与导师均能选到满意的组合。同时,加强“学生适应”教育和帮扶,增强学生求助导师的意愿,能主动保持沟通以获得所需的指导与帮助。

4医学口腔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的思考建议

学生导师制是在大四学期进行双向选择机制。学业新生导师制作为学生进入临床前最重要的起点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发展及影响重大。此次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更倾向于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学业导师的双向选择。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在本科五年的学生时代与老师进行更多的学习。导师应该尽快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快速进行培养做好铺垫。导师往往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临床压力及科研压力,导师应该将这些压力进行有效的分解,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最快的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团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15]。同时鼓励医学本科院校制定导师对学生培养的认可机制,将导师教学工作量纳入今后晋升制度中,合理的考核评价及绩效考核制度,有助于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业导师制的积极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辛欣,冯永宁,金鹏康,等.学业导师制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实践[J].科技风,2020(27):144-145+176.

[2]易轩,覃龙,张坚,等.“5+3”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21(02):84-86.

[3]牛林,徐小乔,邹蕊,等.学业导师制在口腔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06):795-798.

[4]程雯,张永辉,王以新.预防医学本科阶段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1):37-38.

[5]王洪涛,刘洋.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医生导师制的建立与思考[J].西南军医,2020,22(06):592-594.

[6]孙丽敏,陶贵周,贺欣.导师制结合TBL教学法在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11):117-118.

[7]金迪,孙国超,尹剑,等.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本科全程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08):926-929.

[9]潘瑛,冯希平,陶丹英.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新生导师制的实施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01):39-40.

[10]孔德燕,罗杰峰,石胜良.医学本科教育中科学素养培养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2):53-55.

[12]盛凤,闫玉兰,郭玉雁,等.教学医院开展本科实习生导师制的探索及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4):19-21.

[13]王洪海,卢颖,毛俊.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07):143-145+149.

[14]孟令新,刘挨师,郝粉娥,等.导师制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初步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S1):378-380.

[15]赵卫东,侯燕.在医学本科见习生临床教学中实行导师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5):18-20.

作者:苗德田 张宾 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