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时间:2022-12-07 14:49:03

导语: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摘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组成,只有持续壮大和发展乡村产业,才能提升村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实现。现阶段,乡村产业发展面临农村金融体系薄弱的问题,乡村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不利于激发乡村创新活力。面对这种情况,需积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逐步改善乡村金融服务,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及农村发展质量,国家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通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满足农民群众的就业需求,持续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受传统金融体系二元结构的影响,乡村地区缺乏充足的金融资源,对乡村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数字普惠金融有机结合了普惠金融和数字技术,可将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提供给欠发达地区及低收入者,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因此,要明确认识到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步伐。

一、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及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和传统普惠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利用了现代数字技术的优势,扩充金融接触机会,大幅度提高金融效率及服务水平。同时,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会有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与业务出现,增强金融创新能力。通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拓展与使用双重低成本优势,将便捷化的金融服务提供给乡村民众,实现金融服务业务覆盖范围拓展的目的。我国在相关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要融合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发展,解决农村传统金融的供需不匹配、发展缓慢等问题,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将融资机会提供给农村地区与低收入阶层,激发民众创业积极性和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二)有助于激发乡村创新活力

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大力培育乡村中小微企业,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及市场竞争力。中小微企业存在较大的融资需求,如果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将会限制企业的生存、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而数字普惠金融可增加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机会,让中小微企业利用较低的2022年35期(12月)城乡建设成本获取资金,有助于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从人力资本角度对激发乡村创新活力,为乡村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一方面,乡村企业利用数字普惠金融获取相应的资金,能够及时优化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创新热情及活力,促进乡村产业整体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乡村居民的医疗、教育支出,能够逐步提升乡村居民的专业技能,从人才角度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三)有助于推动城乡与地区均衡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持续提升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实现包容性增长。一方面,个体、企业能够依托数字普惠金融获取相应的融资支持,大幅度降低金融接触门槛,扩大传统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全面优化了投资理财、支付信贷等金融服务,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满足农村家庭的金融服务需求。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在中西部地区对创新创业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和传统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融合了金融与科技,能够扩大发展落后地区乡村产业金融业营业范围,打破地域因素的限制,进而提升乡村技术创新水平。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服务多元化特征较为明显,具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更广的覆盖范围,满足不同乡村地区经营者的融资需求。此外,数字普惠金融也可利用大数据监控融资方的信用与风险,降低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充分满足乡村产业的资金获取需求。总之,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更大,可以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且,数字普惠金融具有相对更小的区域差距,可将中西部城市、农村地区的后发优势发挥出来,减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二、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加快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普及,农村网民数量及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为进一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需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快建设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深入落实乡村数字化建设战略,科学构建涉农数据平台,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在具体实践中,要将农村财政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向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全覆盖以及5G网络推广普及等领域投入部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提高乡村数字化建设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农村数字化征信平台建设工作,在监管平台中纳入农村信贷主体的经营状况,且分类整理农户涉农贷款信息,帮助金融机构科学制定决策,向农村群众提供适宜的金融服务。第二,补齐乡村硬件设施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现阶段,农村与城市在产品交流互通方面还面临着物流不通畅问题,因此,要改善农村的基础公共服务,如积极建设与维护乡村公路等,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系统,从物流角度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同时,深入贯彻城乡融合发展方针,向农村地区引入更多资源要素,对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资源体系进行构建,通过有机协调新型城镇化与乡村产业发展,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力。

(二)数字普惠金融三轮齐驱

第一,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乡村产业发展受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直接影响,要不断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加快乡村产业的发展步伐。因此,要将农村移动支付应用等惠民工程深入开展起来,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农业农民农村的需要开发服务产品,且做好推广宣传工作,向农村下沉移动支付业务。同时,要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广泛地覆盖普惠金融,扩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使用规模,合理分配网络资源,为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这些措施的应用,持续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范围,延伸服务边界,扩大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广度,更加提供为丰富的融资渠道。第二,拓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深度。在扩大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提升使用深度。在具体实践中,金融机构需积极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对金融产品服务进行创新,更好地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大型商业银行要将自身作用发挥出来,联合互联网科技公司创新技术,依据乡村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供给相应的金融产品,且对线上普惠金融产品进行针对性创新研发。地方性中小银行需将地方强黏性优势发挥出来,依据地方需求对农业信贷产品及服务进行创新,重点关注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服务业的实际需要,开发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乡村产业经营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从资金角度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同时,要关注农村普通农户的真实需要,对开发特色化、针对性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将订制金融产品提供给广大农户,降低农民的信贷成本,加快发展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第三,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水平。一方面,要全面整合与共享农村征信信息,拓宽农村信用体系覆盖面,加快建设农村征信系统。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农村信息共享平台,在信息共享平台中纳入农村产业帮扶、涉农信贷等信息,通过交流共享平台信息及信用数据,提升农村征信系统信息化水平,解决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另一方面,要共享与积累涉农信息,对信贷农户信息进行筛选,依托信息数据将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体系分类、分层次地建设起来,在管控风险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涉农信贷水平。此外,要引入现代先进技术,实时监测、识别与预警涉农信贷风险,促使数字普惠金融规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区域间乡村产业协调发展

第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金融资源。和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单位数字普惠金融投入具有更高的边际产出。因此,要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制定针对性、差异性的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流动金融资源。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在开发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时,需将区域特征纳入考虑范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特色资源十分丰富,金融机构可结合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开发金融产品,服务当地特色产业。例如,一些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可利用普惠金融对康养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第二,关注地区需求差异。东西部地区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需求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要依据地区需求确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例如,针对东部地区,需对地方性中小银行服务地方的优势进行强化,加快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将类型多样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开发出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针对中西部地区,要依托现代技术加快建设农村信贷信用体系、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乡村硬件设施,且综合考虑金融科技与农村产业发展趋势创新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深入结合互联网与涉农金融产品,打造新型“互联网+农业”产品。

(四)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

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整体进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产业发展,需让广大农民、政府等主体积极参与进来,构建多方齐发力的良好局面。第一,提升农民群众思想认知与能力素养。现阶段,很多农村居民并不了解数字化知识与金融知识,阻碍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和发展。因此,要综合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深入宣传与普及数字金融方面的知识,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学习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知识与技能,让农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金融需求合理利用金融资源,在增强自身信用意识的基础上,防范金融风险。为保证宣传效果,需将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纳入考虑范围,积极采用寓教于乐的宣传普及方式。第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风险规避能力。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依托网络供给产品和提供服务,需运用安全加密的识别技术,促使金融服务交易、支付的安全性以及客户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得到保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规范发展。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要动态全面监管金融机构产品服务的准入、实施以及推出机制,严厉惩处各类涉嫌欺诈客户的违规行为。同时,建设完善的矛盾纠纷处理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政策公平、公正地处理金融纠纷,保证数字普惠金融系统的有序、健康运行。此外,针对可能出现的大型突发灾难事件,各金融机构要将自身的资金保障作用发挥出来,有效防范和分散风险,避免突发事件影响到农村产业的良性发展。要大力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地区特色资源和环境条件,探索发展符合乡村情况的新兴产业,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不断提高乡村产业发展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数字普惠金融紧密结合了现代科技与普惠金融,将类型多样的优质金融服务和产品提供给乡村主体,满足乡村主体的资金需求,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在具体实践中,各类金融机构要结合乡村产业发展趋势与乡村群众的真实需求,开发一系列金融产品。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从政策、制度等方面着手,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能,保证数字普惠金融的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征.基于数字化转型视角的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22(06):86-89.

[2]郑越.农村中小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金融,2022(13):75-77.

[3]吴永洲,李博.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金融支持[J].社会主义论坛,2020(03):17-18.

[4]陈成,杨玉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实践探索[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2(12):93-95.

[5]郭妍.金融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1):232-235.

[6]周涛,曾婷婷.四川地区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上海商业,2022(7):111-113.

[7]凌云.乡村振兴新金融服务实践需注重“五大结合”[J].金融博览,2022(13):59-60.

作者:柳懿珊 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