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防雷装置检测关键技术
时间:2022-11-17 10:00:19
导语:建筑中防雷装置检测关键技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在防雷装置现场检测总体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防雷装置现场检测的关键技术和实际问题,给出提升防雷装置检测工作质量的对策,进而将雷电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防雷装置;检测;关键技术;质量防雷
检测对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其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较为明显。为了确保防雷装置现场检测工作顺利开展,需要防雷检测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作业,防雷检测报告须体现科学性、公正性及权威性,有效降低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1现场检测总体要求
1.1检测依据和检测过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工作顺利进行,防雷人员应始终将与防雷装置检测相关的国家、地方标准规范进行有效结合。目前,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是我国正在执行的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1.2检测协议和检测方案
在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开始之前,防雷检测人员应与被检测单位有关负责人沟通交流,同时以委托书的方式签订防雷检测协议(合同)。对被检测单位防雷装置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之后,检测人员需要做好场勘查工作,同时还要根据现场作业方案,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制定外部防雷检测流程和防雷检测相关的注意事项。防雷检测技术人员自身需对专业知识进行熟练掌握,根据需要检查的防雷项目选择合适的防雷检测仪器设备,工作人员还要全面查看各个防雷检测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测量仪器可以正常使用,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防雷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3安全交底
在作业现场,防雷检测工作还没有交底之前,需要检测人员针对安全事项进行沟通交流,这就是安全交底。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登高作业要求。针对防雷检测中需要登高作业的情况,防雷检测人员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始终保证其对应构件上悬挂的安全带挂钩安全可靠,由于安全带双保险功能较为突出,可以首先选择高挂低用的方式。若是防雷检测中需要使用攀爬直梯,应提前对爬梯埋设、焊接牢固性水平进行检查,禁止两名以上防雷检测人员同时攀爬,禁止通过抛掷的方式来传递相关物件。涉电场所作业要求。在实际的防雷检测工作中,需要检测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及被检测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求进行,特别是涉电场所,在完成防雷检测工作后,须认真查看现场情况,并做好清理和恢复工作。针对防雷检测中存在自身安全防护条件不合规范要求,或者是对被检测对象的带电情况不能准确判断,抑或是工作需要电涌保护器前端的过电流保护器不能直接断开等,发生以上情况应第一时间终止有关操作。对于涉电场所来说,检测人员需要穿戴绝缘鞋、安全帽、绝缘手套等保护用具开展防雷检测工作,以保证检测人员生命安全。若是检测人员未对电子设备、电气线路等进行验电操作,则须将其看作是带电状态,禁止触摸。只有经过检测人员验电后,且对应线路和设备没有电流通过时才能继续展开工作。
1.4工作交底和技术交底
防雷现场检测工作未开始前,防雷检测负责人须与被检测单位进行沟通,制定详细的现场作业方案。检测组长应向组员详细交代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等。防雷检测的具体内容有:检测区域、检测流程、检测项目、检测仪器种类等。在防雷装置现场的检测中,防雷检测人员须严格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应仔细认真,避免现场检测出现遗漏。
2防雷装置现场检测关键技术
根据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将防雷设计文件、首次检测或者定期检测因素进行结合,得出准确的防雷装置检测参数,同时还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判断防雷装置性能是否与防雷技术规范要求相符。
2.1建筑物防雷分类
应将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雷电灾害出现频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建筑物所在区域内的雷击对大地年平均密度等参数信息进行有效结合,以准确判定建筑物防雷类别,同时还要使用合理的方法来确定建筑物对应的防雷类别和年预计雷击次数。
2.2外部防雷装置检测
外部防雷主要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线,在外部防雷装置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以下几个方面。防雷检测人员要重点检查施工图纸、隐蔽工程记录等档案信息,认真查看防雷装置的布设情况。以目测的方式对接闪器焊接情况,引下线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行检查,确保接闪器平整顺直,检查跨越变形缝、伸缩缝是否进行了补偿,其他电器线路是否附着在接闪器上。查看总的引下线数量,并对引下线沿着周长的平均间距进行计算,其他电气线路是否附着在引下线上。检查接地装置填土是否沉陷或者腐蚀。选择仪器对建筑物长、宽、高及接闪器长度和高度进行测量,结合建筑物对应防雷类别,选择滚球法对其保护范围进行计算。对接闪网格对应的尺寸大小,与支架相关的间距、高度及固定牢固度等参数进行测量。对防侧击雷装置高度进行测量,并对其防护情况进行全面查看。准确测量接地电阻值。
2.3内部防雷装置检测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内部防雷主要包括接地连接、雷击电磁脉冲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等,内部检测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3现场检测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3.1选择测试点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选择建筑物防雷装置测试点时,需要将防雷装置接地与引下线测试口及建筑物顶端的用电状况进行结合,综合考虑楼顶测试点位置,不应只在顶部布设一圈较为明显的普通壁垒装置。若是被检测的建筑物楼顶是平层,针对测试点的选取,结合楼顶面积找出2~4个测试点,并确保其分布较为均匀。若是被检测建筑物的高度在两层以上,应保证每一楼层都有两个测试点,且测试点主要在连接引下线和防雷网之间。若是引入线和测试口出现在建筑物内,需对建筑物接地电阻值进行准确测量,并借助对比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检测,对建筑物防雷装置的防雷效果进行准确判断。
3.2测试导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测量接地电阻的过程中,若选用的是接地电阻测试仪,应综合考虑导线电阻、长度及伸展情况是否对最终接地电阻值产生影响。若发现是弯曲状的导线,在电磁效应的影响下,由于导线电流中存在磁场,将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若是防雷检测中出现导线长度不足,在延长导线长度后,需要求出实际接地电阻值与延长线电阻值,并取两者的差值,进而获取所需电阻值。这种方法可有效提升接地电阻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将导线平放后对延长线电阻值进行测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应始终确保延长线平整无打结、打绞等情况。若是在实际的电阻测试中出现导线弯曲的情况,在电磁效应的作用下,最终检测数据受导线电流磁场的影响较大。
3.3打桩点选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对于每位防雷检测人员来说,需要全面认识到选择不同的打桩点位置测量的电阻值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须对接地桩进行认真铺设。若是防雷检测中检测到的接地电阻值与实际电阻值之间有较大差异,则会对建筑物整体避雷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在打桩工作未开展前,检测人员应加强与被检测单位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针对防雷检测区域周围的通信、电力、燃气管道等布设情况进行了解,对各种警告标志进行查看,保证打桩点周围没有不同类型的管线。同时要全面考虑电流极点、电压极点问题,可以将两根金属桩分别打入到距离测试点20m和40m位置处,将其看作是电流和电压检测的辅助极进行使用,应始终确保电压辅助极、电流辅助极好测试点在同一直线上。另外,在对打桩点位置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存在电磁干扰的区域,优先选用周围较为平整且环境开阔的地带,以提升防雷检测中接地电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4接地电阻测试仪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为防雷装置检测中使用的关键性仪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防雷效能的检测有着重要影响。其运行机理是电流经过导体后受到电阻影响产生电压,通过分析对比该仪器测试的电压值和基准值,获取防雷工程的接地电阻值。在测试工作结束后,须详细分析并核算测试纸和基准数据,一旦在分析环节出现问题,则根据数据特征快速定位。在对测试仪数据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保证数据的精确性,避免运算结果出现误差。为了有效降低差异率对检测的负面影响,需对数据进行反复计算,将人为误差降到最低。同时,还要尽量避免随机误差的出现,将地域分布产生的季节性差异对防雷设施的影响考虑进去,如南方地区降水量充足,经常会有台风和雷暴天气出现,此时需优先选用耐久度强且具有较强工作适应性的电阻测试装置;而西北地区的降水量偏少,年内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时要保证防雷装置具备耐寒性和耐腐蚀性。由此不难看出,在防雷装置现场检测中须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使防雷工程真正为建筑行业服务,降低雷暴对建筑物、内部人员及电子电气的危害。
4提升防雷装置现场检测质量
4.1完善防雷工作法规制度
当前,法规制度的缺失不利于防雷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须对防雷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防雷工作,结合安全管理需求,对防雷工作加大资金支持,积极倡导社会资本的投入,为防雷工作的开展提供经济支撑。构建防雷管理机构,配备优秀工作人员和现代化仪器设备,对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进行明确规划,以此进一步提升防雷工作水平。另外,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雷工作制度,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防范,进而形成指导和管理作用,进一步增强防雷检测质量。
4.2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
实际上,防雷装置日常使用概率较小,只有在雷雨季节才能发挥关键性作用。完善的防雷装置,在不遭受人为破坏的前提下,可以确保一个检测周期内的正常运行。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可以将防雷检测的错误率降到最低。因此,各部门须对防雷装置加强定期检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给有关安全部门和防雷检测机构,第一时间进行维修整改,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谭勋平 陈君毅 沈俊杰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避雷装置安全监测所
- 上一篇:计量监督检测有效性监控方法研究
- 下一篇: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管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