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成本工程体系实践效果
时间:2022-10-12 18:16:36
导语:控制系统成本工程体系实践效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基本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攻关时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第七次工作会中提出了“以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三高”发展要求以及“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建成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的“双一流”发展目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第七次党代会中指出,要回归企业本质,实现盈利目标,降低研制生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扩大销售,提高盈利水平。“十四五”时期是航天科技集团全力以赴开启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向第一阶段航天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为落实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航天强国的要求,为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三高”发展、实现“双一流”目标,为保障研究院战略发展,提高盈利水平,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在全所范围内部署成本工程行动计划,不断提升研究所经营质量,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与实践
以建设航天强国为目标,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和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要求,研究所围绕自身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受控、全要素管理”的全面性成本管控原则,创新性的提出从设计效率提升、生产效率提升、供应效率提升、合格品率提升、资产利用率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管理效率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市场效率提升等9个方面开展成本工程行动计划,推动成本管控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落实到每一个与成本相关的流程、环节和人员,贯穿到项目科研生产的全链条、全过程。1.设计效率提升(1)研究制定限价设计准则,持续推进并完善经营决策、系统方案决策、供应链决策(3MT)评审体系建设为在项目研制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经营导向,有差异的推动不同经营目标项目的方案确定和产品选用,新立项目(含预先研究背景项目)以及方案发生重大变化的在研/在役项目需开展3MT决策评审。(2)完善物资系统价格要素,推动缺省设计平台落地实施推进平台化研制模式,开展缺省模式设计平台建设,优化各专业间流程、建立所级经验及知识基础库。通过点选、调用、在线设计、自动推送等操作流程,实现控制系统的快速研制,文档报告的缺省生成,有效节约设计资源,助推平台化研制全面实施。(3)开展质量成本分析与管控,加强数据分析结果的应用质量成本从侧面反映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状况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依据《质量成本管理要求》,定期开展质量成本分析,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寻找质量成本管控薄弱点,并提出改进措施。(4)开展设计工艺一体化工作,提升研究所研制电子产品设计工艺性大力推进设计工艺一体化工作,将设计工艺一体化工作纳入年度质量工作策划,按计划开展基础工艺管理、工艺改进与工艺攻关、项目工艺管理、电缆网专项治理等工作。(5)建设仿真平台强化设计分析协同,优化设计流程,提升设计质量仿真是项目研制的重要环节。为此,建设了仿真试验平台,开展仿真工具在试点项目中的应用,提高项目复核复算工作效率,后期将不断完善仿真试验平台功能,并在新研项目中推广应用。2.生产效率提升(1)建立适应批量生产的科研生产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随着用户批量采购,建设相应的批产保障能力成为必行之路。每季度开展一次批产任务提前备料决策;试点将部分产品的总测和质检工作委托外协生产单位实施执行;持续提升系统测试能力,根据批产数量,阶梯式降低每批抽测的数量,在系统室的《综合试验必要性作业指导书》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批产阶段的系统测试的方法和项目。(2)建立与批量生产相适应的差异化质量管理模式依据批量生产的科研生产组织模式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适应性调整,收集批量生产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需求,对相关文件进行修订,并完成修订评审。(3)建立和持续改进适应批量生产的总成总测生产线批量生产对研究所总成总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优化多媒体记录要求,简化产品质量履历签署流程,提升总成总测数字化生产能力。(4)推进数字化控制系统集成测试生产线建设数字化生产线的建设是提高控制系统生产效率的必由之路,针对需求细节与实施方案开展研讨,完成数字化生产线建设,可根据项目任务需求开展柔性生产测试。3.供应效率提升(1)构建供方监督和产品验收相结合的监督审核模式作为控制系统抓总单位,研究所的产品生产工作大部分由外协单位完成,加强对供应商的管控是科研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对供方的管理路径,形成了随产品验收开展供方监督审查的供方管理机制。(2)完善供应商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供应商管理旧的供应商管理平台主要承担供应商信息记录的任务,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科研生产模式需求,新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将与外协外包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加强对供应商的管控。(3)优化物资采购模式,强化物资统筹能力和监控分析能力在云表物资系统中,以项目配套设备管理系统中生产任务单为下发依据,实现对项目物资的下发、查询。目前基于云表物资系统,可在产品设计前测算产品成本,后续拟在物资系统中完善物资备料信息,测算产品备料周期,对生产信息及时掌握。4.合格品率提升(1)开展年度重大产品风险辨识针对重大产品的质量与风险,形成按照专业和产品开展风险识别的制度,每年年初完成重大产品风险辨识,并由科技委进行评审。(2)严格新技术评审和技术状态更改控制,严格控制系统出所放行管理新技术的应用往往风险性更高,因此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技术评审、技术状态更改评审、出所专业及质量放行等质量控制工作。(3)对问题多发产品继续开展专项治理对于问题多发产品,形成专题工作组开展专项治理,明确工作要求,并纳入研究所年度质量策划,定期监督检查。5.资产利用率提升(1)推进核心算法固化为IP核产品,拓展基于知识产权使用的经营模式无形资产的成果转化对于提高经营效率有着深远的意义,目前已完成部分成果的IP核知识产权成果价值转化,并与合作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2)推广集中部署的虚拟化云平台办公桌面,降低办公计算机的采购成本探索虚拟化云平台办公桌面以降低办公计算机的采购成本,已在南苑地区部署和使用虚拟化办公客户端,后续还将支撑新入职员工的移动办公使用。(3)推广办公网语音会议系统,降低组织协调会议资源的成本当前疫情环境下的会议管理成为科研生产的痛点,办公网语音会议的推广大大满足了疫情管控的需要,并有效节省了时间成本。(4)推进专用设备的共享机制各研究室采购的仪器设备只用于该研究室的科研、生产,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极低,且存在相同仪器设备所内重复购买的现象,为此,搭建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各研究室的仪器设备可相互借用,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减少了设备采购成本。6.资金使用效率提升(1)引入社会交通运输平台,提高自有车辆利用率引入万源e车平台的上线使用,并同步取消第三方运输公司小型载客汽车类的车辆保障服务,大大降低了研究所交通运输费;明确长途运输任务中,保障车由车队进行保障,加强长途出行安全教育,提升自有车辆的利用率。(2)实施“3+10”经营数据实时监测每月在财经动态中列示“3+10”(3项核心指标:成本费用率、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10项重要指标)监测指标执行情况,并与同类单位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有效控制财务风险。(3)科学预算管理,强化费用管控通过预算手段实现业务保障费用、会议费、差旅费等的持续压降。发挥预算刚性约束作用,对科研项目差旅费、市内交通费、长途运输费、会议费4项费用进行总额控制。(4)优化银行存款结构,细致筹划资金使用计划,增加利息收入强化业财融合,结合主要业务部门年度付款计划及往年来款情况统筹规划,重新梳理、优化银行存款结构,不断匹配存款期限与业务。完善大额付款资金计划的申报,明确以任务完工及来款情况为依据,同时综合考虑研究所经营指标完成,在满足用款需求前提下,最优存款种类及期限,促使利息收入最大化。(5)完成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用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工作策划积极开展纳税筹划,每年年初根据研究所项目情况制定全年的纳税计划,充分利用相关免税政策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轻税负压力。(6)梳理项目经营状态,深化项目库建设,实现业财融合,支撑均衡结算根据各项目的工作计划和要求,结合经济月度工作计划,每月按时完善项目库报表数据,使项目库成为业财对话沟通的有效平台,利用项目库中项目规模、完工进度和账面各项指标数据,统筹平衡收入、利润、“两金”等各项指标完成目标,策划指导结算工作,支撑均衡结算。7.管理效率提升(1)深化科研生产模式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减法工作大力推进科研生产模式优化升级,实现差异化定制化模式向技术及产品驱动的的平台化模式转变,实现从单一模式向按阶段和领域特点差异化管控的模式转变,实现从技术与经济相对分离向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模式转变。(2)定期开展控制系统典型配套单位、典型产品成本审核定期开展对下游单位的成本审查,了解被调研单位大批量生产成本管控措施;对部分产品化价格进行重新核定,提出成本优化方案,降低控制系统产品成本。(3)大力推进数据治理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利用率合理利用数据是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关键之举,开展业务数据盘点,推进数据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主题域数据分析和数据标准制定工作。(4)打通试验网间数据的链路,建设试验数据中心不同试验区域的网络不通严重影响各专业在研制生产中的数据交互效率,打通各区域数据链路,完成数据存储系统选型,提升数据统筹管理能力。8.劳动生产率提升(1)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和效率,制定全范围/全口径的人才需求与配置计划结合研究所“十四五”科研生产任务情况,精确定位各年度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引进工作,解决人力需求。(2)不断完善调整项目队伍配置模式,加强产品(专业)队伍建设建设与科研模式优化升级相适应的人才队伍,针对不同从业类型,定制科技队伍、产品队伍建设方案,并根据不同队伍制定相适应的晋升和薪酬机制。(3)建立精准化岗位培训课程,精细化管理流程为缩短新员工入职适应周期,加强对老同志的考核,制定以制度标准为重点的精准化岗位培训课程,建立业务精细化管理流程作为岗位能力准入和考核标准,大力提高全员劳动效率。(4)实现工会慰问品发放信息化、人性化借助工会云APP,实现工会慰问品发放信息化、人性化,提高节日慰问品发放效率,以及慰问品采购的透明化和信息化。(5)策划以“降本增效”为主题的专项劳动竞赛,提高全员降本增效意识按年度举行以“降本增效”为主题的专项劳动竞赛,提高全员降本增效意识。(6)开展以“提质增效”为主题的青年“五小成果”评选活动按年度举行以“提质增效”为主题的青年“五小成果”评选活动,从新员工抓起,从源头抓提质增效意识。9.市场效率提升(1)加快智慧火箭和智能火箭控制技术突破,抢占市场先机持续攻关智慧火箭和智能火箭控制关键技术,巩固航天控制系统龙头单位,以新技术抢占市场先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空间。(2)实现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建设以研究所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化发展。(3)完成综合保障与服务板块新市场拓展和批产订单签订深入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大力拓展综合保障与服务板块新市场,争取综合保障板块的批产订单,保障研究所利润增长。(4)建立控制系统体验培训中心,有效承接各用户的培训训练任务建立控制系统体验培训中心,承接了各层级用户的培训训练任务,大力拓展各用户的培训需求。
二、实践效果及后续思路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实施全所“一盘棋”的成本管控措施,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总量管控、结构优化的成本管控路径,2021年通过9个效率提升面,落实39项重点专题,提升了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全年营业收入提升29.16%,利润总额增长21.14%。成本工程建设一直受到航天科技集团高度重视。加强成本工程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高”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研究所回归企业本质,提升经营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后续,研究所将持续在强化宣传与引导,提升全员成本管控意识;优化成本管控方法和措施,提升经营管控能力;加强成本价格基础管理,提高成本价格专业水平;加强成本价格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成本管控整体能力和水平等5个方面开展成本管控工作。
作者:刘君 杨兰乔 蔡鸿杰 赵乙萤 刘畅 单位: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上一篇:经营模式与企业成本管控策略
- 下一篇:阳光体育视角高校游泳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