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10-14 08:50:10
导语:国学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学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全新的教育方向。华夏文明历经五千多年,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诗词歌赋承载着数代中华儿女的情感。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及社会逐渐认识到了国学经典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并引导教师深度挖掘可利用资源,在课程活动中达成文化传承的目标。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的过程中,也注重了一些历史上蕴含着浓郁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的选择应用,并且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也必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要合理开发、巧妙利用,为学生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对其未来学习及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在本文中,对国学经典的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于语文教材中经典诵读语篇,对其在教学中的实践展开探讨,简述了国学文化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从历史、文化、语言、行为规范及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期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为学生打造更高质的课堂活动。
一、国学经典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其教育意义丰富,寥寥数字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合理利用其教育资源,对学生能力、意识、观念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利用好国学教育资源,不能对于教材中的经典文化作品熟视无睹,或在教学过程中一言带过,而是要将其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通过目标的落实,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促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的成长。1.国学经典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受网络环境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各种“畸形”价值观浸入到社会生活中,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借助经典促使学生观念转变。如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将其纳入到诵读活动中,对小学生价值观念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2.国学经典能够约束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在我国经典文学著作中,包含着非常多的人生哲理,如许多寓言故事,也流传至今,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启迪与精神上的启发,进而让其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得到更健康的成长。3.国学经典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小学是阅读习惯、能力建立的关键期,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垃圾文学、快餐文学给学生能力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国学经典的融入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内容,提供更多具有营养的文学知识,能促使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及语文逻辑思维,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稳定提升,在古学中获得全新的经验,对其未来学习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历史背景,感悟文化发展历程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讲解国学经典知识的时候,要注重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形成的过程或渊源的描述,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内涵,及其传播至今经久不衰的魅力,使学生接受深刻教育。在利用国学经典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性的知识丰富学生认知,将国学教育的教学价值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与深度,使学生受到熏陶,全面提升文化素养。以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为例。这三首古诗是我国经典篇目,虽然都是以描绘景色为主,但是却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其中《绝句》诞生于我国唐代,而《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为宋代的诗词。因此在讲解古诗时,教师可以从诗歌背后的历史朝代展开讲解,向学生介绍盛唐时期与宋朝巅峰时期的差异,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代下作者们的心境及对文化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诗人的经历来感染学生,如杜甫怀才不遇,只能通过诗歌寄托自己的情感;如苏轼洒脱放达的心性,寄情与诗的风范等,都是国学经典中可挖掘的资源,对学生文学素养、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2.文化传承,感知文字奇妙之处诵读经典国学,要注重细节,可以通过文字入手,让学生感受语言魅力。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也是国际舞台上的通用语言。在引导学生吟诵国学文化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文字的独特性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奇妙之处,将国学的教育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如在构建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深度挖掘发音、文字、对仗等技巧,让学生感受较为常见的文学知识,丰富他们的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促使其能力得到稳定的提升。如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出塞》一文,这是我国诗人王昌龄所写,讲述了边疆塞外的情况,通过本诗歌讲述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及对边疆动荡生活的同情。围绕着上下阕对仗、韵脚的格式带领学生分析内容,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诗中的“关”与“还”具有韵脚的特点,如“guan、huan”中,具有较强的韵脚押韵特点,让人读起来感觉朗朗上口;在下阙中的“但使———不教;龙城———胡马;飞将在———度阴山”等句式,有对仗感也有画面感,展现了汉文字的奇妙之处。3.传承国学,发扬中华语言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其高效、便捷的技术对国学经典传诵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整合网络中的教学资源,通过趣味性的学习视频及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传承国学经典,让其感受不同的文化内容,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进而达成吟诵国学经典文化的目的。以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中国少年说(节选)》为例。这是我国梁启超先生所著的文章。文中以“少年”为主,对“民族兴亡”展开了探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内容展开讲解。如“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中,让学生了解文中的“少年”所代表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延伸一些趣味性的知识,如歌曲《少年中国说》,让学生带着旋律吟诵这篇文章,在节奏与旋律的带动下,更好地激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其感受到国学经典的奇妙之处,通过先进的技术感悟中华文化,给人传递力量。4.行为规范,强化思想品德教育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国学知识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思想观,对其未来一生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在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国学经典中的内容,让学生展开趣味性的学习,选择不同的知识内容加以讲解,引导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及行为,强化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其对做人原则的认知,促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以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伯牙鼓琴》为例,讲述了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该典故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在《吕氏春秋》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弦的民间故事,歌颂了高尚的友情。在学习本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故事梗概,并选择相关的片段,通过影视作品直观地向学生讲授交友的礼仪,利用国学经典强化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注重内容的拓展,如《自相矛盾》《塞翁失马》《卧薪尝胆》等故事,从多个视角让学生感悟人生的哲理,懂得做人的道理,将国学经典的教育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文章立足于国学经典,简述了国学文化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从历史、文化、语言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流传的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如何学习与继承国学经典中的文化精髓,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要从学习经典入手,积极进行文化传承意识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经典传承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能力、意识、观念建立的黄金期,教师应当加强教学引导,挖掘可利用的元素,通过历史、文化、传承等角度,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在经典诵读中不断汲取进取向上的力量。
作者:杨德珂
- 上一篇:国有企业精准成本核算体系调查研究
- 下一篇: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