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

时间:2022-11-21 09:34:31

导语: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

化学时一门基础性的知识学科,它是与化学实验息息相关,联系甚为紧密,二者缺一不可。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帮助教学进行更好的知识教学,更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化学教育自改革创新以来,一直受到学校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甚至慢慢提升了对其教学的要求。

从过去重视化学教师的发展转变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化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旧观念上,要做一些新的尝试,学生也不能仅仅只是被动接受化学知识,必须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挖掘教材中的优秀资源,创新课程理念以及课程内容,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尽可能吸引住,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和主动学习。《化学教学论与案例》一书共分为8个章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化学课程变革与目标重建、化学教科书与内容建构、化学教与学理论、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化学教学技能等,书籍中涵盖了丰富且鲜活的素材及案例,每一个案例都真实且结合教材内容,可很好的为化学教学课程以及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与借鉴,为其提供一线的参考资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新的学习情景的方式增强学生对学习问题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享受学习。例如,在第二单元《水和溶液》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制简易净水器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发挥学生奇妙且独特的构思,让学生不再恐惧化学,不再难受学习化学知识。

同时,要尝试对学生关心、宽容、尊重,多多找寻学生的优势,唤醒他们对化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学生当小老师、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励学生踊跃发言,增大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让学生从多维度获得成就感,使得学生敢于参与到传统的师生关系中,不再束缚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中的化学演示实验部分是对化学概念以及原理的阐述,部分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论证分析,部分则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对此,可将其结合教学进度,控制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帮助其力求做到实验演示的规范性操作和准确简练管控。此外,可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进行适当补充与改进,引导学生进行基础试验操作,使得改进之后的试验操作流程在安全的前提下呈现出明晰的实验结果,培育学生的实验科学设计能力。众所周知,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获取到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了解化学实验的整个流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分析能力以及化学问题解决能力。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有益于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如可在新课标的活动与探究的前提下,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后期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想象力,以探究实验的方式明确某一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初中化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有着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而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主要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以及记录实验结果等。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细节着手,通过规范的化学操作方式给学生进行示范,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遵守实验室的准则,并且教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例如,学生在进行“酸的性质”实验操作中,可要求学生对盐酸与铁钉的化学反应进行观察以及结果记录。并提醒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将其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填出,对产生的现象做出相应的解释与分析,确保采取正确的方式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态度。在每次实验结束之后,可预留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主清洗实验仪器以及整理实验桌面,培育学生的化学实验习惯。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充足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对此,可将全体学生进行合理编排,保证每一组的学生都能够充分的发挥个人的优势,增强学生的化学创新精神。将优势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增强化学实践小组的实践活动效率,更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挥自己的能力。例如,探究实验室自制二氧化碳的原理实验中,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自制装置,使得小组内部的学生学会进行互帮互助、自主分工,以便共同解决化学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要结合教材内容,更需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在二者双向结合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法的完善和结合。

作者:黄丽芳 单位:山东滨州博兴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