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时间:2022-11-30 16:21:59

导语: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事业单位始终承载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益服务的重要使命,事业单位多是专业性组织,从事专门技术性工作,本身带有很强的专业技术功能,其成员也需要具有较高的教育和专业技术水平,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对人才的管理才能、技术技能、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事业单位如何在人才工作机制上寻求创新,在人才管理体制上逐步完善,不断加快人才队伍培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战略推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一、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事业发展和政策创新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对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助力作用不断延伸。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益持续增强,在整体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改变相对保守和落后的人才管理方式,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使人才价值得到真正体现、人才队伍汇集综合能力、人才力量推进事业科学发展。

二、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不足

事业单位掌握一定的稳定资源和信息,具有相对应的职能管理项目和具体执行任务,只要正常运行就能取得一定效益实现有序运转。一直以来,事业单位对人才发展规划没有足够重视,未把人才当成事业单位重要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培养、使用。对于通过青年人才选拔进入事业单位的人员,综合素质高、工作经验少,却仅通过基本的岗前培训,主要在工作职责、职业规范、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培训,没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大多数通过招聘录用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边干边学来逐步进行工作实践,引进的高素质人才自身作用难以全部发挥。事业单位在人才发展规划上,对于人才战略意识观念不强,对于人才培养缺乏创新,学习培训方式单一,仅作为事务性工作,并未有针对性、阶段性业务学习培训方案,这种培训方式对单位和员工实际效用较低。事业单位对员工学习深造也有所限制,对员工的继续教育执行不到位,使员工不能阶段性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技能,个人自我提升和发展需求受到极大限制,人才队伍总体质量提升受到影响。

(二)人才引进和开发困难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由于编制的限制及相关政策,编内职工实行定岗定编,员工一旦进入事业单位成为编制内员工,就会长时间占用编制直到退休,其就职岗位基本不会出现空缺,招聘该岗位职工需要在员工退休后方能对外招聘或通过内部培养来补充。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人员补充困难,专业化人才短缺,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低问题,成为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确保人才队伍稳定,事业单位招用人员时需要以正式编制作为吸引力面向社会招聘,而事业单位福利待遇相对稳定、绩效差异不明显,加上事业单位不重视人才培养,也让很多高素质人才没有选择加入事业单位,同时内部培养也基本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编制外人员是对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补充,但由于编制外人才队伍不稳定、缺乏有效管理工作机制、整体工资待遇偏低等原因,造成了事业单位吸收的非在编人员素质较低,基本从事服务员、保洁员等基层工作,整体条件无法吸引优秀人才,由此符合条件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引入困难,有时还产生人才流失情况。

(三)人才激励方式欠缺

事业单位制定人事管理制度相对保守,在没有违法违规情况下基本终身聘用,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缺乏职业责任感和就业危机感,人员流动存在僵化,各部门优势和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晋升激励的方式和程序也缺乏明确一致的衡量方式和标准,在具体方案制订和执行中都存在论资排辈、个人偏好等现象。目标激励是单位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双向实现。但在实际运行中,事业单位在制定组织目标时基本没有融合员工个人目标,员工对组织目标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少,组织目标的完成对员工产生的激励作用很难界定,整体激励效用较差。在激励方式方面,事业单位对物质激励有普遍性,对于精神激励,如信任、目标、培训、荣誉等对员工产生多元激励方面没有得到有效引导和执行,导致员工对物质激励心理需求大,对精神激励要求不高,由此减少了员工应有的精神原动力。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

事业单位应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加大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建设,推动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发展。事业单位在人才发展规划工作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工作机制,将发展战略与人才政策统筹协调,具体落实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人才工作融入大局、服务中心、促进发展的目的。按人才市场运行规律办事,从全局性发展事态观察,围绕服务中心工作这个主题,通过有效激励机制方式,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改善人才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事业单位人才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必将为人才工作注入活力。其重点在创新,要点在实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摒弃陈旧且不合时代要求的人才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应建立科学的领导工作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工作原则,进一步抓好人才规划,制定人才政策,整合人才资源;完善人才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培育,汇集人才资源力量,合理人才流动方式;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注重实践能力和工作业绩,体现平等竞争,鼓励创新创造;优化人才服务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服务环境、创业环境;完善人才工作保障机制,落实人才经费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人才发展的有关政策,健全内部人才管理机制,制定符合现实需求的人才规划及人才发展目标。同时根据人才结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与优势,全面发挥人才潜能,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应当前事业单位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根据事业单位人事改革需要,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订切实可行与实际相适应的人才规划方案,掌握事业单位员工个人的职业成长规划,分析本单位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人力资源阶段性需求预测,根据需求状况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确定人才开发战略目标。立足长远发展方向,依托政府主管部门有序推行的培训体系,对于急需人才,事业单位在对外引进的同时,对在职人员实行强化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和思想道德学习教育,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同时,充分利用每年事业单位人才招聘机会,选拔有较高思想素质、较强知识技能、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作为事业单位人才储备,并对其进行多方位的培养,持续为事业单位提供高素质人才,提升事业单位技术技能服务能力,切实提升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服务水平。

(二)创新人才发展规划,推进人才队伍培养

1.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应遵循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发展趋势,根据事业单位人才发展战略,制订人才长期及中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人才需求,制订人才配置、开发、评价、激励等方案,为人才引进创造基础。在人文环境上,积极营造关心、关注、关爱人才的社会环境。在人才引进上,健全完善吸引人才政策,对急需人才突破事业编制限制,实行特事特办政策。在人才评价上,摒弃论资排辈、任人唯亲、个人偏见等不良现象,进一步体现公平竞争环境。在人才创业上,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让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干事创业。在人才服务上,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等,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人才培养上,事业单位应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形成人人皆可成才观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为员工职业发展创造机会,让有真才实干的员工脱颖而出。

2.优化人才整体结构。根据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着重加快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党政人才和重点区域紧缺人才的引进,这是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完善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使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年龄结构、专业技能的比例趋于平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还要落实好在职员工的素质提升工作,在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情况下,通过岗位培训、以老带新等方式培养新生力量,优化人才结构,让员工各尽其才、各尽所能。同时建立人才资源库,对人才储备情况适时更新,按梯队建设要求做好人才资源储备和人才队伍培养,有效推进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三)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创新绩效薪酬管理

1.完善绩效薪酬。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推行差异化、精准化、规范化的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实践方式,从不同角度正确衡量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实绩。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广泛征求事业单位员工意见的前提下,合理设定考核方式,建立量化指标考核体系,建立年度和季度考核相结合、专项和综合测评相结合、职责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量化考核体系。应按照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来确定考核内容,具体考核指标对照事业单位的目标任务和工作特点,以可衡量、可操作、关注度高的指标来考核工作实绩。同时建立全面考核评分系统,通过制定相应的考核目标、分值等级、综合评定等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分值评出工作绩效等级,并对应相应的绩效薪酬。应将考核结果和绩效薪酬科学挂钩,制定动态的绩效薪酬管理方式,不搞平均主义,充分体现工资中奖励性绩效作用。在绩效考核完成后考核结果应运用于加薪、晋级、表彰等方面,从而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2.灵活激励方式。激励机制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员工个人需要,灵活的激励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执行中应对照各部门不同工作内容制订不同的激励方案,既体现差异性又体现融合性,把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在绩效薪酬激励上,实行差异化、精准化激励方式,按工作实绩发放工资、奖金等。在组织激励上,事业单位领导要慧眼识英才,通过岗位晋升方式,推行竞聘上岗等,营造“可上可下”的干部流动机制,让优秀干部树立成就意识,让不良干部产生危机感。在信任激励上,领导关注员工被尊重信任的需求,把对员工的信任感作为一种激励方式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责任感。在知识激励上,国家倡导“终身教育”理念,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加快人才队伍知识更新,开展多样化学习实践,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提升管理能力。在荣誉激励上,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合理设定各种奖励,如举办先进部门和个人评选等,并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培养职工荣誉感和自豪感。在环境激励上,通过有效的人才流动,发挥人才资源作用,使组织和个人的优势资源得到整合并发挥整体效益。

四、结语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加快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济体制改革条件下,迫切需要对传统的人才管理方式进行革新,要完善事业单位培养、团结、引领、成就人才的工作机制,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事业单位要充分了解自身人才队伍基本状况,因地制宜制订符合本单位人才发展的阶段性规划,充分发挥人才战略助力事业发展的优势,优化人才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做好人才资源储备工作,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创新发展。

作者:周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