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分析
时间:2022-10-14 09:30:12
导语: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辽宁省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调动高校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一方面,加大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支持与投入。如2021年《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明确指出了要健全科技团队评价机制,对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高校协同创新建设工作。科技发展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2]。辽宁省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高校平台为载体的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创新联盟,如东北大学牵头的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大学建立的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创新中心等。然而,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高校的科研工作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导致辽宁省现行的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大大影响创新发展效率。例如现行评价机制难以满足跨学科团队研究的评价需要、评价指标选取不全面等,阻碍了高校科研团队的发展,导致高校内部科研团队各成一派,科研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
2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缺乏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评价平台
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因此,高校内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应运而生,交叉研究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然而,各高校对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尚未健全。高校内的不同学科一般分布在不同的院系,学科之间存在的知识壁垒增大了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共享资源的难度。大多数高校无法为交叉学科科研团队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交叉学科科研团队的创新热情。
2.2缺乏多元化评价指标
论文、专利、著作等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对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但是这些学术创新成果能否真正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未可知。因此,高校应当鼓励科研团队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但是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评价机制仅仅是简单量化,缺乏评价社会效益的指标,因而一些科研团队只重视论文、专利数量,导致科研成果与社会发展相脱离,无法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缺乏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
大多数高校内部对科研团队存在两种管理方式,即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术管理,即负责指导科研团队的科研方向,是科研团队管理中最重要的角色;行政管理,则为科研团队提供保障服务,是科研团队管理的次要角色。然而在高校中,由于行政机构负责分配高校科研团队的项目和经费,一些行政机构往往反客为主,变成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的主要角色,负责高校科研团队的项目从审批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因此学术管理的权利就集中于行政机构。一些科研团队为了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和科研经费,不可避免地变得行政化和功利化,忽视科研成果的真正学术价值,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薪酬分配不公、激励方式不合理等,严重妨碍了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究其原因是缺乏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高校内部行政机构过分参与科研评价过程,不但阻碍了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产出,甚至还可能引发学术道德问题。
2.4缺乏对科研团队创新的有效激励
与单个学者不同的是,科研团队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协作性和共享性。只有针对科研团队的特征进行有效激励才能促进其发挥最大的潜能,推动创新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当前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中,一些高校对科研团队的激励采用的是与激励个人同样的方法,即简单的人事化管理,仅仅运用薪酬激励团队成员,忽视对团队成员的精神奖励。这样的激励方式存在明显的缺陷,如当前高校在评定职称时往往以科研成果的第一作者为考核指标,第一作者以外的其他团队成员就会感到不公,打击了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从而降低了成员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潜能,最终导致高校科研团队难以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进而阻碍创新成果产出。
2.5忽视科研过程与科研质量
当前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过程是依据不同科研成果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以统计得出的数据作为评价结果的依据。一方面,数据仅仅是反映科研成果的一个静态指标,而科研成果的产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每一小步都凝聚着科研团队成员的心血。若评价只重视静态指标而忽视动态过程,将无法科学公正地评价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以统计得出的数据作为评价依据的方式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创新质量,仅依靠论文所发表的期刊等级和数量作为标准,会导致在评价科研团队时出现使用会议综述等来拼凑数量的行为。这种只以数量为评价依据的方式抹杀了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热情,甚至会导致高校科研团队出现急功近利等行为。
3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改进建议
3.1搭建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有效评价平台
合理评价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科研成果能有效保障交叉学科科研团队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在进行评价之前需解决存在争议的问题。针对交叉学科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以及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提前讨论和解决,不仅便于达成共识,同时能够为后期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流程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努力降低学科间的偏见和利益冲突。其一,允许交叉学科合作研究成果被不同学院重复提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不看署名先后,评价成果由所有参与者共享,以有效激励不同单位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其二,在每个专家组设置两位及两位以上交叉学科评价员。评价员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评价经验,熟练掌握交叉学科研究的一般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专家们消除学科偏见。其三,构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网络”,由所有交叉学科科研团队成员、评价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组成,并按时组织会议推动成员共同学习、相互讨论,克服其在不同学科领域和评价认知上的差异等难题,共同解决评价中的问题。
3.2重视创新成果社会效益,建立多元评价指标
根据三螺旋理论,政府-产业-大学3个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应当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3]。因此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应当重视社会效益,不单单以论文、专利和著作作为评价指标,要在遵循学科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对其带来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实施多元化评价指标。建立多元评价指标应以不同科研团队的特点为依据,分类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型科研团队和应用型科研团队,例如设置理论贡献指标和应用贡献指标。由于基础理论研究型科研团队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研究周期相对较长,因此不应以其发表论文、专利、专著的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可以选取一两篇学术代表作参与评价,避免过度量化。而在评价应用型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时,应以创新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为主,注重创新科研成果对企业技术进步带来的促进作用和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长远效应。
3.3注重公正,建立多方评价体系
当前,因学术管理的权利过度集中于高校行政部门而导致学术道德问题频频发生。为了尽量避免这一问题发生,应当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首先,可将部分行政管理的权力下放到各个学院,以有利于制定更适合学科发展的评价标准,并有效避免评价科研成果时行政机构的过度干预。其次,确保每位参与评价的专家都能够拥有独立的建议,并将同行评审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最后,积极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参与科研创新成果评价的过程,保证创新成果评价者具有多样性,允许任何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活动开展、科研成果应用等感兴趣的研究机构的学者进行评价,同时也招纳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例如工商企业、政府代表等。
3.4建立专门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离不开对高校科研团队的专门管理制度。一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专门的管理,可以明确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确保能够及时提供其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科研资源,以更加充分地激发团队创新动力,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机制还应以合理、有效为基石,以科研团队成员需求为核心完善评价激励机制,评价过程中应当做到目标清晰、奖罚分明、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补充、团队鼓励和成员鼓励相结合。例如一些高校要求科研团队在发表科研成果时,标注每位团队成员所做出的贡献。这一做法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产生著作权的争议,而且成员还能感受到个人成就感和团队荣誉感的统一,加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更有效激发每一位创新成果参与者的创新踊跃性和创新潜能。
3.5建立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评价标准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指出,“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应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建立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对重数量轻质量考核评价方法的革新,以学科建设为根本,重视创新质量,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一,要改变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理念。在评价过程中,从重视论文发表数目改为重视论文价值。第二,根据每个科研团队的特点和发展规划,重视科研成果研究的动态过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一步细化评价体系。第三,在评价过程中加强对团队成员团结合作、知识共享等方面的重视,努力建成一个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包含科研团队成员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共享能力等多因素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王雅芬.改进和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Z3):51-53.
[2]陈桂香,洪林.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探析———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4):139-143.
[3]李培凤.我国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效果分析及政策建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12):3-9.
作者:吴洁 戴万亮 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阳光体育
- 下一篇: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在实验室的应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