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学校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时间:2022-11-04 16:31:44
导语:双减下的学校教学管理策略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双减”是教育改革的抓手。立足“双减”视角思考教育管理转型,是摆在初中学校面前的重要研究任务。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以期为提升初中学校教学管理质量提供借鉴。
一、明确国家政策走向,突出学校主阵地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要加强对“双减”政策的解读,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党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落实到位。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师必须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实现有赖于学校的管理。随着“双减”的不断落实,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我们要明确通过加强改革与建设让教育回归本真的目的。而作为教育改革的主体,学校只有秉持党的教育方针,站在社会主义建设视角看待人才培养问题,才能为教学改革指明方向。这一认识的廓清很有必要。在校外培训和应试教育结合的时期,以分数为目标、开展题海战术的方法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但这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同时阻碍着教育公平。从表面上看,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的焦虑,实则让素质教育的理念沦为口号。这一现状的根源是资本在教育市场的推动,导致一些人为了利益放弃教育的初衷与本质。因此,明确学校的主体作用不单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更是一项明确的政策要求。
二、深化教育改革,落实家校社育人理念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的教学理念、创新思路是影响“双减”开展效果的重要因素。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只有全面解读和把握“双减”政策,从课堂、作业、家校社共同体等全方位开展管理,才能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我们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明确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关注课堂质量。“双减”不仅要减轻学生负担,还要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因为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在于提升课堂质量,优化课堂结构。学校要树立起“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对教师定期开展培训来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情境法、任务法等),加强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同时,教师要在明确核心素养目标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堂,以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高质量作业体系,确保作业实施成效。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将作业设计质量、开展效果纳入课程改革评价指标。学校要在了解《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的基础上,以各学科为单位建立小组,通过小组的力量优化作业设计和布置,再通过科学的指导和有效的反馈提升作业管理水平。同时,学校还要指导教师以作业设计为主题,借助教研共同体的力量对作业专题开展研究,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三是构建家校社育人共同体。育人共同体的落脚点在“共”,目标为“育”。通过明确学校的主导地位,建立家校社育人共同体,我们可以将减负和增效有效结合起来。家长的教育恐慌来自校外环境竞争的不断加剧,而通过学校这座桥梁,我们可以帮助家长树立起科学的育儿理念。另外,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定期安排家校活动,我们在家校社合力下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创设多元课后服务体系,助力实现教育公平
“双减”的目的并非仅仅减轻学生负担,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实现教育公平。为推动“双减”的进一步落实,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被提上了日程。如何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手段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当下初中教学管理关注的重点。一是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学校要按照“1+X”的方式设置课后服务,开展体操、篮球、舞蹈等文体活动,或建立以学科为主的“英语角”“课外物理兴趣小组”“语文戏剧社”等,确保每名学生至少参加1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升课后服务的有效性。二是深挖教师潜力,广聘退休教师和有资质的社会人员。学校可以通过激发校内教师潜能,聘用退休教师和有资质的社会人员等方式,解决本校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一支知识丰富、专业技能过硬的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另外,学校还要建立课后服务激励制度,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严格选入标准,适当引入非学科培训机构的参与。受校内资源限制,学校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选入标准,适当引入非学科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其中,提升服务质量。如学校可以积极引入、整合学校周边企事业单位的资源,通过开设专题讲座、进行科学探索等活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将课后服务工作推向新的阶段。为了推动课后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学校还可以与家长联合,做好家校协同,通过共同监督确保课后服务工作有序进行。
四、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一是深挖图书馆育人功能。学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头。学校、教育机构可以借助学校图书馆推动“双减”的不断落实。而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学校图书馆要积极引进信息系统、设备,构建信息化图书馆管理体系,为学生检索资料提供帮助。二是巧用信息技术开展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反馈。另外,学校还可以推出免费线上服务功能,通过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覆盖,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本地区的学校推出了“四点半课堂”“答疑服务”“线上名师”等平台,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惑。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助力教师备课、解决课堂难点、因材施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建立管理体制,提升校园文化水平。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推动教学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在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健全的过程中,学校要重视全方位发展,塑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点燃师生的内心活力,焕发生命的力量。总之,“双减”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学校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课程、课后服务、师资力量建设等视角出发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好家校社协同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教育回归本真,推动“双减”不断落实。
作者:李保华 单位:鹿邑县贾滩镇中心学校
- 上一篇:跨界融合和产教协同的储能技术研究
- 下一篇: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