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术教学及学习兴趣研究
时间:2022-10-17 08:59:50
导语:乡村美术教学及学习兴趣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针对乡村美术教学中出现的,师资匮乏,学生兴趣不足,信心不足以及材料不足等情况,采用激发兴趣,利用乡土资源,挖掘民间艺术文化加强乡村美术师资建设等方式进行改善,使得乡村美术课更加丰富多彩,乡村的孩子的艺术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展现。每每提到“乡村”一词,就会让人想到一幅幅享和宁静的画面,许多画家诗人更是不厌其烦的对它进行描绘和赞美。然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乡村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却明显无法紧随时代步伐。而美术教育又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功能。当前乡村美术教育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乡村的孩子也具有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而这种权利却往往是空有虚名,美术课更是形同虚设。其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导向;另一方面经济条件、画画会影响“主学科”成绩等观念导致来自家庭的阻力,这两方面交织在一起使得美术教育在乡村学校教育教学中得不到到应有的重视。有的乡村学校还能把美术课列在课表上,而有的乡村学校的孩子甚至都没有上过美术课,把美术搬到课堂上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而那些能够开设美术课的学校对美术课也很难重视,美术课不能没有,但是和升学无关,不是自习就是被其他学科占用,对美术课堂教具的投入更是几乎为零,只有等到主管部门进行达标检查时,才通过购买一些小件必需品、临时挪借一些大设备的方式来蒙混过关!由于美术课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被称为“次科”而美术课被迫给“主科”让路,使得学生根本就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在师资方面,乡村学校正规美术专业毕业的美术教师少得可怜,大多数学校的美术教师都是对美术有些爱好甚至一些“闲人”来担任,师资的不达标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不佳。当然也有不少师范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改专业。我身边就有几位专业水平不错的美术教师,因受到学校“重用”或本人就对美术学科的轻视,而教起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主科”,有的还做了班主任,虽然他们在其他方面表现的也很突出。但却是美术教学师资的流失。在很多学校严重缺乏美术师资,而一些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又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探究其原因,除了学校与家长的不重视以外,相关主管部门、相关领导的重视、理解程度,社会对美术教育价值的认知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还有就是设施的不足和落后,使美术教学难以正常开展。不少乡村学校虽然有了专业的美术教师,但学校却从来就没有配备专门的画室和相关美术教学的用品。曾经一次到市内学校观摩学习的时候,几位乡村美术教师感叹城里孩子的精彩美术作品的同时,面对宽敞的画室,配备齐全甚至有点眼花缭乱的美术专用设施只有望而兴叹的份。简陋到近乎没有的绘画用品,使教师很难进行规范的美术教学,连示范演示也只能在黑板上用粉笔简单演示一下罢了,根本就起不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拿中国画来说,让我们骄傲的国粹,每个学生都应该了解尝试的绘画种类,但缺少宣纸、国画颜料、毛笔等必需品怎能让学生知道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又谈何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好多时候就是直观演示来完成,教师不示范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改善美术教学条件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更需要相关领导、家长、教育同仁的认识提高等,来为乡村美术教育创造必须的物资条件。面对如今乡村美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阻碍和问题,教育部门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从2021年入初中的孩子已经开始设置了美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并且与中考相应联系。有了法规的硬性规定制约,作为学校工作的决策者和指挥者的校领导也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而美术课任课教师则是学生获得美术知识与技能的直接传播者。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竭力去挖掘我们身边的美术资源。让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人文环境成为乡村孩子的美术创作灵感,不懈的努力调整,思考研究,运用多种材料、手段来充实我们的美术课堂,让每个乡村孩子愉快、有效地接受美术教育,从而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熏陶教育。毕业于专业美术院校的我虽然也曾兼任过其他学科的教师,但一直从事二十几年的乡村美术教学工作,期间有付出也有收获,特别是在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大形式的驱动下,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美术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以下是我关于乡村美术教学的一点粗浅感悟和认识。
1实施愉快教学,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很久以来美术学科一直处于“副”字辈的位置,很多美术教师特别是一些非专业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上美术课就让学生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即不注重技能技巧的教学,更谈不上人文素养及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乡村的孩子对美术的认识原本就是相当匮乏的,因此在课堂上实施愉快教学,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喜欢,一种愉快的心理,一种力求认知和创新的倾向。虽然受到教学设施的制约但不影响课堂教学中快乐的氛围营造,作为教者播种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帮学生耕耘一份快乐。为了更好的在课堂上实施愉快教学应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认真备课,巧妙的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听,想,说,玩,画等多元化的活动中愉快的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上课伊始,教师就应该从形象上“取悦”学生,用笑容去感染学生,把乐观积极的情绪带给学生。并用新颖的方法导入教学,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导课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即便没有先进设备的支持,小故事,小谜语,巧设悬念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被激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似难而易”。因人而宜,广泛辅导也是帮助我们实施愉快教学的有效手段。辅导是美术课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起点和天赋各不相同,巡回辅导要照顾到整个班级一盘棋。要抓住重点问题向前推进,大多数同学通过引导、演示等过程都能独立作画,少数同学则要多些关注,帮他们改几笔,在关键地方提醒一下,使他能进行下去,让每个孩子都尝到能摘到绘画带给他们的喜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有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美术教学中也一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调动他们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灵的目的。在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全面激发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一种持续性的情感态度。这样美术教学才达到了它应有的目的。我承担的是初中学段的美术教学工作,常常听到孩子们一脸兴奋的对我说“老师这是我上的最开心的课”,“这是我完成的第一幅美术作品”“从没想过我也能画的这么好”……还有什么能让作为美术教师的我更愉快更有成就感的呢?
2走进自然,利用乡土资源,充实美术课堂内容
乡村缺乏的是文化建设,公共的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根本没有、但它有着更多的淳朴的、独特的、可应用的教学资源。这些都是非常特殊的美术教材。越是贴近生活“接地气”的材料,越具有开发、利用、创造的价值。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生活便于寻找的材料进行再创造,鼓励他们探索更多的材料。尝试更新表现形式和策略。常规美术课要准备很多必须材料:颜料、画笔、纸张、刀具等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如果没有这些材料,正常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和以及学习兴趣,我提倡学生将随处可见的材料带到课堂上,玉米,辣椒等作物是线描课的素材,种子、麦秆、玉米皮、碎花布毛线等又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于是美术课堂又成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坊,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也应运而生。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乡村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尝试着去表达,去抒发。例如在上《秋叶的印记》一课时,我就把学生们带到了室外,清新的空气,斑斓的色彩,形态各异的落叶令他们欢呼雀跃,开始创作时,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态度,让我惊讶,稍加点拨后,一张张令人惊异的作品铺陈在眼前,感受他们收获到的喜悦的同时,也让我赞叹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正如著名艺术家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走进自然领略了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空中的鸟、水中的鱼、天上的彩虹,地上的花、鸟、鱼、虫,感受五彩斑斓的美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避免了乡村的孩子购买昂贵的美术材料带来的烦恼,并且很好的锻炼了孩子们捕捉绘画素材的能力。试试把我们偶尔的美术课堂搬到室外。也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一条有效而实际的途径。面对必不可少的课程内容又必须准备美术用具,也可以采取一些尽量节约的方式,结合布局调整,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提高美术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比如一套够一个班级孩子使用的国画用具,在不同的班级循环使用,便可以让一个学校的孩子,甚至连续几届孩子都可以体验到国画的精髓和魅力,从而更好的激发每个孩子的爱国情怀!
3挖掘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让“非遗”走进乡村美术课堂
现代经济飞速发展,优秀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却面对着损毁甚至灭绝。如何使这些具有艺术魅力和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得以流传和发扬,还需我们的美术课程去引导学生传承和交流。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如传统的刺绣、剪纸、泥塑、风筝、纸扎、木雕、根雕、编织等等。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资源丰富的艺术宝库,为我们特色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并且涵盖了地方文化中的风俗、历史、名胜、名人、建筑、民间工艺等等多个方面。通过分析筛选初步选择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刺绣、剪纸、木雕、编织等。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大家喜闻乐见,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的传承这些比较熟悉而且易于通过美术形式进行表现的内容,《剪纸》、《刺绣》《手工编织》等也可走进了我们的美术课堂。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我们的教室,或者美术教师深入民间学习、讨教,哪怕只是粗浅的认识和了解和操作,也能借助美术课堂教学这个平台使民间艺术得以延续和发扬。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这是乡村孩子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间艺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去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很好补充。走亲,访友,张灯结彩……乡村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更具农家特色的还有清明、端午、中秋、元宵等节日。不同的节日,都有其特有的庆贺方法。如春节家家户户吃饺子、贴春联、挂灯笼……,端午节包粽子,有的地方赛龙舟元宵节放烟火、闹花灯……在教学中,我通过家乡的“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六月槐花节”、传统的“端午节”、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节日盛况和氛围,让学生对民间文化有了更清晰审美体验,了解民风、民俗及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艺术情感,和创造美欲望,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生活在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中,不仅陶冶了审美情操,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更是对美术的创作积累了很好素材。总之,对地方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美术课程资源,是对国家美术课程的补充,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4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素质、教学能力
针对农村中小学专业美术教师缺乏的问题,学校可以要求教育局有关部门分派专业的教师,还可以培养本校有这方面特长的教师,选送他们参加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作为一位美术教师只有理论、理念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专业的要求也随着社会发展、基础教育美术新课程的改革而发展,于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势在必行,我曾经多次参与过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美术学科比赛的内容分别是,美术理论答卷、命题创作、手工制作、及教学设计等,由此可见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必须是全能的,而乡村美术教师能力的提升则需要更为庞杂,各类知识又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不断加强自身绘画水平提升,可以不是专业画家、艺术家但必须是个杂家;通过传、帮、带、学习观摩、参加竞赛赛、“实战”训练、等途径轻松驾驭课堂,让美术课教学成为生命灵魂的教育,成为释放自由精神的舞台。总之,发展乡村美术教育是需要社会、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广大农村美术教师不断去钻研、探讨、思考的课题,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正所谓乡村美术教学之路漫漫,吾辈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郭雪华
- 上一篇:现代绘画形式创新对壁画创作的意义
- 下一篇: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探讨
精品范文
5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