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健康护理课程融合策略

时间:2022-10-13 14:42:08

导语:职业院校健康护理课程融合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院校健康护理课程融合策略

[摘要]信息化教学模式切合当前中国高等学校培育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最新趋势,通过引入相应概念,剖析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元素、课程的综合类型、教学模式的选取、课程素材的构思、课程评价的选择,以研究该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护理专业;课堂教学

信息化技术教学是临床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完成护士学科培养规划的重要部分。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变革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建立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临床护理专业教学方法,对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护理专业的学习效率、推动医护教学的健康发展有决定性意义。

一、相关概念

(一)信息化环境

信息技术环境是指实现了互联网信息化临床教育教学视频的直播、拍摄、后期制作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满足学习者学习的教育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如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示范课堂、电子网络教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教育设备及管理的信息技术系统。信息化环境是指信息化学习者、高校教师与临床专家之间,在彼此的互动交流中所产生的整体气氛。本研究所指的现代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现代临床科研情境的教学展示、课后存储与复制,以真实达到早临床、多临床、重复临床治疗的目标[1]。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是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的发展,它以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景教学思想为基石,以培养学生的临床应用实景照料技能、关爱意识为教学宗旨,以课堂教学+虚拟真实活动过程,课堂+实训室实境演练+临床应用实景传输教学等方式,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生成性评价手段,而形成的符合当前迅速发展的护理教育要求和客观教学环境的教学方法,既能适应当前飞速成长的学生教育需要,同时又可节约有限的临床应用教学资源,是把理论与实际、理性意识和情感意识密切融合的教学方法,是在医学实际技能培养过程中,把历史与现实教育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还注重“基础理论与实务”同时开展,使基础知识与医学实务同时开展并贯彻于整体护生的教育体系中的教学方法。“共同经验”教学方法倡导“环境”与“意识”“技能”的内在相关性,同时注重使用者对所学信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2]。

(三)理论基础

信息化模式的形成,所依靠的基础理论一般有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教育基础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一般重视在教学中的集体意识、动机与影响,把个体活动的形成看成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学应该以学习者群体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群体对知识点的自主探求、发掘与建立,而不是被动完成,所以课堂教学重点是为学习者群体提供建立认识框架、思考方法、学习情境及其相关的线索等,而并非知识点的多少。学习者群体根据这些内容不断建立新的知识点,从而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创造性。信息化学习理论强调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使学习者置身于实际的学习情境中,而教学过程是借助信息环境来完成的,知识意义产生的关键就在于整个教学活动本身,而唯有使学习者在实际的活动时学习知识,并鼓励其在学习背景中加以探索,才能真正地使学习者产生一系列符合自身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没有了信息化情境,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单纯的符号游戏。

二、教学设计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成要件

1.组建教学团队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信息化条件下同步实验模式面向线上线下培训的高校护生,要考虑课堂质量、医学实景视频资源库的构建、实训室模拟训练,需要依据课程对象的测试结果专业特点不同、年龄结构合理、学位水平高、教学质量高、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临床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则是按照院校专业特点,遴选高年资、能力强和操作技能强、经验丰富的资深团队,由高校特聘医学应用教师参加教学课堂、构建医学实景传输的视库、临床教学、临床实习等活动。通过建立教研分队,全面、多元化地提升教学质量[3]。2.构建教学资源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更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包括系统完备的课堂教学资源、临床实景视频资源库、临床教学经典案例、虚拟实训课程、临床实习基地等。课堂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求教师根据临床实践案例,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案;临床视频资源库建设要求各学科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将各基础知识点按照系统模块分类,进一步培养护理工作者的动手演练技能;临床实习基地需要专业的临床应用带教过程教师针对实习教学内容寻找经典案例,制订实习计划,进一步培养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经过课程的反复总结分析,使理论知识系统环环相扣。3.构思教学形式以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课上与课后有机结合、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进行了专业知识技能评估与心态情感评估有机结合、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互融合的全过程性综合评估方法。将基础知识讲授和实际操作技能讲授基本同时或一起开展,从而可以将两种不同方式的教学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其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实际操作技能,从而促进学习者更多渠道、更多方式地掌握理论知识、交流学习,从而实现护生基础培训和临床实践的无缝衔接[4]。

(二)教学过程与实践

1.知识分类与教学过程按照课程总纲的特点细分了护理专业课程,三者的教学内容相互作用,交叉转化,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仅使知识点更加条理化、系统化、诊断化,同时还调动了护生的复习积极性,提升质量。2.教学实践在课前通过课堂设计、视频库建立,参加课堂实施后完成课堂评价的反馈;护生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进行温故知新,并通过课堂实践后再进行多元化评价。课堂实践符合对知识点掌握、运用、积累的基本规律,让课堂氛围活泼,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训练护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临床科学思考技巧,充分调动护生的自主与积极性,培养现代医疗临床反应技能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课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教师资源面临的挑战

实践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不仅学会在现代信息化下共建共享的教学平台构建,同时还要进行备课,实现护生—医疗—临床教师的信息交流。而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最近多年的大扩招,课程师资队伍的缺失、师资层面的差距,造成师资力量薄弱。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的加快,以及院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滞后,病人的增加、医患关系的紧张、与专业医护人员比的不配合等,使临床教师无法合理安排在医院内进行现场教学。当前,长期以来学校无法及时进行同步实验教学,因此建议从高等学校或者公立医院中委派固定工作人员开展教学,同时进行教学团队的构建,缓解实际教学过程与临床实践脱轨的问题。同时丰富学校的信息教学资源,将现实情景和虚拟现场教学充分融合;积极引进人才,激励教师创新课程理念,统一规范化训练,端正课堂教学心态,提高同步实施课程的能力。

(二)教学场景“临床化”视频制作面临的问题

教学场景的临床化借助的教学力量主要是临床医师和护士,而利用的新媒体则主要是通过远端多媒体的现场直播以及录制微视频。不过,随着临床教师的学历层次降低、教育技术水平有限、医患关系的紧张、信息技术技能的欠缺,以及院校教师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操作性,对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可能会是一种问题。临床个案怎样优化选取、临床疗效怎样、与病人的心理配合性怎样、后期怎么做,都是亟须破解的技术问题。要想创新模式就必须培养服务团队的合作能力,使服务队伍更加专业化,以克服视频拍摄的技术问题,并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兴趣、同步性和实践能力,以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准。

(三)教学质量的挑战

针对医学生课程多、考试及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怎样促进护生的学习,怎样增强教师的互动性,怎样在网络化背景下高效开展同步的课程,怎样合理实现课程评价的多样化等都是教师面对的问题。所以,高校一定要进一步变革创新教学思想,通过现代化的教育平台激发高校教师、临床应用教师以及护生的教学积极性和“教与学”的积极性,培养“实用型与能力型”的高质量护理人才。

四、教育信息化与职业院校健康护理课程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将职业护理教学与信息化有效结合

护士工作包括重症监护、儿科、精神科等各种类型,不管何种的护士工作都有共同的特点,要求在护士工作中应对各种类型的病人。所以,需要做好护生教育信息化校内外培训的融合,提升职业院校资源的效率,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动态训练,全面调整与监控质量。要做到职业护理教学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融合,首先要把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职业护理教学的实践教育过程中,从教学课堂上模拟实际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者的最大能力,并不断创建新教学模式和职业护士教学的方式。最后,为激励与指导学习者主动参与护士教学培训,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了职业护士教学的评估制度[5]。

(二)在信息化模式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护理专业的课程性质,不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有较高要求,同时还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然而传统式理论知识课程和实际教学内容分离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信息化模式下的课程,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有机融合,使学习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对实践有所运用,从而让基础知识不再是空谈。而且教育信息化模式下还具有多样化的鲜明特征,不仅培养了学习者的应用实际能力,还培养了学习者的科研与实验能力,从而达到了学习者的多方向均衡发展。同样,通过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构建教学信息化平台

目前,信息化教学模式已在专业培养、护理教育科研等范畴中普遍运用,并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将优秀的视频资源,如同步直播的手术过程记载和视频导入课堂教学。研究成果显示,该方法有效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护生对医学实践内容教学方式、效果的评价能力,也能够培养实习中护生的基础护理工作能力、医学思考逻辑能力,此模式也可以在高级护理本科专业中推广应用。可见,这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培训过程,可以为社区培育出更多适应社区需要的实用型和技术型护理人员。在这种模式下,通过互联网的教育平台集成各类教学资源,如音频、动漫、图片,或者一些多媒体教学要素等,将传染过程、新生儿生育紧急处置、高危孕妇等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动漫呈现了能够动态地证实护生在传统课堂中所无法直接看到的基本护理作业过程,让护生记忆更加深刻、鲜活,从而成功克服了课堂教学障碍,大大超出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功效。

(四)建设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

良好的教育资源是翻转课堂模式成败的基石。只有具备良好的教育资源,才能保证上课时学生获得知识。为此,以“强化基础训练,重能力,注重素质提高,凸显创新能力”为护士学院临床课程优秀教育资源构建的起点。首先,将教学内容情景化。课程要贴合社会实践需要,特别是护理学科临床教学,要根据现实情况(模拟病例)提出课程任务,要利用网上课程平台为学校布置任务。其次,把知识点“微”化。突出理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并根据实际需要,用微课、PPT等加以展示。最后,构建试题库。利用网上的教学系统,设置考核试题库,学员可独立进行知识点考核,在成绩通过后,再根据权重计算课程考核成绩。同时,进行模拟实验考核,和真正的实验考核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一个科学性、规范性的临床多元考核系统,使实验考核更能带动学员注意探索思路的训练,从而全面、真实地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课题的能力。

五、结语

网络化环境下构建护理学科与临床教学基本同步实验模式中,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现代实验技术的教学基本同步并同时开展,能够革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实新形势下的同步实验内容,提升护生逻辑思维水平和社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应用型、技术型高等医护人才,体现护理学信息化和同步实验教育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宏梅,林亚妮.国际化人才培养对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养,促进护理质量的积极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8(4).

[2]章毛毛,李惠萍,钟起,等.护理学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8(6).

[3]王瑞芳,杨小莹,郭嘉,等.体验式教学在新护士人文培训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8(8).

[4]王丽珍,武淑婷.“基于融合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混合研训模式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8(2).

[5]高丽华,陈明慧,耿孝巍.关于护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7(17).

作者:梁艳 王晶 祝家美 梁婷婷 莫巧芳 单位:梧州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