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17 15:00:50
导语:5G时代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趋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5g时代的到来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传播与发展的影响深远。以公共艺术的设计、传播作为研究内容,剖析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审美、教育、传播方面的现代价值,研究新的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形式、创作方法与传播路径,有助于为大众创作出更多可感知、可操作、互动性强的公共艺术作品。
一、5G时代典型特征及其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影响
2020年3月,《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要求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推广“5G+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应用,丰富教育、传媒、娱乐等领域的新型多媒体内容源。5G不仅为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而且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创新途径。现有关于5G对企业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较多,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与转型发展方面。在艺术设计、文化传播等领域,5G的影响也逐渐凸显。5G技术的应用将重构艺术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模式,结合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从传输到内容、体验对艺术创作带来巨大改变,也有助于将4G时代人们对于手机屏幕的注意转移到影剧院、博物馆等公共空间中。目前,直接研究5G与文化艺术关系的理论文献还比较少,但是在互联网与线上艺术逐渐兴起的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播已经对5G时代作出了一定的回应。国内外已有不少博物馆开始使用XR(扩展现实)技术营造互动沉浸式博物馆。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物理空间的艺术呈现方面,其更重要的功能是满足城市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5G时代的到来,城市公共艺术创作者应顺应数字时代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作出真正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作品。“公共”这一概念源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哈贝马斯将公共性理解为一种公民自由交流和开放性对话的过程,一种表达意见的公共权利的机制[1]。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概念基础,也源于哈贝马斯等学者对人类社会普遍公共性的论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从艺术作品走向环境艺术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从象牙塔走向生活的过程,在2000年以后正在经历从艺术作品走向艺术事件的过程[2]。“相较于将传统的公共艺术以‘品’的方式静态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当代公共艺术更重视其文化属性,强调‘生长’的过程。”[3]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技术发展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数字技术作为创作的工具和基础正服务于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在过去的20年里,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近期关于元宇宙发展的一系列畅想也使人们猜测,各种形式的艺术媒体最终可能都会被纳入数字媒体的范畴,要么通过数字化方式,要么通过在处理或制造的某一特定方面使用计算机等方式。的确,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使用不同的数字化媒体形式开展工作,从绘画、雕塑到摄影和录像,他们正在把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创作工具,服务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艺术作品充分展示出数字媒体的鲜明特征和创作者在艺术语言、美学层面的反思。在另一些情况下,艺术创作者对技术的使用十分微妙,以至于难以确定他们的艺术作品是通过传统手段还是现代技术创作出来的。如,一件看上去是运用数字技术创作的作品可能完全使用传统技术,而一件看上去完全由手工制作的作品其实可能经过了数字化的处理。然而,无论如何,这两类作品的创作都应归功于绘画、雕塑、摄影和录像的历史积淀与对数字技术的普遍使用。5G时代下,媒体融合进程加快,某一种媒体本身允许多种操作和多种艺术形式的无缝结合,这可能导致不同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数字媒体的突出特征在于可以通过挪用或拼贴重构语境以及复制品与原创作品之间的关系。数字技术的发展、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增加了挪用和拼贴的可能性,并将它们提升到新的水平。
二、5G时代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相关研究看,目前我国关于新的网络和媒体技术支持下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丰富,尚缺乏新技术支持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与传统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关于优秀城市公共艺术案例的研究,也较少涉及新技术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问题。因此,数字化背景下的当代城市公共艺术问题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间,相关研究对重新认识城市公共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深刻意义。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环境文化要求的提升,艺术作品开始进入公共场域,在使用的媒介材质上有了更多样的选择,受众也从少数人扩展到普通大众,公共艺术由此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设计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数字艺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毫无疑问将继续发展下去。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的影响将催生更多对这一文化现象的反思与批判。未来,数字艺术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公共空间。当下,公共艺术研究已然成为热点之一,数字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并快速步入社交媒体时代。5G时代将使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日益数字化,人们对于城市公共艺术的沉浸感、互动性、可参与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数字技术得到普遍的应用,艺术创作者必须及时反思自身所处的时代及其文化和技术。但是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媒体的应用和尝试并未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方式。直至20世纪末,“数字艺术”真正成为一个专业术语,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艺术馆、画廊等开始举办一些数字艺术作品展览。传统的城市公共艺术与数字艺术正在走向融合。数字技术深度介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人们的观念造成冲击。如今的公共艺术创作者融合公共艺术与数字技术,创作出丰富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其形式之多样、内容之广泛,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的传统公共艺术形式。尤其是艺术家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出虚拟交互的审美体验,使数字技术在艺术展、博物馆展览和影像艺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实,与“应用技术的艺术”相关的术语一直在不断变化,如,“数字艺术”这个术语前后历经了多次变化,其最初曾被称为“计算机艺术”,然后是“多媒体艺术”“赛博艺术”。如今,“数字艺术”与“新媒体艺术”时常被人们交替使用,但其实两者仍有着细微的区分。20世纪末,新媒体艺术主要指电影、录像以及声音艺术和其他的混合形式。新媒体艺术的“新”是相对于传统的媒体形式而言的,主要体现在它为艺术创作和受众体验带来了全新的可能,代表着一种当下的整体实践。充分探讨数字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应用的可能是非常必要的,包括对其形式语言和其中蕴含的艺术观念的探讨。瓦尔特·本雅明于1936年发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聚焦技术发展与艺术作品创作的关系,影响深远。关于如何看待以摄影和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技术,当时本雅明的观点是,艺术作品在时空中的“在场”,即“它在它恰好所在之处的独特存在”,是构成艺术作品真实性的重要条件,保证了作品的权威性和“灵晕”,而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动摇了作品“在场”的根基。虽然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作品的“灵晕”,但增加了艺术作品更广泛传播的可能性,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更是如此。技术的影响将深远地存在,今天,学术界对于艺术作品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本雅明所说的“灵晕”消减问题是否需要采取对策等仍然存在争议。未来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将更强调沉浸感和交互性。优秀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能借助其友好的交互方式,让受众更容易地进入流畅体验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并能集中注意,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激发好奇心与兴趣,从而使作品传达的信息内容通过互动与体验融入受众的内心,使受众获得全身心沉浸感。沉浸理论于1975年由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伊首次提出,又称心流理论。心流可以被理解为沉浸式体验,是指人在某一活动中完全地投入当下情境的状态。当今优秀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大都注重提升受众的沉浸感。艺术从本质上讲是观念、思维和情感交流的活动。如今,数字公共艺术具有的沉浸性特征大多体现在通过一系列光、声、电等数字科技互动手段刺激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以达到使受众全身心融入和沉浸的目的。许多数字公共艺术创作者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再造物理空间,从而使受众获得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从叙事方式看,数字公共艺术突破时空局限,打破原有的线性叙事方式,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这突出体现在数字化的公共艺术作品不再是向受众单向传播,而是让受众拥有主动权,能够参与其中,带给不同受众不同的体验,真正实现人与作品的对话,解构了传统艺术理论中的认知方式。5G技术使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超出点击、阅读,拥有更多的可能。数字公共艺术作品具备的强交互性为作品叙事框架嵌入了人的行为,比传统的叙事方式更符合受众的认知方式,有助于激发受众的想象,获得思想上的认同与超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拓展设计的维度是未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设计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用于模拟和延伸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前沿科学,是融合了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人工智能交互艺术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交互艺术形式。人工智能交互艺术是科技与艺术跨界合作的产物,以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为依托。近年来,人们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从主体、伦理角度的思考到实际的作品创作,人工智能为艺术创作带来诸多现实可能与思考空间。人工智能艺术家也会从中获益并激发创造力和灵感,进而推动人工智能交互艺术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交互艺术的核心是实现人与媒体环境的高度融合。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时刻与人类发生着交互的行为,艺术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探索人与媒体的高度智能化的交互行为。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体现出人类自身的特色和价值。艺术创作是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呈现。新媒体工作室Ouchhh于2018年在巴黎举办了一场AI(人工智能)展览。经由AI转码后的文字和图像在投影仪的投射下,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视觉体验。Ouchhh团队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让AI系统学习海量文本,这些文本都是由曾经改变世界命运和书写历史的科学家撰写的故事、书籍、文章和理论,涵盖光学、物理学、时空等不同领域的内容。AI系统将它们转译成各种引人注目的图像,以光影、声音、薄织物为媒介,投射在立体空间中,用一种诗意的方式折射那些足以撼动世界的科学意识[4]。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深远,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表现媒介,不但可以丰富城市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可以提升受众的体验,帮助受众进一步了解作品的表达,进而提升受众的参与度。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公共艺术对人们生活、思维以及行为方式的影响成为必然。一方面,数字公共艺术影响着受众的意识,更深刻、直观地向受众展示数字艺术的魅力,通过增强互动参与性赋予受众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体验,提升受众的参与度,更有利于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和价值传播;另一方面,在5G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下,艺术要摆脱固有观念,从新技术层面不断创新,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审美,推动和引领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数字公共艺术创作者应当了解新技术的成熟度与现阶段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需求,让技术为自身所用,这样才能真正推进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稳步发展。以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展为例,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唯一焦点,人们更容易被高科技打造的视听盛宴吸引,5G技术或将带给人们更多更具真实感的“在场”体验。城市公共艺术的许多主题将与数字媒体密切相关,人工生命、人工智能、远程机器人、数据库美学、数据可视化、游戏和叙事化环境、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社交媒体等特定媒介或媒体正在重新定义城市公共空间,有关人们身体和身份的主题也日益突出,对这些主题的探讨旨在为城市公共艺术的持续研究提供一个颇为重要的参考系。
参考文献:
[1]邱正伦,周彦华.论乡村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缺失[J].美术观察,2015(9):113-115.
[2]王东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5.
[3]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12.
[4]OUCHHH:用人工智能算法科技创造出充满诗意的视觉作品[EB/OL].(2019-01-21)[2021-10-24].
作者:周灵
- 上一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研究
- 下一篇: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