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教学
时间:2022-11-28 11:08:16
导语:传统建筑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执着、创新的精神品质,体现着个体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能力,是新时代优秀职业人才的必备素养。将工匠精神渗透于教学各个领域,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术人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匠意营造中国传统建筑》一书,是一部系统介绍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的著作,旨在传播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工匠文化。具体来看,全书甄选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朝代具备建筑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建筑遗产,包括紫禁城、古城泉州、蔚县村堡等,并由14名建筑专家对这些建筑遗产的建筑精华及变迁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基于传统建筑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充分参照《匠意营造中国传统建筑》一书,将书中体现出的“大国工匠精神”融入到课程思政教学中,发挥其优势作用,增强育人实效。
一、基于传统建筑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培养工匠精神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尊重科学、开拓创新”等核心内容,是当今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学校转变过去人才培养中“重技轻艺”的不良倾向,在专业教育中更加突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育人导向。因此,将传统建筑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确有必要,既能够进一步完善育人体系、优化育人内容,又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第二,培养工匠精神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工匠精神是古代匠人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孕育出的优秀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价值取向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是《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作态度,还是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和宫殿园林,都展现了古代匠人精湛的工艺技术和建筑的价值。而在新时代的今天,中华优秀文化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而工匠精神的培育同现代教育目标的共通性和耦合性,使其成为了学校传统文化传承的实现路径。第三,培养工匠精神是推动建设制造强国的迫切要求。《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制定的发展战略,旨在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这一战略的实现需要大量技术人才的支撑,但当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级技术人才比例仍然偏低,人才缺口十分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此,学校应当加快工匠精神在教学课程中的融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基于传统建筑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第一,发挥顶层设计作用,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首先,强化育人导向。学校应当将工匠精神融入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育人目标,创新育人理念,逐步完善章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其次,推动产学联动。学校应当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全领域的专业教育体系,深化专业教学同产业发展的联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第二,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首先,重构教学体系。学校应当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编制符合教育现实的课程体系,通过修订教学大纲、设置课程标准、编著选用教材、设计教学课件等方式来增强教学实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丰富教学内容。学校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建设具备地域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更加专业、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快同行业的对接,将行业内的新规范、新技术作为教学内容,进而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第三,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教师发展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强培训”,学校应当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展开专题培训,培育出具备创新意识和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师队伍,加快教师教学实践训练,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二是“重考核”,学校应当在尊重教学现实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构建教师考核和激励体系,突出工匠精神培育的鲜明导向,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育人质量。三是“重交流”,学校应当成立教师课程思政研讨小组,并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引导教师在学术交流和沟通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作者:王雨茜 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课程思政下建筑美学的教学思考
- 下一篇:高校中医儿科学融合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