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古诗文教学的实践

时间:2022-11-24 11:03:02

导语:文化自信视角下古诗文教学的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化自信视角下古诗文教学的实践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其中首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贯通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传承和理解中不断赋予时代的新内涵、新方法,注重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融合创新,通过语文学科实践活动,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实践创新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课程核心素养为纲的语文课程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了界定。其中,“文化自信”居于首位。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贯通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传承和理解中不断赋予时代的新内涵、新方法,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融合创新,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通过古诗文教学落实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下面以《爱莲说》的教学为例,谈一些粗浅的做法。《爱莲说》是宋代学者周敦颐的一篇议论散文,通过描写对“莲花”的喜爱,表达了作者为人清廉、襟怀坦荡、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人格”。全文共119字,距今已有接近1000年的历史。由于时代久远,语言差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内容创新”,体现时代性和适切性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理解,就古诗文而言,首要的就是对内容的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文,要赋予时代的新内涵,绽放时代的新风采,适切于学生生活实际,减少历史的隔膜与距离,让学生乐于阅读、易于理解、便于接受。教学时,应对学习内容做适当加工、改造,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架设学习支架,拉近古诗与学生的距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一)白话铺路,简化理解

据历史记载,《爱莲说》写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时间的久远造成学生阅读理解上的障碍。教学时,可以先出示《爱莲说》的翻译文段,以学生常见的白话文引入学习,让学生初知文章的大意。然后再进入文言文的学习,这样通过白话文铺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最重要的是,通过文白对比,学生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精练、言简意丰的特点,更加喜欢上古诗文,更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问题导向,强化理解

教学时,可以设计“作者爱莲,课文到底写了莲的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导向,带着学生进入课文主体部分的学习,引导发现作者是从“颜色、姿态、花茎、叶柄、香气、外形、位置”等七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写的,再对应文言文熟读这些具体描写莲花的句子。通过问题导读,学生对文章主体部分这一难点理解了,其余部分也就轻而易举明白了。同时,学生对文本表达的形式和内容形成结构化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整体内容的理解。

(三)内容重组,深化理解

教学时,按照所写花的种类,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组,将描写菊花、牡丹、莲花的语句分别归类。学生把描写“菊花”“牡丹”“莲”三种花的句子分别勾画出来,分类学习,诵读体会,了解三种花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统整学习,开展比较阅读,了解三种花的共同之处和不同的特点,以及分别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的不同的文化意象(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而初步感知“莲”所代表的“君子文化”。这样,通过对教材重组,既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种花代表的“文化意象”有了初步认识。

二、坚持“形式创新”,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文化自信的根本是文化认同,只有学生充满对中华文化的衷心热爱,从心底里喜欢中华古诗文,才能通过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古诗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在形式上“做文章”,力求形式新颖、方法多样,让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学习情境。教学时,可以通过读、说、写、画、演、唱、创等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建立文化自信。教学《爱莲说》,采用以下学习形式,课堂氛围活跃,深得学生喜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一,读《爱莲说》。“读”是古诗教学常用的手段,可以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对读、教师引读、全班齐读、比赛竞读、表演读等生动活泼的读的形式,让学生反反复复、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读,与古诗“肌肤相亲”,在诗词中穿行,咀嚼涵泳,从而感受文章内容、主旨和意趣。其二,绘“莲花图”。苏轼论王维诗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中国诗歌,自古就有诗画合一的传统特点。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诗歌内容画出来,将诗歌语言形象化、具体化。教学《爱莲说》时,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设计“画莲”作业,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描写莲花的文字呈现在“画面”上,将莲花的形象画出来。这样,在图画与文字的相互转换中,学生动手动脑,既丰富了莲花的形象,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加深了对作者情感的领悟。其三,唱“爱莲歌”。古往今来,人们对莲花喜爱有加,留下了不少诗文,也留下了不少曲赋,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学习吟唱这些歌曲。如演唱根据李清照的词《一剪梅》改编的歌曲《红藕香残玉簟秋》、《经典咏流传》中郁可唯的《爱学科教学方法探析莲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培养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其四,写“君子品”。读写结合,不仅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既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学时,根据周敦颐的生平经历,紧扣文本“君子人格”的契合点,设计“周敦颐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与莲花的习性有何相似之处”这一读写结合训练点,学生自由抒写,个性化表达对“君子人格”的理解。

三、坚持“融合创新”,突出综合性和实践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任务群学习、跨学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可以创设大任务、大情境,通过学科整合,以项目活动为载体,实现融合创新。学生在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一)课内外融合

大时代呼唤“大语文观”。课堂为学生打开一扇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语文大世界。教学《爱莲说》时,以课内阅读《爱莲说》单篇为例子,开展课外拓展学习,查找、阅读古今中外有关“莲”的诗词曲赋和文学作品;开展“莲诗词朗诵会”“莲字飞花令大比拼”,将课外阅读成果进行课内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课内课外融合,丰富学生的诗词涵养,在“大语文”情境中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落到实处。

(二)大任务融合

“大语文”需要“大任务”。2022版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对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大任务、大情境、大项目,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大舞台。教学《爱莲说》时,以“莲文化”的学习探究作为大任务,设计具体的学习项目和任务,如莲的生长特点、莲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莲与宗教(佛教)文化、莲与诗词文化、莲与名人轶事、莲与君子人格等,形成关于“莲文化”的学习任务群,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开展项目化的实践和探究,在任务情境和实践体验中,加深对“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三)跨学科融合

“大任务”需要“综合性”的课程支撑,需要从单学科课程走向综合课程,实现跨学科融合。在《爱莲说》的教学中,如何落实跨学科融合呢?我们以“莲文化”为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群”,根据学科特点,设置项目任务,开展跨学科学习,深入探究“莲文化”。在这一主题下,语文学科诵读莲花,音乐学科歌唱莲花,美术学科描画莲花,英语学科研究不同语境中莲的意象表达,数学学科计算莲的种植面积和经济收入,生物学科研究莲花的特性和实用价值……通过跨学科学习活动,让“莲”的文化意象、“君子人格”精神、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作者:靳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