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文化认同培养

时间:2022-11-21 10:25:25

导语: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文化认同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文化认同培养

[摘要]基于新时代坚定和培育文化自信的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地位与发挥新媒体文化的正向功能共同作用下,创设引领课堂文化渗透、构建本土文化认同、拓展网络文化平台、倡导校园文化浸润的“四位一体”文化认同培养路径,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作用,帮助大学生理清文化脉络、激发价值认同、实现民族归属,构建系统、长效、协同的文化自信培育机制。

[关键词]思政课;文化自信;四位一体;文化认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文化自信,对现实两个一百年,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然则现阶段,高校教育存在文化育人与道德育人脱节的现状,如何在思政课上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改变对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漠视、弱化、缺失现象,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我们势在必行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一)文化自信

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信任与自豪的心态、是积极、健康的民族心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以革命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近代以来,国人的文化心理便呈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短期的文化自卑和当代的文化自信重建三段式螺旋上升的变化。五千年的璀璨文明造就了国人“我行,你不行”的文化自负;近代百年落后挨打衍生了“你行,我不行”“西方中心说”“普世价值论”的文化自卑。

(二)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一词,学者郑晓云在《文化认同论》中指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也是人类对文化的一种归属性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增强。”可以说文化认同就是个体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理解、认可、阐述、行为等产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而民族归属感与价值认同感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灵魂。

(三)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关系

首先,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与保障。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存在的,文化亦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只有根植于内心对本民族情感、理想、价值观和信仰等的认可,内化为自身的精神灵魂,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并将这种精神意识形态具体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体现为一种具体自觉的文化认同行为过程,才能奠定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从而实现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其次,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动力与形式。五千年辉煌文明、近代百年屈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从“家国精神”“红色精神”到“改革创新精神”,无一不体现着大国风范的文化自信,成了我们增强文化认同的前进动力,同时带领时代新人的大学生们以己之力,推己及人地坚定文化自信的传承,助推文化认同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呈现出形式多样的文化价值认同。简而言之,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二者在内核上是一致的,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文化自信则是文化认同的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联系,缺一不可。

二、文化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研究人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解决文化与思想之间的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需要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自信,达到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从而解决文化问题作为思政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现状

1.多元文化的挑战

不可忽视的多元文化对文化认同培养的“负能量”。改革开放后,在肯定东西方文化、主流非主流文化、大众与精英文化并存带来的文化繁荣、文化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同时,亦不能忽视其“负能量”,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挑战。多重价值认知与选择、有限的判断与思辨能力、三观行为的混乱与错位,不仅促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模糊了对真善美的判断能力与选择标准,更在行动上陷入“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误区,轻则扰乱个人生活,产生认知阻碍;重则冲击社会秩序,引发行为动荡。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传统思政课“满堂灌”导致的课程文化“不认同感”。鉴于历史与现实原因,传统的教学都存在“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而作为“副科”的思政课由于“洗脑”的政治需求、拗口晦涩的语言表述、缺乏“内外化”一致性的特点,加深大学生对思政课“无用论”的观点,完全背离思政课培养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更罔论对思政课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3.新媒体文化的挑战新媒体文化对意识形态权威性的“话语权挑战”。互联网技术发展衍生出的新媒体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冲击,一方面表现为自主性的提升,增强了文化存贮、传输和表现形态,另一方面鉴于大学生对信息量、信息源、信息真伪等甄别能力的有限,较之话语意识的觉醒,二者造成的冲突,容易迷失自我,弱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仅不利于思政课的培养目标,更违背了文化认同这一主流思想。

(二)关系

1.文化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保障

正如上述所言,文化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文化问题关键在于个体或者群体文化认同问题的解决。以高校思政课为例,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展开思想、道德、法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质,从而培养具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五观”的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课程。假使作为思政课主体的青年大学生无法在思想上认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整体上把握文化认同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思想,就容易导致思想与行动偏离“人本”目标的轨道,无法有效开展“五观”教育,培育两个素质,脱离思政课教学目标,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文化认同是思政教育的前提保障。

2.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认同的传播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是基于现实的环境,依托先进的文化,加强对个体思想引领、观念塑性、价值熏陶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就是搭建文化认同与思想铸造的密切关系,更是形成文化认同的过程,可以说文化认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过程中得以继承、发展和传播的。

(三)意义综上所述

文化认同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完美地践行了文化认同培养路径。于个人而言,这是依托思政课堂教学形成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富含法治意识、理性精神强有力的方式;于社会而言,个体内化的品德规范,外化的品德行为形成的道德素质,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的公共参与,从而又促进了对社会文化的价值认同;于国家而言,培养对国家社会制度的政治认同,实现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的家国情怀,并不断认同、趋向、包容国家的主流价值文化,在对历史文化与文明进程不卑不亢中,迈进健康持续的文化自信。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认同培养路径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地位

文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然则核心要义为价值观,它是文化的生命力与精神所在。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道德情怀所化成的民族精神与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高度凝练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青年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负能量”、抵御三观认知错位、重塑价值引领、解决人类难题、提供中国方案的有效保障与渠道。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革新

1.明确教师主导作用,引领文化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思政教师要肩负起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化自信元素在思政课中的体现。一方面不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阐述,更要回归到文化沃土中孕育的精神力量,比如教材中的中国精神、中国传统美德等内容,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潜移默化地将优秀文化元素融入在道德修养、人格培育等方面的教育,引领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自信;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集体备课、思政课教学技能大练兵,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试点、案例库建设等渠道,旨在提升思政教师“实现一滴水的传授来自一片水的承载”“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职业素养与文化素养,以身示范,用个人的知识与素养魅力,在学生中形成榜样带领的作用。

2.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构建文化认同

知识的内化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输出—输入—再输出的循环过程。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使思政课落到实处,形成文化认同培养路径,构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实现文化自信。一是党建引领的思政育人。学校层面开展“相思岭讲坛”大宣讲与“耕读书院”“博雅实验班”等活动;学生层面结合新思想读书社定期开展征文、时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大学生讲思政课等各类党建活动,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从内外部两个层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主抓党建思想引领的文化渗透。二是课堂教学的知识育人。基于思政课知识广、思想深特点,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项目化教学方式推进课堂教学的多样化,输送学生有关文化“点睛之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小组课前对典型案例、时事热点的讨论,课堂上运用辩论式、陈述式、模拟式等展示小组分析结果,最终形成小组间的观点碰撞。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过程,倒过来从实践讨论向理论学习再落实到实践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了解五十六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结的多样性文化形态与其独特性魅力;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要义;探索对一个人成长成才具有巨大作用的理想信念之坚定的缘由等。同时,在未来的生活中学会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生活,使思政课教学的技能与情感目标进一步得到拓展与延伸。在培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同时,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知识育人,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入理解,自觉地肩负起发扬与复兴民族文化的家国情怀。三是课后实践的文化育人。在思想、教学中贯穿思政学习,提升文化认同感是大学生人生中重要的一环,但离不开对实践的论证。第一课堂针对专题编写的项目化实践研学,如道德下的疫情观察、“青春与理想”的微电影拍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传承中国好家风、“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校园”宣传活动等,较好地帮助学生现学现用,有效反馈;第二课堂则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带领学生队伍实地调研,诸如参观档案馆、主题党团活动、建立“林祥谦烈士陵园”实践基地等,实现了对思政课形式与内容的丰富具象,更让学生穿越历史长河,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负担起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重责大任,实现学思践悟的教学目的。通过党建、教学、实践三步骤完成了教师教学主导向学生学习主体的转变,积极性的转变,兴趣度的提升,在学思践悟过程中,确立微观的自我文化认同阈值,构建了宏观的民族文化认同模式。

3.借助信息传播媒介拓展文化平台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巧用大数据可以有效知晓学生的知识漏洞、兴趣喜好、文化认知等,借助信息传播媒介,可以搭建文化平台,在时间、空间上给予学生浩瀚无限的学习磁场。一方面教师借助超星学习通APP的强大功能上传相应的学习资源如教学常见的微课、教学课件,形成对有限课堂教学的补充;另一方面推送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文、影片鉴赏等,通过线上交流、线下讨论相结合方式,重温经典的文化内涵、赋予新的时代外延,并结合平台数据实现课后跟踪、反馈总结等师生互动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具广度、深度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实现对学生教育中文化认同培养的又一模式探索。

4.结合校园特色活动倡导文化浸润

文以化人、文以育人。特色校园活动是思政课堂教育形式润物细无声的丰富与补充。调动校团委、学生会与其他相关的公共课、专业课一起在大学生入学教育、社会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求职升学和就业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为校园生活的“调味剂”。其一丰富的“以赛促学”活动,如书法比赛、诗词大会、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其二随处可见的“文化长廊”活动,如弘扬抗疫精神剪纸艺术大赛作品展、校园文化随拍摄影展、文化特色校标、景观、道路名等;其三形式各异的“暑期实践”活动,如奔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疫期间的青年志愿服务、开展服务三农“两走一拓”品牌推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第二课堂的文化浸润方式,既让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又加深实践体验并反作用于思政课堂教学“短板”的思索,多渠道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获得感。通过创设引领课堂文化渗透、构建本土文化认同、拓展网络文化平台、倡导校园文化浸润的“四位一体文化认同培养路径,促进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自我革新,形成系统、实效、协同的机制。(三)发挥新媒体文化的正向功能大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使得他们的思想极具可塑性。既有可能在外来文化的渗透下迷失理想信念,也有可能在全社会的共同正向引导下将多元文化与盛行的行为进行全方位分析,坚定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思政教育者应正确认识互联网发展对于育人环境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新媒体微信、博客、抖音、B站等这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流量传播方式。只有通过新媒体的正向引导方式,创建清朗的网络空间,让大学生在网络道德自律的前提下,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通过甄别各类文化的属性,分析各类文化体系发展路径及趋势,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有全新认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认同与树立文化自信。

四、结论

大学生思政课运用科学的辩证方法将理论知识阐释于学生,帮助学生多角度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运用与创新,自然形成对未来道路的明确判断;理清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政课堂培养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设计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文化认同培养模式,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一方面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协同效应,搭建文化平台实现时空转化,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师生的共同作用,在教师引领文化渗透的同时,构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最后通过校内外开展的第二课堂特色活动,在文化浸润的效果上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基于上述的多种文化认同培养路径,发挥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功效,解决了大学生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满足了大学生主体的时代需求。借助思政教育这个大平台,内化个体的文化认同感,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在推动和传承文化的同时,逐步实现文化自信。

作者:吴林 单位: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