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下任务驱动型课堂研究
时间:2022-12-09 14:52:11
导语:课程思政下任务驱动型课堂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以实用老年照护技术课程中的移动照护技术项目为例,阐述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护理学科思想和观念、老年照护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核心的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型,展现了课程思政视角下任务驱动法对护理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任务驱动;护理教学;实用老年照护技术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能、失智、独居、高龄老年人日益增多,对养老护理队伍的专业化要求愈来愈高。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广东医科大学于2016年在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划分了养老护理与管理方向,旨在培养能在各类养老托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医院等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能提供护理、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等专业化服务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实用老年照护技术是该专业方向重要的综合实训课程,内容涵盖老年人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常用救护技术及持续照护,强调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精神、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完成递进式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法,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知识体系,掌握相关技能,该教学法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具有突出优势[1]。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将立德树人贯穿任务驱动教学中,有助于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老年移动照护技术项目为例,介绍课程思政视角下任务驱动型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1教学理念与设计
1.1教学理念
以学科价值观、课堂教学观、专业知识观、评价发展观为思路,围绕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操演练,获得解决老年照护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反思。
1.2教学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结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三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严谨求实的职业素养、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合作精神。(2)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照护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情景模拟中感受人文关怀的意义,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在信息检索过程中培养其信息思维能力,积累护理信息检索经验;通过研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思辨能力。
1.3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通过自愿报名和结构化面试方式选拔出的护理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是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专业思想相对稳定,对养老护理有浓厚兴趣,需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评判性思维及职业道德修养,以增强其岗位核心胜任力。30人的小班制教学使教师相对容易组织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的课堂,能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深度,从而发挥小班教学优势。学生已学习过系统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课程,理解了移动照护的意义,熟悉常规基础护理技术和患者评估方法,但对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特点缺乏认识,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化护理的能力尚待提高。
1.4任务的设计与开发
移动照护是指为满足老年人翻身、变换体位、换乘、行走等需要时所提供的照护服务,也是满足老年人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基本需要[2]。作为实用老年照护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老年移动照护技术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充分利用人体力学原理,根据老年人需求及身心特点,鼓励与指导老年人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协助他们采用正确、舒适的方式安全顺利地完成各种移动,并能与主要照护者沟通,保证照护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基于教学内容和要求,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案例为导向、护理程序为框架进行任务分解,即设计5个任务,分别为评估、提出照护问题、制订照护计划、实施照护计划、评价实施效果。在每一个任务中都有明确的思政育人目标,引导学生在积极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观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任务设计及实施方案见表1。
1.5资源的开发
课程团队通过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在校内,体验式实验室能提供老年人模拟体验装置、模拟病房、手杖、助行器、轮椅、坐便器、助听器、眼罩等。学生能模拟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亲身体验机体功能老化、肢体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状况及我国老龄化程度,在教学中增设养老机构疫情防控专题、养老产业拓展专题(包括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老年照护评估标准、养老政策、国外养老模式的介绍)等板块。在校外,教师到养老机构收集案例,并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编写典型情景案例,并邀请临床护理专家、养老机构负责人对案例及其任务进行理论指导,确保编写的案例实用、准确、严密、完整,既能结合老年照护工作实际,又能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法律伦理素养、合作能力及领导能力等。
2教学实施过程
2.1课前准备
教师紧紧围绕该项目的教学目标,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学案。通过老年人移动困难的原因、移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移动技术的注意事项等一系列问题建立逻辑关系主线,引导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为后续的任务驱动奠定理论基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按要求完成课前问题。教师在课前通过在线课程平台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启发性指导。
2.2任务驱动
围绕典型案例,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层层深入思考问题,在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增强责任意识。
2.3任务拓展
在在线课程平台中创设开放性课堂,设置护士在搬运中的自身防护、搬运的风险评估与防范、特殊的搬运工具等专题,引导学生挖掘、共享资源,使教学双方都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建设中。
3教学评价
以开放性多元式评价和动态考察为原则,在教学组织上引入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方法,既注重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学生在实施任务过程中态度和能力的评价,又兼顾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主要是基于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与习惯、自主探究、学习成果等方面的个人评价和反思。学生互评包括团结协作意识、文献查阅能力等的评价。教师根据课前学案完成情况、小组汇报情况、学生参与度进行打分。评价借助在线课程平台完成,师生均可查阅评价结果。教师认真反思教学各个环节,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及时回答学生问题,激励学生发挥创造精神和内在潜能。学生参考教师及同伴的意见及时反思个人表现,调整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积极预习下次授课内容。
4基于课程思政的任务驱动型课堂的思考
4.1任务驱动法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
课程思政和任务驱动法都是以专业课程为依托。课程思政立足于课程的内涵和特点,强调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间的融合[3],需要有符合专业课程与教学要求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策略,以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在课程思政的引领下,教学方法和教学路径的设计要始终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养老护理与管理是一个服务性和奉献性都较强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要以老年人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敬业奉献及养老、敬老、爱老的职业精神。在实用老年照护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一方面能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评判性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在任务探究和完成的过程中领悟老年护理的社会价值,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爱老、护老的人文主义情怀。
4.2课程思政指导下的任务设计要求
高质量的学习任务是真正实现任务驱动、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4]。而任务设计的关键在于任务情景,恰当的任务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老年护理的对象是人,人的独特性要求老年照护技术课程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都要以真实的问题情景为载体。真实的问题情景包括真实的情景素材和有效的问题,其设计的逻辑顺序通常是先梳理知识线索,确定教学总体思路及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进而根据知识点及其教学方式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筛选素材、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如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设计任务,展现了科学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采用了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来培养学生。从形式上讲,素材可以是医院、养老机构的护理专家共同编制的典型文字案例,也可以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医院、企业共同开发的数字传输课堂、虚拟护理流程、三维虚拟数字教学资源系统等;问题能突出主要教学内容,指向所学知识的关键点和重点,能引导学生经历丰富知识的过程。从内涵上讲,真实的情景素材和有效的问题一定会体现教学内容中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职业胜任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元素,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紧密结合。
4.3课程思政指导下的任务布置和实施
实用老年照护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练习以掌握知识和技能点。课堂上教师不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常规技术的示范,而是指导学生通过完成各个学习任务,提升其在复杂情景中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评估、推理、决策及反思的能力。课前任务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着重体现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学专业知识的衔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为完成课堂任务做好准备。在这一阶段,教师既要提供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或资源获取途径,如参考书、慕课、文献数据库、体验式实验室等,以保障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也要鼓励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学习专业知识,特别是操作技术,既不能疏于指导,也不能平铺直叙,要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技能提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引导下,围绕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实操,将枯燥的填鸭式被动学习转变成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的高效互动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效果[5];教师主导作用的合理发挥,也有助于实现“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统一[6],能打造高质量的课堂。结合学科发展趋势的课后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增强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体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激趣—课后延伸”的模式形成了立体化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布局,使教学从以知识为本位向以素养为本位转变,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学习学科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进行情感体验的主阵地,进而培养出有思想、会思考及有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4.4课程思政指导下的任务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又要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思维变化,因此要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方式能从多角度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能洞察教学设计、实施、支持、效能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引导师生反思,共同努力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也能使教师基于评价进行反思。课程思政育人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情景而非目的[7]。通过探索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将家国情怀、职业精神、人生价值等思政元素融入任务评价体系,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专业实践能力、思想品质。这也意味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不仅要对思政教育有认知,而且要将认知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思想启迪与价值引领层面,还要提升运用思政知识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看出,评价过程也可实现对师生的思想启迪与价值引领。
5结语
将课程思政与任务驱动法相结合,有助于教师把握教育规律,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挖掘、提炼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完成任务的方式主动接受思政教育,并完善任务驱动法在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参考文献:
[1]沈晓桦,崔屹.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7):497-499.
[2]谢培豪,王芳.实用老年照护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3]王梓寒,周英.“课程思政”及其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0):24-25.
[4]张丽波,杨惠雯,焦雨梅.任务驱动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4):49-52.
[5]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3):25-31.
[6]周序,张盈盈.论高校“课堂革命”的方向[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6):88-94.
[7]张瑞,覃千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内涵、阻力及化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6):49-52.
作者:王芳 颜文贞 陈卫平 单位:广东医科大学
- 上一篇:内科护理学智慧教学探索
- 下一篇: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