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回归学校的路径

时间:2022-10-13 10:02:07

导语:乡土文化回归学校的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土文化回归学校的路径

摘要: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发展之根,承载着乡村一代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对其传承与创新是必要的。乡村学校处于乡村场域,乡土文化滋养其发展,其涵养乡土文化生态。但现下乡村学校评价与乡土文化脱轨,内容与乡土文化脱离,活动与乡土文化脱节,造成乡村学校精神之钙的缺失。基于此,采用在地化教育视角,重新焕发乡村学校中乡土文化内容,激发乡村学校中乡土文化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乡土文化;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

费孝通先生曾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是它的典型特征。”[1]乡土文化是乡土性的重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乡土文化的脉络中衍生出来的,是其由来发展的根脉。乡土文化在发展中承载着乡村一代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追求等,是人们生活样态的反映。就漫长的发展史来看,乡土文化应与乡村学校紧密联系。但受城市化等影响,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逐渐脱节,学校教育各项层面显示出乡土文化日益出现淡化现象,乡村学校教育疏远乡土文化后,成为一种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和消耗的教育[2]。基于此,采用在地化教育视角,契合乡村学校所处地区特色和独有环境,重新审视其与乡土文化关系,从而促进乡村学校中乡土文化的回归

一、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关系

纵观教育与文化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学校作为教育的载体,其发展与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乡村学校来说,所处环境及地理位置决定着其与乡土文化的关系。总体来说,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乡村学校涵养乡土文化生态[3]。1.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对于个体来说,文化含有育人目的,用文化人,借文育人。对于学校群体来说,文化涵有的精神可以助推乡村学校发展。一方山水一方乡土,乡土文化本身是一种精神,它可以滋养乡村学校的内生发展和特色发展,是乡村学校健康成长的土壤,是其精神之钙。在乡村学校中融入乡土文化内容,比如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方式、乡村特有的生活经验、道德秩序等,可以催生乡村学校的内生发展。通过乡土文化的融合,形成城市学校所没有的乡村学校特色,在特色发展中彰显乡村学校文化活力,在乡土文化系统中筑牢学校精神内涵,让乡村学校蕴含现代性和乡土性,在两者文化并置中展现出乡村学校生命源泉之活力,在学校乡土文化建设中得到发展。2.乡村学校涵养乡土文化生态乡土文化是特定地域空间下,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交往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乡村学校反哺乡土文化,其所处背景决定在乡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价值,利用乡村学校创新乡土文化,促使其顺应时代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被传承,是乡土文化生生不息发展的路径。内涵有现代性特色的乡村学校,展现出时代意识、主体价值、理性精神和发展动力文化港湾的渗透,这些内容的渗透或许会解构乡村符号中一些经典性东西,可能也会丢弃某些与当下主流发展相背离的思想内涵,但不能忽视的是它们最终建构出的乡土文化与当下的乡村发展和乡村现实更加契合[4]。

二、乡土文化在乡村学校中日渐式微

乡村学校本身内涵乡土性作为自然属性,乡土性是镌刻在其身上的特性,也是乡村学校固有本质的体现[5],更决定着乡土文化内隐于乡村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乡土文化是乡村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钙,它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资源和有效抓手,乡土文化进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乡村学校设施简陋、环境苍白以及缺乏吸引力的缺陷,使乡村学校有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6]。但当下的乡村学校仅仅是身在乡村———地理意义上的“在”乡村,学校所呈现的学习内容、学生实践等淡化乡土文化,使得乡村学校中乡土文化缺场,找不到乡土文化在乡村学校中的位序。1.学校评价内容与乡土文化脱轨学校评价处于教育评价中难以忽略的重要内容,是对教育进行评价所运用的理论与方法,指对学校内所有的运行效能和工作成绩的评定估量[7]。已有研究指出,在对乡村学校进行评价时,教育行政部门、社会或者第三方机构一般根据固定的标准去量化和质性进行评价,没有结合乡村学校实际进行评价,存在标准上固定、主体方面单一、方法层面单调以及功能层面缺位的问题[8]。乡村学校依托乡村,乡土性烙印在学校发展中,但现下针对乡村学校的评价与城镇、城市学校无异,利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分数进行评定,没有关注到乡村学校独特的乡土文化传承功能。2.学校课程设置与乡土文化脱离在寻求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减等执行过程中,乡村学校将自身定位日益逐渐朝城市看齐,其内在的培养目标等内容的城市化,使得课程内容、活动等设置“偏城化”,学校课程设置与所处环境的乡土文化相脱离。课程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场域,虽然国家鼓励学校进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但鲜有学校组织人员进行乡土知识进课程。据有关研究显示,当下的许多乡村学校不注重将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课程纳入校园,在课程实施上也不注重含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9],乡村学校课程设置脱离乡村生活实际,学校隐性文化和显现课程中都未涉及乡土文化内容,乡村学校课程设置缺少乡土基因。3.学校实践活动与乡土文化脱节学校所培养的学生需要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这样的学生不仅要注意通过学习掌握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文化知识,也需要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养成。但现下乡村学校组织架构的活动等,将乡村学生拨离出他从小生活的精神场域。学生们不能通过学校活动感受乡村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10],沉浸于学校宽阔的题海中,没有时间与小伙伴下水摸鱼,也没有时间听长辈们讲述乡土知识。而且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多被机器承包,从前由阖家老小集体进行的劳作日益变少,家长也将学生的重点放在学习上,使得学生们的活动与乡土文化脱节。无论是学校的正规教育中,还是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的熏染中,都缺乏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更谈不上对乡土文化的归属于认同。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情感日渐式微,乡土对于学生来说成为“他者的世界”。

三、在地教育下乡土文化回归学校的路径

“在地化教育”概念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末,由西方学者提出,最先开始由美国组织进行研究与实践,随后发展中日本、澳大利亚等别的教育方面相较先进的国家也逐渐开始实践,多践行于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不是乡村学校独有的专利,它指的是将地方文化、资源、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等兼顾起来进行,在学生课程中渗透“地方文化与资源”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参与学习,加强学生与乡土生态和社区联系[11]。在我国,在地化教育主要指向偏远、薄弱地区乡村学校内生发展的一种路径,将根植在乡村学校所处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艺术、环境等内涵的东西用教育的形式引进校园,建构成乡村学校教育中与一般性知识并行不悖的一部分[12]。农村在地化教育是在地化教育的下位概念,是乡村学校实施的以乡村学生的生活圈和乡村学校所坐落的一方水土为基础所开展的在地化教育,其核心要义是把儿童、社区和大自然联系起来[13]。主要指乡村学校以其所在地方的山山水水及生活为资源,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教学,主要在于学生、自然和生活的融合。在地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发展。1.在地规划学校评价改革乡村学校评价是乡村学校内生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统一评价标准之外,根据乡村学校的特殊性而组织的评价。有学者提出将乡土文化功能纳入乡村学校发展评价体系,是合乎道理、合乎逻辑,也是解决乡村学校发展评价与乡土文化疏离这一现实问题的应有之策[14]。乡村学校评价要体现“因地制宜”。在评价中将统一的学校评价体系与因地制宜的乡村学校特有评价有机融合,将乡村学校中乡土文化内容的实施纳入学校评价体系中,体现乡村学校中乡土文化融入的价值,从而使学校管理层重视乡土文化。在地规划评价改革应充分发挥校长作用,建立以校长为核心,考虑到乡村学校特殊性,融入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多方主体。在外部评价结果中,学校内部需要自我反思、自我提升。校长需要牢固深化在地化教育理念,将乡土文化在学校中的运用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基于学校所处地区学生的群体特征及乡土文化特征,兼顾乡村学校与当地资源,力图通过评价的改革,将游离于乡村之外的“文化孤岛”接轨于乡村之内,使其不仅在乡村,更是为乡村。2.在地重构课程设置体系乡村学校中乡土文化课程的设置在于促使学生健康发展,从而赋予学生精神力量。乡村学校需要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资源,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课程,从而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正确认知。在地化教育变革中将乡土文化融入乡村学校中,需要我们对乡村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需要依据统一的教育内容和乡土资源,重新编排课程内容[15],从而使乡村中蕴含的乡土内容编制的校本课程与主流、统一的教育内容为主的国家课程有机融合。因此,学校需要将乡土素材与学生现有的学科知识融合,从当地乡土资源中挖掘适合学生发展特征的一部分,将其编制或渗透于课程。对于乡村学校来说,科学性的一般知识具有普适性,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更好认识时代的发展以及他者的世界;而带有乡土性的知识设置能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的世界,让他们在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同时,认识所处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形成鲜明的文化个性。进一步来说,乡土性课程的融入也能够夯实乡村学校的文化根基。3.在地增强社会实践体验乡村学校除却以静态的课程形式将乡土文化引进校园外,还需要构建乡村与学校一体的文化交流桥梁,采用动态的活动方式拓宽学校与乡土文化的深度。现下的乡村学校缺少对所处乡土文化的传承,造成乡村学校精神之钙的缺失,这与学校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活动限于校园内部有关。因此,学校需要将乡土文化“引进来”,还要鼓励学生及教师“走出去”。基于此,学校应将学生单一的课堂、校园活动拓展至校外、乡村中去,将一维活动空间开放至多维,加大学生的教育空间范畴,使其与乡村生活、生产、历史遗迹、民风民俗等相结合。比如浙江上虞市在乡土文化融入校园方面的成功案例,盖北镇小学开辟农业实践基地,设有百花园、百花果等以供学生亲身实践。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感受田间地头农民的劳作方式,加深学生的社会情境体验;去历史遗迹中“寻根”,从而增强自我认同;规划一场田野调查活动,让学生对乡土文化有更加清晰的认知。通过“走出去”空间的转变,让学生在动态的实践体验中在地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实现“他者的世界”与自我世界的融合,进而实现乡村学校中乡土文化的在场。乡村学校是乡村不可缺少的结构,是乡土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历史发展潮流中辉煌过,被改造过,学校布局调整中部分乡村学校也被撤离,现下面临脱离乡土、生源越来越少、师资质量不高等趋势。但乡村学校一定会存在,是学校在乡村的主流模式,是“走不掉的一代”受教育的保障,也滋润着乡土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乡土文化滋润下,乡村学校会在学校体系中发展自身特色,构建自我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留住乡愁,焕发乡情。

作者:李晓宇 马晓凤 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