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的实践
时间:2022-10-14 14:41:04
导语:论语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的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论语》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挖掘《论语》中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诸如“因材施教”、“学而不厌”、“举一反三”等,通过教学实践不断传承、创新教育思想,出色完成新时期的教书育人工作。
关键词:《论语》;教育思想;传承创新
一、“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启发
在事物发展过程,内因能够决定其发展方向,同时,对于学生内心进行干预也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利用启发式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论语》中说“不愤不启……则不复也”,朱熹对于此句话的解释为,教学过程,学生如果不通过自身钻研和思考,或者不到他渴望获得知识的时候,不可提示他。从《论语》当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且认为当学生能够将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充分发挥的前提之下,此时教师辅以点拨,并且给出提示,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教育效果。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引导者角色,切勿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恰当引导以后,还需要为其预留想象空间,激发学生深度思维,让教学过程能够实现良性循环。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突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只有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才能激发其学习动力,产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让教育效果能够最大化。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观念一脉相承,二者之间互为依托。一方面,通过因材施教,能够在宏观层面上给予学生更多方法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诱导启发可以从微观之上提供实践方法。运用因材施教的理念,主要是按照学生差异,选择教学方法。孔子认为人天生有相似的本性,但是受到后来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主体能力存在差异,因而需要选择差异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要为启发技巧的运用提供更多依据。“因材施教”在语文课堂当中应用的优势显著。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技能、特长等培养,关注学生兴趣、能力方面的差异,为其划分不同层次,之后展开分类和引导。教育者应该明确,因材施教并不是对个体进行教学,而是从集体教学角度出发,选择对于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引导措施。例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翻译方法,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笔者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为各小组分配差异化的探究任务。若小组学生擅长翻译,那么可以每人负责一个段落。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明确之处,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沟通协作,组织集体攻关。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可以发挥优等生的带动作用,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合作探究过程,逐渐提高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各小组成员还可相互监督,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当然,因材施教的应用,需要教师在小组划分之时,将学生的能力情况考虑全面,保证各小组学生能力水平均衡性,这样能够保证合作讨论过程的顺利进行,还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翻译课文的过程当中,相互帮助与监督,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能力。
二、“学而不厌”,育人过程不厌倦
《论语》中,孔子除了提到关于育人的各类观念,还提出了更多“育己”的观点,像“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其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即为孔子对于自身的要求。他认为,作为教育者,在育人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自身师德培养,只有勤于钻研学问,养成刻苦学习的态度,才能成为贤明之人。孔子还提到“我非生而知之者……求知者”。可见,孔子十分注重后天努力,并且坚信勤能补拙,即使先天存在不足,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由此可以看出,《论语》中,孔子发现因为所处后天环境不同,导致个体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应该因人而异,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正确看待自我特点,也关注后天努力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从此处可以看出,孔子从人性平等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孔子认为,所有的人生下来的时候是平等的,那么其后天学习也应该具备同等机会,要求自身刻苦学习。“学而不厌”和当今“终身学习”的理念是一致的,只有教育者不断积累知识,丰富自己,孜孜不倦地育人,才能达到新时期的教育要求。《论语》中,孔子说“发愤忘食……将至云尔”,这也是对教育者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育人过程,要突出“诲人不倦”教育理念。孔子给予学生人格方面的尊重,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以身作则,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从《论语》中孔子对于自身教学行为提出的要求中,可以判断孔子教导弟子不分时间与场合,常常是在日常对话环节就传授了做人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这一行为能够看出,孔子和弟子之间关系“亦师亦友”。学生们对孔子也极度尊重,这样的教学行为能够拉近师生距离,让教育过程形成良性循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教育者将“学而不厌”的教育观点应用于实践,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三、“举一反三”,关注实践探究
《论语》中,孔子说“不愤不启……则不复也”。大致意思就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若非到达苦思冥想的情况,不要轻易去引导学生;若非到达学生心里明白然而却难以自主表达程度,不可轻易对其进行启发;若非到达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的程度,就不要为其反复举例。”“愤”在文中的意思是心中求通达而未得到,而“悱”就是口欲表达但是却未能说出口。教学过程,应该引领学生积极思考,注重其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关注学生状态,到达“愤悱”时机以后,才可以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启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情境,还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倡导学生合作探究,调动其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将其主动性发挥出来,促进创新思维。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这样,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论语》中的上述教育思想和新课标中倡导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理念高度一致,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处于教师引导之下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因为语文知识和生活有紧密关联,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发现诸多和语文有关的内容。所以,要让学生学以致用,那么教师还应该关注语文学科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论语》中,记录“子路从而后……使子路反见之”。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通过实践进行学习,从生活中获取知识。这种“实践观”强调语文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启示当今教育者在教学过程切勿脱离实际,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生活当中学习语文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比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笔者选择如下导入语:“同学们想象冬天的场景是怎样的?”“同学们去过冬天的济南吗?”要求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笔者还将北方冬天的场景向学生展现,从呼啸的北风,到茫茫的白雪,再到水滴成冰的美景,让学生对比思考济南的冬天,无风无寒冷,房顶上薄雪覆盖,仿佛是优美的画卷。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突出学生主体性,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生活化的宽松环境。综上分析,《论语》中的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够千年不衰,本质原因就是其教育理念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教育过程,以德育为本,注重因材施教,利用身边事物对于学生进行诱导和启发,侧重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教育者应该将《论语》中“诲人不倦”的思想作为自身教育行为的重要指导,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课堂上师生之间才能良性互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其学习态度更加端正,有助于教师切实做好新时期的教书育人工作。
作者:尉丽珍
- 上一篇:6S管理模式在护生基础护理学的应用
- 下一篇:高等农业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