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精准成本核算体系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14 08:48:47

导语:国有企业精准成本核算体系调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有企业精准成本核算体系调查研究

[摘要]以国有制造业企业H公司为例,对其精准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进行调查研究。在国家经济转型这一大环境下,构建精准的成本核算体系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工具。但是H公司在构建成本核算体系时还存在信息数据不对称、业务数据未统一规范、材料耗用对象依赖人工判断和通用件成本归集的准确性有待提高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够完善、平台不够充分。H公司下一阶段精准成本核算体系构建要重点结合公司业务本身,深层次地推进业财融合的完成。在实际的操作中,H公司应进行充分的考察,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确定精准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国有企业;成本核算;业务流程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有制造业企业的业务全面发展,项目数量激增,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成为企业的重点关注。其中,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内容,是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因此,构建良好的、精准成本核算体系,坚持深度挖掘,推进全业务流程成本管理,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H公司为例,对国有制造业企业构建精准成本核算体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挖掘出企业在目前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提供意见。

二、针对H公司构建精准成本核算体系的调查过程

H公司正处在构建精准成本核算体系的开始阶段,公司已经对精准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了建设要求,相关职员开始进行调研的阶段。根据这阶段的内部调研结果得知H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因为H公司的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科研批产混线的特点,所以H公司存在业财融合不紧密、成本核算需要的业务基础数据获取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成本核算精细化工作的推进,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调查方法主要通过现场走访、会议讨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了解公司成本管控现状,从成本核算业务数据的获取、信息系统集成、业财融合等方面查找阻碍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抓原因、寻方法推进成本核算信息化工作,助推成本精细化管理。1.基层走访。深入基层一线,与多位专家、管理人员、业务主管等面对面进行座谈,全方位了解公司SAP、PDM、MES、合同等多个业务系统全流程运用情况,听取对财务成本核算工作的意见建议,研究现场提出的问题及改进工作的方法措施。2.会议讨论。H公司在2021年开展了信息化推进会与成本核算业务论证会。聚焦SAP系统集成、业务数据的规范、业务流程与系统功能优化等重点问题,听取业务部门意见,布置相关工作,为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奠定基础。

三、调查研究成果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信息数据不对称。由于产品生产的特点,成本核算需要的基础业务数据涉及生产计划、采购、销售等各环节,分别分散在SAP、PDM、合同等多个系统中,并且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相对独立,导致了公司的数据信息不对称。目前财务系统仅实现了与SAP系统的部分业务模块、合同系统的部分合同集成。2.基础业务数据未达到统一规范。各业务环节按各自业务需要创建产生业务数据,未考虑与其他业务的关联。例如:成本核算中以产品机型区分成本归集对象,但机型名称和代码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材料采购、成本核算等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字典存在差异,未形成统一的数据源,信息系统无法通过代码或者名称实现与业务数据的精确匹配,增加业务信息转换的难度,导致业务数据无法直接通过系统的集成传递到财务系统用于成本核算。3.材料耗用对象依赖人工判断。业务部门在发料平台中选择的产品信息是材料耗用核算的依据,根据公司内部核算系统前期运行统计的结果显示,各产品归集的材料耗用情况与生产计划偏差较大,出现产品单台成本费用偏高的情况,存在业务人员在领料环节选择机型信息随意、部分物料绑定的产品基础信息未及时更新等情况。4.通用件成本归集的准确性有待提高。某一物料可能用于同一系列多个产品,或者不同系列的多个产品,加上生产组织的固有特点,在生产领用环节,可能按批领用,没有按照订单拆分,难以在核算环节区分这类通用件材料成本归集对象,影响成本分配的质量。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集成度不高。系统间的数据相互分离,信息的流通渠道受阻塞程度相对较高,容易出现信息数据分割明显的现象。2.部分业务基础数据管理工作分散。部分重要业务基础管理工作无主抓部门,各个业务只专注自身,没有结合别的相关业务或者相关部门进行统筹,形成了“业务各管一摊”,导致职责划分不清晰、管理分散、基础数据不完善、数据维护不及时等,难以满足精细化核算的要求。3.标准成本管理应用支撑不足。现阶段标准成本的管理主要是采取标准成本会计负责,成本中心会计和定额人员辅助协作的组织形式,与当前业务财务深度融合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存在辅助材料消耗定额、工具工装消耗等基础定额数据缺失、定额数据修订不及时等现象。4.信息系统的设计未进行全局的考虑。公司各个业务模块都在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在优化系统功能、开发程序时未考虑可能引起其他业务流程的变更。5.部分业务的核算方式影响成本费用归集的精细度。在成本核算中部分业务处理主要依赖手工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成本费用分配的颗粒度。

(三)对策建议

1.推进信息化体系建设,为构建精准成本核算体系提供业务支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财务辅助核算系统作为业财集成平台,从业务端直接获取成本核算所需的业务数据,打破财务、业务“信息孤岛”的局面。通过数据字典、会计科目的映射与转换,将碎片化数据在系统中集成化管理。组织主管会计按成本要素重新梳理成本核算流程,优化材料采购与耗用、成本分摊、工时管理流程功能,推进业务和财务的流程融合,提高财务工作效率。2.完善数据管理机制,促进数据共享。一是规范数据源。基于成本核算精细化推进的需求,组织梳理成本核算相关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包括SAP系统物料主数据、产品名称与代码、消耗定额等,明确各项数据源的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规范。二是统一主数据管理模式,实现数据贯通。对于各应用系统重复使用的主数据,统一主数据管理模式、主数据定义、应用规范,确保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唯一、共享,并通过集成,实现数据贯通,达到“一处录入,多处共享”的效果,实现公司业务数据的“准确、干净、全面、易用”。三是高效开展业务数据治理工作。依据“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部门牵头开展本业务数据治理工作,包括梳理业务数据创建、修改、删除流程,权限设置;严格执行公司数据管理相关制度,定期开展业务数据治理评价,对数据质量进行监控、治理、提升。3.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内外数据采集先进技术,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大自动化数据采集设备的应用范围,尽可能减少数据采集的人为干预,为各类标准制定提供高质量数据源。4.实现材料耗用对象的自动识别,提高通用件成本归集精准度。开展材料耗用对象自动识别业务论证,制定财务核算辅助系统自动识别规则,设计并开发材料耗用对象自动识别程序,完成数据测试。结合产品生产计划、工时数据等信息,通过材料耗用对象自动识别程序,论证通用件与共用件成本费用精细分配方式的可行性。

四、针对H公司构建精准成本核算体系下一阶段的意见建议

以财务与业务信息共享为目标,借助公司大力实施成本工程的契机,从原材料采购与耗用、生产制造、研发等关键业务方面作为切入点,挖掘需求,强化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通过流程的优化和信息系统支撑,以财务核算辅助系统为主要平台,开展业务数据治理,推进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加速推进成本核算精准体系建立,助推成本管理精细化。

(一)重新梳理相关业务流程

到前端了解业务,重新梳理与成本核算相关的业务流程与逻辑。包括材料采购、材料耗用、工时统计、通用件成本归集、质量成本统计、成本分摊等业务。从业务源头入手,结合成本核算精细化要求,规范业务流程,无缝对接业务系统,逐步实现业务数据的自动传递与处理。

(二)定期开展业务数据治理评价

利用定期治理达到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信息高度互通,真正实现“业财融合信息一体化”。依据财务信息化规划,实现材料采购暂估数据的自动统计与实时更新;与关联业务协同运作,建立工艺路线、工序报工、消耗定额等基础数据的长效维护机制,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为推进按生产订单,标准成本核算成本,提高成本核算精细化提供支持,实现公司成本核算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平台化。综上所述,H公司作为国有制造业企业,在国家经济转型这一大环境下,构建精准的成本核算体系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工具。但是H公司在构建成本核算体系时还存在信息数据不对称、业务数据未统一规范、材料耗用对象依赖人工判断和通用件成本归集的准确性有待提高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够完善、平台不够充分。在H公司的精准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下一阶段应该要重点结合公司业务本身,深层次地推进业财融合的完成。在实际的操作中,H公司应进行充分的考察,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确定精准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模式。

[参考文献]

[1]韩琪龙,王春艾.大型钢铁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会计,2021(13):101-105.

[2]杨巧英.国有大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的案例研究[J].会计师,2021(14):55-57.

[3]李秋平.业财融合嵌入企业成本管理的应用探讨[J].会计师,2021(13):33-34.

[4]吴俞玲.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思考[J].会计师,2021(2):50-51.

[5]郭慧金.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案例研究[J].中国注册会师,2021(6):116-120.

作者:陈严筱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