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化药学服务转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0-02 10:36:29

导语:全程化药学服务转型体系的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程化药学服务转型体系的构建

[摘要]随着医改进入关键时期,药学服务的顺利转型已成为医疗机构管理关注的重点,如何成功实施药学服务转型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为尽快实现该目标,作者全面概括了转型过程存在的矛盾,详细列举了转型方向及该院转型的实践情况,从理论到实践多方面证实了该转型思路的可行性。

[关键词]药学服务;医院药学;转型;体系

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药学专业人员转型。2017—2020年的相关发文明确要求,药师应以合理用药为核心,需加大处方审核和点评力度。这一系列国家政策不仅为发挥药师专业价值提出了新要求,也对药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本院处于青藏高原地区,受人文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影响,药学发展相对落后,药学服务转型目标不明确,转型政策落实不到位。在此背景下,作者通过多年摸索和实践,对比新旧药学服务发展的区别,找出其中的矛盾点,明确药学服务转型目标,构建出以全程药学服务为基础的药学服务转型体系[1]。

1药学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随着医改进入关键时期,药学服务的顺利转型已成为医院管理关注的重点。为了顺利将药学服务转型从“药事管理”升级成“要事”[2],作者通过文献调查及实践,总结出以下4个矛盾点。(1)院校教育:药学专业院校教育与临床实际情况脱节,学生入职后缺乏系统化培训,导致药学人员输出、输入不匹配。(2)专业水平:专业水平有限,无法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所需的药学服务。(3)临床沟通:独自发展,与临床医护人员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药学服务意识不强,无法与临床形成合力,也无法有效助力临床合理用药。(4)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不强,论文及课题质量不高,无法将临床问题有效转化为科研,不能形成临床-基础科研互助的可持续化良性发展循环。

2药学服务成功转型亟须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文献调研[3-5]及现状调查得知,若要成功转型药学服务,需要解决4个较为关键的问题。(1)药师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学习积极性较差,团队凝聚力较弱;药师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现有医嘱审核结果比较浅显,急需成立“药师+智慧软件”的审方中心工作模式,为患者用药安全助力。(3)传统调剂工作模式单一,工作简单且耗时较长,需要自动化及一体化的新型调剂模式,将时间还给药师,让其用于合理用药质量把控。(4)药师在治疗过程参与感弱,存在感低,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从“幕后工作”走向“台前”。

3药师服务的转型方向思考

本院针对以上调研转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药学发展现状及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转型方向思考。针对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学习积极性较差等问题,考虑加强药师队伍建设,促进多角色药师发展;针对医嘱审核比较浅显的问题,考虑采用“药师+智慧软件”的审方模式助力医嘱审核;针对传统调剂工作模式单一、工作简单且耗时较长等问题,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确保高效精准调配;针对在治疗过程中参与感弱、存在感低的问题,考虑加强用药教育和药学科普,不断扩大服务受众群体。

3.1加强药师队伍建设

随着临床知识的持续发展及工作中需求的不断增加,临床对药师的需求也从单一传统的调剂角色转变成需要履行不同职责的多种角色。可以从多方面加强药师队伍的建设,如建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培训项目,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合理设置药学人员服务收费项目,提高药师工作积极性等。

3.2处方加大审核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据统计,全球因病死亡的患者中,有1/3死于不合理用药。在临床用药中,会有许多原因产生多药联合应用,若忽视这部分的用药风险,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将会居高不下。对医嘱进行用药审核,可以提前发现错误,识别风险,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非常重要[6]。通过文献查阅及实践工作可得知,以下措施可有助于审方工作的有效开展。(1)提供循证证据,助力临床决策;系统嵌入相关疾病指南、专家共识、说明书并标明证据等级等。(2)完善系统功能,实现对患者、疾病和药品的自动分级,可初筛出危重患者及需重点关注药品品种等,并进一步完善药品、疾病病种等相关信息,通过决策树等方式选择最适宜药物和适宜疗程,以防止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3)药物种类提示,对国家基本药物、医保推荐进行自动汇总并警示是否开具超标等。

3.3把握安全用药主线,确保精准高效的药品调剂

智能化的设备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医院药学的实际工作中,用机器代替人工完成机械性重复操作,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智能化的设备在减少差错、提高运行安全性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如药品全程溯源,个性化报告、效期批号管理等,可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在药品日常管理中的时间消耗[7],使药师有更多时间关注审方,提高患者用药合理性。

3.4致力于用药教育和药学科普,不断扩大服务受众群体

现阶段药师在临床治疗过程参与感较弱,其专业价值无法体现。药师可以用药教育和药学科普为抓手点,服务患者,从不同程度体现出药师的专业价值;可以增加与医护患间的相互关系,走近患者,面向大众,与医护同行;做好药学科普,减少药物滥用,改变患者就医习惯,让患者自身有意识且有能力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对日常用药和健康管理产生正向引导作用,减少医疗机构不必要的负担。

4本院全程化药学服务转型体系构建工作的探索及实践

本院借鉴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开展的成功经验,结合以上对转型方向的思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药师规范化培训的工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药学服务,最终初步形成本院全程化的药学服务转型的体系架构,具体详情见图1。

4.1注重药师培训

由于临床工作的复杂性,药师不仅需要在校期间进行规范化培训,在入职后更需保持常态化学习,只有科学设置药学岗位,合理划分人员配置,才能促进药师专业化,做好学科发展规划[8]。4.1.1调剂药师为了促进本院调剂药师自身专业发展,实现药师职业转型,本院鼓励门诊及住院调剂药师多次参加多项国家级药师技能大赛、模拟医患用药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在参赛中发现自身不足,找到本院药师与全国药师间的差距,提升自身知识水平,提高药学服务人文能力。4.1.2临床药师为拓宽药师专业及科学思维,本院注重药学技术人员进修培训,累计送出40余名药师到全国各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进行学习深造。为了进一步紧密联系临床,不与临床产生“知识代沟”。本院药师每年开展“医护讲堂”系列教学活动,分专业组邀请临床科室资深医师、护师讲解临床典型病例、专科用药等知识,使药师深入学习临床专业知识,积累经验,交流审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药师与临床医护人员搭建沟通平台。4.1.3审方药师随着对处方审方的要求日益严格,审方药师由此衍生,其主要是通过临床用药资料,对所有处方进行审核,对错误医嘱进行拦截,做到“事前干预”,体现了药师专业价值,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临床药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本院药师每年制定不同审方重点工作计划,按照既定目标推进全医嘱审核工作,促进临床用药医嘱规范化。为了培养审方药师的临床思维,使审核医嘱达到同质化效果,本院药师于2020年3月率先开展全员参与处方点评,判断临床用药时在原有的药学思维基础上加入临床思维,从“医师为何开出这张处方”的角度多点考虑,而不是仅仅把不合理用药的矛头对准医师,提升自身药学专业水平,使其在平时工作中勤练内功,扎实药学功底。4.1.4科研药师借助“源于临床-证于试验-归于临床”的科研发展思路,让药师在工作时间中培养出良好的科研思路,根据需求驱动、服务临床,在临床治疗汇总、凝练科学问题,尤其是基于本省特色进行科研,有助于药师团队的自身发展。4.1.5家庭药师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比例不断上升,慢性疾病中老龄人口的用药问题已成为重要的健康隐患,建立家庭药师制度逐渐成为慢性疾病管理的刚性需求。本院药师基于此国情,在前期用药宣教过程中,与有上门药学服务需求的居民交流并留存其联系方式,为日后本院开展家庭药师服务打好基础。4.1.6信息药师随着互联网在医疗中参与度越来越高,临床工作对“通专业+懂技术”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信息药师的出现弥补了此类需求,其主要致力于优化治疗方案,对药物审方设定规则,维护合理用药系统,以快速、分析、整合信息的独有优势将药学情报和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成为有药学背景的“信息工程师”。2020年4月起,本院药学部安排部分药师对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系统中用药部分系统进行初步维护,建立“药师+智慧软件”工作模式,为全医嘱审核助力。本院药学部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了“药师+智慧软件”的全医嘱规范化审核模式[9-10],做到充分掌握患者病情,使所有住院患者享受同质化的药学服务。合理用药系统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与PASS形成对接,形成双重审核机制,对不合理用药医嘱予以拦截,实现全医嘱审核。通过全面整合医院多系统数据,使药师能够及时查阅患者在院相关信息,准确掌握患者病情。以“大数据理念”为核心思想,本院结合临床诊疗工作特点,对合理用药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合理用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形成无缝交互,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和二维码管控,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精确、高效的优势,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将差错率降到最低。

4.2确保精准高效的药品调配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本院门诊就诊量和药品需求量逐年增加,患者取药排队和等候时间随之延长,导致门诊大厅环境嘈杂拥挤。为此,本院在2017年3月引进门诊智能发药系统,创建了青海省首家现代化智能药房。为实现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单剂量顿服,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促进药房摆药自动化,本院在2017年引入全自动摆药机,该机器可自动切半片,减少人为摆药差错,提高调剂效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4.3以用药教育和药学科普扩大受众群体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居民组成和文化素养差别较大,存在多民族聚集和居民健康素养不足的特点,语言涉及各种少数民族方言,语言体系繁多,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6.98%,经济水平落后,文盲率高达12.94%,对少数民族开展用药宣教是青海省用药宣教的重点。在对青海省患者用药教育时发现,患者因多种原因导致用药教育效果不够理想。(1)有效传播媒介欠缺:部分患者因文化程度不高,用药剂量不适宜甚至用药错误的状况时常发生,如以常规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用药宣教,宣教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2)传播对象依从性欠缺:用药教育及科普经常出现语言不通,医患沟通困难,涉及需有特殊用法的药物时,患者对用药依从性等方面存在偏差,药品使用风险升高。(3)符合青海省疾病谱的用药教育及科普资料欠缺:基层药学服务人员极度匮乏,在用药宣教方面宣传力度不到位,尤其符合青海省疾病谱的用药教育及药学科普工作更为欠缺。针对以上特点,本院药师以患者用药教育工作为契机,逐步积累经验,根据本省疾病谱创作科普作品,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进行患者教育,定期输出科普作品。“线上模式”主要是收集日常工作中患者关切的用药内容,以简单的语言、微信、音频、视频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解决患者用药难题。如建立微信用药教育公众平台,在线上开展公众用药教育,普及和宣传安全用药的知识,使广大患者能够正确地使用药品,自觉地参与和关注用药安全问题。针对青海省多民族特点的现状,本院药师拍摄制作了多民族语言版本的药学科普视频,包括汉语版、藏语版及蒙语版等,供临床患者学习使用。视频中涉及药物均为青海省常见疾病的常见药品使用方法,该方法较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患者因不识字或者语言不通的问题。为进一步扩展高原患者的药学科普工作成果,本院药师立足工作实际,积极参加国内各项药学科普比赛并均取得较好成绩,作品多以本省疾病特点为主,以改编歌曲、情景剧创作等方式普及公众安全用药知识,促进青海省药学科普多元化发展。“线下模式”主要联合基层药师开展科普活动。本院将西宁颐和老年乐园和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纳为长期药学服务对象,固定时间开展药学科普。并定期对辖区内8个办事处居民进行日常药学科普,解答居民用药疑问。为了扩大药学科普服务的辐射面,进一步调动基层药师积极性,本院药师将药学科普工作带到了离西宁有800公里外的玉树地区。本院在玉树、果洛、玛多等地区设有一对一帮扶合作医院,帮扶药师可涉及全省多个牧区医院,以点带面,全方位开展药学科普工作。除了参与本省药学科普工作外,本院还积极与全国优秀的药学同道共同奋斗,助力药学科普传播。例如参编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牵头编撰的科普丛书,参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家庭药师规范化培训等,分别以出版物和网络授课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开展药学科普工作。

5小结

通过药学服务转型的不断实践和改进,本院药师在药师的梯队建设、信息化助力药学审方、致力科普扩大受众面等多方面均有较大提升,已经初步达成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共识。但是在此探索过程中,仍有多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本院药师接触临床机会有限,对临床知识缺乏深度理解,关于临床提出的药学问题不能形成“即时反馈”;系统模块开发暂未达到预期的分级效果,药师审方过程中无法对患者轻重缓急进行精准判断,审方的深度、广度不足等。随着全国药学服务的全速发展,希望通过该方式能够与省外医疗机构交流学习,不断完善本院药学服务转型体系,进一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药学服务。

作者:辛雅雯 王亚峰 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