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发展困囿及纾解

时间:2023-01-03 09:09:24

导语:体育产业发展困囿及纾解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产业发展困囿及纾解

[提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COVID-19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困囿进行总结与概括。提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一是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健全监督与评价机制;二是调整体育产业链发展结构,制定整体性治理策略;三是打造地域性发展特色,加快区域协同合作进程;四是注重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关键词:COVID-19;体育产业;发展困境;纾解路径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的体育产业乘政策激励东风,集多种资源优势,凸显出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2019年,国家发布《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并提出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模式的新要求。这充分表明我国体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然而,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遭受到严重冲击。本文力图对COVID-19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困境与发展路径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与纾解,以期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推动。

一、我国鼓励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梳理

2009年12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举办了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明确了联合推动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的发展意向,广泛营造体育旅游等相关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鼓励支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重点解决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发展规模、活力低下等问题,并促进体育产业与新兴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要积极推动体育运动、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体育产业对于生活性服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16年12月,国务院发文《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对于体旅融合结构体系的丰富、旅游消费空间的拓展与探索、旅游产业的更新换代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指出促进体育产业与文体旅、娱乐等产业的结合与发展,文体旅融合已然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创新型发展的新趋势。2019年,发布《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与《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进一步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提出了体育产业要高质量发展,并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创新。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该规划充分展现出党和国家对于体育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

二、COVID-19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困囿

(一)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不完善,监督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体育产业扶持与激励政策,主要集中于高位宏观的政策引导,而具体的体育产业方案设计与落实路径并不清晰。在宏观层面上,体育产业政策应包括体育产业结构政策和体育产业布局政策,其中结构政策主要包括主导产业选择政策,而布局政策主要包括地区发展重点选择战略、产业集中发展战略等。在微观层面上,体育产业中的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等政策,仍需进一步补充与完善。监督与评价对于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无可替代。体育产业涉及体育产品制造业、体育旅游业、体育竞赛等多个方面,因此监督与评价显得格外重要。我国体育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体育产业主打质量与服务,监督与评价机制尚未完全配套跟进,容易出现监督空缺期,导致恶劣现象产生,譬如捆绑销售、产品质量问题、圈钱跑路等,严重挫伤消费者体育消费积极性。完善监督与评价机制,保证其与体育产业配套跟进,体育产业方可有望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

(二)体育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整体性治理缺乏。体育产业链由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构成。其中,供需链是体育产业实现价值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目前发展供需链较多,主要以体育产品、运动器械等生产制造为主。企业链是体育产业实现的具体形式与载体,企业链的组成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我国当前体育品牌企业较少,从侧面凸显出我国的企业链仍需进一步发展。空间链是指体育产业链在不同区域间的空间结构形态,目前我国南北、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直接导致我国体育产业空间链在不同区域间的空间结构形态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利于我国体育产业链的构建与发展。价值链则是指生产完成体育产品或服务价值的形成、传导、增值过程。价值链的发展水平代表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我国目前处于体育产业初步发展阶段,企业链与空间链发展薄弱是我国体育产业链发展不成熟不完善的重要原因。协调与配合是整体性治理的一大特色。我国的体育产业链条体系尚未形成,链中企业结构严重失衡,核心龙头企业少,导致体育产业缺乏整合力与凝聚力。再加上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少,难以形成高赋值的体育产业领军品牌。整体性治理就是从体育产业政策、体育产业规章、体育产业服务、体育产业监督四个方面对体育产业出现的碎片化问题进行协调整合,促使各个碎片点由分散趋于集中,由部分趋于整体,由破碎重新走向整合。整体性治理对于我国体育产业链条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域性差异明显,区域协同合作进程缓慢。体育产业协同合作体系构建非一日之功。我国特有的地理因素决定了我国的体育类型存在地域性差异,体育产业与相关体育配套跟进也必然存在地域性差异。南方与北方比较,北方体育制造业、体育服务行业、体育旅游业等居多,而南方则以体育服务行业、体育赛事策划、体育产业管理运营、体育促销等产业居多;东部沿海地区体育制造业、体育旅游业、体育竞赛、体育产品销售等产业居多,而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体育产业较少,主要以体育旅游、体育竞赛等为主。再加上我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必然导致各省市的体育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所差异,在疫情背景下,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协同合作的突破性进展。在我国市场所有制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社会结构与社会利益朝着复杂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地方政府对于行政、经济发展、地方事务的处理权逐渐加大,城市成为国家政策实施的具体单元。受“碎片化”的影响,不同省市的政府甚至政府内部的各个部门由于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服务取向,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导致各地方政府或政府机构内部的各个部门都成为“碎片化”政策实施独立体。碎片化治理不利于体育产业区域协同合作,整体性治理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一步地优化完善。

(四)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匮乏,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体育产业运作人才严重缺乏,再加上当前疫情的背景使我国的体育产业遭遇严重阻力。现阶段,国内体育产业的主要从业者以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业余爱好者等为主,体育产业运营管理、运营理念、运营模式等理论知识较为缺乏,对于体育产业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理解与领悟不透彻,导致体育产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久久不能提高。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取决于资源是否高效利用。随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产业可用资源与融合途径变得愈加广泛。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制造业主要以低端体育用品生产为主,科技含量水平较低,市场资源充分利用显得格外重要,在新一轮的科技发展与进步中,必须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抢占市场先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各种资源的利用与整合速度。

三、COVID-19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纾困路径

(一)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健全监督与评价机制。我国体育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当前COVID-19背景下,国家必须全方位多层面准确把握体育产业的属性与基本特点,全面客观地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的经营环境与发展诉求,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制定科学合理并与国际接轨的体育产业上市标准,从宏观层面加大政策引导与支持,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确定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制定详细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以核心龙头企业标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根据我国当前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与导向评估定位,对体育产业重点发展地区、产业集中发展地区进行长远规划制定,并结合体育产业相关的激励与支持政策制定清晰具体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微观层面上,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完善体育产业的税收、土地使用、人才培养与引进等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的发展,妥善解决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宏观角度出发,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体育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通过颁布体育产业监督与评价相关的法律政策,进一步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制,建立体育产业数据监测机制,开展体育产业定期测评,对体育产业发展实行动态调整。在体育产业中将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相关部门机构的评估与监管作用、体育产业相关协会的自律作用、体育产业市场的调节与配置作用、公众的监督作用等紧密联系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体育产业形成自我约束、健康发展、诚信经营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体育产业的监督与评价机制,保证体育产业的监督与评价机制与体育产业发展配套跟进。

(二)调整体育产业链发展结构,制定整体性治理策略。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供需链与价值链占体育产业链的生产总值较多,主要包括体育产品、运动器械等低端生产制造业,我国对于体育产品的研发设计投入较少,致使我国的体育产品制造科技含量低,核心制造技术缺乏,收入利润少,资源价格低廉,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应加大体育产品研发力度,利用政策引导体育产业提升对于体育产品与设备的研发力度与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力度,自主研发生产科技含量水平高的体育产品与设备,促进产学研一体化链条的形成,进而提升体育产品与设备的供给质量。企业链是以核心龙头领军企业为主,众多小众企业为辅,共同构成的体育产业企业链。整体性治理是体育产业治理的最佳路径。体育产业链的整体性治理体系框架总体应分成两部分,即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是指依靠体育产业等相关企业间的信任治理、契约治理,再加上关系的协调与相关利益的分配,整体构成体育产业整体性治理的内部治理体系;整体性治理的外部治理依靠政策、市场、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同时,外部治理会对内部治理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打造地域性发展特色,加快区域协同合作进程。我国地广物博、资源丰富,造就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地域性特点。在国家政策鼓励与支持下,各省市地区应结合自己地区的优势与资源,充分发挥地理与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体育产业。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应依托水上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水上产业、体育赛事策划、体育服务行业、体育产业运营与管理等产业;东北地区应抓住冬奥会契机大力发展冰雪产业、体育服务行业、体育旅游业、冰雪赛事策划与比赛等;西北内陆地区应依托沙漠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汽车拉力赛、徒步沙漠等体育体验与竞赛产业;东南地区应依靠地方特有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体育竞赛、体育服务行业等产业,依据自然地理资源辅以国家政策支持与激励,促进体育产业地域性发展特色形成,真正实现体育产业百花齐放的局面。执行机制是保障区域协同合作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区域协同合作涉及多方面的利益,若是执行机制执行强度与力度不够,很难推进区域协同合作。推进区域协同合作,首要前提就是要打破行政区所设置的“有形之墙”,摒弃传统思维观念中的“无形之墙”,以体育产业共同遵守的秩序规则、共同形成的协同意识为重要切入点,妥善处理好体育产业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实现核心龙头产业带动微型产业共同进步,推进基础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区域协同合作进程,实现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

(四)注重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体育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必要前提。体育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的努力。我们应该总结过去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的具体发展现状,通过高校,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培养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在高校培养体育产业人才的过程中,提倡素质教育,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新理念,将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时动态与所教所学内容紧密结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互联网资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对于体育产业发展尤为重要。当下,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快自主研发与制造,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体育产业新型运营模式,掌握市场主动权,紧握体育产业核心技术,避免卡脖子现象发生,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体育品牌走向国际,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体育产业注入驱动力,为体育产业成为国民性支柱产业创造良好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培艳,张瑞林,陈圆.产业链现代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链治理的理论要素、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03).

[2]李友良,熊玉珺,李兴.浅谈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与实施路径[J].中国商论,2022(05).

[3]任波.中国体育产业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导向、作用机制与实施路径———基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政策解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2.21(02).

[4]刘尹,敬龙军,陈秀宇.我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1).

[5]蒋彬,沈克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路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1.37(06).

[6]兰迪,方春妮.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2.42(01).

[7]任波,黄海燕.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7).

[8]荀阳,黄谦,曹美娟,等.冲击解析及应对: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产业关联结构的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48(01).

作者:周生辉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