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

时间:2022-10-11 08:48:28

导语: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改革,传统的财政税收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税收政策是重中之重,而我国目前很多政策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经济体系。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质的创新与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是从我国目前的税收体制的弊端等方面入手,探讨并研究了新形势经济环境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新形势下的税收收入;改革与创新;研究与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我国而言,传统的税收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国家的经济形势,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重点分析我国税收体系的不足之处,探索创新改革措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1]。

一、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一)税收制度的结构问题

一般来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可以分为两类:非税收收入和税收收入。然而,目前,这两个结构之间非常不平衡,它们之间的协调也很薄弱。从理论上讲,相应的流转税或增值税应该在总税收中占很小比重,但目前我国流转税和增值税的比重过高,甚至出现了流转税和增值税超过税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制度在核算国民经济的差异方面发挥了非常薄弱的作用,这对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极为不利[1]。

(二)不规范的税收转移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到贫富差距的影响,导致社会发展恶化。因此,为了有效调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平衡,缩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目前的税收分配主要是以二级税收的形式,但税收子系统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税收转移方面,税收子系统是不完善的,可能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税收的浪费。同时,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向纳税人或纳税人群体支付税款,使地方金融机构很容易计算出税款的数额,导致严重的财政缺口,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违规现象持续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收入,不利于各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2]。

(三)收入和支出的结构性失衡

税收制度是多方面的,有税收的地方就有成本,因此,需要保持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平衡,以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目前,我国税收制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税收收入和支出结构的不平衡,这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的税收额度小于财政支出额度,支出额度较大,收入增长比支出增长缓慢。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然而,目前税务部门对税收的关注度仍然较低,这导致了税收核算不准确,税收管理出现真空,信息不透明,与支出的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严重的财政缺陷,危害了税收制度[3]。

(四)对税收制度的限制

在税种方面,资源税尚未纳入征税范围,这严重限制了税收制度的作用,阻碍了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最后,不把国有资产所得税纳入税收征管体系,大大影响了税收征管体系的局限性。

(五)税收制度的不完善

税收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税收制度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政策调整、人均收入等。由于分税制的内容不明确,导致很大一部分地方税收流向了中央税务机关,减少了地方政府的整体税收收入。另外,不能坚持公平分配。在税收管理中,双重征税等制度可能不完善,不能保护人民的基本利益,不利于税收的有效利用[4]。

(六)税收和财政收入不能满足

人们的需求我国许多基层政府部门的财政管理体制和服务功能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财政资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非常少。[3]许多财政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数据收集不严谨,甚至出现了财政欺诈的情况。总的来说,财务透明度不高,财务工作存在徇私舞弊现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税收合谋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国家税收的减少[5]。

(七)税收立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不一致

在我国,会计法和税法之间存在许多差异,这导致我国的税收和财政工作的开展面临许多障碍。税务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协调税法和会计法之间的关系,工作经验不足,对会计法和税法的理解不够,因而不能很好地应对企业税收各方面的需求,经济和商业处理不科学,在执法过程中缺乏说服力,导致很多企业抱怨,税收执法的形象存在缺陷。

二、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

(一)明确划分财政权力的范围

为了保证我国税收收入的效率和质量,使税收制度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必要明确划分税权,使其具有高效性,逐步消除我国目前存在的收支不平衡现象。从税收理论上讲,税权分离主要是指分离中央税务机关和地方税务机关的职能,明确中央税务机关和地方税务机关的职责。首先,中央税务机关应将其税收权力下放给地方税务机关,以便地方税务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通过实时控制改善其税收制度。其次,中央财政应以国民经济增长为导向,科学地管理地方财政,为地方企业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政治和经济支持,为位于偏远地区的企业提供适当的税收优惠。最后,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地方财政资源,减轻地方财政负担[6]。

(二)对资金转移的支付系统进行适当监管

为了避免公共资金的浪费,保证税收征管的质量,应规范税收转移制度,避免转移缺口,积极配合中央政府解决转移问题,同时考虑到地方政府的实际需要。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各级政府,都要加强问责,找出转移的不足,规范转移行为由于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构成了支出的主体,因此有必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合理比例,并结合预算需求调节财政转移支付之间的平衡,以平衡专项转移支付,并将税收收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信息技术的时代是准确、高效、快速的时代,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工具纳入税收系统,使转移支付系统更加准确,并积极与中央和地方各级公共管理部门合作。[5]应特别注意建立防火墙系统确保网络安全。同时,当税收平台受到外来入侵时,可以保证实时监控进行预警,管理者可以监控风险,避免损失加大。完善大数据计算功能,独立收集、分析和计算数据,合理分配资金,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合理分配,刺激发展。

(三)注重改善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应该是创新的,税务部门必须制定科学和公平的税收改革理念,以确保健全税收制度,避免逃税。同时,要建立税收风险控制机制,通过风险管理理论等多种要素的共同运用,在涉及税收活动时,结合大数据技术手段,完善税收风险控制,持续监控税收情况,有效规避风险[7]。

(四)建立适当的税收征管体系

有效的税收征管体系是财政管理的良好保障,建立有效的税收征管体系,首先,要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管理,精确控制转移支付的来源,审慎控制转移支付的范围。其次,应找到创新的方法来增加总转移的份额。同时,地方税务机关应在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并考虑到当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税收法规。最后,税收改革措施需要考虑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以及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以便预算过程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6]。

(五)加强财政控制和税收制度的管理

税收立法应规范预算,以确保税收控制机制之间的有效平衡,提高公共税收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此外,为了增加税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和共享信息资源,真正优化我国的税收管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完善税收优化机制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优化税收管理创新的模式。

(六)强化税收责任,优化税收结构

从税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为了创新和完善税收和财政体制,必须积极优化税收结构。从机构管理的角度看,政府部门应抓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契机,不断完善和发展,避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地税队伍的资源浪费和闲置,继续简政放权,逐步推进机构改革,积极完善制度和机制,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七)强化转移支付的合理化

在财政和金融体系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公共支付水平不断提高,需要注意加强现金转移支付的能力。在税收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需要优化定期支付和转移支付在预算支付中的份额;施转移支付的集中控制。通过各种科学的措施优化对资金使用的控制,以保证和促进资金的使用,与汇款管理有关的问题必须在税收改革中及时处理和解决。

(八)提高税收管理的整体质量

为了全面建立我们的税收制度,必须想办法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政府应在提高税收管理的整体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形成相应的培训平台,塑造管理人员的思维和管理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引导管理人员掌握正确的税务鉴定流程,其次要能识别税票的真伪。此外,政府应利用新媒体对管理人员进行税收管理技能的培训,这不仅能增强管理人员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九)加强资金转移的科学性

为了加强转账控制,也有必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资金转账系统。对于专项转移支付和普通转移支付,要平衡其比例,确保税款分配的科学性。此外,应该对退税和机构建设进行补贴,以满足创新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严格控制转移支付的来源。此外,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必须确定科学支付的水平,以确保财政资源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分配。

(十)建立创新的税收实践和财务管理模式

政府有关部门应深入研究市场,然后详细分析和列举影响市场经济变化的因素,按照科学化、制度化的原则创新税收工作,推进体制改革,如对公共债务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公共债务管理制度,自行完成融资,推动政府财政这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或者,政府可以采用渗透法建立财务管理模式,在各级财务管理部门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

(十一)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这表现在东部经济的发展和西部经济的退缩,以及南部经济的发展和北部经济的相对退缩。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财政监督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很多地方的财政监督流于形式,监督部门的官员只是应付了事,而没有真正履行职责。在这方面,各部委应加大力度建立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各地区的转移支付公平公正,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十二)加强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质量是确定公共资金是否被实际使用的一个重要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大增加,国家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也随之增加。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税收制度,确保每个部门有足够的资金投资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坚持强化激励、全面推进的原则,改革和完善税收收入分配制度,从省市开始,不断优化,深化地方公共服务改革,实现这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精简资金的分配,将有助于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保障的作用。为了加强市政预算控制,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科学、有约束力和标准化的预算体系。财务部门的定位应该从关注整个过程转变为关注两头和中间。在具体的预算管理中,应把重点放在主要职责和主要任务上,前后台共同协作,高质量地完成预算的编制和审查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工作。在资金管理方面,要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确定基层项目,明确分配权限,让各方共同努力,确保预算资金得到有效使用。此外,还需要明确预算管理人员的责任,这是提高预算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十三)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由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降低财政改革的难度,国家应大力发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让更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到这项创新工作中来,将大大提升这一领域的改革速度,有效保证改革方向的准确性,最终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保障--财税体制改革[7]。

(十四)转变税收制度和税收体系

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也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优化和完善。如国库支付方式采用集中模式、集中支付,为优化国库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办法。金融体系的改革也使相关的采购政策更加透明,深化了相关制度,起到了制衡作用。今后,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实施更加明确的绩效管理计划,优化相关财政制度,为政府开辟更多空间,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十五)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及会计法和税法必须互动并积极协调

财政机关首先要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同时设立支出审核部门和监督反馈部门,加大对预算的监督和反馈力度。要逐步完善和改进财税系统的预算管理制度,对每项支出都要进行有效的审查和监督,确保每项支出取得实效。财税领域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应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进行预算支出,适当增加预算支出。适当减少某些不可再生资源的预算支出。对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应进行适当的审查,结合当地相关的税收政策和相关因素,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采取适当有效的税收和税制改革方法,以实现双赢的目标,合作,促进税收改革的最终目标。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税收制度已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传统的税收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人民的需要,与税收有关的问题和弊端越来越明显。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和精神为指导,结合国家的发展现状和地方、中央的情况,进行税收改革,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税收制度的相关问题,形成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进而不断加强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思考[J].纳税,2017(22):11-12.

[2]刘玉红.浅议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4):85-86.

[3]谢毅哲.基于创新思维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9):36-37.

[4]汤启亮.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270.

[5]倪一菡.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创新分析[J].财经界,2020(28):26-27.

[6]郭宝玲.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模式创新与规范化发展研究[J].商讯,2020(23):157-158.

[7]宋贺利.试论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进展[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1):117-119.

作者:杨沛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