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17 15:04:51

导语: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摘要:“中医药学基础”是高职农村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中医常见病防治基础等内容。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文章从农村医学专业的特色、中医药学基础课程的特点两方面,论述农村医学专业开设中医药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从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生源状况参差不齐、任课教师临床实践能力欠缺、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等方面,分析农村医学专业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从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究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策略,以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服务。

关键词:高职;“中医药学基础”;农村医学专业;卫生人才

为进一步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高职医学院校应该发挥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和优势,参与构建和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中医药在农村医疗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目前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人才短缺。高职院校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作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学习中医学知识非常重要。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如果能较好地掌握中医药知识,就能让广大农民从中受益,提高中医药话语权,彰显中医药文化自信,将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中医药学基础”是高职院校农村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关键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基础知识、中药基本知识与常用中药、中医药方剂基本知识与常用方剂等,课程内容晦涩、抽象,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本文对农村医学专业“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以提高“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为农村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卫生人才。

一、高职农村医学专业开设“中医药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1.农村医学专业特色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守护农民健康的关键。目前,农村卫生工作人员存在老龄化、学历教育相对滞后、缺乏专业培训、工资待遇较低、晋升渠道不通畅、工作条件艰苦、医疗设备需更新等突出问题。农村医学专业是国家根据各地基层卫生人员情况,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所开设的专业。以福建省为例,从2011年开始,由省卫生厅委托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广大农村卫生室及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才,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卫生保健和健康服务。

2.“中医药学基础”课程的特点

中医药在农村医疗工作中有较高的实用性,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中医实用技术培训。作为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精髓。因此,本教研组遵循“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农村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使其能顺利通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目标,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核定该门课程理论教学148学时。为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安排9个实训项目,核定14学时,以培养学生中医药实践操作能力。

二、高职农村医学专业“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1.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生源状况参差不齐

以福建省为例,农村医学专业的生源是由福建省卫生厅委托各地卫健委,根据当地基层乡村医生缺口的实际情况进行招生。各地的经济状况、人口数量、基础医疗状况不同,造成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生源状况参差不齐。一是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农村医学专业学生有未成年人,这些人大部分是初中应届毕业生,也有成年人,这些人年龄跨度比较大。二是学生学历参差不齐。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学历,年龄较大的还有小学学历,也有非医学相关专业大专学历的,还有非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三是学生掌握的医学知识参差不齐。农村医学专业学生有零基础的,也有具备一定西医专业知识的,还有入学前已经接触过中医药的,更有一些师承中医师,具有一定中医学基础。四是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爱好参差不齐。农村医学专业学生有些未成年人是迫于家长压力来就读的,他们对医学根本不感兴趣,有既来之则安之,对医学爱好比较普通的,也有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特别着迷中医药的。因此,会出现同一专业的学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综合素质等差别较大,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不尽相同的情况。

2.任课教师临床实践能力欠缺

农村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对象是广大农村患者,工作内容是治病救人,所学知识必须是基层临床所实用的。因此,需要医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任课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关系到医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是否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广泛,教师不仅要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比较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然而,部分任课教师临床实践能力欠缺,影响了农村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影响了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农村医学专业任课教师临床实践能力欠缺,一是因为很多医学院校师资缺乏,特别是中医药学课程教师极其缺乏,教学任务繁重,经常要兼好几门课程的教学,没有时间进行临床实践学习。二是因为有些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存在偏差,对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上好理论课就行,至于临床实践能力,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去提升。三是因为一些医疗机构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不欢迎教师去他们那里实习。

3.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是高职农村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比较陈旧,更新不及时,课程建设相对滞后,针对农村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较少,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临床需求,影响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高速发展,一些中医药教学内容渐渐失去了作用,没有了往日的光彩,并逐渐被冷落。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一是因为思想固化。一直以来人们对中医药文化“拿来主义”式的继承,影响了对新知识的探索,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使得中医药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二是因为现代医学的冲击。随着西医、西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感受到西医、西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这也使得医药研究的重心有所转移,导致中医药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4.中医药学科不被重视

卫生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中只有少部分专业开设中医药相关课程,有些专业的相关课程学时数明显缩减,有些专业将中医相关课程改为选修课,甚至有些专业直接取消了这门课程。部分卫生职业学校不重视对中医药实践教学的投入,导致缺乏完善的中医药实训室,实践教学无法开展。其结果是培养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实践技能不足,无法真正贴近岗位、贴近社会,无法满足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医药学科不被重视,一是因为部分医疗机构不重视临床中医类科室建设,导致临床偏西医化。二是因为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中医药类课程教学,导致课程设置严重失衡。三是因为学校资金不充足,对中医药教学投入不足。

三、高职农村医学专业“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1.争取上级及学校的大力支持

鉴于以上提及的问题,首先,国家要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加大对中医药教学的投入。其次,各地卫健委要大力支持中医药教学,把好招生关。要多到基层调研,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情况,除了根据当地情况统筹安排招生外,尽可能做到择优录取,提高生源质量。再次,学校要重视中医药学科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医学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专业发展、学生成长、社会需求等要素,应尽可能地为本学科教学提供支持;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实训室建设;要增加师资投入,加强对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此外,各地卫健委、各级医疗机构和学校要加强沟通,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

2.加强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管理

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以初中或中专学历为主,文化层次整体偏低。订单式培养模式导致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上课玩手机、搞小动作等现象比较普遍。针对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管理的特殊性,学校要充分发挥班级的管理能力,制定班级奖惩制度,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及与专业相关的户外活动,定期开展认识中草药、中药谜语大赛、中药配方知多少等活动,不断丰富校园中医药文化。要加强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入学考试的监督力度,不断提高生源的质量和生源的学历要求。要建立农村医学专业考核制度,使之与学生毕业分配挂钩,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要定期对现有的农村医疗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以提升他们的医疗水平,使之更好地投入到为广大患者服务中去。

3.注重渗透德育

“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除了要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外,还要注重渗透德育。因此,教师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中医文化的熏陶,重视挖掘中医文化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在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以培养学生热爱中医药、献身中医药之志,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使中医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医学特别是学习中医药学的兴趣。教师在中医药教学中可将其有效融入,以渗透德育,激发学生中医药学习热情,坚定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提高学生学习中医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4.改革教学内容

中医药学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知识内容陈旧,更新速度缓慢。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从大的层面进行改进外,如国家管理部门对相关教材的重视,中医药学类专家们的正确引导,普通中医药人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传承与发展创新,还要求中医药学科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随时关注有关现代医学新的科研成果,关注和了解现代医学先进的技术手段,关注中医临床案例,做到中西医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新知识及时融入中医药教学中去。例如,中药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效,现代临床验证其还具有抗肿瘤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教材中指出人参不能与莱菔子同用,实际上,很多医生在临床使用中发现:人参配莱菔子,看似一补一行,人参功效会被“破功”。实际上,莱菔子不但能行气,防人参壅滞,还能增强人参补力。由此可见,中医药人如果都能不断推陈出新,就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中医药学教学实效,促进中医药学发展。

5.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根据生源质量选择教学法。鉴于农村医学专业生源的特殊性,在“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做到因材施教。在开学分班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历、年龄、中医药基础,将学生分成两个班,即两个层次。中医药基础扎实,学习自觉性强的为A层;中医药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的为B层。对学生分层后,教师还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对教学效果评价进行分层。采用分层教学法,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对培养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将A层次学生培养成为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和应用的基层卫生人才,将B层次学生培养成为以西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人才。第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认识中草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学法,除了利用实物标本进行教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贮存功能,收集三维立体生药图片,利用多媒体成像系统将药材的形状和特征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让学生一目了然。在“中药方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操作是:在上课之前,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应的案例,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学。上课时,教师以此导入常用的方剂,一一进行讲解。在“常见病、多发病”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参与到诊治活动过程中。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6.加强中医药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

针对农村医学专业部分学生生活压力较大、学习时间不足的现状,教师要加强中医药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例如,可利用“超星学习通”等远程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中药谚语资源库、中药民间故事资源库、名医传记资源库、中药图片资源库、微课资源库、案例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此外,教师要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如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驱动法,促使学生将资源库内容应用于“中医药学基础”课程的课前预习、课中研学、课后延学等学习过程中,实现时间和空间、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突破。

7.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基于中医药学教学的特殊性,即理论教学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教师要在自身理论知识足够全面的同时,有足够的临床实践经验。为此,教师要克服困难,定期到医院或医药企业进行实践。例如,可去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医院中药房、各大药店进行实践,通过实践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临床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将中医药学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基础”是高职农村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中医常见病防治基础等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实用型合格人才,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曼曼.中职卫校农村医学专业《中医药学基础》教学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16).

[2]薛松慧.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

[3]蔡慧芳,蔡炜.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管理与专业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2021(23).

[4]尚振中,金山祥,吉丽.农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47).

[5]卢小春,陈秋荣,周轩,等.PBL在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卫生保健教学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20(11).

作者:谢美兰 邱红鑫 单位: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