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通识课程探讨

时间:2022-12-22 08:51:26

导语:高校美育通识课程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美育通识课程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对H大学美育通识课程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发挥综合性高校学科优势,如何进行美育课程顶层设计,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美育发展路径,以期为高校美育通识课程改革提供可行方案,为提高美育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文科;美育;通识课程

高校美育的重要抓手是美育课程建设,美育通识课程区别于艺术类专业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美育通识课程通过理论学习、赏析、体验、参与、展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迪教育,提高其艺术素养,使其从中收获人生启示、精神价值和人格感悟,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美育工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规定“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美育作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如何弥补学生成长中的美育缺失,提高艺术修养?如何让美育通识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课程思政如何融入美育教育?如何解决美育课程评价问题?成为各高校美育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1]。

一、美育通识课程调研分析

H大学是省部共建综合性大学,拥有12个学科门类(含交叉学科),86个本科专业,在校生34600余人。学生在4年内至少要修读15学分通识课程,内容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价值观念、世界文化与国际视野、技术进步与科学精神、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艺术鉴赏与审美情操、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八大类,其中,美育通识课程要求必须修满2学分。作者以H大学美育通识选修课程开设现状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一)整体情况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488份,男生580份,占38.98%,女生908份,占61.02%,涵盖全校12个学科,年级分布从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其中,人文学科占总样本的比例为50.66%,理工科占总样本的比例为49.34%;一年级占50.36%,二年级占26.59%,三年级占14.92%,四年级占8.13%。调研数据样本覆盖面广,分布合理,具有参考性,下面就其中的6个问题进行分析。

(二)美育认知度调研

问题1:在中小学阶段是否接受过美育教育?12.70%的学生回答“从来没有”,53.63%的学生回答“很少”,27.76%的学生回答“较多”,5.91%的学生回答“非常多”。此问题暴露出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缺失艺术启蒙教育,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艺术基础知识和常识欠缺对于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是不利的。问题2:对大学美育如何理解(多选)?80.78%的学生选择“审美能力教育”,71.10%的学生选择“艺术技能教育”,70.16%的学生选择“思想品德教育”,64.25%的学生选择“美学理论知识教育”,54.97%的学生选择“情感教育”,53.90%的学生选择“人生基本素养”,36.16%的学生选择“人生达到的某种境界”。根据此项数据可知,学生对美育的作用有基本认识,对美育的重要性比较清晰。问题3:大学以哪种途径开展美育最有实效(多选)?回答最多的是“个人爱好”,占76.21%,“美育通识选修课”占75%,“大学社团”占65.32%,“社会实践”占60.69%。表明当下美育课程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课堂是高校美育教育的主阵地,个人爱好、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是辅助和支撑,课程体系建设和内容形式决定了美育课程开展的质量。

(三)美育通识课程现状调研

问题4:美育通识选修课类型中哪些是你最需求的(多选)?在4个选项中,“美学理论知识类”“艺术史论与鉴赏类”和“艺术技巧与实践体验类”3个选项数量均等,“提高审美与人生指导类”选择较多,说明学生对选修艺术类课程抱有很大热情,对美育课程效果有较强期盼,对课程内容具有较高要求,有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技巧的愿望。优质的美育课程能够培养人的情感、健全人格,对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问题5:你认为目前学校美育通识选修课有哪些问题(多选)?(表1)根据调查数据结果并结合师生访谈,总结出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美育课程种类门数比较单一,热门课程学生很难选上,美育课程数量有限,学生为凑学分而选课的现象比较普遍。(2)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设计缺乏创新,与学生互动不够频繁。小组协作、启发提问、汇报观摩、课赛一体、开放实验课等多样性手段还没有成为美育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3)美育课程是面向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缺乏专门从事美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和教研小组。教学基本建设和硬件条件受到限制,由于教室和实验室资源有限,课程多为大班授课,可供实践和展演体验的教学场地不足。(4)部分教师对美育的价值和功能认识不清晰,课程内容缺乏对素养提升的全局思考。有的教师脱离实际需求,甚至将某些面向艺术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这些课程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而言过于专业化,难以起到美育普及的作用。(5)评价方式缺乏规划和设计。课程评价方法不同将产生不同的评价效果,如何考核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课程评价后如何进行联动整改?以上问题不仅是当前某一高校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多数院校在美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问题6:下列选修课程中如按照自己意愿选出10门,你将选择哪些(多选)?(表2)一是艺术赏析类课程,包括“中外美术名家名作赏析”“流行音乐赏鉴”等5门课程;二是艺术与生活指导类课程,包括“摄影与影像艺术”“服饰文化与着装搭配”“广告心理学”3门课程;三是艺术技巧与体验类课程,包括“陶艺基础与体验”“认识中国画”“中华传统图案与手工艺体验”等7门课程。课程体现了美育通识的赏析、启迪、体验等作用。从选课情况看,艺术与生活指导类课程中的应用性课程比较受欢迎,摄影摄像、服饰穿搭等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工作与生活需求,实用性强。艺术技巧与体验类课程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体验参与互动性强,也存在艺术的好奇心态驱动下的盲目选择因素,如“中国民族器乐”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器乐基础,因此限定了选课人数。从整体来看,基本呈现出学生的选课目的和兴趣点,为今后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艺术理论、人文素养、艺术技巧和指导应用4方面要兼顾,其核心是审美感知。

二、美育课程提升策略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目标是破除传统学科思维定式,打破专业壁垒,倡导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推动学科内部发生质变且向更高水平发展。新文科建设在推动高校大文科改革的同时,也为高校美育建设搭建了新平台。在新文科背景下,原有的艺术选修课提升为以强化审美认知为核心的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打破了过去教师单一碎片化的知识传输,发挥出艺术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作用,整合资源,搭建团队,建立课程群。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高校要解放思想,破除壁垒,吸纳其他专业优势,加强内涵建设,建构适合自身的美育通识选修课程体系[2]。

(一)规划课程顶层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课程内容。以审美教育服务专业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塑造心灵,实现课程的转型升级,重建美育通识课程的核心内容,使美育回归课堂教学主阵地。艺术素养是一个感悟和技术渐进提升的过程,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专业技艺,也不能完全没有技艺感受,使理论知识无法落地,二者应结合起来,课程设计应分级分层次。1.面向艺术兴趣需求,构建具有参与体验特点的艺术实践类课程群。根据数据统计,“陶艺基础入门”“国画入门”“书法入门”等课程一直以来备受学生欢迎,需求度较高。艺术培养和熏陶离不开实践体验认知,艺术来自于实践活动。美育是潜移默化的沉浸式、体验式教育,如缺少实践和感受,学生很难真正了解艺术的本质。适当地增加体验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理解美育内涵,提升审美判断力和感受力。2.面向融合需求,设置艺术与社会生活课程群,增加色彩艺术、设计方法、工艺史话、表演素养、化妆与服饰等课程内容。从不同视角审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生活美学的认知,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观察人与社会、政治与文化、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联,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意识。3.面向审美素养提升需求,设置美学鉴赏与批评课程群,增加中外经典美术赏析、中外经典音乐赏析、中外传统雕塑赏析、艺术批评、宗教美学等内容。接受艺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鉴赏,二是批评。将审美教育、人文情怀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让学生通过音乐、美术和影视赏析等方式提升审美、升华情感、培根铸魂,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理解家国情怀。4.服务特色专业和定向需求,构建专业交叉通识课程群。如,面向外语专业学生,开设欧洲经典艺术专题、东方经典艺术专题等教学内容,提高外语专业学生对国外艺术的了解,比较东西方艺术特点,拓宽知识面;面向软件工程技术等专业学生,开设数字艺术专题、艺术与科技专题教学内容。5.面向地区创意文化产业融合需求,构建地域文化和非遗艺术专项课程群。以H大学所在的黑龙江省为例,可以开设地方特色工艺文创、冰雪艺术、文旅创新思维与管理等内容,打造通识课程亮点。采取校企合作、文旅协同等方式,聘请非遗大师、艺术名家进课堂,利用美育推动地方文化艺术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深化文化交流,使学生了解黑龙江,树立文化自信,促进黑龙江省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6.建立基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美育通识数字化平台。充分利用好高校的数字艺术研发实力,引入数字化美术馆、数字化音乐厅、数字化非遗体验馆,打造新时代美育传播面向未来的新途径。

(二)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衡量教学活动开展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的重要指标,科学的评价可以促进课程质量提高,激励任课教师的创新性,提高课程的管理水平[3]。1.制定与专业课程不同的评价方案,调整好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的比重,将过程训练、课程理解力、实践参与度、课程展示与汇报纳入评价方案中,形成新的评价观测点。2.对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师采取鼓励机制,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教学评优等方面设置相应指标,激励教师采用多种授课形式开展美育教学。3.加强课程管理体系构建,从课程开设、教材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规范,教务处、二级学院、任课教师三方联动,避免出现因人设课、因专业设课等情况,课程进度规范化。编写艺术类选修课程指导规划,避免选课盲目性。高校美育通识课程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一环,各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特点,创造丰富的美育资源。高校应以新一轮教育改革和教育转型为契机,将美育教育融入新文科建设中,尊重不同学科的规律性,强化艺术实践对美育的影响,培养造就具有审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卫.论中国美育学建构的问题和范畴体系[J].美术研究,2021(1):10.

[2]周星.当下美育观念辨析与高校美育难题再认识[J].美育学刊,2020,11(5):11.

[3]金赛英.新文科背景下艺术院校设计类通识素养课程的研究与探索[J].艺术与设计,2021,2(10):141.

作者:张雷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